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儿子的临终遗言,为何竟是后悔没有除掉父亲钦点的接班人?

淡曲丶


诸葛亮的儿子是诸葛瞻,继承诸葛亮理想最彻底的“接班人”是姜维,诸葛瞻与姜维并无深仇大恨,无非也就是政见不同罢了。况且诸葛瞻并没有说要除掉姜维,而是说没有制止姜维。

姜维并不是诸葛亮钦定的接班人,正史上诸葛亮钦定的接班人是蒋琬和费祎,但戏剧性的是,姜维却成了继承诸葛亮遗志最彻底的人。



诸葛亮北伐的前一年,诸葛瞻出生,诸葛亮北伐的第一年,姜维投靠蜀汉,算起来姜维比诸葛瞻整整大了25岁。

也许是诸葛亮发现姜维是个人才 ,也许诸葛亮觉得姜维志同道合,诸葛亮对姜维可以说是非常看好,并委以重任,从第二年开始,姜维官职不断升迁,从仓曹掾、奉义将军一直升到中监军征西将军。



想当初诸葛亮最喜欢的马谡也不过是个参军,而姜维以一个降将身份投降蜀汉的第二年,就被封为中监军征西将军,相当于蜀汉中军一支部队的将领,这还不算,还让姜维统领一支五六千人的虎步军,这份信任,这份提拔,就连王平也比不上,以一个降将身份在投降的第二年就掌管蜀汉二十分之一的军队,放眼整个蜀汉政权也唯有姜维一人而已。

诸葛瞻八岁那年,诸葛亮病死于最后一次北伐的军中,此时的姜维已跟随诸葛亮北伐已六年之久。



诸葛亮去世前,选定的第一顺位接班人是蒋琬,第二顺位接班人是费祎,蒋琬和费祎主政期间的政策,多以休养生息为主,而北伐并不是太积极,尤其是费祎,一直压制姜维的北伐。

费祎被刺杀身亡后,姜维才开始真正掌握蜀汉的兵权,积极北伐,这一年,27岁的诸葛瞻官至侍中,已经参与了蜀汉的政治。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诸葛瞻与姜维产生了政治分岐:

姜维主张北北伐,认同诸葛亮的北伐理念;诸葛瞻反对北伐,认为北伐导致民生凋疲,国力虚耗。



为什么诸葛亮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和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姜维有如此不同的政见呢?

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

姜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缩小版的诸葛亮,姜维在很多方面与诸葛亮类似,例如对于北伐的执着,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姜维前后北伐十一次之多。

诸葛亮为官清贫,家无余财,姜维同样如此,居家衣物财物够用即可,无侍妾、无音乐,对物质财富没有太大的兴趣。



诸葛亮一生忠君爱国,鞠躬尽萃,死在北伐的军中,姜维同样如此,蜀汉皇帝都投降了,可姜维还想着复国,并且对刘禅说出: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最终姜维为国捐躯,死于乱军。

而诸葛瞻呢,生于和平环境,一生未受到大起大落,顶着诸葛亮儿子的光环在蜀汉不断加官晋爵,他的人生如同规划好的一帆风顺,17岁娶公主为妻,出仕骑都尉,之后不断升迁,历任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军师将军,直至卫将军,执掌尚书台。



诸葛瞻的升迁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儿子,也许诸葛瞻有些才华,可是顶着诸葛亮的光环,却无诸葛亮能力的诸葛瞻,始终难有作为,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诸葛瞻认为蜀汉弱小的原因就是姜维的穷兵黩武,因此与姜维政见不和,还曾经联合黄皓及朝中一批人想罢免姜维,结果姜维还没有来得及罢免,司马昭的伐蜀大军就南下了。

37岁的诸葛瞻为保卫蜀汉最后的防线,与邓艾一战,为国捐躯,他的儿子诸葛尚也战死,不失为忠烈之士,诸葛亮祖孙三人皆死于沙场,可谓一门三忠烈。

诸葛瞻与姜维同为忠烈之士,唯一的区别就是政见不同。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263年末,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率军在绵竹关与邓艾交战。眼看败局已定,有人劝他立即撤兵,从长计议。诸葛瞻却说“吾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有何面目撤军呢?于是和儿子冲向敌阵,战死沙场。

诸葛瞻后悔没有除掉奸臣黄皓可以理解,那么他为何会对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姜维有意见呢?

诸葛瞻和姜维两人并没有什么私人恩怨,他之所以对姜维不满是因为两人的政见不合,他不满姜维穷兵黩武,徒耗国力,认为这样迟早会拖垮国家,而这也是蜀汉后期绝大多数朝臣的意见。

也许有人会说,姜维北伐是在延续诸葛亮的政策,诸葛瞻这样做不就是在反对父亲诸葛亮的路线么?恰恰不是。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年仅8岁,诸葛亮不可能在这个年龄为诸葛瞻讲述军国大事,反而是教育他如何成长为人,所以诸葛瞻对于父亲的北伐政策其实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而诸葛亮死后,他的后继者蒋琬和费禕并没有延续诸葛亮的北伐政策,而是以守为主,休养生息,费禕曾言“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刘禅也对此表示认可。

但姜维却是诸葛亮北伐政策的坚定执行者,他屡次要求北伐出兵,但遭到了蒋琬和费禕的大力压制。费禕为大将军时,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费禕死后姜维为大将军,无人能制,屡次北伐,虽有战功,但损耗惊人。廖化和宗预两位老将军对姜维也不满,说他“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

姜维受到了同属诸葛亮势力蒋琬、费禕的排挤与压制,也为军队中的元老所不满,而益州本土势力自不用说,可见姜维在蜀汉朝廷里是“里外不是人”,所以姜维很少回成都,基本都是领兵在外,像是一只孤狼。

而诸葛瞻成年后,娶了刘禅的公主,并顺利进入禁卫军系统,从基层军官骑都尉做起,30刚出头就做到了卫将军、平尚书事,可谓平步青云。从他的履历来看,他的人脉圈子中都是反对姜维的人,和姜维基本没有交集,所以诸葛瞻反对姜维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双方的冲突在262年姜维兵败侯和后爆发了。黄皓首当其冲,欲以右将军阎宇代替姜维大将军的职位,诸葛瞻随群臣附和。诸葛瞻这么做并不是认同黄皓的所作所为,而是在反对姜维这一点上和黄皓达成了共识,他认为趁此机会扳倒姜维对蜀汉是有利的。

姜维得知后,就在沓中屯田种麦避祸,蜀汉灭亡前再也没有回到成都。

而姜维在西北屯田,远离汉中和成都,曹魏认为这正是灭蜀的好机会,于是经过一年多的备战,曹魏于263年秋发动灭蜀之战。诸葛瞻率军从成都赶往涪城,最终在绵竹被邓艾击败,以身殉国。

所以诸葛瞻才会在临死前遗憾自己没能除掉黄皓,没能制衡姜维。虽然他的能力和诸葛亮差了很远,对蜀汉也没有有多大贡献,但他能够以身殉国,还是保全了诸葛一门的名节,至少比规劝刘禅投降的张飞次子张绍,邓芝之子邓良,投降钟会的蒋琬之子蒋斌之流强很多了。

而被蜀汉朝野排挤的姜维则在蜀汉灭亡后还一心想要复国,最终在264年死于成都之乱,被曹魏士兵碎尸万段,剖尸取胆。


石头说历史


这个问题严格的说并不正确,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遗言没有说过想除掉姜维,姜维也不是诸葛亮钦定的接班人。

可能很多人看《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将姜维收为弟子印象深刻,加上《三国演义》里五丈原以后情节直接跳到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姜维带兵北伐,给人感觉诸葛亮死后就是姜维接班了。

实际上在正史里,诸葛亮只是觉得姜维是可造之才,“勤时事,思虑精密”,值得培养而已。因此姜维开始被封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统帅虎步军。到诸葛亮死的时候,也不过是中监军征西将军。诸葛亮选择的继承人其实是蒋琬:

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姜维一直到247年,升任卫将军,才和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此时他归降蜀汉已经快20年,距离诸葛亮死,也已经有13年,姜维也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不过还是受费祎节制。直到6年以后费祎被刺杀,姜维才掌握军权。所以说姜维是诸葛亮的弟子可以,但是真的不是钦定的接班人。

而诸葛瞻也没想除掉姜维,有人说诸葛瞻临死前说自己有三罪,其中之一是“外不能制姜维”,不过这一说法不见于正史,只有孙盛《异同记》提到诸葛瞻和董厥认为姜维好战而没有功劳,造成国力疲敝,所以想夺姜维的兵权而已:

孙盛异同记曰: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

而在《三国志》里记载的是黄皓想夺姜维的兵权,两者说法不一。而且即使按照孙盛《异同记》所说,也是召姜维回来当益州刺史,只是削姜维的兵权,并不是说要除掉姜维,最多说是政治见解不同而已。


不沉的经远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景耀六年冬,魏将邓艾奇袭阴平。诸葛瞻退守绵竹,并决定和魏军决战。

战前,诸葛瞻说:“我于内不能制黄皓,于外不能制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有何面目回去呢?抱着必死之心,诸葛瞻战死沙场,留下的这句话让后人唏嘘。

题主所说诸葛亮钦定接班人就是姜维,钦定不钦定守仁君不知道,但是费祎死后接管大权的确实是姜维。姜维掌权后先后进行了十一次北伐,总计胜五、平四、败二,看起来战绩不错,但是姜维的多次北伐使本就贫弱的蜀汉更加雪上加霜。

朝中众多文武都反对姜维北伐,诸葛瞻就是其中一个。他认定是因为姜维的多次北伐使国家贫弱,导致无力抵挡魏军进攻。

要说这诸葛瞻,他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是和他爹比差的实在是太多。但是其志虑忠纯,甘心为蜀汉赴死,父子两代为国鞠躬尽瘁,值得后人敬仰。



守仁读仁


诸葛瞻这么说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概括为“政治主张不一致”,不存在深仇大恨。而导致主张不一致的根源有以下几点:

1.阅历不一样:这个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主张。

姜维是诸葛亮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并且一直跟着诸葛亮北伐,这个阅历让他深刻领悟老师北伐的初衷、以及打仗带来的快感。而诸葛瞻是227年出生,到234年父亲去世都没上过战场,根本没有亲身体验过北伐,生长于和平年代的人当然容易认为战争就是穷宾度我,呵呵。

2.知识结构不一样:这个也是直接影响政治主张不一致。

我们看看诸葛亮教育小孩,推荐给诸葛瞻的书籍《又诫子书》可以看出,诸葛瞻主要是学习仁义、道德,这个可以看出后来即使在绵竹抵抗邓艾过程中,慷慨就义、维护道义的结局。诸葛瞻应该是对军事知识就是白痴,所以,根本打不赢邓艾,当然也就对姜维这种武将不理解。

既然政治主张不一样,而蜀汉政权就这么大,自己为了能实现政治主张,就必然会想到干掉与自己路线不一致的人,这个与有无仇恨无一点儿关系。

大家觉得呢?欢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