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教顺子唱《回家》的“专家”,正是僵化教育的典型代表

一段“顺子被教《回家》”的视频在网络上激起了巨大风浪——华语流行音乐的经典作品《回家》的原唱顺子参加了某唱歌节目,节目中顺子再次演绎了自己作词作曲的这首经典之作。表演完毕,现场一位号称专家的女性评审对顺子的表演进行了长达两分多钟的DISS。

那位教顺子唱《回家》的“专家”,正是僵化教育的典型代表

“这首歌大家非常喜欢,我也很喜欢。但是从声乐老师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你今天唱得并不好”,位于评审席中央的那位专家用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这样说道。

话音刚落,能明显地感受到现场气氛的一丝尴尬。但她毫不在意,继续进行演讲。中途有其他评委试图反驳,这位老师依然坚持,“那么就艺术来说,我觉得唱得不够好。”

那位教顺子唱《回家》的“专家”,正是僵化教育的典型代表

几番争执辩论始终没有转变这位女评委的态度,她甚至“变本加厉”,在原唱面前教起了如何唱《回家》——“回家,回家,我需要你……”唱着唱着,手部动作也加了起来。

那位教顺子唱《回家》的“专家”,正是僵化教育的典型代表

专家的歌声传出,正是民族和美声唱法常用的大颤音、大共鸣。能得到这样的表现机会,专家大约是心中窃喜的。可惜她的大颤音并不优美,与蓝调风格的《回家》更是文不对题,可以称得上是车祸现场了。现场其他的评委直接傻眼,自始至终都没怎么说话的顺子此时也忍不住地说话了,“这是美声啊,老师。”

可见,这位专家嘴里虽有一套一套的理论,实际上要唱起来,却是很不灵光的。她高举着“艺术”的大旗,却表现得令人啼笑皆非。

那位教顺子唱《回家》的“专家”,正是僵化教育的典型代表

群众的目光是雪亮的,谁唱得好,谁唱得不好,旁人一目了然。有网友调侃道:“顺子的回家让人听了想回家,那个女声乐老师演示的回家让人听了想离家出走。”

这位女评委何许人也?小编根据网友给出的线索去到了她的微博,看到她的自我介绍里赫然写着:贺冰新,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会、中国健康扶贫基金会艺术团名誉团长、大众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欧美流行声乐教育家……OMG,每一个头衔看起来都好高大上!实际上,试问,列举出来的这些协会或艺术团,你可曾在大众媒体上见过相关报道?要知道,江湖上各类野鸡协会多得是。

当然,这位贺冰新老师到底还是有一定江湖地位的。比如,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主席付林就在朋友圈实名评论了此事:“…总之,才不配位。是中歌会无眼力!乱点鸳鸯谱!长期毁人不倦可以休矣!最后说句话:歌手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制作人制作出来的、伯乐带出来的!”

那位教顺子唱《回家》的“专家”,正是僵化教育的典型代表

所谓专家对歌手的指点,也不是第一次引起争议了。之前在《全能星战》中,歌手张韶涵也遭到了曾任孙楠制作人的金武林“没有唱功”的怒批——这番带着羞辱性质的言语令得张韶涵当场痛哭。而导致这场闹剧的罪魁祸首金武林,迄今为止也没有给张韶涵一个好好的道歉。

那位教顺子唱《回家》的“专家”,正是僵化教育的典型代表

联系张韶涵和顺子事件,我们很有必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出现了问题?我们是不是过于强调“标准答案”的重要性?然而,正是这种整齐划一的理念,往往会扼杀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肯定地说“原唱怎么唱都是对的”,但用一套理论来生搬硬套,恐怕是更为荒谬的行为。

这位贺冰新老师,正是僵化教育的代表。她自诩为专家,认为自己真理在握,殊不知对于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的表现方法,连基本的认知也缺乏。

音乐是自由的,它可以跨越国界,跨越人种,跨越生灵地给予听众一种难以言诉的动听感受。听着那饱含情感的声音,听众的思绪也会被歌者带到那未知的领域,或者是那波光粼粼的贝加尔湖畔,或者是那雪花飘飘的断桥残雪,每一个地方都令人心神向往,每一个地方都令人深深地为之着迷,而这些,也就是真正音乐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