“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孔子這句話說錯了嗎?

下雨吧星期天


關於孔子的這句話,我已經回答過一遍了。既然悟空小秘書又來相邀,便再邏索幾句。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是孔子輕視婦女和勞動人民的最大罪證。也是老先生從孔子變成孔老二為人詬病和謾罵的原因之一。對此,我可以和大家一樣說一句“罵的對”。可是,就孔子這句話來說,難道他說錯了嗎?

對一個問題或是觀點的評價,是受時代的意識形態所影響的。時代變了,思想觀念變了,對一些問題的評價可能也就變了。孔子的這句話,從他嘴裡說出來,一直到民國之前的兩千多年時間裡,是被大多數人,也就是主流意識形態所認可的。也就是說,他對了最低兩千三百年。五四時期,西方現代思想傳入中國,封建意識形態被拋棄,被打破之後,這句話就變的不對了。到現在為止,錯了大約一百年了。因此,評價一句話的對錯,沒有一個絕對客觀的標準。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為什麼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人們都認為這句話是對的?難道古人都是腦殘嗎?這顯然不是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從現在的觀念入手,來分析一下。在這裡,我把197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工農兵學員對這段話的批判,抄給大家:

人類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沒有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就沒有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包括廣大勞動女在內的勞動群眾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但是孔丘卻顛倒歷史,混淆是非,把這種情況說成是奴隸主養活了奴隸、婦女和其它勞動人民,這是極端荒謬的。魯迅曾指出:“我們看看孔夫子的嘮叨,就知道他是為了要“養”而“難”,“近之”“遠之”都不十分妥貼的緣故。(《南腔北調集 關於婦女解放》)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婦女和奴隸們的“不孫”和“怨恨”,是階級對立的必然現象,是反抗奴隸主貴族壓迫剝削的表現。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我國婦女和勞動人民是富於革命鬥爭傳統的,是不能忍受黑暗勢力的統治的。孔丘的嘮叨,正是奴隸主階級和一切反動階級對勞動人民的仇視。

孔丘對婦女極端歧視,把婦女和奴隸同等看待,拼命鼓吹“男尊女卑”的謬論,其目的正是為了挽救和恢復當時遭到嚴重破壞的奴隸制宗法等級制度。孔老二的這種歧視婦女的反動觀點,為歷代反動的封建統治者繼承,他們加以發揮,提出“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剝奪了廣大婦女參加政治活動的權利,使她們淪為奴隸和附庸,給婦女捆上了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四條極大的繩索,使她們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生活上受虐待,被壓在了社會的最底層。

憑心而論,工農兵學員的水平還是很高的。他們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是很到位的,也正因此批判的時候,才能一針見血。這句話的關鍵點有兩處,一是“養”二是“女子小人。”在古代,勞動人民和女子,與奴隸主之間,是一種“養”與“被養”的關係。這種關係是今天的平等關係之下的相處交往是不一樣的。它是不平等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到底是誰養了誰。上面的解析有一點很準確,就是所謂的“小人”不是指的道德方面,而是社會地位,具體在孔子的時代,就是奴隸主,也就是國君大夫等有國有家者治理下的人民。

上面這個意思弄明白了。這個事情主好辦了。“養”與“被養”的關係在今天依然存在。比如,你是阿里巴巴的員工,你認為是老闆馬去養活了你,那麼,證明你的票投給了孔子。如果你認為,是千千萬萬阿里巴巴的員工們養活了老闆馬雲。那麼,你就把票投給了工農兵大學生。

我個人覺得,這種養與被養的關係,不是可以完全割列開來,不是A養了B,就是B養了A。實際情況是,A在養了B的同時,又被B所養。他們是互相依存的。工農兵大學生們說的雖然很有道理,但不是辯證的歷史觀。

就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沒有特別的能力和水平,是單位養活了我。所以,我在單位裡,能勤勤懇懇的幹工作,就算受點委屈,覺得也是正常。假如單位要養活員工,那種只要好處,不想奉獻的人,對單位來說,肯定是最難養的。這樣的人多了,單位遲早要倒閉。如果單位的老闆要變著法兒壓榨員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工農兵學員們批判的,就是這種情況。

孔子的話到底錯了沒有呢?各位還是自己給答案吧!


七月流火140400643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有人說這句話是孔子重男輕女封建思想的表現,其實不然。


人家孔老夫子只是想說明"女子與小人"不易相處,後面還有半句"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嘛。

宋代詩人呂本中有首《採桑子》,很好地表現了閨怨的心理: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東西南北,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喜歡與厭惡都是那一輪月,難怪乎"女人心海底針"心思難猜呵。

換作今日的話來講呢,女人既希望男人天天陪在身邊,可是又抱怨他胸無大志,不會掙錢;倘若男人風光或忙於事業,便又"悔叫夫婿覓封侯",懷念貧寒時的相濡以沫了。


當然也說距離產生美,比如兩地分居,獨守空房長懷怨,朝思暮想恨不能肋生雙翼;真長相廝守了,毛病缺點暴露無遺,又嫌腳臭,鼾聲如雷厭惡不已了。

這種與女人相處時,距離分寸感不好把握,總多抱怨的情況,與同"小人"交往相仿。



"小人"指奴僕下人,與"大人"相對,是講領導和下屬的關係,和群眾打成一片吧,說你嘻嘻哈哈少權威,免不了出言不遜;高高在上呢,講你一本正經不講人情,難以親近。上下行級之間遠不好,近了也不好,難得滿意。

總之呢,這句話主要足打比方說明,君王和群臣下屬要保持恰當的距離。


不過"子見南子"的孔夫子,也許受過美女的鄙視和叨叨,與小人的抱怨與責怪,才有這番流傳千年的感嘆吧!


元元的天下


按《論語·陽貨》。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孔子說:“只有婦女和小人難以對付:太親近了,對你不尊重,為所欲為,太隨便而不知謙遜;若是疏遠了,又怨恨你不夠親近。”

我同意學者李澤厚的看法:“我以為這句話相當準確地描述了婦女性格的某些特徵。對她們親密,她們有時就過分隨便,任意笑罵打鬧。而稍一疏遠,便埋怨不已。這種心理性格特徵本身並無所謂好壞,只是由性別差異產生的不同而已;應說它是心理學的某種事實。至於把“小人”與婦女連在一起,這很難說有什麼道理。但此“小人”作一般人解,或作修養較差的知識分子解,亦可說通。”

李澤厚的觀點,華年不敢掠美。我所強調的是,我們在認清事實之後該有的反思和與之相應的改變方為關鍵所在、意義所在!我們不能整天活在一個自造的或被他造的“受害者”的情景之中,深陷其間,不能自拔,也不願自拔,從而進一步以豢養自己受害者的身份,以此來賺取認同、獲取同情,我以為大可不必,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最後總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至於孔子所說的錯與不錯已經不重要了。






華年1979


這句話錯不錯,要看當時的情景,不能以今天之人的思想去揣度。

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很多人認為這句話,孔子沒有歧視婦女的傾向,只是在抱怨女人不好打交道。但我認為這是孔子對婦女歧視的語言。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孔子根本瞧不起婦女。這句話的關鍵是把“女人”和“小人”並列。在儒家的語境當中,小人是不堪的,是劣等的,是下賤的。小人常常是和君子對立的。君子在儒家思想中是正面形象,是榜樣。而小人則正好相反,是君子的反面。所以“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明顯帶有歧視婦女的意思。

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社會,婦女是沒有地位的。所以孔子在當時說出這種話,完全可以理解。別把孔子真正當聖人了,哪怕是聖人,也不可能句句都是金子般的語言。聖人同樣有它的不足之處。我們看古代的著作不能用今天的思維去比照。今天婦女早已翻身解放,男女已經平等,所以現在聽這種語言當然是歧視性的。但婦女解放只是近百年的事情。在封建社會專制時代,把婦女說成這麼不堪,並不是什麼大的過錯。

所以說如果用如今的觀點評價,當然是歧視婦女的語言。但在當時那個社會完全正常,可以理解。


非常各


完整的話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斷章取義的人,內心肯定很陰。】

唐宋時期的註釋為:和內心陰險狡詐、卑鄙無恥的人最難相處,和他親近事,他不知謙遜、放肆無禮,有所疏遠,他又生怨恨。

康有為認為“女子”本又做“豎子”,“小人”是僕奴一類。

也有人認為“小人”指的是小孩/僕人,“女”指的是“汝”。【即認為原意是“你和小孩一樣XX”,或者“你和僕人難以相處XX”。】

當然,作為春秋時代,應該不會泛指女性之類,而是特指貴族身邊人,而不是一般人。

所以女權拿這句話說事,首先斷章取義,其次用現代人的思維去曲解兩千年前的記載。


咱來了


女子與今天的子女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自己的已長大的不可再打罵,又不聽話亂來的親生孩子,而不現在女人婦女的意思。

家長碰上這號的孩子都觸黴頭,再不找工作啃老族,動不動再發大脾氣,摔摔砸砸的,不難養才怪呢。

小人是自身邊的同事,平常廷套熱乎,廷人物的,關鍵時刻妒你比他好,做出成績了,從而小破壞.打小報告.造謠損人形象等都使用出來,但僅背後如此,當面時比平時待你更好了。而你待他當真朋友了,啥都對他最好的一如即往不變,好事都算上他一份的。因而啥都對他講,他反爾有更多謠傳編出來了,不整垮你不停歇的。即:笑人無.氣人有的這號人。當明白施壞人是他後,放賴,天天糾纏你,碰上這號人,頭不痛才怪呢。

這兩種人,天天在一起,對他們又無奈。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為男子和小人難養呢。象你這樣的男人如果能變個女的是多麼的好啊!那我非耍跟你做個朋友,那我非耍你不做作好嗎?到時我看你只是笑個合不攏嘴是吧。


管治強


這句話是男人對女人的絕望的一種哀嚎,尤其是有身份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個社會是由男人和女人構成的,而年輕女性更是受到男性的喜歡,大都願意接近,得到想要的滿足,(這裡不特指那個),那怕有所付出,

但是你們信不信,一個女人一句話,能搞垮一個大公司,能幹掉一個大官,能讓一個人坐牢,水可載舟也可覆州,還有成家後在家裡和老婆講理試試,在社會層面裡女人就是這樣,鮮花時是享受,是色彩,一時澆不到,會象炸彈一樣摧毀一個人的一生,而且天天在身邊,所以丶丶丶。


清音105475371


養,注重養成的養。小人,讀書少的人。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女人和見識少的人,很難改變他們對事物的認知。這句話的弦外音是,話說給明白人,一句就透。說給不明白的,磨破嘴皮子他也轉不過彎來。



說對了,太有預見性了。天價彩禮滿天飛,敲詐勒索掃中國,你說難養不難養?小人背後捅刀,暗中使壞,反咬一口,你說難養不難養?孔子就是個未卜先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