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窩裡橫,外面慫”,罪魁禍首其實是家長的育兒習慣問題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有的家庭的熊孩子,只在家裡熊,在外面就老實的像只貓。

比如,在家對人都是呼來喝去,一點不順心就嚷嚷吵鬧,知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為止,簡直就是一個小霸王。

可以到外面在家的那些小脾氣就消失不見了,老實且慫,小小年紀就學會對人下菜碟了?

孩子總是“窩裡橫,外面慫”,罪魁禍首其實是家長的育兒習慣問題

這類孩子的家長也很苦惱,本來孩子有脾氣,在外也能不讓自己受欺負,可誰知這在外卻是個慫包,被人欺負,只知道找媽媽,在家脾氣倒是信手拈來。

其實孩子的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家長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著一些“壞習慣”,造成孩子這樣只知道窩裡橫的情況。

孩子總是“窩裡橫,外面慫”,罪魁禍首其實是家長的育兒習慣問題

孩子在家是個“小霸王”,在外卻老實慫包

林陽的兒子旭旭今年5歲,家中小霸王一枚,因為是和婆婆家一起住,平時也是婆婆公公幫帶孩子,老人總是比較寵孩子的,就連平時林陽想管孩子丟會被老人甩臉子給孩子撐腰。

家裡常常因為這類事情鬧不愉快,因為有爺爺奶奶撐腰,孩子在家簡直是個小霸王,沒人管得了他。

可是旭旭在外面表現出來的性格卻與在家時完全不同,見到人也不主動問好,喜歡躲在大人身後。

孩子總是“窩裡橫,外面慫”,罪魁禍首其實是家長的育兒習慣問題

在外面與其他小朋友玩耍時,一個小朋友搶旭旭的玩具玩,旭旭也不敢搶回玩具,只知道憋屈的轉身找奶奶。

旭旭就是典型的家裡小霸王,外面小慫包。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與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態度脫不了關係。

孩子總是“窩裡橫,外面慫”,罪魁禍首其實是家長的育兒習慣問題

家長要認清自己教育錯誤

⑴對於孩子的需求沒有底線和原則

家長對孩子的疼愛,是孩子在一次次提出需求,被拒絕時利用的武器,因為只要孩子堅持家長就會動搖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所以孩子才會對對自己好的人使性子,因為他知道他們可以無條件的縱容、疼愛自己。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裡的親人所有的愛都給了這一個孩子。

孩子總是“窩裡橫,外面慫”,罪魁禍首其實是家長的育兒習慣問題

比如,孩子對於玩具就沒有滿足的時候,家長稍微堅持不給買,就耍賴哭求,孩子一哭家長就開始“反思”,孩子只是要一個玩具而已,自己是不是太苛刻了,最後就忘了自己為什麼要拒絕孩子,小霸王穩贏。

可是在外面,其他人沒有理由也要遷就你的孩子,孩子出於對外界陌生環境和人的警惕心理,出於自我保護的原因,就會變得“慫包”。

所以在買對孩子的需求時,家長要有底線和原則,堅決不能心軟。

⑵在外是個“慫包”說明孩子社交能力差

一般這類孩子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較多,家長很少帶孩子去擴展社交,因此較同齡孩子,在面對社會交際時,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對於社交會表現出膽怯和不自信。

多帶孩子出去社交,不要只侷限於家人,鍛鍊孩子的適應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孩子與孩子的相處中,他們可以彼此學習,家長之間可以互相交換育兒心得,讓孩子變得更好。

⑶老人太過溺愛

其實老人帶娃也是很常見的是,但老人帶娃也喜歡過分溺愛,尤其是在孩子小時候沒有學業的壓力,老人只在乎孩子的吃穿用度,大孫子的需求盡力滿足。

孩子總是“窩裡橫,外面慫”,罪魁禍首其實是家長的育兒習慣問題

而且很多老人和孩子父母之間在教育孩子上存在著代溝,但在父母想要教育孩子時,一些老人會出面干預,這就形成了孩子背後有人撐腰的現象,更加助長了孩子的無法無天。

讓孩子從小養成壞脾氣,不利於孩子以後進入社會的發展。

賢爸小結:

不要以孩子還小為藉口縱容孩子的壞習慣,因為在家長的眼裡孩子永遠都是孩子,但在別人眼中卻不是,沒有人會無條件無底線的包容他。

如果愛孩子,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教給孩子社會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獨立能力等,讓孩子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中去。

【今日話題】你遇到過溺愛孩子的家長嗎?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賢爸爸。關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關於育兒經驗和親子相處的問題,育兒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