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房企不需要標準化?

這兩年,做產品標準化的房企已經越來越多了,各家也都在不斷推出自己的標準化產品系。

但是根據明源君的觀察來看,目前很多房企的產品系還停留在概念階段,和真正的標準化,差的很遠。

因為,在標準化建設方面,目前很多房企都處於兩難的處境:

一方面,出於衝規模和競爭的需要,很多房企都想做標準化。推出有辨識度的產品系,建立競爭的護城河。

另一方面,很多房企的標準化建設卻非常緩慢。因為大部分房企,過去在產品研發方面投入都比較少,缺少方法論沉澱,導致標準化建設的時候,沒有素材下鍋,不知哪個部門牽頭,從何下手。

其實,房企到底要不要做標準化?是不是所有房企都要做標準化?標準化之前需求滿足那些條件?很多房企都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明源君有三點看法:

❶ 標準化是房企到達一定規模階段之後的必經之路

很多房企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規模瓶頸。從成功經驗來看,凡是成功突破了瓶頸的房企,都得益於成熟的標準化建設。而目前,百強房企在標準化這塊的差距已經拉得非常大了。

❷ 要不要標準化,關鍵要看房企的戰略,不能跟風

標準化能夠保質量、提速度、控風險,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房企都要做標準化。要結合企業戰略、核心競爭優勢,來綜合判斷。

❸ 標準化需要具備一些必要條件,不具備的房企,首先要做的是補課。

標準化的前提是要有標準,而且這個標準還不低,對於標杆房企來說是80分。

如果一家房企原本在產品方面內功就比較薄弱,盲目標準化,實際上是放棄了大量的創新機會,做的是低標準的標準化,做的越大,反而越容易出問題。

下面明源君詳細來說:

01

巨頭房企,都受益於標準化

標準化需要時間積累

已經落後的房企很難趕上

這兩年,房企的發展已經不再是機會導向,希望靠上行週期野蠻生長,越來越行不通了,產品邏輯、企業資源邏輯,開始成為主流。

而對於“三多”(多城市、多項目、多類型)房企來說,要想在全國各地上百個項目,產品不走樣、管理不變形,標準化生產幾乎是必須的。

例如,金茂的金茂府,一條產品線在21個城市,落地了39個項目,總貨值超過4000億,靠這條標準化的產品線,成功晉升千億房企。

萬科、恆大、龍湖更是依靠產品系大規模複製,做到全國幾百上千個項目同時開發,沒有標準化,幾乎不可能做到。

在一線房企的帶領下,第二梯隊的房企,也紛紛開始進行標準化產品系的建設。從2017年開始,就開始出現產品系的大爆發,各種“**系”、“**府”層出不窮,但同時,有一個現象也越來越明顯。那就是,很多房企只有產品系,卻沒有真正做到標準化。

什麼意思呢?

一般來說,標準化體系包括5個部分:(1)產品標準化;(2)流程標準化;(3)合約標準化;(4)操作規範標準化;(5)工作成果標準化。

僅產品標準化,同一條產品系,就應該至少包含了統一的設計風格、部品模塊、材料配置,甚至是主打客群、選址標準等等。

例如選址,金茂府所有的項目,從選址開始就有統一的標準,他們堅持“4大標準+3大關鍵詞”,即核心城市、核心土地、核心資源、高淨值人群,4個條件缺一不可。3個關鍵詞,則是國家看重的區域、地鐵網覆蓋、周邊產業聚集。只有滿足這些條件的地塊,才能支持金茂府產品系的落地。

風格也是一樣,例如旭輝在外立面的設計上,雖然旭輝整體提倡線條極簡、材料歷久彌新,但是他們的6條產品線的外立面所用的材料和風格完全不同。如下圖所示:

哪些房企不需要标准化?

產品標準化是“形而上”的建設,先有一個提煉的過程,形成一個理想化的模板,然後再進行試點和推廣。在標準化體系下,每個項目的落地,都是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

而很多房企的做法,卻是完全相反的。例如某房企,在做產品線梳理的時候,思路是把現有的項目進行分類,將同類型的項目放在一個集合裡面,取一個統一的產品系名字。造成同一個系列的產品,基本上沒有太多共同特點。

這種產品系更多是對外的,而對內部,並沒有自上而下的賦能,也沒有形成統一的開發標準。

這種情況出現,大多是出於跟風。很多房企匆忙推出產品系,其實是被迫響應行業的變化。隨著客戶開始對品牌和產品差異化有更高的要求。為了競爭,很多房企推出產品系,希望建立辨識度。

這種產品系既不能大量複製,加快運營效率,幫助企業快速上規模,也不能真正建立品牌影響力,形成一波忠實的客戶。

標準化的建立,更像是內功,而面向客戶的各種產品系,則是招式。招式容易學,內功卻往往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很多標準化建設很成功的房企,往往都在產品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

例如旭輝,在產品設計研發上,不僅前期對設計人員的篩選,門檻很高,進來以後還會有嚴格的考試。只有具備創新動力的高級人才,才能通過層層選拔。

新的產品誕生後,也要通過反覆的驗證,例如:

❶ 在集團搭1:1的樣板間,看效果和實現的情況。

❷ 進行多個城市的客戶深訪,看客戶是否喜歡。

藍光也是一樣,不僅成立了專門的產品研究院,而且CRM中心還有專門的研發功能,專門針對客戶的反饋進行產品的反覆迭代和創新,創新成果由一線來認領、試點,一旦被證明成功,就納入標準化體系中去。整個迭代的過程,需要幾年的時間。

研發的投入是需要耐心的,往往經過前期漫長的沉寂期,到某個時間點才會迎來爆發式的發展。已經落後了的房企,想要從頭來過,迎頭趕上,非常難。

02

標準化是衝規模的必修課

但不是企業發展的唯一選擇

雖然對於很多房企來說,建立起研發能力,和成熟完整的標準化體系很難。但是,只要是想要衝規模,標準化幾乎是一個繞不開的坎。

前些年,房地產行業還存在一個神奇的“500億魔咒”,很多房企在到達500億規模以後,就很難再進行規模提升。因為,從500億的基礎上繼續做大,往往需要進行區域擴張,這意味著管理半徑的擴大,幾乎是“強人管理”和差異化開發模式的極限。

而這幾年,崛起的黑馬房企,往往不在存在所謂的500億瓶頸,例如新力、金茂、藍光,幾乎都是三級跳,從百億房企直奔千億。為什麼?

因為一線房企的經驗告訴我們,從500億到1000億,規模躍升的秘訣,就是標準化體系的建立。

通過標準化體系建立,能從4個方面提高管理效率:

1、 減少個性化決策,加快運營效率。差異化的項目,每一個都要集體決策,導致每一個項目都要開很多會。標準化以後,80%的標準化內容,直接按照標準化手冊就可以決策,大大提升決策效率。

2、 進行品控。所有的項目都在80分的水平,雖然90分項目犧牲了10分,但是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品質的參差不齊,對於客戶來說,減少了踩雷的風險。

3、 控制風險。所有施工標準,按照標準化流程來進行,就算一些項目負責人個人能力不足,也不會出大問題。

4、 控制成本。標準化程度越高,集中採購、招標的規模效應越明顯,成本自然能夠大大降低。

通過這幾點可以看出,標準化對於衝規模的房企來說,是一個必修課。

但是規模,畢竟不是行業唯一的追求,標準化也不是企業發展唯一的選擇。

❶ 利潤型房企要充分挖掘土地價值,每個項目要做到90分,不一定要標準化

一般來說,標準化針對的是主流產品。而對於利潤導向的企業和項目來說,每拿到一塊地,都要充分挖掘它所有的剩餘價值,能做到90分,儘量不要做89分。

例如,越是豪宅項目,個性化的部分佔比會越大。因為只有個性化和創新,才能真正掌握產品的定價權。

例如,神盤麓湖,項目中不僅每一個地塊個性化定位,做到容積率和資源價值最大化利用,而且產品一旦成功就銷燬圖紙。例如黑珍珠產品獲得成功之後,就決定不再在黑鈺島使用黑珍珠的產品。

也就是說,麓湖的邏輯不是產品邏輯,而是藝術品邏輯。藝術品的價值就在於獨一無二,孤品才是最值錢的。量販式,最後只能迴歸到使用價值去定價,而作品,才能產生額外的溢價能力。

利潤導向和風險厭惡的房企,也不需要標準化。例如港資房企,從拿地開始,就是一塊地一塊地的計算,而且要求很高,往往要算到項目利潤超過30%的時候,才會拿,他們的總體利潤會超過40%。

大規模開發不可能永遠存在,針對每一塊土地,個性化決策的定位研發的能力,始終有其價值。就像連鎖快餐店,永遠不可能取代夫妻店,標準化和定製化都可以做成百年老店。

❷ 小而美的房企管理半徑小,能滿足每個項目個性決策,也不需要標準化

之前,明源君說過,規模不到50億的房企不要定大戰略,這個階段項目就是戰略。

在這個規模階段下,老總親自出馬,一年做好3個、5個項目,就能提升規模。

而且在這個階段,很多房企拿地也沒有那麼容易,在“錢、地、人”三個方面都有困境,這個時候的房企,應該是機會主義的,哪裡有好項目就去哪裡。除非房企的產品線很全,不同素質的項目,都有合適的標準化產品去對應,否則標準化只能讓拿地的選擇變得更少。

這個規模下,如果非要搞標準化,不僅不能獲得標準化帶來的規模效應,從單個項目來看,還會出現很多的浪費,例如容積率的浪費,風格的缺失,得不償失,就很有問題。

對於小而美的房企來說,與其搞標準化,不如打造一個十年內不會過時的標杆項目,沉澱方法論,把對客戶、對業主的承諾做到位,維護好和業主之間的關係。這樣才能真正以點破面,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這個項目會成為未來標準化階段的重要資源。

例如,很多區域深耕型的房企,在自己的主場,憑藉對當地客戶的瞭解,多年的客戶積累和口碑,在配套服務上下功夫,往往能夠對新進入的巨頭房企進行狙擊,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❸ 品牌和模式差異化很強的房企,也不需要依賴標準化

硬件可以標準化,軟件很難標準化。例如很多文旅項目,個性化特徵就是項目的核心競爭力。資源最大化利用,定製開發,都沒辦法標準化。就算是萬科、融創,在文旅項目上,也是差異化的思路。

一些城市更新類項目,也需要尊重土地的人文歷史價值。有的項目,通過保留原有歷史文物,更容易獲得原住民的認同,也能提升整個項目的品味、產生產品高溢價。這要建立在深刻了解當地人文歷史的基礎之上。

還有一些產業主題型的房企,通過做主題開發實現差異化拿地。例如某中型房企,通過做教育主題開發就找到非常獨特的發展路徑。

他們在東南沿海的一個城市,房地產的售價在28000左右,招拍掛樓面地價在2萬塊錢左右,但為了引入他們的教育資源,做教育綜合體,樓面地價優惠到1萬2。優惠的地價、住宅的銷售、政府的回購,基本可以覆蓋部分開發成本,存量資產通過運營收入和資產增值獲利。

標準化不是唯一的選擇,有時候另闢蹊徑,反而能夠跳出紅海。

小結

總的來說,房企要不要做標準化,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需要結合企業的規模、戰略、發展階段,個性化決策,不能跟風。

關鍵要想清楚4個問題:

1、 企業戰略的追求到底是什麼?

如果要衝規模,就要一邊開發一邊沉澱,儘快完成標準化建設。如果對規模沒有那麼高的要求,產品主義、客戶導向,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2、 企業是不是具備研發能力,自上而下推行標準化?

標準化的前提,是企業本身就具備比較強的產品能力。80分產品雖然平庸,但至少都是超過一半標準的產品。

而對於產品本來就只有60-70分的房企來說,問題的核心根本不在於是否標準化,而在於補齊產品短板,否則不管是否標準化,都很難生存。

產品的課,總有一天要補的。

3、 企業運營體系能不能跟上標準化建設需求?

標準化的核心,是為了讓開發時間、品質可控。定下了標準,能不能強管控,決定了標準化的質量,背後本質上是標準化的強運營。

而目前很多房企,在內部運營體系上,就沒有達到標準化的要求。例如集團總部和區域公司之間,各自為戰,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做法,集團也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標準化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

猛戳下圖,讓動態成本“動”起來!↓↓↓

哪些房企不需要标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