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到農村流轉農民土地90%虧死,原因有兩點,一定要搞清楚

寫在前面

近兩年,農村的關注度得到了極大提升,農村發展,農民幸福,農民增收,似乎是大家一致聊的話題,農村發展的核心——土地,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關注的焦點,然而我們國家地形地貌複雜,東西南北跨度幾千公里,氣候條件差異巨大,在農業發展的模式上也多種多樣,用一個詞來說叫:因地制宜比較合適

老闆到農村流轉農民土地90%虧死,原因有兩點,一定要搞清楚

土地自從承包到戶之後的這些年在民間也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演變,如國家都鼓勵土地流轉,希望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很多人開始到農村規模流轉土地,國家也給了很多政策支持,但是幾乎是一地雞毛,尤其是在山區

老闆到農村流轉農民土地90%虧死,原因有兩點,一定要搞清楚

2017年,我開始關注土地流轉,我們自己也流轉土地,搞種植,農村情況複雜多樣,在這裡僅僅給大家分享其中的一個邏輯,供各網友討論交流

老闆到農村流轉農民土地90%虧死,原因有兩點,一定要搞清楚

針對山區的土地,在我看來不建議直接流轉到自己手裡,尤其是不適宜機械化操作的地方。我們農村山區的土地坡度大,大都為階梯地,機械操作難度大,大部分依舊還是靠勞動力完成

老闆到農村流轉農民土地90%虧死,原因有兩點,一定要搞清楚

我們從成本的角度來看,在沒有流轉土地之前,農民的土地是自己在種植著他們去種地是不算工錢的,當成是自己的事情來做,工作也是不算時間的,在地裡幹活可長可短,比較靈活;流轉土地之後,土地使用權歸屬老闆,老闆要幹活,只能聘請農民,目前的工價水平基本在50-100一天一個工人,各地工價不一,稍微有浮動。由於山區的大部分山地無法機械化

,流轉了土地之後,之前農民種植莊稼所需要的工作時間,流轉土地後基本也是需要那麼多時間,老闆來種地之後,需要承擔農民工資增加的這部分成本,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還存在一個因素是農民變成聘用者之後工作會沒有之前認真,他們的目的變為拿工資為主,最終是不是賺錢是老闆的事情

老闆到農村流轉農民土地90%虧死,原因有兩點,一定要搞清楚

國家近兩年針對農村,為提高農民收入,提出流轉農民土地,讓農民既能獲得土地流轉費用,也能跟老闆打工賺錢,這對農民來說,確實是個好事情,但是對老闆來說,未必是好事情

老闆到農村流轉農民土地90%虧死,原因有兩點,一定要搞清楚

很多老闆沒有想到這一點,沒有因地制宜,選擇好產業,想著流轉土地國家給補貼,還能帶動增收,自己沒考慮到種植成本的問題,本來目前搞農業就近乎不賺錢,搞不好都得虧本,如果成本控制不好,一定撐不了太長的時間。目前到農村去看,很多人大手筆一下子流轉幾百畝上千畝的土地,開始的一兩年,風風火火的,兩三年不到,基本上就銷聲匿跡了,這種現象太普遍

老闆到農村流轉農民土地90%虧死,原因有兩點,一定要搞清楚

有一種模式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國家目前也在積極嘗試,是我比較認可的,和大家做一些分享和討論:在不增加種植成本的基礎上,不完全流轉農民的土地,通過成立合作社,由老闆直接對接合作社,合作社通過社會化服務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撐,在家庭承包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產量,規範種植水平,才是長久之計(此種模式僅適合於山區無法機械化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