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文旅地產的先行者,他的商業模式是怎樣運作的?

最近關於文旅地產進入了我的視野,小編覺得文旅地產也是未來地產的良性走向通過查閱資料,文旅地產即旅遊+地產,商業模式是怎樣運作的:

一、揭破文旅先行者 ——華僑城

華僑城1985年成立,隸屬於國資委,因20世紀80年代初深圳劃分經濟開發區安置歸國華僑而得名。業務包含房地產及酒店開發經營、旅遊及相關文化產業經營、電子配套包裝產品製造等,旗下擁有華僑城控股、華僑城(亞洲)控股、康佳集團三家上市公司,擁有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歡樂谷、波託菲諾、新浦江城、何香凝美術館、OCT-LOFT創意文化園、華夏藝術中心、長江三峽旅遊、華僑城大酒店、威尼斯酒店、茵特拉根大酒店、城市客棧等一系列國內著名的企業和產品品牌。30年來華僑城以人工造景的主題公園為旅遊吸引核心,帶動區域新城開發,截至2014年,整體遊客量已超3000萬人次。

華僑城——文旅地產的先行者,他的商業模式是怎樣運作的?

華僑城最早因主題公園而聲名鵲起。1989年,深圳華僑城第一個主題公園——“錦繡中華”開業,這是中國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主題公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微縮景區。1991年被譽為中國第一村的“中國民俗文化村”開業,1994年“世界之窗”正式開業。這三個精心打造的“高大炫”項目,讓華僑城在文化、旅遊資源相對匱乏的改革開放初期取得巨大成功。

華僑城——文旅地產的先行者,他的商業模式是怎樣運作的?

1998年,華僑城購買先進的遊樂設備,建造了國內第一個參與類主題公園——“歡樂谷”,這是華僑城主題公園經營上的一個標誌性轉折。2007年,華僑城把深圳歡樂谷主題公園以及“旅遊+地產”模式推廣到北京、上海的同時,在深圳東部啟動一個規模更大的旅遊項目,即擁有50%權益的“東部華僑城”。2012年逐步開放的“歡樂海岸”是深圳華僑城第四代產品,是集文化、生態、旅遊、娛樂、購物、餐飲、酒店、會所等多元業態於一體的主題商業模式。

按照旅遊+地產的依託形式來劃分的話,華僑城的旅遊地產應該屬於人造景觀依託型和自然景觀依託型相結合的方式。

華僑城——文旅地產的先行者,他的商業模式是怎樣運作的?

關於前者,華僑城主要通過一些人造的旅遊景觀而開發地產項目,比如,1989年開業的錦繡中華,通過微縮景觀的表現方式,再現了中國歷史和文明的80 餘處名勝古蹟,創造了“一步跨進歷史,一日遊遍中華”的歷史,是中國主題公園的先河之作。

華僑城旅遊地產的開發方式是對全新項目的重新規劃和定位。例如,旅遊主題地產的經典--波託菲諾,整個區域就是根據意大利Portofino 為藍本而重新定位規劃開發的項目,規劃建築面積108 萬平方米。

華僑城——文旅地產的先行者,他的商業模式是怎樣運作的?

二、華僑城商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華僑城的旅遊地產大多數建在旅遊風景區或度假勝地,附近有青山綠水等優質的自然環境,能夠吸引到遊客來旅遊度假,這樣就給項目的開發帶來了先天的人氣優勢。

華僑城是中國首批“ 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這是國家所賦予的職責和使命,華僑城集團同時是國資委批准把文化產業納入主營業務的唯一一家央企,更顯示出華僑城對於整個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戰略意義。

華僑城的成功有一部分無疑是源於整體規劃設計的成功,這是一個動態規劃設計的過程網頁鏈接。

從成立之初到現在,華僑城前後進行了三次總體規劃的編制,每次的規劃都是緊跟著時代的潮流,不斷地進行改進和完善。在經營管理方面,華僑城以創新精神為經營理念,完備的人才培養機制,不斷引入新技術,同時依託現代傳媒的多樣形式來宣傳和營銷,最終構建出一個適合華僑城的經營管理體系。

華僑城的成功離不開其成功的資本運作,“ 旅遊+ 地產”的資本運作模式的核心就是通過高收益的房地產業為高投入、高投資的旅遊業提供穩定的資金保障和風險規避,從而使得旅遊帶動地產,地產反哺旅遊,使得兩種產業互動發展、相得益彰。

華僑城——文旅地產的先行者,他的商業模式是怎樣運作的?

三、華僑城將如何繼續價值創造?

旅遊地產的盈利點無非集中在五大模塊,旅遊經營、地產銷售、品牌樹立、資本運作、土地升值,其中旅遊經營與地產銷售是核心盈利環節。因地制宜所以旅遊搭臺,地產唱戲模式不失為最佳的運營模式。

華僑城——文旅地產的先行者,他的商業模式是怎樣運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