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先生致良知,何為良知?良知與良心的區別是什麼?

能量平衡德行天下


“致良知”,是一種建立在中國傳統心性論基礎上的修身“功夫哲學”,彰顯“心之力”,讓人超脫物慾束縛,成為“大人物”。



“良知”與《易經》有很深的淵源關係,是指“本心”的發動,直接出處是孟子的“良知良能”學說,“不學而知者,良知也,不學而能者,良能也。”指人未被遮蔽的先天本性,與明代另一位大思想家李贄的“童心”很接近,因為李贄的學說就是出自王陽明心學,發展出“絕假純真”的童心說,可以互讀,最後竟然對“孔孟之道”大力批判,可以理解是對“腐儒”教條的否定,也是原儒精神氣象。

“良知”之“知”,不是淺表的聞見之知,甚至不是“主客分離”後的聞見之知,是一種“先天慧識”,真知靈明,直低有效行動的深處,就是“良知良能”一體不二,“知行合一”,不在思辯層次,“致良知”就是孟子的“集義”,是符合道義的行動,所以“沛然莫之能御焉”。

嚴格來說,良知如同“道”是屬於本體的“不可言說者”,重在體認實修,落實在手頭的事物上,不在口諍。

良知與良心可以互讀,意思相同,良心似乎更口語化些,不是在特定語義下差別不大。

對傳統經典深度理解,沒有一種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儲備、文脈道統,談起來很費勁,吃力不討好。

我已經在頭條,回答了不少關於王陽明心學的問題,讀者寥寥,也的確有“隔靴搔癢”之感,會是對牛彈琴嗎?(開個玩笑)歡迎留言討論!


樂活一家之言,一起學習,共勉!


樂活光陰


“良知”最早的說法,來自孟子,《孟子.盡心章》裡面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當然,陽明先生也有自己的一翻感悟,關於“良知”他在《傳習錄》中講“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濟,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此知如何捉摸得?見得適時便是聖人。”

當然,他的這段話,同樣有來歷,這段話引自《易經.系傳》,原話是“《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由此可見,陽明先生的“良知”,和孟子的“良知”還是不一樣的。

仔細研究陽明先生的心學,不難發現其中既有儒家的成分,同時也有道家和佛家的影子,最明顯的例子,比如他的一道詩:

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元元更元。

說與世人渾不解,卻於身外覓神仙。

第一句“飢來吃飯倦時眠”便涉及到禪宗的一個公案,說的是唐代的大珠慧海禪師,有人問他平時是怎麼用功的,他便回答說“飢來吃飯困來眠”,接著那人又問大珠慧海說這不和所有人都一樣嗎?慧海說當然不一樣,又問這有什麼不一樣啊?禪師說“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

這就是上面陽明先生講的“此知如何捉摸得?見得適時便是聖人。”這句話的來歷,什麼叫“見得適時”?就是該做什麼的時就專心的去做,物來則應,去則不留,不要“百種需索”,更不能“千般計較”,這就是“適時”。

第二句“只此修元元更元”這裡的“元”就是“玄”,二字古時經常互用,這句話的根子在《道德經》裡,《道德經》第一章就有“此二者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三第四句,又回到了佛家,佛家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以主張“心外求法,即為魔道。”《西遊記》第八十五回,烏巢禪師的一首詩中也說: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陽明先生的心學,也算是廣採各家之長了。上面問題中的“良知與良心的區別是什麼”,這個如果從孟子的角度來講是有區別的,如果從陽明心學角度來講,就沒什麼本質上的區別了,我們現在所謂的“良心”,是受後天倫理道德薰陶而形成的,陽明心學的“良知”也一樣。

王陽明最著名的四句教中說“知善知惡是良知”,這裡的“善惡”也是後天薰陶所成,因為他自己也說了,“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這裡他自己也承認“善惡”是後天形成的,所以我們可以明確的得出結論,陽明心學中的“良知”,就是我們所謂的“良心”。


澡雪堂主


致良知的“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是與生俱來的,是對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斷能力,所謂的良知與“人之初,性本善”,是同樣的道理。良心是人們後天在社會環境與道德關係中實踐逐漸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因而也沒有所謂抽象的良心。良心對於人們只是行為上的判斷、指導和監督作用以及道德自我約束與調控的心理機制。


為什麼王陽明要主張致良知?因為在現實中,人的本性有狼性的兇殘、有蛇性的惡毒、有狐性的狡猾、有狗性的忠誠、也有羊性的善良等等,這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所處的環境與接觸的人與物塑造並凸顯的個性。

因此,人從呱呱墜地時本性的良知是天然形成的,這是抹不掉的,後天人性的弱點是共通的,人有善心、同情心和良心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即使是大惡不赦的人同樣具有善心和良心,只不過這可憐的一點點善念卻被惡性殘暴所對沖而淹沒。由此可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總歸來說,人性的第一性是動物性,“人之初,性本善”,後才有“性相近,習相遠”。良知是理性,良心是感性,兩者合一才是人類需要改造之性。你們說有可能嗎?


詩驀1


用我的理解來說,良知就是人的本能之善。何之為本能之善呢?我們粗暴簡單的認知為孔孟的“性本善”的說法。

致,意思是推至的意思;良知,就如前面所講,是人先天的、本能就具備的”知是知非“的能力。這一觀點理論的提出,是王陽明心學的終究總結,無論之前的心即理、知行合一,最終迴歸在”致良知“這三個字上,王陽明晚年就說過,反觀之前所有論述學問都有不足,唯有”致良知“沒有紕漏。

古今評定人物,皆從政事、文章、勳烈、氣節等方面而來,王陽明當仁不讓被評為古今完人之一,華夏曆史幾千年,能稱得上完人的不過兩個半人,一孔子,一王陽明,一曾國藩,可見王陽明的地位之高。除此之外,王陽明致力於講學,到達其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也是他本身輝煌之一。

在大宋,一代大儒朱熹的光環下,王陽明質疑權威,自成一格,不得不令人驚豔。作為儒學門生,王陽明自然秉承了儒家主要的思想學說。”致良知“就是其中的典型。

當然,關於致良知遠非我們平時常說的”良知“如此簡單,”致良知“三個字背後所代表的哲學理念是非常身後的,所經歷的歷史過程也是非常淵源的。

關於”良知“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所說的良知、良能是人們自降生、孩童時代就先天具有的。這種說法的本質上,其實是關於本性、本心、情等哲學關係的論辯,這也是孟子“性善論”的邏輯論定,這是一個漫長、具備爭議的、深刻的、關於人的認識的過程。孟子講良知、良能作為人先天具備的基本素質,王陽明則是繼承古人,發展先賢的觀點,賦予“致良知”更深刻、豐富的意義。

我們常說王陽明的心學,心學,什麼是心學?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廣博的問題,其實,我們可以簡單來看,那就是“致良知”。孟子是典型的“唯有讀書高”,他是一個非常注重精神世界的人,甚至有點看不起勞動力者。儒學大家王陽明同樣是一個非常注重心性的人,他將人的言行思想,歸結於“心”的修行上。

王陽明的”良知“則是人的最高道德標準,是人生而有之的本性,致良知,則是對”心“的追求,對最高道德的追求。

良知、良心,顯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現在常說的”良心“大概就是善心,這種善看起來類似於孟子”惻隱之心“,實則不然。我個人認為,大家平時所說的良心有時候是無事非標準的,其實它更像是儒家所說的”情“,無所謂對錯,更無所謂善與不善。而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有事非觀念、價值標準的。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看一則關於兒子弒母的新聞,在單純的、簡潔的新聞報道里,我們的本能反應是不可理喻、泯滅天性、罪大惡極,這就像是我們的情,很直接;但是後續報道來了,這位母親從小殘暴的虐待兒子,經受了長期的虐待之後,這個兒子得了無法治癒的心理疾病,終於忍無可忍做出弒母的行為,此時的我們又開始通情兒子,覺得這母親也是罪有應得了。這其中,我們最常用到的就是”情“,展現出喜怒哀樂不同的表現形式,有的人為此成為鍵盤俠,全憑一時的感受做出判斷和反應,有的人則是在追究背後的原因、真相,說白了,一個理性一個感性。





良心可能有更多的情緒化,偏重於感性,而王陽明的良知則更注重理性,對的,王陽明是一個非常注重理性的人。所以,我認為良知和良心的最主要區別就是在此,二者有交集,也有各自的特點。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則是一個動詞,是對於良知的追求和探索。


魚者佩之


良字指善,完善和良善。

完善指認識是完全完美的,可以是聞見之知,符合天賦之理;

良善是認識的價值取向,即德性之知。

真正的良知是生而知之,但學而知之,若能明明德,止於至善,也是良知。

心是天地之靈秀,以承乾天之易知坤地之良能,從終極上講,心即良知良能,知能為心之德用,一虛一實。

還有一點,心即理,理即天,是以良知良心和良能良心是打成一片的。



我是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中最高深的學問,為什麼說是最高深的學問,因為古今沒有幾人能夠達到。陽明心學自陽明早逝以後就開始凋零,沒有再能出現象王陽明這樣的人才。也沒有陽明後人能致得良知。所以說致良知之說是高深之說。

致良知是陽明先生從儒家經典之中悟出,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良能也,不學而知者,良知也”。這是陽明先生良知的來源。

不學而能,不學而知,就是說良能、良知是先天的,是人生而具有的。就象法律所賦予個人的生存權、自由權等權力的一樣,生來具有,但能不能利用在於你。“人有生而知之,有學而知之,及其知也,一也。”但在未知之前,即使你是聖人,但你仍然不是聖人。

這就象佛家所說,人人皆是佛,但不是人人皆能成佛,成佛需要修行、需要智慧、需要天賦、需要因緣、還需要良師,即使這樣,古今以下,成佛者幾人。

仁是孔門之學的核心,但孔子很少說仁,這是因為仁不可說,不好說。就象禪宗典故里所說:說似一物即不中。

良知即是這樣,說似一物即不中。他是需要人去體悟的東西,而不是去學習的東西。它和佛家的佛性、真如,道家的道,孔子的仁都有相似之處。如果有不同,不能體悟之人也不能說。因此,良知是不可以說的,是思維外的東西,如果強說,那是自我消失之後靈性的光輝。

陽明良知學問的來源是從格物致知悟得,陽明年輕的時候,曾經學習朱熹的格物理論,日夜格竹而不可得。朱熹格物之說,萬物皆有其理,及其至處,理皆相通,這和現代物理學非常接近。但由於時代問題,陽明不可能從竹子當中悟到萬物一如的道理,於是陽明轉而向內心尋找,經龍場悟道,頓悟而體悟出良知。

良心常指一個人的道德底限,是一種標杆,道德的標杆。良心和良知應屬於不同層次的事情。


雲外喬林


“王陽明先生致良知,何為良知,良知與良心區別”?

良知,就是人本體具有的善良德性。但這個“本體具有,”並不是與生倶來,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後天或是經過教育,或是受環境影響而形成的善良品質。

王陽明在“大學問”裡說:“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所說的良知,就是孟子所說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的意思。人有是非之心,這種‘良知,’不用考慮就知道,不用學習就能做到,所以教作良知)。

王陽明,孟子這種認識,是主觀唯心主義的“道德神學”觀念。這種觀念,不是唯物主義經過實踐檢驗得出來的結論,而是出於善意,認為人與與生倶來,先天就有的,天道是善良的,人心是善良的,“天人一致”,社會就趨於和諧了。

“良知”,先天就有的不存在,後天形成的普遍存在。良知與良心,比較而言,前者,從古人提出的角度講,是“道德神學”觀念的“人”的切入點,事實不存在;良心,是社會一般的“道德內心指向”,實際是說人所具有的“道德觀念程度指向”,你有良心,說明你學習道德知識好,“明心見性”;反之,則是“沒良心”,那是要受到譴責的,是要努力學習的。


用戶8815336129499


王陽明說,良知不由見聞而有。《楞嚴經》雲:圓明瞭知,不因心念。都是一個意思,就是說那個即相離相,常寂常照,亙古亙今長存的道體。

王陽明龍場悟道,所談皆是本心流露。所謂致良知,就是內聖外王,善護念之修養。朱熹所謂去人慾存天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良心就是不昧因果,種種善念善行,已經屬於後天道用的二元法範圍,在儒家來說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些。



唐晚藉


王陽明的“良知”,不是尋常人的“知”、人人皆知道。“如惡如臭,如好好色”,先知其惡,再立個心去其惡。先知其善,再立個心去好。所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而是要知行合一。

良心,憑良心辦事,那就不一定了。知恩圖報,別人對你有恩,你就報答他。可這個人辦了壞事,你也報答他,就是不知善惡了。


趙日金141


良知是隱藏在每個人心裡的一種自我認知,內心的主宰,心裡的一杆稱,一面鏡子,天然的道德準則,是天理,是天道,只是大部分人沒有發現,導至良知被蒙塵,沒有按良知的指引去約束自我言行,做出很多無意識的行為,每個人都知道良知這個詞,但並不知道怎麼使用他,陽明心學給我們指引了方向,讓我們知道怎樣去發現良知怎麼樣去按良知的指引行事,陽明先生的龍場悟道光耀千秋,值的我們去學習修正自己的行為,以上是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