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针灸呢?

许章杭


想学好针灸,首先要学好中医基础中医理论和中医诊断学,这是学习中医方面任何一个技能的前提。否则失了辩证诊断,学了针灸也只是会扎而已,并不代表你会治病。

另外针灸学习是看着简单实际却比较难的,如果要学好针灸,建议你一定要跟师学习,没有面对面的授课,自学是很难真正入门的。

另外入门后要经常练习,包括指法,指力,配穴,行针等,都是要不断积累的,如果没有勤练勤总结,那也只是绣花枕头,好看不好用。


果子的佛系生活


感谢邀请

之前在回答怎样从零开始学中医的问题时给自己挖了个坑,说日后有机缘再写怎么学习针灸,我现在来填坑了。

这又会是一篇很长的回答,首先要说明的是,针灸虽然看起来很容易上手,但其实易学而难精,而且和开方一样,是存在风险的。方子开错了,可能无效,可能加重病情,甚至中毒。而针扎错了,可能损伤重要血管和脏器,同样可以有严重后果。此外,晕针、滞针等常见问题的处理同样需要重视,不具备这些知识就盲目上手是很危险的。因此,个人并不建议完全自学针灸,下面的内容虽然已经写的尽可能的全面,但还是希望读者能找个靠谱的老师,或者至少在正规医师的指导下练习。此外,不要忘记,对于针灸而言,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临床经验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下面开始正文。

指力

指力可以说是针灸的基本功。要想透皮不痛,要想熟练运用各类针刺手法,指力是基础。指力的练习方法很多,包括最常见的纸垫练针法(下图),棉球练针法等。我还见过扎水果的,扎猪肉的,扎水中漂浮的瓶盖的。还有人会建议练习手指俯卧撑,手指戳豆子等等。侧重点各不相同,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读者可以自己研究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这里要多说一句的是,个人建议练习时如果针弯了就换根新的,这样能保证自己体察的力道和方向的准确性。另外,针反复扎之后会变钝,因此就算没弯也应该注意定期更换。

中医基础理论

针灸是需要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的。学好中基才有可能学好针灸,明白了中医的理论框架和常见中医词汇的含义也会为之后针灸知识的学习扫清一些障碍。目前可以找到的教材很多,我在这里介绍以下两本:

左边的《中医基础理论》是郑洪新教授的版本,这个是目前最新的版本,比较厚,讲的比较详细,但个别东西讲的略显啰嗦。所以同时推荐另一个版本:邮编印会河教授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这个版本很老,是1984年出版的,也就是我之前回答中就提过的五版教材,很薄也比较便宜。这个版本历时30余年仍在不断重印,足以说明这个版本之经典,可以说是之后历代教材版本的浓缩版。个人建议不妨把这个版本一起买上,读完2016版的以后,用这个经典版的作为日后复习和案头参考之用。

歌诀和经络腧穴学

针灸的歌诀和中医的方歌一样,属于基础必背的知识。当然,歌诀只是辅助记忆,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必须加以理解才真正有用。针灸的歌诀主要是穴位的定位歌,特定穴的歌诀。知道穴位的位置和哪些是特定穴及其作用,是步入临床的基础,否则永远只会是外行看热闹。

正如方歌侧重于药物组成,而很难将剂量、主治、方意都囊括其中一样,针灸歌诀因为高度浓缩,不可能详细讲解腧穴定位、主治等内容。因此,很有必要和《经络腧穴学》结合着一起学习,搞清楚穴位的定位,经络的走行,特定穴的含义等等。

这里还要提一句《标幽赋》、《百症赋》、《通玄指要赋》之类的作品,当然也是最好背下来。但是这些和临床更为相关,在这个阶段几乎不可能全面理解,但不妨先背下来,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地再加以温习,定会不断有新的理解和收获。

对于针灸而言,熟练背诵《灵枢·经脉篇》是最最最最基本的要求,其他篇章及其它经典,熟读也好,背诵也好,多多益善。

因为之前有人在评论中问我四大经典是哪几本,所以我在这里也顺便多说一句。一般认为中医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另一个说法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这四本。虽然前一种说法的四本书可以说是中医体系里最古老的几本著作,而且因为《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了两本,所以前一种说法实际上是五本书,范围更广。但个人认为,因为温病学说对伤寒的理论体系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补充,加之本草学在《神农本草经》之后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的补充和修正后有了显著的发展,所以我更支持实际学习中选择后一种说法。

此外要说的是经典可能读不懂的问题,也就是怎样达到上面那个回答中提到的第一个层次的问题。这个可以借助于白话解的书籍。下面以《灵枢》的白话解为例:

右边的版本是王洪图教授和贺娟教授主编的,王洪图教授是北中医的已故内经大家,贺娟教授之前是北中医基础医学院的副院长,不知道现在职位又调整了没有。两个教授都有着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个版本还是不错的,原文后都有提要,但缺点是注释相对少一些。 左边的版本也比较权威,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郭霭春先生主编的,郭霭春教授在医史文献领域有一定声望。这个版本没有提要那一栏,但注释明显多了些。总体而言,两个版本大同小异,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一个即可。

解剖

开始在人身上(包括自己)扎针之前,必须学好正常人体解剖学,要知道针下的组织器官是什么,在什么位置,重要血管的走形。要知道,扎出气胸,损伤延髓之类的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

刺法灸法学

基础知识掌握好了之后就可以开始迈入临床学科了。首先就是针怎么扎、灸怎么用的问题,也就是刺法灸法。虽然有书籍讲解有关知识,但针刺手法是非常依赖实践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强调两点,一个是请以身试针。之前看过的一个蒙医针灸家的视频,他就提出收徒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能以身试针。我对此是表示赞同的。自己都没体察过针感,就直接拿别人练手?自己怕给自己扎坏,别人的命就不值钱?当然,有很多腧穴是自己没法给自己扎的,比如背腧穴,头部穴位,这就引出了我要讲的第二点:在靠谱针灸师的指导下在别人身上练习。特别是某些存在较大针刺风险的穴位,千万别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己盲目尝试扎。

针灸治疗学和针灸医籍

知道了怎么扎以后就是怎样根据病情和证型拟定针灸处方的问题了。这里又要提到上面回答里引用的那本书,回答中截图的书是《一针疗法》。这本书值得一读。里面有对理论的讲解,也包含了属于针灸治疗学的内容,算是满满的干货。当然,只读这一本书远远不够,特别是这本书讲解的治疗方法基本都是单个穴位,而临床上往往是多组穴位,甚至针刺、艾灸、拔罐等方法结合使用。因此,其他的针灸医籍,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要广泛涉猎。


中保草堂


我认为如果真的想学好针灸,自已要有兴趣,如果没兴趣,不管你文凭多高还比一个有兴趣的文盲,一个文盲有兴趣不断地学习,他不会落伍于高学历的人。我遇过一个文盲草药医生,其连1~10都不会写,但其记性很好,只要他想要的别人告诉他,他就记下来,所以他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草药医生。但很多有文化之人经常打听药的作用,过后又忘了。这就是兴趣的作用。当然有兴趣还要自已的思考,不断地学习,不但学习针灸知识还要向别人学习经验并加于总结。我认为学成是没问题。


隐居林中


学好针灸打个比喻就像做好一盘菜。

做菜第一步先了解客人想吃什么。比如北方的客人想吃饺子,南方的客人爱吃甜食。针灸也是服务于病人,湿气重的病人要祛湿通络,风寒感冒的病人要祛风散寒,肾阴虚的病人要滋阴补肾。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学会辩病,辩证,判断阴阳气血津液的盈亏。看《中医基础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都是不错的选择。

做菜第二步要学会做这个菜,比如西红柿炒鸡蛋有哪些配菜,放多少调料,先后顺序。针灸治病也一样,比如风寒感冒的病人,主穴配穴有哪些,针刺深度是多少,针刺手法是补是泻,还有针刺顺序。这个阶段可以选择《针灸治疗学》《针刺手法学》《经络输穴学》等书籍。

到最后一步,要让菜色香味俱全,四个字熟能生巧。针灸是一门操作,一门技术,纸上练兵可不行。可以自己给自己扎针练习,一般来说,四肢的穴位是很安全的。


阿卡酱医生


只要有恒心,学什么都不难。中医博大精深,首先需要死记硬背,因为只要记住了,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1 第一个要学习《中医基础学》,这是学习中医的开始。中医是联系整体,五行阴阳,表里虚实都是密切相关的。

2 第二个要学习的是《针灸学》,从点到面都会学习到,经络穴位死记硬背也好,发挥想象联系记录也好,一定要记住。

3 第三就是实践,自己在身上扎针练习,这样你才会知道酸麻胀痛的感觉,认真体会,为以后在患者身上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4 活到老学到老,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病人才会相信你。


针灸科刘医生


针灸看似容易,实则很难。俗话说:“学无止境”,要想学好针灸,需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才能在这方面有所剑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重基础 要掌握中医学及针灸理论。比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俞穴学针灸治疗学等,因为在针灸治病的过程中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进行辨证取穴及辨经络,不是脚痛扎脚,头痛扎头。如果做到在辨证的基础使用针灸,治疗效果可能是事半功倍。

2.抓重点 学好针灸学除了要以中医为基础外,还要重点熟练掌握神经内科、解剖学和俞穴解剖学。因为针灸在一定程度算侵入性操作,要掌握常用穴位下组织结构,做到下针能够胸有成竹,更加自信。

3.重临床实践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因为针灸也是一门操作性的技术,需要不断的锻炼,比如可以在业余时间要着重指力的锻炼,增加手指的指力和灵敏度。至于训练指力的方法,可以用针灸针扎一个纸包类似的东西。同时还还要上临床,跟名师,学习老师的临床经验。对于同一疾病,每位大家可能对其的理解和认识都可能存在差异,只有在临床上不断的磨练,才能学习更多的经验,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学好针灸,更加注重临床的实践训练。

4.重经典,查文献 这一方面的学习贯穿了针灸学习的始终。一方面要注重对经典的学习应用,同时还应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了解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如何,并且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指导临床工作的发展。


南方健康


恰巧我个人刚刚开始学习针灸,就我个人而言,想要学好针灸: 第一:在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认真学习《针灸学》,对五输穴,原穴,络穴,背腧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郗穴,下合穴牢记在心,每天都要记,反复理解,记住经络的循行起止,主治病症的范围,这个过程比较慢,需要下功夫,才能有收获。 第二:需要老师的指导,多看多思考,多理解老师说的要求。扎针前先练习指力,可以用成卷的卫生纸,也可以用牛皮纸反复练习,指力达到后,要克服恐惧心理,就可以在自己身上选择四肢上的穴位,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太溪,昆仑,合谷,曲池等不断练习,找到感觉,所有的进步就是从可以对自己下针开始的。希望对喜欢针灸的朋友有帮助。


林溪薄荷


本人学习针灸资历尚浅,但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针灸医生,就您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身份,有一下几点经验值得与您分享

1.学习中医理论基础。中医是门哲学基础上结合经验发展而来的医学。因此,学习中医理论是中医入门的基础。不能用中医的哲学、中医的思维思考问题,处置病人,只能叫中医技师或者假中医。推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入门。

2.学习针灸理论。不多赘述,推荐经典的《针灸学》五版教材。

3.实践。针灸毕竟是一门操作为主的学科,很多手法和针法不是用文字可以描述的。建议找个有针灸相关经验的人专门学习。

4.进阶学习。如果你已经有基础的中医理论知识、针灸基础知识和针灸实践经验了,那么精进针灸技术就是终身追求的目标了。各类教科书后面附的古文,歌诀,以及现在各流派的著作可以给你很大的帮助。不过就选择流派问题,咱们可以进一步讨论。

针灸作为一个门槛很低的中医次学科,目前很受大家欢迎。欢迎与我进一步交流。


Hon_E


针灸是中医范畴的一门学科 需要要一定的中医学的基础 还要针灸方面的知识 比如经络 腧穴 刺法 灸法学 要想学好针灸 首先得学习一下中医基础理论 掌握好刺法灸法学 以及一下配穴方法 等等 需要耐心的去学习


风124002


先练好(站)桩功1.先练内气2习练八段锦或太极拳3理解经络的意义(走向及穴位图)4正确掌握人体脏腑的相互联系和体表相应(穴位)关系5习练静功掌法(才能更好掌握针具能力及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