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谋: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做决策的套路;决策的阳谋和阴谋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

鬼谷子智谋: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做决策的套路;决策的阳谋和阴谋

圣人能够完成大业的原因,主要有五个途径:有用阳道来感化的;有用阴道来惩治的;有用信义来教化的;有用爱心来庇护的;有用廉洁来净化的。行阳道则努力守常如一,行阴道则努力掌握事物对立的两面。要在平时和关键时刻巧妙地运用这四个方面并谨慎行事。

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还是治大国若烹小鲜?

鬼谷子智谋: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做决策的套路;决策的阳谋和阴谋

看罢历史看今朝,决策不仅剑指个人的权势名位,还要关系着大局面、大趋势的行程。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决策的正确与失误,从来马虎不得。

所以,想作出正确的决策,更是要通观全局,“微而施之”,细节做到位,通观局势,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关于如何完成这样的决策,鬼谷子说:“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

鬼谷子智谋: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做决策的套路;决策的阳谋和阴谋

决策,最终的决定对象往往是“人”。事情是人做的,掌控了人的动向,就掌控了事态的动向。鬼谷子认为,圣人能完成大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主要通过下面五个途径:

(一)事成理明的人,用“阳德”决断

阳德往往是指正面感召。比如,皇太极对于投降后金的明朝官员,用以“阳德”许以高官厚禄,最终使其臣服,而这条措施对明朝其他的官员更是一种引诱。另外,对于投降后金的汉民更是采取了怀柔之策。

阳德,就像太阳一样,通过温暖来让对方丧失斗志。历代皇帝稳定民心多用这个政策,比如,汉初的无为而治。当然,现代管理中,招聘人才,奖励制度,也多属于此。

鬼谷子智谋: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做决策的套路;决策的阳谋和阴谋

(二)情隐言伪的人,用“阴贼”决断

皇太极对于觊觎自己的帝位者绝不心慈手软,而是以各种罪名,让对手有嘴难辩,杀之后快。即使亲兄弟也会明算账。

果断对于觊觎自己权势者作出反击,避免了上层到下层的震动。这多是君王换位,对于异己的做法,属于阴道。

(三)道成志直的人,用“信诚”决断

志同才能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对于志同道合者,最好的办法是用自己的信用支撑对方。

对于皇太极来说,范文程就属于志同道合者。所以,对于范文程,皇太极给予了绝对的信任和重用。这让范文程不只为皇太极效命,甚至对于皇太极的儿子顺治,也是尽心教导。

鬼谷子智谋: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做决策的套路;决策的阳谋和阴谋

(四)奸小祸微的人,用“蔽匿”决断

蔽匿,就是隐藏隐瞒。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犯了小错,就为他隐瞒起来,而是用爱心来“庇护”他,让他自我醒悟。

人不会十全十美,但是,个人人品没什么问题,却吹毛求疵地责怪他,只能激起他的叛逆之心。所以,给他一个台阶,他就会求之不得。

(五)循常守故的人,用“平素”决断

对于随大流、没有主见、因循守旧的人,只要按照平日的做法即可控制。

一个决策必然会触及各方利益,应对于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决策。当天下人尽在掌握,天下事也就尽在掌握。自然,决策后的大势就会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

鬼谷子智谋: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做决策的套路;决策的阳谋和阴谋

此外,鬼谷子还提出,这几个面是相互联系的。在分别进行的时候,使用“阳谋”要注意坚守如一,不能朝令夕改;行“阴道”要注意把握个人的意向发展,避免对方狗急跳墙,事态脱离自己的掌控;而“蔽匿”“平素”上,则是要注意紧密观察。避免小祸患成大祸患,随大流的人倒戈相向,投奔他人。

值得一提的是,心术的较量更适合于想做大事,并稍有小成就的人。正如晚饭吃什么不叫决策,但是,当吃什么涉及大人物时,就很可能成为决策风向标。

鬼谷子智谋:想成大事,就要学会做决策的套路;决策的阳谋和阴谋

当然,决策不仅仅涉及大人物,普通人也会受到决策的影响。一个平时不看政治新闻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就能远离政治的影响。所以,多多关注上层的“风向标”对于普通人来说,会生活得更好。

打个简单的比方:邓小平南方讲话时,当时很多普通人都看到了这一“发展”的风向标,而最早到深圳、广州创业的人,都有很大的财富收获!

这就是决策的影响,上至国家大势,下至普通人的三餐,都会波及。所以,即使不想成大事,也要分清决策的趋势,让自己可能受到的损害降到最小,而使利益得到最大的扩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