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文學作品跟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相比,誰的貢獻比較大?

木蘭香麗麗


這兩個人真的不可以比,魯迅當時是想學醫救國,但後來發現學醫救的只是有限的人,但文學卻可以救心,於是就棄醫從文了。他的作品可能對當時很多人都有幫助,而且對當時的統治者也造成一定的威脅,但對那個時代起到的作用卻不是絕對的,因為你救了心,但卻不一定能夠扭轉局勢。

袁老卻不同,他的貢獻是改善民生,讓千千萬萬的人能夠吃飽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什麼?富國強兵,百姓過得好,兵就會多而強,而兵強馬壯靠的時什麼?糧呀。糧食不足,如何讓三軍強大,所以袁老的功勞絕對比很多的文人墨客要強得多。


教你孩子學英語


應該說兩個人對人類的貢獻都巨大的!

袁隆平院士的研究成果,解決的是人最基本的需求,生存問題,他救了無數人的命。此刻我想起了一個畫面,非洲一個黑人小女孩兒,餓得只剩了一個大肚子,去救助站的路上,她走不動了,坐下來喘息,而她後面不遠處,一隻飢餓的禿鷲正盯著她,等待那一時刻。讓人很心酸的是,這個女孩兒也是個愛美愛生活的孩子,她的心裡也充滿了希望,因為她的脖子上掛著一串不知什麼做的項璉。

回想我們自己國家,建國後也曾經歷過兩三年的飢餓考驗,很多人被餓死,解決八億人吃飯問題,曾經是我國政府的重要使命和工作目標。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其實就是糠菜半年糧的農業史。從這個意義上說,袁隆平院士是一位救苦救難的菩薩。

魯迅先生的作品救治人們的靈魂。他徹底的挖出了中國人靈魂深處的“劣根性”,讓國人驚醒,他創造出了一個個中國社會中國文化背景下的極典型而又鮮活的形象,至今還能從我們身上,或多或少看到潤土、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藝術形象的影子;同時,我自己的眼前,有時會閃過魯迅先生那雙錐子般的目光,先生那把解剖他自己的手術刀,似乎也偶爾解剖著我的身心,激勵我做得更好一些。

魯迅先生正直的性格,正義的精神,深邃的思想,將永遠影響中國人,事實證明,也極大程度影響了世界,成為世界思想和文化的一部分。

不必比較他們兩位的高下,我們該思考從他們身上獲得精神。


竇樹山


又是一個比較的問題。是不是這樣太勢力眼了呢? 有點像麵包和愛情的選擇問題。是要麵包,還是要愛情。一個是精神貢獻,一個是物質,還是最基本的口糧。

魯迅先生在那個年代用文字,來喚醒民族的心靈精神,功勞巨大。人也是是鳳毛靈犀的,直到今天依然是人間少有的思想家,文學家。

但對於我們經歷過貧乏的物質時代的人,袁隆平老師是我無法忘記的偉大的人,時時刻刻都能體會到的,能想起來的人。因為我每天都要吃飯的。

記得小時候,家裡人多,每年的糧食都基本不夠吃,要麼找親戚鄰居借糧,實在借不到,便只能吃一些紅薯,玉米粗糧。天天吃,一天三頓都是紅薯,玉米窩窩頭,直到現在的胃都有著那個時代的痕跡。胃病是那個時代最多的……

我可以不知道魯迅先生是誰,但不能不知道,也不能忘記袁隆平老師。一個人,沒飯吃,幾天就與世隔絕了……


葫蘆爸1314


魯迅和袁隆平有沒有可比性!看你站在怎樣的一個角度!\r我覺得一個是精神,一個是物質,都是缺一不可的。其中他們涉及領域不同,當然也就沒有了可比性。\r或許有的人支持魯迅,因為我們一開始就知道魯迅用他的筆桿子敲醒了一個個中國人沉睡的靈魂,一針見血,淋淋盡致。他俯首甘為孺子牛,一生為改變中國民族的命運忙碌著。他不畏強權,不奴顏媚骨,一生只為國人著想。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這是他的精神,更是中國人,乃至全世界需要的精神。\r或許有的人支持袁隆平,因為我們知道他是“國際雜交水稻之父”,他的壯舉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民本問題,解決了根基問題。他提出利用水稻雜種優勢,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的理論,為此他不畏艱難,甘於奉獻,嘔心瀝血做研究,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魯迅和袁隆平的貢獻與付出各有千秋,無法替代。生活中,精神也要有,不然哪來的奮鬥目標呢?溫飽問題也得解決,不然哪有力氣為目標奮鬥呢?\r我認為二者不可以比較。






簡簡單單的桃桃


橫眉冷對幹夫指,俯身甘為孺子牛,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是中國新文化的代表,是共產黨人最信任的同志,為了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他棄醫從文,用筆桿做刀槍,向舊中國的封建社會和官僚資本主義社會宣戰,仇視敵人,熱愛人民,愛憎分明,在戰鬥中,寫出不朽的詩書和文章,著名的文集《吶喊》中的《故鄉》,《祝福》等等是先生筆下反映了封建社會迫害勞苦人民的罪行,偉大領袖毛主席也評價先生,說魯迅的骨頭最硬的。再說現在的農民科學家(院士)袁老袁隆平老師,在最艱苦的歲月裡,為了解決新中國的飢餓問題,用畢生精力研究出多種雜交水稻的,農業生產能翻幾倍收成,解決了飢餓問題,使中國人民吃飽喝足,他不為名,不為利,贏得中國人民的尊敬和稱讚。如果把魯迅先生和袁老袁隆平老師相比,我認為,魯迅先生寫出的詩書、文章是精神糧食,袁老袁隆平老師研究出的雜交水稻產品是好的日常經濟生活的糧食,二者所產的經濟生活糧食和精神生活糧食是鎮國之根本。他們倆對中國國家和人民所做的貢獻力量一樣很大,所以,他們倆是中國最可敬最可愛的人。











順心順利622


兩人的貢獻都是功不可沒的,首先我們來說說魯迅吧。

1.主要分為兩個方面,文藝貢獻跟學術貢獻

魯迅在小說、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創作的為數不多的小說建立了中國小說的新形式;他所創作散文更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

他的所開創的雜文文體富有現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戰鬥性,是後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

他所創作的雜文更是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學、文學、藝術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書

魯迅運用西方的文學觀念研究中國古典小說撰寫了《中國小說史略》,其不僅結束了“中國之小說自來無史”的時代。

也創造了文學史著作的典型範例,“為後學開示無數法門”,郭沫若將其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並稱為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雙璧。

2.魯迅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以下這些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

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彷徨》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小說集,於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後編入《魯迅全集》。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樓上》、《傷逝》等11篇小說。作品表達了作者徹底的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的精神,是中國革命思想的鏡子。

作品主要包括農民和知識分子兩類題材。前者以《祝福》和《示眾》為代表;後者以《在酒樓上》和《孤獨者》為代表。

整部小說集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該小說集在深廣的歷史圖景中,對人物命運的敘述滲透感情

3.現在我們來說說袁隆平有哪些貢獻

這樣告訴你吧

從前水稻畝產上百斤的就是豐收了

我聽老人說 有很多地方 撥20斤種能收80斤就算豐收

現在呢 聽說畝產都可以用噸計算了(具體數字不清楚,完全是聽說)

你瞭解袁老的貢獻了嗎?

我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 他救活的人完全可以用十億這個數量級來計算

4.還有外國的問題

是這樣 當然也和資金研發技術有關 所以不可能從非洲出線

至於歐美 其實很簡單 他們的人民沒有捱餓

而我們的人民 當時一直在捱餓

有很多東西是逼出來的

俗話說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

美國人的精力根本沒有放在這上面

所以才會這樣

這也是事實






湘農小亮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回顧毛澤東主席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毛澤東主席對魯迅先生的書面評價,是在魯迅先生逝世一週年,即1937年底在延安風沙彌漫的操場上的講話,由大漠記錄,後來刋發在《七月》雜誌第四集第二期上,標題為《毛澤東論魯迅》。講話指出魯迅“並不是共產黨的組織上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動、著作,都是馬克思主義化的”。高度概括了魯迅精神的內涵,即政治遠見、鬥爭精神和犧牲精神。號召共產黨人和革命者學習魯迅精神,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鬥爭。

1940年,毛澤東主席在他的名著《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二十年來,這個文化新軍的鋒芒所向,從思想到形式(文字等)無不起了極大的革命。其聲勢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簡直是所向無敵的。其動員之廣大,超過中國任何歷史時代。而魯迅,就是這個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澤東主席對魯迅先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堪稱條分縷析,堪稱香象渡河,堪稱十分完美啊!

1954年毛澤東主席到紹興參觀了魯迅故居。他對陪同的浙江省委書記譚啟龍說:紹興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地方,也是現代大文豪魯迅的家鄉。他有兩句名言你知道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們共產黨人就應該有這種精神。

魯迅堪稱中國共產黨人的好朋友,《魯迅全集》至今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在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學史上擁有崇高的地位。

袁隆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生於1930年9月7日,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

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0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6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18羊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獲評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

袁隆平院士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帶領開發研究海水稻,取得可喜成績。

袁隆平院士的主要著作有《袁隆平論文集》、《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論文集》、《雜交水稻育種栽培學》。

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研究成果和雜交水稻在中國和世界的推廣,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將繼續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中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豐功偉績,舉世矚目。

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是精神食糧,袁隆平院士研發的雜交水稻是物質食糧。

綜上所述,袁隆平院士的貢獻更大。魯迅先生也功不可沒。


英子1164


兩位都是人傑,都為我們中華文明的進步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人要活下去要活得好,繼需要物質生活,也離不開思想生活的指導。

魯迅先生是文學家思想家,更是民主戰士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參與者,現代文學奠基人。所處時代是中國從封建時代轉向民主新文化的時期,開發民智,啟迪智慧這方面,魯迅無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棄醫從文的魯迅發現要拯救當時的中國人民,學醫是行不通的,所以毅然決然棄醫從文,發表了《狂人日記》、《吶喊》、《彷惶》等作品,其思想上的開智作用無與倫比,是舊時代中國文學的明燈,指引者飽受封建時代文化思想約束的中國人民走向新中國。

袁隆平先生,是江西九江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被稱為一個真正能讓人吃飽飯的男神。“雜交水稻之父”,目前袁隆平及其團隊培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又創畝產紀錄,該品種的水稻在試驗田內畝產1149.02公斤。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是大問題,不要看現在大家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實歷史上的饑荒易子而食,吃觀音土,因饑荒造成的流民,聚集在一起成為武裝性質的武裝力量,由饑荒產生戰亂,給國家給人民造成的動盪局勢數不勝數。所以袁隆平先生的功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仰,我們也應珍惜糧食,絕不浪費!

所以我覺得,魯迅先生解決的是中國的人民的精神思想領域的落後問題,而袁隆平先生解決的是民本問題,是中華民族的根基問題。工作領域不一樣,但貢獻都不可替代!猶如大樹的枝葉和根莖,無法比較誰更重要!




詞曲墨菲


袁隆平比秦始皇和漢武帝還厲害!比錢學森和華羅庚厲害的太多!中國沒有軍隊可以,但中國人離開袁隆平就要餓肚子。從現在這些操筆瞎編的立場看世界,袁隆平出生前中國人喝西北風的居多,全世界各國人民因為沒有得到袁隆平恩惠,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吃飽與吃不飽的水深火熱之中。以前管我吃沒吃過袁氏大米不說,我平時都是吃麵食為主!偶爾也吃東北香米和寧夏大米,據說這些不是袁隆平的成果。不管怎麼樣!我還是尊重袁隆平。但最近出現許多對袁隆平過譽的吹捧,吹得讓袁隆平神乎其神,超過了許多讓我們曾敬佩過的許多大家們。這些人極度虛頭巴腦的言過其實,特別令人鄙視和反感。袁隆平不就是一個農業專家嗎?這樣的專家!在中國每個縣級科研院所都會有幾個和十幾個,還分佈在建設兵團、農場、好多個農業大學。假如彙集起來算一算,這樣的專家在中國應該有數千上萬之巨?可我又細找魯迅這樣的人在中國有多少,著實嚇我一跳!魯迅這樣的人在中國真的是鳳毛麟角。


Ludeng196


這本來是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問題,一個是解決物質需求的,一個是解決精神需求的,不能用簡單的誰高誰低來對比。有人說,物質是第一需求,所有的精神需求都是建立在物質之上的,沒有袁隆平,人都活不下去了,精神有什麼意義?因此,袁隆平比魯迅、莫言貢獻大。

如果以誰能解決人最簡單的生活需求來論,那麼,類似的對比還可以有:

達·芬奇的袁隆平相比,誰更重要?

貝多芬和袁隆平相比,誰更重要?

愛因斯坦和袁隆平相比,誰更重要?

霍金和袁隆平相比,誰更重要?

對於很多人來說,不讀魯迅、莫言的書,不看達·芬奇的畫,不聽貝多芬、巴赫的音樂,不懂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理論,一樣可以活,甚至可以說他一樣能活出精彩,能達到一定的精神高度。而對於餓過肚子的人來說,他肯定覺得有一口吃食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種精神(制度也是精神的產物),恐怕人類受到的損失更大。大家都知道,三年自然災害,之所以會死這麼多人,不僅僅因為天災,更在於人禍。可以這樣說,即便袁隆平院士把水稻畝產提高到一萬斤,如果還按當初的思維治國理政的話,保不定哪天還會餓肚子。而當物質發展到一定高度,現在雜交水稻生產的大米,又有多少人在吃呢?

假如有一天,太陽爆炸,或者行星撞地球,人類就是依靠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理論逃過了一次可能會讓人類全體滅絕的災難,那麼你說,愛因斯坦、霍金和袁隆平相比,誰的貢獻大?

當年魯迅之所以棄醫從文,因為他看到一個愚昧的國民,無論體格如何健壯,只能當作毫無意義的看客和示眾的材料。假如魯迅當年學醫的話,他可能在手術檯上挽救一些國人的生命,這些被他用醫術挽救的同胞,肯定覺得他學醫意義更重大。而這些人可能並不會讀他的書,或者投身於革命救中華於危難,甚至他通過醫術救的人後來成了賣國賊都是有可能的,那麼我們可以問:魯迅是學醫貢獻大呢,還是學文貢獻大呢?

從文藝的角度我們也可以拿孔子、陶淵明、李白、杜甫和當時的權貴相比,我想到目前為止,大家都會認為有沒有李隆基並不重要,要是沒有李白和杜甫,唐朝還能稱為大唐嗎?起碼盛唐的光輝要黯淡很多,而開元盛世確實是李隆基殫精竭慮奠定的。

諸子百家中,有一個以許行為代表的農家,當時主要是致力於生產,進行農業的現代化改革,他們對農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的,但是,相比孔孟對中華文化的持續影響,農學家們的科技改革和孔孟之道相比孰輕孰重呢?

科技和文藝不能用簡單的誰高誰低來對比,有時他們影響的,是不同的一部分人。在你肚餓子時候,有人送你兩根熟玉米,你可能會覺得此人對你有救命之恩;在你焦灼困苦的時候,可能寒山寺的鐘聲與一首來自唐朝的詩歌幫你打開了心結,讓你重新找到了自我,他們對你起到了再造之功。你說,沒有當年的那兩根玉米,你活不下去;而沒有那首古詩,你無法重獲新生;他們影響的是不同時候的你,他們同樣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