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學會‘自私自立’,對個人的事業幫助很大,受益匪淺

人為什麼要學會‘自私自立’,對個人的事業幫助很大,受益匪淺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學會‘自私自立’對你更有利,事業上就會如魚得水 精闢

一人太自私是不好的,所以‘自私自利’應該改成‘自私自立’, 自私沒有錯,但絕對不能自私自利,而‘自私自立’是你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而獲得的一種權益,簡稱‘自私自立’,但你不能損害到他人的權益,反而要兼顧到他人的利益。

一、‘自私自利’與‘自私自立’的區別:

‘自私自利’顧名思義,凡事只為自己著想,只顧自己,但是有一句話說的好,即利不可獨,你把利益都拿走了,就沒有人願意與合作了,同時也破壞了自己賴以生存(安身立命)的生態環境。而自私自立則完全不同,就像建立自我與追求無我之間的關係一樣(

文章推薦: ),自私自立也有為自己考慮的成分,你為自己考慮沒有問題,但前提是你要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付出去爭取(即自立自強),而不能以損害他人的權益為前提,以此來滿足自己的私慾。

自立就是獨立,自立才能建立自我,‘建立自我’你才能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即自由選擇的權利)。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窮者獨善其身,富者兼濟天下’。

自立才能獨立,一個人的成長曆程有三個階段,即依賴期——獨立期——合作期,也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不能獨立,你就不能自主(即獨立自主),也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人為什麼要學會‘自私自立’,對個人的事業幫助很大,受益匪淺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站在組織的角色來說,對於組織的領導人,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無欲則剛、綱舉目張’, 這裡的‘無慾’指的是個人的私慾,當你管理下屬的初心是為客戶謀福利,為組織謀福利,為員工謀福利,為股東謀福利時,這時你在管理活動中,才不會被個人的私慾綁手綁腳,產生諸多顧忌更不用擔心因自己方法不當而引起下屬的誤解(君子坦蕩蕩),反之,如果一個人私慾太重,在面對下屬時,就不敢敞開自己的胸懷,更難以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

正所謂成大事者“大公無私”,也可以叫做“大責無私”,一個人肩負著重大使命和責任,就沒有個人的行為,更不能有太多的個人喜好。如:你喜歡的人就讓得其所利,你不喜歡的人就讓得其懲罰,就會有人投其所好,並乘機謀取私利;反之,有利於組織的行為,你就應該喜歡,鼓勵其善,正所謂“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有害於組織的行為,你就應該厭惡,規避其邪,這樣組織才能良性的持續發展。

如果你的下屬認為你關心的只有結果(個人需求),他們只是獲得結果的資源與工具,那麼他們就不會再對你忠誠,要想讓下屬心甘情願接納你,追隨你,上司就必須明白,下屬不在乎你講的多麼有道理,也不在乎你講的多麼合乎邏輯,除非他們知道你是多麼在乎他們。

無欲則剛是前提,綱舉目張是條件。

人為什麼要學會‘自私自立’,對個人的事業幫助很大,受益匪淺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二、‘自由’與‘自律’的關係:

對於組織來說,毛主席說過一句話很經典:“自由主義是機會主義的一種表現,它是消極的,客觀上起著支援敵人的作用,因此敵人是歡迎我們內部存在自由主義的”。

對於個人來說,一個人追求自由沒有問題,也就是說在不影響到別人的情況下,你追求自己的自由是可以的,但你的這種自由,不能以損害別人自由為前提。

對於領導來說,如果你不能自律,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越往上走領導的自由度就會越高,當你成為一把手的時候,就沒有管了,這個時候,如果你不能自律,那麼這種自由就會變成一種放縱,並最終使你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人為什麼要學會‘自私自立’,對個人的事業幫助很大,受益匪淺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節制方能控制,自律方能駕馭。

處事要有節度、行為要有節制。從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有節儉的習慣表明他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時也可表明他不是其慾望和弱點的犧牲品,他能夠支配自己的金錢,主宰自己的命運。

所以,自由是相對的,擁有自律的自己才會更加長久,換言之,如果你過度的追求自由,反而會導致不自由,反而更加危險。(本文閆明老師原創,勿侵權)

人為什麼要學會‘自私自立’,對個人的事業幫助很大,受益匪淺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