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什么会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

趣淘乐


在《康熙王朝》整部剧情中,周培公的活跃时期,主要集中在康熙平定以吴三桂为首三藩之乱的阶段。电视剧对周培公的塑造,几乎将他描绘成了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救世形象。

周培公师从于伍次友,而伍次友被康熙奉为“帝师”,十分敬重其人品才华。牵着这层渊源,周培公本可以拿着伍次友的举荐信直接受到康熙重视,但他却坚持参加科举考试正途,自信凭借真才实学可以博得康熙赏识。

只可惜因试卷之上作答不慎,没有规避康熙名讳,而周培公又不肯、也没有银子打点弥补,才落得个流浪北京街头的灰头土脸像。

幸好朱国治对周培公的举荐,提起了康熙的兴趣。康熙微服私访时考察并认可了他的才能,将其带在了身边。

初涉官场,周培公便显现出足智多谋的见解,而且时常能够切中时弊。比如康熙召集重臣,讨论裁三藩所需花费的巨额银两数目,周培公就抓住了当中最为关键之处——吴三桂下山的首期花费。

吴三桂下山前是朝廷求着吴三桂,因而首期款项康熙尽可以摆出一副有求必应的大方姿态,鼓励、麻痹吴三桂动身。但只要三藩军民眷属,进入了通往辽东安置区沿途的内地省份,就必然要受到各地官府的节制。这时候双方关系就变成了吴三桂求着朝廷,三藩吃什么、喝什么、银两给多给少,就全看康熙的心情了。

由此一事便可看出,周培公是个不可多得的精明干练之才。

而后到了真正考验人的吴三桂造反时刻:三藩连连得手占据江南半壁,驰援前线的察哈尔王军队转眼变成逼宫之师,北京紫禁城内外又陡然间发生“朱三太子”勾结宫廷太监造反的变故。内忧外患之下就连康熙也是举止慌乱、六神无主。

危难时刻,是周培公建议康熙册立太子稳定国本,并且举荐图海带领大内侍卫将三郎香会的作乱徒众斩杀殆尽。接着又带领三千家奴击败察哈尔王叛军,旋即移师陕甘炮轰平凉城逼降王辅臣,直至最后转守为攻取得整个三藩平叛战役的战略主动权。

以周培公、朱国治、陈廷敬为首的汉人官僚,坚定站在清廷和康熙一方的立场态度,对于广大汉族士人知识分子的抉择导向上面,不得不说是施加了极大的影响力。

要知道三藩之乱时,满清入关也才短短30来年,并非全部汉人都从内心中,真正认同满清女真异族的统治。吴三桂以光复大明、夺回祖宗江山的口号起兵反清,对一大批汉人来讲还是很有感召力的。比如割据台湾的郑氏家族,就响应起了福建耿精忠对清开战,还有镇守陕甘对战局走向举足轻重的王辅臣,也是拥兵自重,在康熙和吴三桂之间谋求利益最大化。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立下了赫赫战功,匡复社稷的平叛功臣,却因风头盖过了满洲八旗,被索额图、明珠等一干满人勋贵屡屡攻讦,落得个被康熙故意安排到冰天雪地盛京的结局。

盛京是满人的大本营,康熙此举显然是要将才干使人忌惮的周培公监视看管起来。对周培公的处置,可见康熙始终未能把汉人摆在与满人同等重视的位置上。

这也为后来另一汉人干吏姚启圣,初期采取对康熙的不合作态度,预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康熙是个识才爱才之人。

当初虽迫于明珠、索尔图在满洲八旗亲贵间串联起来的“倒周”势力,把周培公多年闲置在盛京。然而国难思良将,台湾郑氏与西北葛尔丹南北两个方向威胁大清的隐患,又让康熙萌生了启用周培公之心。

况且在个人感情上,康熙也是对周培公心怀诸多愧疚。尤其是周培公面对官场人生低谷,却不心寒灰心丧气,依然为康熙发掘并举荐能人姚启圣,甚至前无古人得完成了大清江山的全图绘制工程,如此一来就更让康熙感佩不已了。

但此时周培公却死了,康熙再无机会对一个已死之人表达歉意。康熙下旨替他守灵,实则是为弥补内心中对周培公的深深愧疚。

应当说周培公的死,对康熙的触动十分巨大,进而让他重新思考起了汉族官僚在满清朝廷中的定位与安排。

这就便宜了言辞刁毒、行事张狂的姚启圣。

姚启圣是周培公在盛京时结下的至交好友,他亲眼目睹周培公所受的不公正对待,十分清楚满汉之间的隔阂难以弥合。以至于即便被加封福建总督、赋予收台大任,也时常顶撞康熙、挖苦明珠、轻视索额图。

姚启圣对君臣、同僚关系的消极态度,皆因他认定在满人主政的大背景下,自己的结局终将与周培公差不多。而他晚年出任封疆大吏,奔着去的也只是为了了结心中想干一件大事的心愿。除了收复台湾的不世之功,其它的利害得失,姚启圣一概懒得去计较。

只不过姚启圣毕竟还是低估了康熙的宽大胸怀。康熙尽管十分气愤姚启圣的傲慢刁毒,却最终赐予了他整座西湖行宫,还把行宫里所有的古籍孤本也一并赏赐给了他。

这样的善终恩养可是很对姚启圣胃口的。相比于周培公,康熙对姚启圣的退休安排,简直有天壤之别。而促成康熙对两人安置态度转变的,难道不是因康熙对周培公的愧疚,扩散到对整个汉族官僚群体的善待,并最终第一个体现在了姚启圣身上吗?


剧透历史


电视剧中的周培公与历史差距很大。清史稿中没有周培公的传,只是在图海传中提到了他。

周培公本名周昌,字培公,荆州人。评价他比较有智谋。最开始从七品官起步,后来成为大将军图海的幕僚。请注意,图海才是大将军!在平定王辅臣叛乱中。因为周昌和王辅臣手下的总兵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都是老乡,所以自告奋勇去做说客。给印了个参议道的名片,...很庆幸成功了。在图海的保荐下,授予布政使参政。后来周昌又参与山东军事工作,授予山东登莱道道台,代理布政使事务。但与同事关系不好,不团结被免职了。在噶尔丹叛乱时,又给皇帝写过建议。

一些百科介绍上,把清史稿这段与小说电视剧混在一起了,说周培公被调任盛京提督。但事实啊,根本就没有这个官职。盛京是满清的根据地,最高的军政首领是盛京将军,都是满人出任。

电视剧中,把周培公给戏剧化了,足智多谋又勇敢,参与了立太子、出任大将军,被康熙给故意安排到盛京,闲置并看管起来。最后十年时间,绘制了一份大清最全的地图。康熙帝看到这个图,非常感慨,也承认对周培公不好。但此时周培公死了,康熙帝提出为他守灵。这个过程就是小说的设计,反映出康熙对周培公的感情及一点愧疚。

康熙王朝是部优秀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但不是历史,其中人物、事件等等移花接木的太多了。对于康熙雍正老十三等也完全正面形象。历史是复杂的,不是一个平面。


几苇渡


《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因为周培公的去世,不仅取消了晚朝,并且向群臣宣布他要为周培公守夜。

《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是康熙能够平定“三藩之乱”的最大功臣。

凭借着一封康熙皇帝老师伍次友的推荐信,本是一介布衣的周培公为康熙所重用,特别是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前后,周培公展现了过人的胆识与卓越的才略:在群臣议事的过程中,仅仅凭借没有灯芯的蜡烛就判断出宫中太监要谋反;在情势极为艰难的环境下,又仅仅凭借着三千家奴军队就剿灭了察哈尔的叛军;随后转战西北,剿抚并用拿下了王辅臣父子;而之后又挥师南下,在与吴三桂本部的军队较量中,也是频频取胜。

但是,尽管周培公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立下了不世之功,可他终究是个汉臣,也因此为康熙皇帝和朝中满洲权臣的警惕,在即将取得“平三藩”胜利的前夕,被康熙从前线召回,进而调到了东北出任盛京提督。

十年之后,康熙亲临盛京,可是此时的周培公已经在久病缠身,卧床不起,再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并向康熙献上了自己倾注十年心血所绘的《大清皇舆全图》后,也离开了人世。而知道了周培公的去世后,康熙皇帝随即宣布取消晚朝,并且向群臣宣布他要亲自为周培公守夜。


康熙皇帝为周培公守夜,是一种忏悔,更是对于周培公的深深歉意,更是对周培公深深的敬意。

《康熙王朝》中,康熙为逝者守灵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孝庄和苏麻喇姑去世后,康熙常坐于这两位对他影响深远的女人的灵位前一边嗑瓜子,一边守灵;还有一次就是在周培公去世之后,康熙在周培公所绘的《皇舆全图》前常坐,为周培公守夜。如果康熙为孝庄和苏麻喇姑的守陵是为了感恩与怀念外,他为周培公的守夜则更多的是忏悔,以及对于周培公的歉意。

周培公是平定“三藩之乱”最大功臣,康熙在临近最终胜利的时候将周培公召回,并且将周培公调任做了盛京提督。尽管提督是朝廷的封疆大吏,盛京更是满清的故都,让周培公去做盛京提督明面上是莫大的荣誉,但是实际上就是把周培公调离了权力的中心,同时,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平息舆论。但是周培公是南方人,对天寒地冻的东北本就非常的不适应,加上心中多少会有些的郁闷,年纪轻轻就把性命交代在了任上。

即便是心中有着再多的委屈,有着再多的不快,但是周培公没有请功,没有提出离开,而是继续专心致志的为国家效力,在康熙到来的时候,为了平台他举荐了姚启圣,为了让康熙洞悉天下,制作并献上了《皇舆全图》,这都说明,尽管实际上是被康熙“放逐”到了东北,但是周培公的心依然系着康熙,系着整个大清王朝。

当康熙看到周培公的《皇舆全图》的时候,也最终明白了周培公的用意,看到了周培公对于他和朝廷的忠心,而此时的他更加明白的是自己的行为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于自己对待周培公的方式和态度,是深深的懊悔与基督的歉意,而心中满是自责的康熙,对于周培公也是更加的肃然起敬。


康熙为周培公守夜,并且是传旨让所有在外候召的大臣知道他为周培公守夜,这是在向朝臣肯定周培公的功绩,同时也是在向朝臣、在向天下检讨自己的错误。

当得知周培公去世的消息时,康熙当即宣布取消了晚朝,并且让李德全告诉所有候召的官员,他要为周培公守夜。

康熙之所以把这个消息告诉群臣,目的有两个,第一,表明自己对于周培公的重视,这是对于周培公功绩的肯定;第二,便是他在告诉朝臣,自己愧对于周培公,希望通过这样方式来作为弥补,同时更是在向天下检讨自己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从自己开始就没有真正的做到满汉一统,公平对待,这才有了周培公的悲剧结局。

周培公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仅仅是因为他是汉臣,就遭到了康熙和朝中权臣的猜忌,如果说索额图和明珠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排挤周培公的话,而自己才是真正的愧对于周培公之人,而康熙每天都在倡导着满汉平等,就连自己都没有做到,。周培公可以不顾一切的忠心报国,而康熙却以满汉有别未有区别对待,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和笑话。

也正是因为如此,康熙将为周培公守夜的守夜的消息告诉了群臣,实际上,这就是康熙对于朝臣的检讨,是对于天下人的道歉,也是在自己内心深处反省自己没有能够正确对待周培公以及像周培公一样忠心可鉴的汉臣,同时也是告诫自己这样的错误而导致的像周培公这样的悲剧,不能再次发生了。

所以在这之后,康熙对待汉臣乃至对待所有朝臣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待姚启圣、李光地、施琅以及陈廷敬、张廷玉等,都与之前是截然不同的,而这也算是周培公的另一项功劳吧。


雍亲王府


一言以蔽之,康熙为周培公守夜是一场恰到好处的政治表演。

或许有人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周培公临死之前还向康熙举荐贤臣,并献出大清全舆图,康熙拳拳爱才之心无以言表,于是就为周培公守夜。然而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显然不是,究其原因还得从周培公的功绩说起,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周培公其人。

据《清史稿》记载,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最初只是一个小县官,进京当差,官至内阁供奉。在三藩之乱期间担任平叛大将军图海的幕僚,他自荐去劝降王辅臣,最终劝降成功,名声鹊起。受赏之后在山东任职,任职期间与同僚不和,辞官回乡。噶尔丹叛乱时呈平叛奏折,受到康熙重视,受封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最后死于任上。

从正史上来看,周培公并没有什么值得康熙为他守夜的丰功伟绩,甚至并没有提到康熙曾经为他守过夜,然而,在作家二月河的小说中以及改编的电视剧中,周培公却是另外一番面貌。

在《康熙王朝》电视剧中,周培公是一个有着卓越军事才华的人:

首先,他曾平定察哈尔部叛乱,大败察哈尔,其次,他制定了平定三藩的策略,将吴三桂限制在长江以南,从而将他与陕甘的耿精忠和王辅臣分开,以便各个击破。他劝降王辅臣,击败吴三桂,完成了平定三番的壮举,可惜的是,在大败吴三桂之后,他被康熙皇帝调回盛京(沈阳),担任盛京将军长达十一年之久。

另外,在他临终时,举荐姚启圣,姚后来击退郑经,在收复台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献出自己用十年时间绘制的大清全舆图,令康熙极为震撼。

可见,影视剧中的周培公加入了很多修饰与艺术处理,而这些艺术处理的目的正是为了从侧面塑造和衬托主角康熙的形象,这就和接下来要讲的康熙为什么为周培公守夜联系起来了。

二、为何守夜? 政治表演。

(一)表象:雪藏人才,愧疚难当。

在影视剧中,康熙去看望周培公是由于要处理台湾问题,朝臣都无能为力,于是康熙就去找周培公问策。然而,当康熙看到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周培公时,忍不住痛哭流涕,康熙得知周培公已经卧病一年,更是羞愧难当。

在这时,君臣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康熙直言自己在他大败吴三桂时将他调回确实是怕他权势太重,为了照顾朝廷大臣的利益,只能将他调回盛京,盛京是满人的地盘,以便监视他。然而,周培公又何尝不知道皇帝的意思呢?他却并没有怨恨,而是在临终前举荐姚启圣,并献上大清全舆图以表忠心。

我们可以说,康熙的落泪是为埋没人才而愧,于是在周培公去世之后亲自为他守夜,以全哀荣。而为什么又说是政治表演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实质:政治表演 吸引人才

上面所说的康熙感到愧疚难当只是表象,我们应当认识到,康熙是一位皇帝,是一位政治家,是一位十几岁登基、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败噶尔丹的卓越政治家。只有拥有极高的政治权术和政治手腕,他才能坐稳大清朝的皇帝宝座。

众所周知,根据清朝的祖制,清朝的皇帝只能为先皇和太后守孝,而康熙为何要违背祖制,为一个大臣守夜呢?上面说到,周培公在大败吴三桂之后,曾受到朝中满族大臣的嫉妒,康熙基于一定的忌惮并且为了照顾满族人的情绪,于是将周培公调到盛京雪藏。而周却一直忠心耿耿,不忘主上隆恩。

我们知道清朝满汉矛盾一直难以化解,汉族大臣有着丰功伟绩却被雪藏十一年,这就必然引起汉族知识分子的不满,如果任由汉族人才流失,对于康熙来说一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于是康熙就借周培公去世的机会破例为他守孝,从而显示他对汉族功臣的重视,从而一方面堵住汉族大臣的嘴,另一方面收拢汉族官员的人心,同时也是拉拢天下所有想建功立业的人才的人心。

康熙要让他们看到,只要你立下丰功伟绩就必然会有回报,或许生前得不到殊荣,但是死后也能享受到莫大的哀荣!

因此,所谓康熙破例为周培公守夜只是一场恰逢其会、恰到好处的政治表演,但我们不排除康熙的愧疚之情。


无笔史官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民间康熙”伍次友的两个徒弟中最优秀的那个,在全剧之中,也只有周培公是近乎完人。他的死令康熙自责愧疚,同时他也是唯一值得康熙为其停朝守夜的人。



周培公为人处事“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他光明磊落,擅长使用阳谋推动事情的发展。他也是该剧中唯一按此路径成功的人。

周培公出身寒门,心怀天下。当他拿着老师伍次友给当朝首辅明珠明中堂的书信来到京城赶考。但是他却拿它来给卖豆花的女孩锁儿写诉状。

伍次友之所以替周培公写介绍信,是因为他非常了解自己这个学生的才华,也非常了解这个学生分秉性,他是为康熙举荐人才。但同样也是伍次友给周培公设计的一道毕业考题。


因为如果真的拿着这封举荐信去找明珠,周培公根本没有机会得到康熙的重视,就更别提为康熙效力了,从而自己实现抱负了。

因为伍次友非常了解自己这个同科,他是不会将一个比自己更厉害的角色真正介绍给康熙的。

绕开这封举荐信,周培公用了另外一个途径让康熙主动来找自己。那就是对朱国治此次京城之行有惊无险的“预测”。分毫误差,让朱国治视为奇人,向康熙要人,而这更引起了康熙的兴趣。用康熙的话说,你把周培公说得那么好,朕都舍不得给你了。康熙舍不得,就得留在身边自己用。


可是人在哪里?等不及开榜,就得自己去找,于是又引出来康熙“吃豆花”,发现了那封推荐信,于是对周培公更是刮目相待。而当康熙发现周培公,邀请其酒楼一叙,而周培公第一时间便认出了康熙。

周培公与康熙认识的整个过程,全程都是康熙主动发掘周培公,而不是周培公”曲中求”来的。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功勋卓著,可谓凭一己之力挽救大清于危亡,功成身退,境界无人可比。


从康熙决定撤藩的那一刻起,实际上已经是祸起萧墙。但是在整个危局面前,连康熙自己都开始动摇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平定内宫太监作乱,稳定中枢秩序;带着一帮孝庄的家奴,平定察哈尔3万叛军稳定身后局势;带着所部人马一路向南平叛,遏制吴三桂势力一面倒的局势;只身劝降王辅臣,使得彻底改变敌我局势,为平叛胜利奠定基础。可谓功勋卓著,无人可及。



而就在功成之时,迎接周培公的是一封交权回京的指令。这种不公正的待遇,连副将图海都出离愤怒了,然而周培公则坦然接受,并且反过来劝导图海。


能够达到这等境界,历史上也就郭子仪以及后世的曾国藩了。但是,郭子仪和曾国藩好歹都还是封了王和侯的。而等待周培公的,不但没有封侯,结果还被贬到盛京11年之久,并且在那边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

周培公看待问题,目光之深邃;考虑问题,目光之长远,绝无仅有。为收台湾、平准噶尔奠定了视野基础。

在围困王辅臣,兵临平凉城下之时。图海欲用红衣大炮炮轰平凉城,逼王辅臣投降。周培公劝图海的那段话,可见其目光深远之一斑。


“图海兄,你现在用大炮是轰个痛快,但是但是几十年之后,这时候没有了战争,那时的人体会不到现在战争的残酷,到那时别人只知道你我屠杀了30万平凉百姓。”

当图海还在考虑过程的时候,周培公已经考虑到了结果;当图海考虑到了结果,周培公已经考虑到了影响。周培公总是高屋建瓴,先人一步。

因此当康熙把周培公贬到盛京的时候,他已经对康熙的用意十分清楚了。他知道康熙还有更大的目标,等待他的辅佐去实现。那就是平定准噶尔。


而暂时的委屈是微不足道的,如果纠结于这个委屈之中,那他就是朱文正了,而不是周培公了。所以在冰天雪地的盛京的11年里,周培公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修《大清皇舆全图》,为康熙开拓辽阔幅员的大清江山奠定视野基础。

然而这冰天雪地的11年来,也在慢慢消耗着周培公的生命。就在周培公临近生命终点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康熙。

眼神没有抱怨,只有遗憾,遗憾自己不能替康熙去实现那宏图伟业了;遗憾自己不能亲眼看到功成的那一天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为康熙献计献策。“欲平准噶尔,必先收复台湾”,一来东南乃大清财税保障;二来只有收复台湾,才能防止祸生肘腋。为此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

对待周培公这样的臣子,康熙首先感到的是发自肺腑的钦佩;其次感到的是愧疚自责。这也最终影响到康熙对待姚启圣和伍次友的另一个学生李光地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给予了他们比周培公更多的保护。


炒米视角


电视剧中的《周培公》被设定为伍次友的两个学生之一(另一个是李光地),而伍次友与康熙的关系是亦师亦友。

剧中,周培公扮演的似乎是康熙身边的国师的身份,其不但在平定三藩中功勋卓著,而且后来因为满洲亲贵的排挤而放任关外,贬为盛京提督。

按,清朝历史上并没有盛京提督这个官职,只有盛京将军,但那是旗人的职位,汉人不可能担任。

在这种情况下,周培公还费尽心机为康熙制定一个超大的地图,并告诉了康熙之后的各种谋略,从这个角度上说,周培公是康熙的国师,也是知心人。



由此,在周培公最终去世后,康熙为之深深的愧疚与悲恸,并以皇帝的身份为之守灵。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电视剧的情节,那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周培公这个人呢?

答案是有的,只不过没有电视剧里说的那么传奇罢了。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以字行,其为湖北荆门人。据《先贤诗佩》卷五中记载:

周早年丧父,李自成部流寇祸乱荆州时,其母殉难死而为州卒小吏,后附显者入都门,充内阁供奉。这段时期,周培公是默默无闻的。

之后,吴三桂反动叛乱后,镇守西北的王辅臣也持骑墙态度,摇摆不定。之后,康熙命图海为大将军,统帅大军征讨陕甘。



据《清史稿》记载,周培公在此期间为图海的幕僚,妙计屡出。而且,在劝降王辅臣这件事上,周培公立了大功,后被图海向朝廷奏明,由此成为地方官员。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电视剧中所谓周培公为主、图海为辅的模式其实完全颠倒了过来,而在击败察哈尔叛军的精彩一幕,其实也是不存在的。

倒是劝说王辅臣投降这一段,确实有历史依据。

三藩平定后,周培公因功升为布政使参政、山东登莱道等,但因为与同僚关系不佳,最终因为后台不够硬而被罢官。



之后,周培公犹喜言兵,在噶尔丹扰边时,曾数上书言陈利害。这一段,大概也是电视剧中周培公献图献计的来源。

当然,周培公并没有被放到冰天雪地的关外为官,而是最终老死于家中。

由此可见,历史上虽然有周培公这个人,但其一生经历比较平淡,远没有电视剧中那般风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周培公还喜欢作诗,其作品收在了《介庵草》一书中。


坑爹史册


诚邀,如题。只要读懂《康熙王朝》中康熙帝的性格,康熙为什么会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

真实的康熙性格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陈道明在剧中饰演的康熙帝却是一个有情有义,而有不会为骨肉亲情放下天下大义的政治家,为了天下太平朝廷稳固,康熙帝不得不做出很多看似绝情绝义的事情,比如将蓝齐儿下嫁葛尔丹,将自己心爱的容妃打入冷宫,而周培公被贬盛京也是康熙干的一件违心事。

这就是为何康熙会为去世的周培公守灵,因为康熙自觉对不住他。

在康熙皇帝的帝王霸业之中,周培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察哈尔王反叛京城万急,康熙甚至想退位迁都之时,是周培公站了出来,以数千兵撇家奴之师大破察哈尔王五万铁骑,后又劝降王辅臣,大败吴三桂,康熙由于朝廷内部满族势力的不满,以莫须有的罪民将其贬斥盛京之,其后周培公也没有丝毫抱怨,用十年的时间画出了大清全舆图。可以说周培公没有什么对不起康熙的,康熙却把他在雪国放了十一年,让其郁郁不得志而亡。康熙对突然暴猝的周培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我想更多的是愧疚与自责。所以康熙为周培公守灵一夜,以寄哀思。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在康熙王朝电视里,周培公可谓是一个大起大落、非常憋屈的存在,为了大清统治集团的“团结”,在人生最辉煌、吴三桂即将兵败的时候,被削夺兵权,发去盛京给满清的老家“看门”去了,说是雪藏,被硬生生在11年里,终于在这雪地里被藏出了一身的重病,最终抱憾而终。

周培公也算是电视里康熙前期最危难的时候出来力挽狂澜的能臣,他虽然很不给康熙面子,但毕竟足智多谋,既有运筹帷幄的广阔思维,也有驾驭千军万马的独特方法,深受康熙喜爱和钦佩。

周培公个性强烈,虽然满腹经纶却沦落到豆腐脑吃不起,喜欢的书也买不起,非常窘迫,但他却把价值万金的伍次友的推荐信给了卖豆腐脑的小姑娘,并为小姑娘写了曲子鸣冤,这么一来一去就被康熙看上了,康熙乔装改扮和他搭讪,他慧眼如炬看出是皇帝陛下,在和皇帝聊天的时候,问道为何不拿伍次友的推荐信去求取名利,他直言不讳:君子取功名,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令康熙大赞。

他在康熙最惆怅郁闷的时候,意志坚定,为皇帝分析敌情、出谋划策,为康熙平定吴三桂等三藩立下不世之功。

在皇后去世前夕,他也能看出皇后的心思和牵挂,一番巧言之后,皇帝立皇后的儿子胤礽为皇太子,了了皇后的心愿。

在危机时候,不惧个人安危劝降了王辅臣,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周培公立下的功劳是非常之大的,但是,在朝廷上下欢庆三藩被平定的喜庆氛围里,在康熙对满朝文武大行封赏的其乐融融里,作为头号功臣之一的周培公已经在盛京的冰天雪地里抑郁寡欢。

周培公冤啊,但没办法,在清朝前期,还是一个重满抑汉的政治氛围,周培公居功至伟,他能在前线一路建功立业,还是有赖于康熙的坚定支持,但时间久了,面对满朝文武(主要是满臣)的不满和弹劾,康熙是根本顶不住压力的,虽然康熙很不情愿,但没办法,为了朝廷的利益,他也只能牺牲周培公个人利益,把他发配到盛京,一方面是为朝廷镇守边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监视周培公。

不过周培公虽然一个人被仍在冰天雪地里十一年,几乎被朝廷遗忘,但他依然胸怀报国之志,费了十年心血,绘制了大清国的地图,最终在康熙打算启用他、并去看望他的时候献给了康熙。

在弥留之际,他还一心为康熙的平台战略出谋划策,并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最终撒手人寰。

面对周培公的忠诚和深谋远虑,康熙是既痛心又钦佩,对于周培公,他当时的心情,恐怕除了敬意,就是在见到周培公之后说的“惭愧了,惭愧了”。

为周培公守夜,既是缓解一下自己的惭愧之意,当然也可以给群臣们做个姿态,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的力量。

当然,真实历史中的周培公自然不是这般大人物,他在历史上劝降王辅臣,后来因功升为山东道台,任职三年后辞职,期间有大约十多年的时间,是赋闲在家的,最后人生的十一年被提拔到了盛京做提督戍边,最后死在任上。

纵观历史来看,周培公只能算是个朝廷中等地位的官僚,出任中央的幕僚是不可能的,献地图更是不可能了。


云中史记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康熙王朝中,一介寒儒周培公,会考失败,手握帝师伍次友的"介绍信",却不肯委曲求全,因而只得风餐露宿,流落街头。时来运转下,周培公巧遇明主康熙于闹市之中,从此成为康熙的重要谋臣。周培公自此犹如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周培公精通经史子集,有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康熙后,屡献奇策,功勋卓著。愚以为周培公之于康熙有四大功。

1、稳定朝局。

三藩之乱爆发后,长江以南半壁河山陷入吴三桂之手。康熙忧心忡忡,索额图身为国丈,竟然献招安投降之计。周培公如一位战略大师,向康熙分析了局势,这番分析足可媲美郭奉孝的十胜十败论。有了周培公,康熙的心这才稳如泰山,康熙开始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三藩也不足惧了。


2、平定察哈尔王叛军,游说王辅臣投降

察哈尔王叛军离京城不足百里。孝庄谴宗亲家奴汇成数万精兵。康熙授周培公为抚远大将军(正史中是图海)。周培公的虎狼之师,所向披靡,不仅平定了察哈尔王叛军,又径直扑向陕甘的王辅臣。周培公带兵确实有一套,一帮家奴成了人人畏惧的虎狼。


这帮虎狼之徒一旦脱缰而去,不但能杀叛军,百姓也要遭殃

周培公孤身游说王辅臣投降,尽显英雄本色。王辅臣兵败自尽,北方大定。

3、周培公献皇舆全图。

满汉有别,三藩之乱平定后,周培公被康熙下放到了盛京,担任盛京提督。他用十年时间,遍览史料,绘就了皇舆全图。周培公沒有因为皇帝的冷落愤慨,失落,反而在临终献图,可见其公忠体国,确是汉臣的表率。

大清的心腹之患不是台湾,而是蒙古准噶尔王葛尔丹——周培公献图遗言

4、举荐姚启圣

周培公临终之际的举荐,成就了姚启圣,也成就了康熙收复台湾的功业。




"飞鸟尽,良弓藏"。康熙为自己的鸟尽弓藏叹息,康熙后悔将周培公放在这冰天雪地里,他在见到皇图后命太医全力救治周培公。可惜,为时已晚,周培公久病不治,魂归九天。因感念周培公的诸多功绩,感念周培公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感悟到满汉大防的错误。康熙无限悲凉之下,这才有了令人无限唏嘘,不禁泪目的一句话。

"告诉晚朝的大臣们,周培公死了,朕停朝一次,为亡灵守夜"

(往后余生,欢迎分享关注吐槽)


风雪梦不逝


康熙是什么人物?千古一帝毫不为过,但他是外族鞑子,汉人的大明江山轻松就被满人占了。

虽然大清皇帝们,从顺治帝真正入住中原之日起,就开始学习汉文化,但诸多满臣、满将都极其蔑视他们的手下败将。

满汉之争从未停止过。



《康熙王朝》是继《雍正王朝》之后,最经典的清帝王历史剧。虽然原著小说和剧中有很多情节与历史不符,但康熙大帝内心的纠结和冲突,刻画的还是很真实的。

康熙是满人,所有的满人都认为自己高汉人一等,何况是国君呢?但他为了国家的繁荣发展,知道仅依靠满人,无法撑起整个国家,他必须依靠汉臣。此时的他矛盾无比。

周培公等汉臣,为大清的发展贡献颇多,尤其是在《康熙王朝》这部剧中,周培公与纳兰明珠的对比尤为明显。康熙爱汉臣,却又不能相信汉臣。帝王需要在这种政治环境中不断周旋,才能稳住局面。


周培公,汉臣一名,文弱书生一名,却在大清生死存亡的时候,带领一群家奴,披荆斩棘,攻无不克。这让康熙内心的矛盾不断加剧。在他看来,周培公是人才,能文能武,如果忠心不二,绝对是国之栋梁,但致命的事,他是汉人。

满人的江山之主,无法信任一个有能力的汉人。所以,只能在周培公得胜之后,贬他到北方苦寒之地。

我们首先要清楚,康熙贬周培公的用意,是为了杜绝后患,他怕能文能武的周培公造反。但康熙却十分纠结,他自己自诩君子,但为了国家稳定必须要用小人的方式对待对自己、对大清朝有恩的周培公。

周培公死了,死在冰天雪地里,康熙亲眼见证着这一切。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周培公虽然被他抛弃了,卸磨杀驴,但周培公却用自己的后半生,为康熙绘制了满清地图,当时最全面的地图。

相比于周培公,皇帝却是道德上的矮子,周培公以德报怨,让康熙的心乱了。


皇帝为臣子守灵,这是天大的殊荣,在周培公死前,如此大的恩典是万万不能给的,可是周培公死了,因为自己的猜忌而死,而他死前还在想着大清王朝,身为皇帝的康熙,不用再忌惮周培公,因此给了他天大的恩典。

同时,康熙这样做,也可以让自己歉疚的内心得以安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