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西小吴村位于翟王镇西北部,隶属李桥办事处76户人家368口村民。村民世代以农业种粮为生。备马岭位于阳信县翟王镇西小吴村东南500米处。呈长方台形,现在残高约2米许,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65米,面积约为9750平方米左右。地面西侧暴露有布纹瓦残片,同时还见有釉瓷碗残片。台子上密布野生杂树,近一米高的鹭草在疯长着。

此处为阳信旧县城所在之所。据。《魏书·地形志》载:“厌次,治马岭城。”自东晋大兴四年(321)厌次陷于后赵的石勒后,相继又被慕容俊的前燕、苻坚的前秦、慕容垂的后燕所占据。《十六国春秋辑补·北燕录三·冯宏》中记载北魏太延二年(436),“乐陵公邈如降魏”。即于此年,厌次被北魏所据。北齐天保七年(556)废厌次,将原厌次县并入阳信县,县治马岭城,属乐陵郡。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备马岭当地人也称“白马岭”或“宝马岭”。传说秦始皇东巡时,见此地坡岭突兀,草木葳蕤,有一匹白马昂天长啸。见罢,嬴政不禁脱口而出:“此乃天驹也!”遂命人将其擒获。说来也巧,白马俯首帖耳,顺从地让他骑在背上,奋起前蹄,扬长而去。从此留下备马岭一段佳话。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据65岁的西小吴村支部书记王洪生老人口述,此处叫“备马岭”,据民间传说,是明末清初,明朝大将吴三桂在此备马所建。他听老辈人讲,原先地方很大,据他回忆,与他原先见过的相比,此处已缩小一倍。此处有一座泰山奶奶塑像,带机关,能弹起来。还有一口钟。此处还曾经是劳务市场,很多打短工的人在此处聚集找活儿干。也曾经有村民聚集此处,跪拜在庙台前求医问药。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据103岁马金才老人口述,此处叫“备马岭”,他听老辈人讲,当初18个村庄共同出资,在此处修建一座庙和一处学堂。两处建筑均是坐北朝南,一墙之隔。西边是庙,共为三间房,里面供奉着泰山奶奶塑像和其他神仙塑像,还张贴神仙画像,村民们经常来此上香供奉,做女孩子缠足穿的鞋,时称“拴鞋”。东边为学堂,共为四间房,主要是附近村庄适龄孩子在此读书受教两处建筑占地10亩地,不交公粮,学堂教师是自收自支。六几年,文革之前,两处建筑因年久失修均被拆除,拆下的木料做成了课桌,比一般的课桌要宽很多。两处建筑拆除后恢复的土地归西小吴村所有。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阳信村名故事;备马岭-----西小吴村

西小吴村的老百姓在备马岭的庇佑下几百年来风调雨水,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撰稿 摄影;刘洪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