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似“大王”,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從何而來?

在家裡像是“大王”的孩子,在社會中很常見。在家裡十分能說,總是把家裡鬧得不可收拾,並且家長也拿他沒辦法,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家裡人都圍著他轉。出門之後,就慫了,和幼兒園的小朋友說話都不敢說,在班裡也十分乖巧,在和別人交往時甚至會有些畏懼。孩子為何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又是從何而來呢?接下來就來說一說。

孩子在家似“大王”,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從何而來?

一、家長過分寵溺

寶寶生下來對於這個世界,完全都是未知的,需要慢慢地對世界進行了解,產生自己的認知。在寶寶還很小的時候,也會一直忙著做很多事情,讓自己不得消停。一會兒看看這邊看看那邊,一會兒拿起玩具咬一咬,或者抓起什麼在嘴巴里嚼一嚼,很有神農嘗百草的精神。或者寶寶還會把東西給撕了,摔了,聽個響。而這些都源於寶寶的好奇心。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開始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會更喜歡和人進行互動,並看到相對應的人所產生的的反應。

孩子在家似“大王”,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從何而來?

在有些時候,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東西,但是家長沒有給他,他想要達到他的目的,便哭鬧起來。寶寶想要用哭鬧的大招,換來自己想要的東西。作為長輩,看不得孩子哭,覺得很是心疼,便把東西給了孩子。孩子有過一次經驗之後,在之後,可能會通過此類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有時候變本加厲。並且還會分析家裡的哪些人會滿足自己。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孩子的這種心理,會讓孩子在家變得更加蠻橫。因為在家中沒有什麼硬性的規矩來約束他,他便會有些無法無天。去了幼兒園或者出門時變得有些慫,可能是有規矩約束他,讓他有一種畏懼心理,並且聽話,才能有獎勵。只能說是在家中的教育方式有些不當,孩子才會採取哭鬧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家當然就“蠻橫”起來了。

孩子在家似“大王”,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從何而來?

解決措施: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些行為本身分不清對錯,還是要看父母如何引導。在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時,第一次父母就要表明自己的態度,除了講道理更要有相應的懲罰,讓孩子記住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做。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孩子不當的行為,扼殺在搖籃裡。在和孩子的交流互動中,家裡的人需要保持相同,老人也是一樣,不能夠對孩子過分溺愛,有求必應。

孩子在家似“大王”,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從何而來?

二、接觸外界較少,對陌生環境畏懼

孩子一般都是待在家裡,對於外界接觸甚少。基本上就是和家裡的人進行交流,和外界小朋友基本上也沒什麼接觸。他的同齡小夥伴一起玩時,就會產生陌生感,對於新的朋友不知如何對待。孩子可能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別的小朋友或許會不接受,甚至會爭吵。孩子在這一方面,沒有經驗,繼續以哭鬧的方式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並沒有什麼用處,便會產生失落感。家人此時變成了情緒的發洩對象。

孩子在家似“大王”,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從何而來?

解決措施:

家長可以帶孩子經常出去散心,玩耍。不要只讓孩子待在屋子裡,要讓他和外界的人有所接觸。雖然剛開始沒有什麼經驗,但經常磨合一下,也是在鍛鍊他。在此過程中,如果孩子受到了挫折,作為父母並不用過度關注。相信孩子可以自己找到辦法,解決問題。畢竟他從小就在觀察大人的反應來表現,相信只要有機會,他便能夠可以和其他小朋友愉快的玩耍了。

孩子在家似“大王”,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從何而來?

三、表達不當和情緒不知道如何處理

在大人不能夠達到自己的需求時,心情也會有所失落。孩子也不例外,他會通過發洩情緒來表達。在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一般會有兩種極端反應,一種是認為孩子太鬧,情緒太大,自己不能夠找到辦法了,便選擇了妥協。另一種是覺得孩子實在是不聽話,無理取鬧,甚至以暴制暴。這時家長便和孩子一樣,不會處理情緒。

孩子在家似“大王”,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從何而來?

解決措施:

孩子有情緒,當然作為父母要明白孩子是需求不能滿足,或者是想表達自己一些情緒。父母首先要冷靜下來,讓孩子獨處一但時間,父母等孩子安靜下來。當他安靜下來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和孩子進行溝通,問孩子為什麼發脾氣,發生了什麼事情,想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父母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在孩子說了之後,在告訴孩子哭鬧不是解決問題辦法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先表揚一下孩子做的好。讓孩子知道有什麼想法可以說出來,發脾氣無濟於事,讓他慢慢學會如何把控自己的情緒。

孩子在家似“大王”,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從何而來?

四、模仿父母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對於世界的學習除了進行自我探索,便是對父母的模仿。孩子如果出現一些問題,首先家長要審視一下自己是否有問題。孩子“窩裡橫”的行為,可能就是和家長學來的。因為日常生活中,不發家長也有這樣的行為。對家人的態度十分冷淡,自己的情緒全都發洩在自己家人身上。在外面的時候,家人卻十分有禮貌,讓人覺得很好。孩子在觀察中,便會模仿。父母便是做了最壞的示範。家人是我們的親人,不是應該更好的珍惜彼此嗎?父母無形中的情緒,影響著孩子的觀念。

孩子在家似“大王”,出門秒變“綿羊”,“窩裡橫”從何而來?

解決措施:

你是誰就會遇見誰。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做孩子的榜樣。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應該嚴於律己,在生活中及時發現自己的不當之處,並予以改正,改變對待家人的態度。讓孩子發現關愛家人的重要性,慢慢地孩子也會開始有所改變。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而“窩裡橫”與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家庭教育中,父輩和祖輩對孩子都要有一個規範,寵愛也要有一定的度,才能讓孩子在溫暖關愛中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