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为什么重要?

阅读教学创新是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新课标强调阅读活动中应注重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因此,阅读教学创新的设计必须基于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努力使个性化阅读在阅读课堂上呈现多姿多彩的形式。

个性化阅读为什么重要?

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而创造的过程最终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作品是具有很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的召唤结构,开放性、模糊性是其特征,对文学作品意蕴的把握,就应允许有多种视角,视角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作品的新意蕴。建构主义则认为“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外在学习情境,通过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个性化阅读为什么重要?

新课标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到:"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个性化阅读为什么重要?

这个建议的指导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要注重对文本多义性的解读。语文阅读课堂上的“读者”,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一个“读者群”,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读者群”。对于这个“读者群”来说,有共性,更有个性。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当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时就会瞬间或偶然迸发出"灵光乍现"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产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出现富有个性的理解。

个性化阅读为什么重要?

而课文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多重的“空白”,从不同的视角进入往往可以得到不同的阅读感悟,过去我们习惯于运用社会历史视角,如果从文化视角、心理视角、人类学视角、形式视角(如叙事视角)等入手,我们也往往可以发现作品的新意蕴。鲁迅曾经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 《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既然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不同阅历和个性的人,我们就应当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文本解读的“多元”,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