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法院聯合發佈《白皮書》 開展互聯網司法協作

4月29日第六屆首都網絡安全日在北京展覽館開幕,當日,北京市委網信辦、北京市公安局聯合北京市互聯網法院共同舉辦“網絡空間法治化治理”主題論壇活動。論壇中,由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與北京互聯網法院聯合編寫《網絡空間法治化治理白皮書》正式發佈。

據瞭解,該《白皮書》梳理分析了互聯網違法犯罪案件規律特點,回顧總結近年來涉網犯罪打擊成效,探索互聯網背景下司法協作新路徑。

網安總隊共偵破涉網違法犯罪案件8600餘起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轉型,現實犯罪和網絡犯罪交融疊加,網絡犯罪的高隱蔽、低成本、快傳播等特徵凸顯,黑色產業鏈迅速蔓延、犯罪活動分工細化、手段花樣不斷翻新。網絡犯罪不僅嚴重侵害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而且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秩序甚至危害國家安全。

面對嚴峻複雜的網絡犯罪形勢,網安總隊牽動全局各警種,協同作戰,自2017年始以“最大限度淨化網絡環境,最大限度維護網絡秩序”為目標,連續開展“淨網護網2018”“淨網2019”等專項行動,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網安總隊共偵破各類涉網違法犯罪案件86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400餘人。

針對黑色產業鏈迅速蔓延的特點,網安總隊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電信詐騙、黑客攻擊、網絡賭博、網絡淫穢色情、網絡製假販假等突出網絡違法犯罪,成功打掉“Hack80”“紅藍安全網”“北京玩耍論壇”“青花緣”等網絡黑客、招嫖、交友詐騙等各類涉網違法犯罪平臺共計31個;打掉“3.29”利用互聯網製售假髮票案、王某龍等人偽造、變造、買賣證件、印章案等網絡黑色產業鏈16條;抓獲為詐騙團伙提供釣魚網站、製作黑客工具等涉網違法犯罪源頭人員35人。

特別是2018年5月、8月組織開展了兩次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行動,共清查公司27家,刑事拘留197人,勘驗電子設備667臺,查獲各類公民信息1491餘萬條。

針對犯罪活動分工細化的特點,網安總隊強化網上網下合成作戰,加強與工商、文化、運營商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連續破獲多起非法利用信息網絡案。

針對花樣翻新的新型涉網犯罪,網安總隊積極探索公安機關網絡空間治理新模式。網安總隊重點加強對“網絡水軍”“有償刪帖”“非法公關公司”“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深挖打擊,嚴厲打擊處理為網絡犯罪提供服務的企業及平臺,先後打擊查處了北京紛太科技等多個非法網絡公關公司,抓獲數十名違法犯罪嫌疑人。

指導視頻直播網站禁播主播5萬餘人次

北京作為全國網絡信息傳播中心和互聯網應用中心,網安總隊督促企業清理各類違法信息1947餘萬條。依法開展行政處罰,特別是對違法信息高發的11家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分別處以10萬至50萬的行政罰款,有力懲治了互聯網企業不履責行為。

對於違規網絡服務商,網安總隊按照“嚴清違法信息、速停違規賬號”的工作思路,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網絡亂象,圍繞雲平臺、網絡直播、移動應用、電子商務、網絡短租、婚戀類、APP應用商店、分發平臺等重點網絡服務商開展專項治理,共關停違法賬號130餘萬個;指導視頻直播網站關閉直播間270餘萬間,禁播主播5萬餘人次,封禁帳號35餘萬個,停機整頓網站2350餘家。

網安總隊對全市重點網站和重要息系統,開展全方位監測、預警、檢查、處置和防範。2018年,共計發現、消除重要信息系統安全隱患6500餘個。對於問題隱患多、無法按期整改的系統,堅決採取“關停並轉”的工作措施,督促相關單位實施系統整合、遷移改造,直至關停處罰。

北京互聯網法院網上立案14662件

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正式掛牌成立。

北京互聯網法院聯合25家互聯網技術公司建成了“一託九”的電子訴訟平臺,實現了全部案件網上立案模式、全流程電子送達模式、線上調解模式、電子證據線上驗證模式、線上庭審模式、線上宣判模式、線上執行模式、電子卷宗線上生成模式及線上上訴模式等多功能、全流程、一體化的互聯網訴訟模式。當事人可以足不出戶打完官司,“一次也不用跑法院”。

截至2019年4月17日,北京互聯網法院網上立案14662件;電子送達30845次,其中線上送達裁判文書2168次,裁判文書電子送達率97%;線上開庭2423次,線下開庭43次,線上開庭率98.3%;結案9822件,一審服判息訴率99%;公眾通過電子訴訟平臺等在線旁聽案件80萬餘人次。

北京互聯網法院還將區塊鏈技術深度應用在司法審判中,主導建設了“天平鏈”電子證據平臺。“天平鏈”上共有節點17個,接入應用機構25家,上鍊電子數據368萬條,當事人在電子訴訟平臺上提交的材料全部通過“天平鏈”存證、驗證。“天平鏈”現已鏈上存證658條,初步形成了集數據生成、存證、取證、驗證為一體的審判服務平臺,解決了涉互聯網案件電子證據存證難、取證難、驗證難問題。

截至2019年4月17日,在運用“天平鏈”技術的58件案件中,基於“天平鏈”認證、判決案件1件,促成當事人和解案件41件,和解比例高達98%,涉“天平鏈”案件的調解、撤訴比率為71%。2018年12月22日,工信部區塊鏈技術與數據安全重點實驗室在北京互聯網法院設立區塊鏈技術司法應用試驗基地。

2019年2月15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的第一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單位,在全國法院屬首例。

開展調解案件11344件 100%在線上進行

北京互聯網法院,引入多方調解力量。截至2019年4月17日,北京互聯網法院開展調解案件11344件,100%在線上進行。

北京互聯網法院吸納阿里巴巴、新浪、京東、360等13家電商平臺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為北京互聯網法院訴前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有生力量;強化行業組織調解,引入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中心、北京賽智知識產權調解中心、北京版權局調解中心等16家行業調解組織;強調專業調解,吸引了52名具有互聯網技術應用能力和法律知識的專業律師加入多元調解工作。

截至2019年4月17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在訴前化解案件2371件,佔同期結案總數的24%,後續案件審理中線上送達率、線上開庭率、平臺關聯率提升明顯,糾紛前端化解效果初現。

審結多起涉熱門網絡平臺案件

自掛牌成立以來,北京互聯網法院針對互聯網糾紛中知識產權案件佔比大,新類型案件多,涉及因素多元、複雜等特點,充分利用專業化審判和技術優勢,推進簡案快審、繁案精審。

據瞭解,北京互聯網法院積極深化新技術研發,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程序解構為突破點,實現批量案件裁判文書自動生成、類案智能推送等功能。

截至2019年4月17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審結案件9822件,其中知識產權案件8167件,佔比83%。

自創立以來,北京互聯網法院成功審理了“抖音維權案”“人工智能著作權案”、“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訴鬥魚直播平臺案”、“商務平臺規則適用糾紛案”等一批對產業發展和互聯網健康生態有較大影響力的典型性案件。通過審理“抖音維權案”,確立了短視頻是否可以構成類電作品、短視頻浮水印的法律屬性及“通知-刪除”規則的適用原則等裁判標準,並向北京市版權局發出了司法建議,建議規範浮水印技術應用,使著作權在互聯網上的保護和傳播更加順暢、規範、明晰。該案入選2018年度中國十大傳媒法事例,被媒體評為2018年知識產權十大熱點案件。通過審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訴鬥魚直播平臺案”,確立了主播未經授權播放他人歌曲時直播平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此外,北京互聯網法院正在審理“人工智能著作權案”“網紅墜樓直播平臺責任案”“平臺不當獲取個人信息案”等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新類型案件。

北京互聯網法院積極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活動,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10所高校開展合作共建,組織了“互聯網審判模式下訴權保障與平衡”“創新與衝突: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戰與司法應對”等大型研討會,強化理論與互聯網司法實踐的互動與融合。同時,實地走訪了百度、騰訊、阿里、華為、SOGO、京東數字科技、度小滿科技等20多家互聯網企業,調研了20多家互聯網行業協會和監管機構,努力提供精準化的司法服務保障。

“監管執法+打擊審判”互相促進

圍繞網絡與執法司法融合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北京市公安局網安總隊和北京互聯網法院等單位共同攜手,在普法宣傳、法學研究、司法實踐、法治人才培養等方面密切合作,深度掌握互聯網行業發展動態、執法司法難點和執法司法需求,對外送出互聯網執法司法“聯合服務包”,對內雙方基於鮮活案件數據,探索大數據分析研判,形成“監管執法+打擊審判”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提高了執法司法服務精準化和有效性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