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今天上午,温州乐清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乐清失联男孩”母亲陈某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案,并当庭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审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作案工具两只手机予以没收。

“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乐清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因与在外经商的丈夫存在感情纠纷,为测试其丈夫对其及其儿子是否关心、重视,蓄意策划制造了虚假警情。故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对“失联男孩”事件被告人陈某提起公诉。

对于公诉人指控,陈某某表示没有意见。陈某虚报警情有多方原因,因为老公长时间出轨,自己一开始只想把儿子藏下,气下老公。

其辩护人指出,事发前女儿把6000多元钱撒窗外遗失,儿子用手机乱消费,种种生活细节刺激了她的情绪,这才实施的。没想到事态发展这么严重,后来不知道如何收场。在最后陈述环节,陈某某向社会公众道歉,并表示自己有一个儿子和有自闭症的女儿需要照顾,恳请法院从轻处罚。

公诉人认为,整个过程中,公安出警600余人次,出动了搜救艇、搜救犬,多家公益组织参与,全国多家媒体报道。相关报道在百度搜索榜第七名,新浪微博2.1亿阅读,热搜榜第一。陈某的行为严重扰乱公共秩序。

法院结合具体案情遂作出如上判决。

“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令人唏嘘的是,曾经连发80条微信朋友圈、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黄某却没有到庭,仍在上海。

“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全城行动,“整个乐清所有人都在找这个小孩”

去年11月30日晚7点,失联男孩的母亲陈某到派出所报警求助,称她11岁的儿子在放学途中“失联”。在此后的一周时间里,当地警方、救援队、公益寻人志愿者等60多人都紧急投入到接力搜救中,希望以最快速度找到这名男孩。

“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接到警情后,温州、乐清两级公安机关立即启动重大警情处置机制,以最高等级组成联合调查组,投入大量警力,调用一切资源,全方位开展查找工作。从乐清到温州乃至整个浙江,发起了接力寻人。“全民公益快找人工作室”负责人郑佰洪说:“我们发动了所有的志愿者,多少人都说不清楚了,整个乐清所有人都在找这个小孩。”

“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12月3日,虹桥镇政府出动6艘挖泥船,彻底清理河道水草和垃圾。保安挨家挨户地毯式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出租房、窨井盖和废墟,没有钥匙的旧屋全部撬开。

三角洲救援服务中心理事长赖忠鎏告诉记者,除了他们,还有龙之野救援服务中心、雄鹰救援队、海鹰救援队以及台州的红豹救援队、永康的先锋救援队一起搜救:“这次活动我们总共出动了将近60人次,利用现有的这些潜水装备,水下机器人,热成像仪,都把它拿出来,包括无人机,全部花大量的人力还有财力物力,搜寻这个小孩。”

“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最焦急的莫过于孩子的父亲黄某,12月4日,他手举印有孩子照片和失联时所穿服装的“重金寻人”牌,在网上发视频,悬赏50万寻子。

黄某:“我是黄某某的父亲,谁能把黄某某平安地带到我身边,我愿意拿出50万的现金作为谢礼,请大家多多帮我转发一下。”

“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意外反转,舆论哗然:男孩母亲策划虚假警情测试丈夫

但是,12月5日凌晨,事件逆转。警方发布官微称,“失联”男孩找到了,一切安全。经初步查明,这是母亲陈某为测试丈夫对她及儿子是否关心、重视,蓄意策划制造的虚假警情。

“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一时间舆论哗然,有网友称之为现实版的“狼来了”。那么,陈某应该承担哪些后果?如果今后再出现类似事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热心的人们一方面为孩子没事感到欣慰,一方面对陈某的行为提出质疑。

市民:“真的是找到了,然后说是妈妈把他藏起来。作为母亲,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让大家民众都为她担心,这个妈妈做事情太愚蠢了,怎么把自己的孩子藏起来。”赖忠鎏:“这种行为,其实是对社会信任的一种破坏,我们队员包括志愿者,大家都有一种被玩弄的感觉。”

专家:其行为或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盼公众仍应积极响应警情

这种行为的危害是什么?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虞浔分析:“对于社会而言,透支了公众爱心,消耗了公共资源,不仅破坏了基本的民众互信互助的普遍共识,而且也损害了邻里守望、相互辅助的公序良俗。”

虞浔长期关注青少年权益保护问题,他进一步分析“对家庭而言,原本坦诚相待,相濡以沫的亲情关系,被异化为需要通过报警才能够验证的实验品,本身就折射出夫妻之间信任的缺失,势必会造成家庭关系中间不可弥补的裂痕,对孩子而言,无辜卷入大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暴露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之下,其生理心理的正常生长势必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对孩子而言是很不公平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分析:“造成公安机关调动警力组织专门的小组来协调,同时也造成社会上民间的救援进行搜索,导致这两方面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是扰乱了社会秩序,构成了编造传播虚假的信息罪。”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提示“这样的一个案件也告诉我们,在一个网络信息社会,一旦对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进行编造或传播,都可能构成违法乃至犯罪。我相信,可以提醒我们广大公民广大网友,以后在网络空间当中,应当注意自己行为的真实性。”

所有接受采访的救援人员、专家都强调,面对警情,还是要积极响应。

阮齐林:“以后大家对于出现的警情还是要积极依法应积极响应,以最快的速度来拯救被害人,打击犯罪。”

虞浔:“将来我们遇到此类孩子失踪的警情还是要尽可能的伸出援手参与寻找,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会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

普法君向您约稿!

[email protected]

来源:浙江之声记者林璐茗,综合中国之声、澎湃新闻

“乐清失联男孩”母亲被判刑!曾重金50万寻子的爸爸未到庭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