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航母——“加賀”號航空母艦


加賀號航空母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原始設計是戰列艦,作為“八八艦隊計劃”的一部分,1920年7月開工,由神戶川崎船廠建造。

本艦原為八八艦隊計劃中第三艘建造的戰列艦,1919年1月,海軍對川崎造船廠下令準備建造加賀號的前置作業,這也是川崎造船廠建造的第四艘戰列艦。

1920年7月19日於神戶川崎造船廠以戰列艦設計起造,1921年11月17日早上8點30分在作為天皇代理人的伏見宮博恭王及10萬民眾的觀禮中下水。

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下日本決定將計劃中天城級戰鬥巡洋艦改裝為航空母艦,加賀級因艦體設計較為粗短相對不適合改裝成航艦,而被列入廢艦的行列。

但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在船廠的天城號因地震震落船臺龍骨扭曲,因此報廢,日本遂將原定停建銷燬的戰列艦“加賀”接替“天城”改造為航空母艦。

加賀號航空母艦的佈局形式與赤城號相似,採用雙層機庫,且受英國皇家海軍暴怒號航空母艦的兩段式飛行甲板影響而採用3層飛行甲板的三段式構造。

三段式的想法是將起飛、降落的空間隔開,最上層甲板作為降落用、第二層甲板作為戰鬥機等小級機種起飛用、最下層也是最長距離的甲板則作為轟炸機等重級機種起飛用,藉此提高出擊及回收效率。

加賀號建造時日本海軍仍然摸索最適合的航艦煙囪設計,鳳翔號的經驗發現可動煙囪成效不佳,赤城號的經驗認為設置在右舷的煙囪排煙會影響戰機的起降,當時研發艦體設計的霞浦技術研究所使用風洞也找不出更好的答案。

加賀號的左右兩舷裝設巨大排煙管,側舷延伸到艦尾,試圖將煙引導致艦艉排放,這項設計則是參考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而來。這卻引發甲板與住艙的鄰近區域平均攝氏40度的高熱問題,同時引導到艦尾的廢氣仍然會干擾降落作業,而且排煙管進浪的風險也被加大,這項設計在當時的航艦中堪稱失敗。


1934年6月至1935年10月“加賀”號在佐世保海軍造船廠進行現代化改裝。原先設計是想參考美國海軍的列星頓級航空母艦作為範本,但是在“友鶴事件”之後所有日本船艦都進行重心的再計算,為了減少側風面積因此列星敦級的艙面甲板設計被全面放棄,改為與赤城號類似的航艦設計。

主要修改之處是向下彎曲的橫臥式煙囪因為佔用艦艇空間過多加上煙囪溫度讓艦內環境不良因此取消,改成與“赤城”號相同的直接伸向舷外往海面大幅彎曲的樣式,這個修改讓“加賀”號減輕了100噸的重量,艦載機降落時亂流問題減少,也讓以往在煙囪旁的士官兵住艙以及飛行甲板高熱問題得以解決。

因為跑道過短無法適應新級飛機的起降,取消不實用的中下兩層飛行甲板,改裝全通式飛行甲板,飛行甲板延伸至艦首用立柱支撐。在飛行甲板前方預留了飛機彈射器裝設空間,但是直到擊沉前日本的彈射機仍未研發完成;升降機增為3座。


島式艦橋設在艦體右舷,便於與“赤城”編隊並行時各自的飛機起飛、降落。飛行甲板改裝時“加賀”號同時進行主機更換,將2具英制布朗-柯蒂斯式渦輪機更換為國產的艦政本部式渦輪機,因此艦尾略微延長。

“加賀”號服役之後,與赤城號一同編為第一航空戰隊,此後兩艦一般共同執行任務,兩艦的命運也很類似。兩艦均參加過1932年日本侵華“一二八”事變。1932年2月22日和26日,“加賀”號的數架艦載機分別轟炸了蘇州和杭州,當時配備的艦載機為90艦戰和89艦攻。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加賀”號一直活動在中國海域。“加賀”號是侵華海軍的主力。

珍珠港事件前,“加賀”號作為6艘參戰航空母艦之一,為了領取最新級的淺水用魚雷因此最慢從吳港出發,這100枚魚雷為日本航空艦隊在當時唯一可對珍珠港戰列艦進行水下攻擊的武器。“加賀”號在珍珠港行動中損失最多,共有15架戰機未歸隊,佔日軍整體損失的一半。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中,““加賀””在發動對中途島基地的襲擊之後,在換裝艦載機武裝時,被美國海軍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突襲,總共被命中5發炸彈,其中一發直接命中艦橋,艦長岡田次作上校以下的艦上主要軍官絕大部分當場死亡,令損管現場缺乏有效指揮,最終導致大火完全失控。下午2時放棄搶修,下達全員離艦命令,下午4時26分,火勢延燒到汽油槽引發大爆炸,艦體斷成兩截不久沉入大海。

標準排水量28000噸/38200噸(改裝後);艦長247.65米,寬32.5米,吃水9.48米;12部ロ號(B級)艦政本部式鍋爐,2部艦政本部式蒸汽輪機;航速28節;編制1708人。

常用72架、備用18架,合計90架。包括艦載戰鬥機18架、艦載轟炸機27架、艦載攻擊機27架。

8座雙聯裝127毫米/45艦炮;11座雙聯裝96式25毫米高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