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敌来侵平凉府,得道高僧不为所惧,带领武僧英勇抵抗

在平凉,最有名气的景点莫过于崆峒山了。

崆峒山让普通大众影响最深的就是崆峒武术。

崆峒山是中国武术发祥地之一。

关于崆峒武术,史书上记载最详细的就是仁宗庆历时,葛怀敏定川砦之败,西夏之兵南下抢劫,崆峒山的僧人法淳等师徒曾在崆峒山保护了附近的群众及御书院,朝廷赐法淳等人紫衣。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这个故事的详细记载。

外敌来侵平凉府,得道高僧不为所惧,带领武僧英勇抵抗

公元1042年的二月,夏兵向渭州发起攻击,经略使知渭州王沿命部将葛怀敏据守瓦亭寨设伏以待敌。葛怀敏不听指挥,冒然北进,在定川寨(今固原北)陷入夏兵重围,葛怀敏等十余将领阵亡,全军覆没。

这就是有名的定川大战。

这次大战以宋兵败收场。

外敌来侵平凉府,得道高僧不为所惧,带领武僧英勇抵抗

在“定川大战”失利后,夏兵攻打渭州----渭州就是平凉城,大肆焚烧劫略。

在《宋史》记:“夏师长驱抵渭州,幅员六七百里,焚荡庐舍、屠掠民畜而去。”当地老百姓有了上次教训,为避战火,赶着牲畜,扶老携幼,车运肩挑粮食上了崆峒山。

这时候我们的崆峒武僧就开始了表演。

当夏兵占据渭州空城后,开始向崆峒山发起攻击。

外敌来侵平凉府,得道高僧不为所惧,带领武僧英勇抵抗

当时,山上一无军队、二无兵器,逃难的百姓乱成一团,每个人都陷入惶恐之中。

这时,崆峒名僧,明慧禅院主持法淳登场了,他劝大家不要惊慌。

他说,崆峒是神山,自有神灵保护。

听到高僧这样说,群众们都镇定了下来。

等山上安静下来,法淳组织禅院500武僧手持木棍,封锁了上崆峒山的几个要道。

外敌来侵平凉府,得道高僧不为所惧,带领武僧英勇抵抗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一说崆峒山的地形了,崆峒山势雄伟,林木茂盛,除了前后两条羊肠小道可上山外,到处是悬崖绝壁、幽深峡谷,易守难攻。

法淳大师指挥武僧凭借有利地形,与夏军智斗。

善于骑射的夏兵,遇到崆峒山这样势险林密的神山,也就没了辙,加之僧人们不断念经做法,好神的李元昊又不敢放火,围了几天,便撤了军。(今日头条号:平凉故事)

法淳主持以他的大智大勇保全了崆峒山,保护了上山逃难的万余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群众赞扬和朝廷的褒奖。

于是在这年的十月,宋仁宗“赐泾州崆峒山慧明院主赐紫僧法淳号志护大师、法纯、法涣、法深、法汾并赐紫衣,行者云来等悉度为僧。初,法淳率其徒与西贼战,能护守御书院及保蕃汉老幼孳畜数万,故赏之。”

这一段话记载在《续资治通鉴长编》138页中。

在宋代,三品以上才能穿紫色的官服,赐紫是一较高的政治待遇。说明明慧禅院的僧人保护了崆峒名山及其御书院,为大宋增了光,受到皇上的重视。

这是关于崆峒武术记载较为详细的一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