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合作社前要考虑什么?

注册合作社前要考虑什么?

合作社如何办理从程序上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楼上的朋友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合作社注册登记不难,难就难在运营上,如何运营好一个合作社在现阶段来说是一个挑战。中国当前大部分合作社发展遇到困境,合作社很难与企业、家庭农场进行正面交锋,以至于很难长期运营。因此,在注册登记合作社时,更应该对合作社运营有清醒的认识和考虑。实际上,很多经营合作社的理事长或者经理,对合作社如何运营缺乏了解,经营起来费力费心,还不一定有什么效果。

成立合作社前要了解什么是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可以实现哪些目的。经典意义上的合作社来自于欧美日台的合作实践,通过民主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确保使用者所有、使用者控制、使用者收益。而这种模式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农民现阶段的合作实践,照搬国外发展模式很难行得通。这也是合作社饱受诟病的客观原因,不少人认为我们的合作社是空壳社、挂牌社或者一人社,都是基于国外合作社的框架进行判断的。我国的合作社应该立足于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实践,不能东施效颦,刻舟求剑。那么合作社可以实现哪些目的呢,合作社是农业从业人员报团取暖的组织形式之一,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农业生产者更多分享农业产业链价值收益。合作社是以服务成员为切入点,进而在市场上形成特有的竞争力。合作社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聚焦在农业服务领域,它不是领办人的工具,也不是政府的玩偶,也不是少数几个人的羊皮,它有自身独立的利益,它的利益是使用者享有的。

要找到合作社特有的市场竞争优势。成立合作社首先考虑的是,合作社如何盈利,如何生存。很多人认为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不追求盈利,这是大错特错。没有盈利连生存都谈不上,更不要说去服务成员,空手服务是一个笑话。你注册的合作社打算靠什么盈利,在市场上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至少区域性有竞争力,若不具备这样的资源优势,就不要贸然去注册合作社,注册了也没有意义,毕竟能投机骗取财政补贴的合作社是少之又少。

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社成员。成员的合作需求、合作意愿、合作能力是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少人成立合作社,成员都是草台班子唱戏,缺乏合作诚意。真正有合作需求的成员,应该全程参与合作社章程的制定、相信并自觉遵守合作社章程,并积极出资投入合作社经营,为了凑数的成员不要也罢,不然合作成本会大大增加。

而在合作社实践中,很多合作社是倒过来的生长顺序。先随便拟个章程,找几个农民,注册一个合作社,至于合作社有什么资源优势,如何运营都是没有考虑的,实际上很难运营下去。

对于合作社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发挥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市场不相信眼泪,哪怕你承载增加农民收入的使命,哪怕你有财政的扶持,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考验。

注册合作社前要考虑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