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一個月的純利潤是多少?

小視頻特效免費學


說到藥店,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到暴利,畢竟現在藥店多如牛毛,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平均幾十米的距離就有一個藥店,而且很多藥店平時客戶很少,但是他們卻能夠長期的生存下去,這就讓很多人覺得,藥店是非常暴利的。



但事實並非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目前大部分藥店利潤率都相對比較高,但真正獲取暴利的畢竟是少數。

首先我們不否認,目前確實有不少藥店存在暴利藥價行為。

之前央視就曾經報道過一些高價藥的案例。比如6毛錢一瓶的谷維素片賣到8.5元/瓶;治療冠心病的立普妥原來每盒7塊錢,有些藥店一盒的價格賣到60多元;而用於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高三尖杉酯鹼注射液,每支價格之前售價5元,有些藥店賣到110元等等,類似的案例在全國各地都有。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藥店是非常暴利的,利潤率都是好幾倍,甚至幾十倍。

但是目前真正能賣到高價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大的連鎖藥店或者一些專利藥。這些連鎖藥店依靠自身的規模效應,可以直接從藥廠進貨,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流通環節的費用。

另外有一些專利藥,這些藥一般都是有專門的代理渠道,一般人是拿不到的,所以導致這種藥市場上供應的很少,造成了一種壟斷的局面,因為壟斷藥源,所以很多藥店就可以隨便漲價,有時候幾塊錢成本的藥可以賣到幾百塊錢甚至更高。這典型的就是之前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所曝光的格列寧這一款藥品,這個藥品同等功效在印度只賣500塊錢,而前幾年到了國內卻賣到了兩三萬塊錢,暴利的程度讓人咋舌。

但目前大部分藥店的利潤都不是很高,絕大部分毛利大概在30%~50%之間。

我們在大街上看到的很多零售藥店,其實他們規模比較小,大多不能直接從廠家直接進藥,這些藥店所賣的藥從廠家到藥店需要經過總代理,經銷商,才在到藥店的手裡,這裡面通過層層加價之後,最終到藥店裡面,價格就高了上去。所以有些藥物表面看起來出廠價比較低,但是到了藥店卻賣了很高的價格,看似暴力,但有可能,藥店的實際毛利只有30%~50%左右。目前很多藥店所賣的藥品都屬於普藥,利潤率其實沒有那麼高,畢竟現在藥店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



至於為什麼有一些藥品出廠價很低到藥店的價格很高,這中間的差價到底到哪裡去了?這裡面的原因就相對比較複雜,除了總代理經銷商等渠道層層加價之外,在部分地方,甚至還有一些特殊的人為干預因素。

當然藥店確實有部分藥品利潤率是比較高的,特別是保健藥品這種利潤率就很高,有些保健品,藥店進貨可能只需要幾十塊錢左右,但是賣給客戶可能就需要幾百塊錢,這些保健品也是藥店的重要利潤來源。

所以把高利潤的藥品和低利潤率的藥品綜合算下來之後,藥店的綜合毛利大概是在30%~50%之間。

但最近幾年隨著租金的不斷上漲,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再加上國家對藥價亂漲價這種行為的嚴厲打擊,其實目前大部分藥店的淨利潤並不算太高,在扣除租金,人工成本,水電費,稅費等各種費用之後,淨利潤能保持在10%~20%之間已經很不錯了。

但藥店銷售相對比較穩定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畢竟藥品是一種剛需的東西,你可以不吃飯,可以不旅遊,可以不買其他東西,但生病之後你總得買藥,所以有些藥店雖然沒有暴利,但是過一個滋潤的日子應該是可以的。


貸款教授


說這個問題前先舉兩個現實的例子:

(1)我們公司旁邊的一條1000米左右的街上,大概有12家飯店,7家藥店,1個診所,1個彩票店,2家麵包店,2家便利店,1家水果店。除了飯店之外,藥店屬於最多的了,但飯店是每日所需的,藥店卻不是,7家藥店已經存活多年了,沒有倒閉,這就說明了其有利可圖;

(2)老家旁邊就有一家小藥店,老店主開了10幾年了,兒子大學畢業後沒出去找工作回來在鎮上開了一家分店,10幾年的時間,起了一幢大別墅,座駕奧迪A6及寶馬X5,據傳在我們縣市區買了10幾套房,至於存款就不得而知了。

古語有言:“三個劫道的,不如一個賣藥”,就知道藥店有多麼的暴利。

藥店賺錢的原因?

現在的藥店之所以賺錢,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不講價:除非幾種常用藥,大家對於價格略有點認知,其餘的藥價一般人都不清楚,而很多人買藥很少做到貨比三家(因為一年可能就幾次,沒人會去注意),且藥店不二價,多少就是多少,價格上就有了操作空間。舉個例子:在我們鎮上草珊瑚含片一盒4元,在市裡15元一盒,同廠同品牌,即使房租有區別,價格也不可能相差這麼多吧?況且鎮裡的藥店也還要賺,可想市裡的藥店疊加了多少倍?

(2)不單賣:猶記得小時候我們買藥時,藥店都是開盒後,按量撿藥,比如3次或者6次,但是現在呢?你去藥店,看看有人單賣給你沒有,無論什麼都是要整盒的,不管你能不能吃得完,絕不單賣,每次因為這樣扔掉的藥,我估計跟吃下去的藥對半分了。

(3)醫保卡套利:醫保卡的資金不能取現,也給了藥店的套利空間,其他地方我不清楚,我們這的藥店很多兼賣日用品(比如洗潔精、牙膏、洗髮水等等),價格比超市貴個10%-20%左右,這就給不少想要套現醫保卡中資金的用戶一個實現的機會,用醫保卡買日用品,系統刷的是藥品。

(4)保健用品:保健用品應該也是藥店盈利的另一個高點,保健用品的坑有多深,看看巨人集團,史玉柱就是靠著一個腦白金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的。

總結

有的人說藥店並不暴利,確實隨著開的藥店越來越多,競爭加劇或許利潤會有所下降,但最少在國家沒有對全部藥品價格進行管控以及藥價沒有實現全透明之前,其利潤肯定不會太低。(別舉幾個上市的連鎖藥店,上市連鎖藥店,一則每年新開幾百家新門店,2018年上半年,4大上市連鎖藥店老百姓、大參林、一心堂和益豐合計新開約1600家藥店,裝修及租金是要攤銷到當年的成本里,再者新開藥店,為了搶佔市場,前期一般會有所讓利,這就是四大連鎖藥店毛利只有表面上的40%幾的原因)。


鯉行者


藥店的利潤有多大?

大家好,我是來自福建龍巖的藥店人王橋通。

這個問題本來就是沒有絕對的。每個店鋪的情況不一樣。

就我公司做醫藥批發六七年服務300多家藥店的經驗,以及我開四五年藥店的經驗而來,藥店的利潤其實並不樂觀的。

人們群眾誤以為藥的利潤有多大,但行業內經常都聽得到“賺著賣白菜的錢,擔著賣白粉的險”,醫藥關乎生命,藥也不可能和生活用品一樣天天用,天天吃,利潤再大也不可能有多少。

正常一個藥店投資基本在20-50萬左右,但是人員要求高,招人難,風險大,需要監管溫溼度,需要購買或者製作陰涼庫,還要確保夏天室內溫度不超過30度等等標準都是藥店的成本。

藥店利潤並沒有大眾想象的那麼大,也許個別藥利潤大,到利潤分配不到藥店,中間有廠家的各種營銷費,各種渠道費等等到藥店就少了。

作為大學學藥,畢業後一直從事醫藥行業的藥店達人,不知不覺和醫藥打交道10多年了,把青春都獻給了醫藥行業。

並不是因為醫藥行業可以賺多少錢,而是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堅持是源於一種使命,一種熱愛,我一直覺得藥店人是最好的交健康自媒體,我們願我們藥店人的努力可以幫助更多人更健康,更快樂。


藥店人才庫王橋通


大實話:藥店利潤一般來說還是比較高的,但是也看經營手段和地理位置。

最近幾年,大家會發現小區周圍的大小藥店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有時候一條街上有好幾家藥店,各種“大藥房”有點趕超超市的感覺。當然藥房不像超市那樣總是顧客盈門,門庭若市的。甚至很多時候裡面沒有幾個人。有時候我也會覺得奇怪,這樣的生意能有多少利潤呢,能維持基本開銷嗎?

正好我認識了一個老闆開的是藥店,而且還是連鎖藥店,規模不小。於是我就像他打聽了一下,解決我這個外行人長久的疑問。

根據他的說法,總的來說,一個醫藥公司的毛利率大概在35%左右。就是直接用收入減掉成本,不考慮管理的費用和繳納稅收。

而每個藥店的具體收入跟它的地理位置、產品結構、企業規模等等因素都有關係。比如我那個朋友,他的公司就開了好幾家連鎖藥店,但是每家公司的利潤是大相徑庭的。

明顯在大型小區附近的藥房生意會好一些。有時候明明只隔了一條街,甚至只隔了幾步路,兩家藥店的生意就不一樣。這裡面有很多小門道,這就是營銷的藝術,是一門專門的學問。不是我們外行人簡單的認為開在越熱鬧的地方越好。但是,顧客多並不意味著利潤就高。因為好地段的店面房租也高,所以這也需要考慮到產品的結構。

一般大家去藥房買藥都是買的常用藥。醫生開的處方藥,每次買都會限量。這些藥品的利潤也許不低,可是數量不多。而且消費者會自己比較價格,當然去實惠的那家藥房買。當然這些常用藥會維持一個比較固定的客戶群體。有時候藥房也會推廣會員制、積分換禮等活動來保住忠實客戶。

另外藥店的藥劑師會適時的推薦一些調理的補品。比如女生去買月經不調的沖劑,藥劑師一般就會推薦她買點活血補血的膏方,藥店還會幫助處理好,拿回家就可以吃。而且藥劑師在這些方面畢竟比普通顧客要專業一些,容易對症下藥,所以這也是增加藥店收入的一個方面。

另外,大的醫藥公司和小藥房的進貨成本也不一樣。這個大家都可以理解。當然大公司的管理成本也會相應的高一些。而且開藥店還有很多我們外行想象不到的成本。比如安裝必要的設施設備,比如空調冷櫃的規定。還有嚴格的保質期和儲運要求等等。

不過,讓我們老百姓安心的是,現在開藥店不會是暴利。開一家藥店要經過藥監局、物價局的等機構的審批。對價格檢查不合格的是不被允許藥店出售的,而且這個價格要每年經過審查的。

所以開藥店和經營其他的行業是一樣的,也需要很多的營銷手段,管理技巧,政策合規等等。我們很難簡單的說一家藥店一個月的純利潤是多少,只能大概估計一個毛利率。其他的就要根據每家藥店和藥業公司的具體情況來分析了。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由於規模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藥店一個月的純利潤到底有多少還真沒有絕對的標準,但藥店的利潤可觀是真的。

別的不說,就拿我們附近來講,這幾年生意難做,店鋪是關了一家又一家,可是藥店卻逆勢而上,開了一家又一家,而且鮮有關門的,要說這行不賺錢,誰信啊?



我們從多個角度來看看藥店到底賺不賺錢:

1,一個從事該行業多年的業內人士稱,絕大部分藥房還是賺錢的,有的藥品毛利潤高,但也有部分藥品是虧本在賣的(有些心腦血管藥品就是虧本賣了),不過,整體平均下來,藥房利潤一般都要超過25%。如果達不到這個水平,那就真不賺錢了。

此外,藥店比較賺錢的其實是保健品、維生素系列,還有中藥和醫療器械。如果你留意的話就會發現,有些導購員會主動向顧客推薦類似的商品。



2,單從我們每個人的感受其實也能直接體會到藥價的漲幅,以前有些很管用卻很便宜的藥品慢慢淡出了視線,反而有些新品藥價格不便宜效果還真不咋樣。例如,以前藥店賣那種小塑料瓶裝的藿香正氣水,一盒才一塊五,現在貌似是三塊了,雖然味道很衝,但效果很明顯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可是,如果你說自己中暑了想要買藥,藥店的售貨員便會推薦你買更貴的藿香正氣膠囊,價格貴就算了,吃一盒都沒什麼效果。還有以前的感冒膠囊以及一些消炎藥,都是物美價廉,現在包裝精美了價格上來了,可是總感覺不太管用了。再加上去藥店買藥最起碼要成盒的買,這樣你一般只會比實際需要的買得多,整體感覺下來就是一個字——貴。



3,以前開藥店的確賺不少,現在利潤有所下降,但絕對有得賺,準確來講比一般生意要好。現在實行兩票制,出貨就得帶票,少了稅點這部分錢,再加上各層分銷商也想賺錢,藥店的利潤等於變少了。打個比方,一種藥原來進價100塊每盒,賣110元,放在以前不要稅票,可以減少10%的稅點,那麼進價的百分之十也是利潤,等於賣一盒賺20塊錢。現在需要打票扣稅,等於一盒只能賺10塊錢。還有,以前存在一些賣近效期藥品的情況,現在管控嚴格,基本上沒人敢賣了。對於顧客來講是好事,對於藥店來講就少了一部分利潤。

此外,賣藥不講價,人家說多少就是多少。有些藥品存在差價,家裡有人買過胰島素,同一種藥品在不同的藥店會有幾塊錢的價格浮動,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貓膩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總而言之,開藥店是賺錢的,就算是門口一兩間房的小藥店,月入也是以萬為單位的。那些真不賺錢的,要麼是不懂行,要麼就是位置選錯了。


夜雨如書


藥店的利潤有多大?

大家好,我是來自廣東的執業藥師-御藥坊龔勁。

這個問題本來就是沒有絕對的。每個店鋪的情況不一樣。


我從事醫藥行業整整11個年頭,以及我開藥店9年的經驗而來,藥店的利潤其實並不樂觀的。

大家經常說藥的利潤有多大,實際這個是個例從廠家的生產成本到零售終端之間的價格差。這裡面有兩個方面:
1、生產成本不等於藥店成本,廠家的出廠價=生產成本+研發專利費用(這個很貴)+利潤。

2、藥店進貨價=廠家出廠價+省代利潤+市區代理利潤+供應商利潤(中間還有各個環節的稅,現在增值稅是17%),藥店在賺取利潤就是零售價了。

但行業內經常都聽得到“賺著賣白菜的錢,擔著賣白粉的險”,醫藥關乎生命,藥也不可能和生活用品一樣天天用,天天吃,利潤再大也不可能有多少。


正常一個藥店投資基本在20-100萬左右,但是人員要求高,招人難,風險大,需要監管溫溼度,需要購買或者製作陰涼庫,還要確保夏天室內溫度不超過30度等等標準都是藥店的成本。


藥店利潤並沒有大眾想象的那麼大,也許個別藥利潤大,到利潤分配不到藥店,中間有廠家的各種營銷費,各種渠道費等等到藥店就少了。

現在最大的成本估計就是房租了,中國的房租是真心的有點畸形,不然也不會這麼多藥企藥上市了,以前都不上市,為什麼現在都上市呢,就是要去資本市場找錢啊。


熟悉東莞御藥坊的朋友,相信對於我們的門店大家還是很認可的,我葉非常的欣慰!


御藥坊龔勁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這幾年我們會發現,小區周邊的藥店越開越多,有的甚至兩家連鎖藥店對著門開。

為什麼這麼多的藥店會如雨後春筍般的都冒出來了呢?難道開藥店真的很賺錢嗎?

實際上,藥店激增數量大約是在09-11年的三年時間裡野蠻生長,在那段時間裡,藥店的利潤確實很高,可以達到40%左右。

但新藥改以後,藥品的價格下降,讓藥店不再賺得到錢。

同時,因為市場過於飽和,為了相互的競爭,有的藥店開始打價格戰,使得運營費用升高。比如說一盒常用藥的進價是15,藥店為了競爭客源,賣到了11.5元。

大多數藥店更是為了吸引客流量開始兜售一些和藥品以外的保健品和醫療器械等,有的甚至售賣生活日用品來拉攏客源,這些產品都是零利潤銷售的,為的只是吸引顧客到店裡消費。

如果你留意過身邊的藥店,很多都開始轉讓了,開不下去了。


正商參閱


醫藥是所有行業中利潤率最高的,而藥店又是醫藥行業中直接獲利的一個環節。不管是什麼行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有賣出去了才會有收益,藥店就是醫藥行業其中的一個銷售環節。諸多的醫藥公司銷售毛利率都在30%以上,部分生物製藥銷售毛利率更是高達90%。對於醫藥行業來說,藥店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觀的,具體的收益多少要看藥店所在的位置,以及具體的銷售情況。

一個月收益多少,藥店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以我們平頂山為例,如圖所示這是平頂山部分藥店的分佈情況,紅點的位置都是藥店的分佈情況。一個藥店一個月能盈利多少和它所在的位置有直接的關係,在人口聚集區,醫院門口,住宅居多的地方藥店的利潤則會高一點。住宅少,居住人口少的地方藥店的利潤則會低一點;藥店比分佈密集的地方收益也會相對低一點。所以一個藥店一個月的純利潤多少,和它所在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像我們這裡三四線城市的藥店,一個月保守收益也在兩萬元左右,位置偏,人口少的則會少一點;位置好,人口密集的則會高一點,大城市的藥店收益自然會更高一點。當然也有不少的藥店會因為沒有生意而倒閉,並不是所有的藥店都是生意興隆的。

一個藥店都要那些收益呢?

我們熟知的都是一些知名藥店,比如老百姓大藥房,益豐藥房,同仁堂,國大藥房等。但是也有一些藥店是地方性的,在一個地區會比較大,比如我們這裡就有一心大藥房,康春大藥房,張仲景大藥房等等。藥店的收益除了賣藥外還有其它收益,比如刷醫保卡,醫藥公司的櫃檯展示費用等。我們之前買藥都是買夠治病的藥就可以了,買個三五天的藥就行了。但是現在的藥店都是整盒銷售的,不存在我們之前買的幾片,幾瓶這樣的了。即便是吃一片藥就能好的,你也必須要買一盒。這樣的銷售方式,利潤自然是之前不能比的,這樣的銷售方式也大大的增加了藥店的銷售利潤。而且我們每年都會交醫保,刷醫保卡買藥也不在少數,這部分業務給藥店帶來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觀的。


投資觀


雖然說醫藥行業的暴利時代已經逐漸褪去,但是這個行業依然很賺錢,我們暫且先不論藥店的投資大小對其盈利的影響,僅從下面兩個方面說明:

1.人們日常生活

本人是研究環境的,曾經就研究過廢水抗生素的去除,現在這一話題依舊是很熱門。由於人們濫用抗生素,導致自身的免疫能力降低,所以日常生活中一旦有一些小病小痛,他們不會選擇去醫院就醫,而是去藥店購買一些頭孢,阿莫西林之類的消炎藥。其一醫院人多掛號比較麻煩,其二本身就是小毛病,自己都可以給自己開藥。幾十年前人們只需喝點熱開水解決的問題,現在由於抵抗力下降必須得吃藥才能解決了。放眼望去,現在包括縣城裡面,都是走幾百米就能看到一個藥店,所以藥店的純利潤是由它的規模以及店面所處位置決定的,其實沒辦法說出準確數值。

2.藥店所賣藥品種類

現在的藥店已經不僅僅是賣藥的了,更多的是賣一些保健品,生活日用品,以至於洗髮水零食都賣。如果單單賣藥的話並不能賺多少錢實際上,藥店激增數量大約是在09-11年的三年時間裡野蠻生長,在那段時間裡,藥店的利潤確實很高,可以達到40%左右。 但新藥改以後,藥品的價格下降,讓藥店不再賺得到錢。 同時,因為市場過於飽和,為了相互的競爭,有的藥店開始打價格戰,使得運營費用升高。比如說一盒常用藥的進價是15,藥店為了競爭客源,賣到了11.5元。大多數藥店更是為了吸引客流量開始兜售一些和藥品以外的保健品和醫療器械等,有的甚至售賣生活日用品來拉攏客源,這些產品都是零利潤銷售的,為的只是吸引顧客到店裡消費。

所以如今的藥店,並不是完全以賣藥的多少來衡量的。


用戶6245224596315


直接成本1元多的藥品,藥店賣10多元,你以為數十倍的差價,都被藥店賺取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很多人都以為,藥價逐年上漲,藥房逐年增多,藥品不議價、不打折,藥店的利潤一定很高。

其實,實際情況並不一定都是如此,藥店的利潤其實並不樂觀:

1、藥品綜合毛利30%-35%之間。

藥店的大部分藥品都為普藥,毛利非常低;有些中老年常用的心腦血管藥品,甚至還會賠錢賣;飲片、器械等的毛利能稍高些;毛利最高的是保健品;

藥店售賣所有商品的綜合毛利率,大約都在30%-35%之間。並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樣高毛利。

2、再去除管理費用,利潤空間不高。

以上30%-35%的毛利,再扣除逐年上漲的房租、水電、倉庫、人員工資等管理費用,剩下的利潤更是不多。

3、藥店競爭越來越激烈。

市場上的藥店越開越多,互聯網藥店又開始興起,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為了生存,藥店幾乎都推出積分、會員等活動,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4、藥店處在藥品流通環節的終端,終端地位決定了其不會有太大利潤。

以市面上常見的感冒藥“複方氨酚烷胺片”為例,“縱橫醫藥”做了如下測算——12片/盒的直接成本約為1.18元:

但是,實際購藥過程中,在網上購藥平臺輸入12片裝的“複方氨酚烷胺片”,零售價為1.69 - 22元/盒不等。而在實體藥店,10元以下的複方氨酚烷胺片則幾乎購買不到。

出廠價1元多的藥品,藥店賣10多元,你以為數十倍的差價,都被藥店賺取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其中的利潤,並不是被藥店賺取,而是被流通環節的中間部門賺取——省代、市代層層加價,到了終端環節的藥店,可增加的利潤已經微乎其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