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評上海“銬醫事件”:一次醫生自壞規則的“烏龍”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餘東明 實習生 張海燕

大熱的“仁濟醫院銬醫生”事件輿情持續發酵,隨著事情原委的逐步披露,輿論也從幾乎一致指責警察暴力執法,逐漸走向溫和。直至最近的報道,涉事醫生和警方分別接受媒體採訪,共同表達歉意。

這樣的結局,可謂皆大歡喜,但公眾似乎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醫生自壞規則在先,引發醫患衝突在後,純屬一次意外的“烏龍”事件。

而後來之所以演變成滔天輿情,是因為警方的介入引發圍觀,其中“手銬”“架離”“醫生”等關鍵詞強烈刺激網絡情緒,劇情可謂起伏跌宕,“有圖有真相”最終卻不是真相。

公開信息顯示,事情的起因是一位身患肺結節的東北病人韓某在妻子陪伴下,遠赴上海求醫問診,通過人情關係找到了趙曉菁醫生,而當天的專家門診早已無號可掛,趙醫生便給這位“關係病人”開了個後門,加了一個號。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對有著特殊人情關係的醫生和病人卻發生了意外衝突,而且一發不可收,成了一次徹頭徹尾的“烏龍”事件。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趙醫生先與患者因排隊看病起衝突,後又拒不配合警察執法而發生肢體衝突,根源都是對規則的漠視,縱觀本案,他對法律的剛性規則尚且如此,更何況醫院自己的內部規則呢?

眾所周知,上海知名醫院雲集,醫療資源相當豐富,但面對全國各地紛至沓來的病患,現有資源還是捉襟見肘。特別是專家門診,可謂一號難求。

就拿徐彙區為例,僅三甲醫院就有8家,但依然天天人滿為患,僅中山醫院一年人流量就達千萬之巨。

於是圍繞掛號這件事就亂象叢生,黃牛號、人情號、關係號比比皆是。長長的掛號隊伍裡,更不時有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帶著相熟的病人隨意穿插。

作為一座講法治、講規則、講契約精神的城市,上海各家醫院都有自己的排號規則,網上預約、電話預約、自助機預約健全而便利。

但不可否認的是,看病託關係依然盛行,專家醫生隨意加號,更是成了公開的秘密。有關係的病人就可以早看病、找好醫,沒關係就只能乾瞪眼、乾著急。

法治社會歸根結底是“規則之治”,大到國家治理,小到醫院秩序,一旦缺乏穩定、預設、明確的規則,人們對自己行為的後果就沒有明確預期,從而導致無序,導致民眾對社會失去應有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依法治國要從關鍵少數抓起,也就是說通過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避免規則的制定者和執行者“知法犯法”,帶頭破壞,否則法治必將成為一句空話。

同樣對醫院來說,如果領導、醫生自己帶頭破壞規則,最終也必然受到自壞規則的反噬。

這次“銬醫”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醫生和其他醫務工作者隨意自壞規則是破壞醫院秩序和醫療生態的根源,其結果必然加劇醫患矛盾,激發對立情緒。

投稿的小夥伴,請發到這個郵箱 :[email protected] 等你!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關注後不要忘了設為星標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