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合理籌劃個人所得稅和社保

久發財務導讀:苦惱稅負高,可您知道可以這樣節稅嗎?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合理籌劃個人所得稅和社保

想節稅,請選擇在稅收窪地註冊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夥企業:

a.這兩類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是繳納個人所得稅;交完個稅所剩利潤全部歸個人所有。

b.這兩類企業個人所得稅可以採用核定徵收方式(即帶徵),無需每月找票就能合理避稅,節稅90%以上。

一、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的優勢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合理籌劃個人所得稅和社保


二、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的形式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合理籌劃個人所得稅和社保


三、個人獨資企業避稅方案及節稅效果比較

案例一、利潤轉移模式

假設A公司為一般納稅人(下稱A公司),年收入為2000萬元,費用支出在1000萬,利潤為1000萬元,現在稅收窪地設立個人獨資企業(下稱窪地企業),將A公司的利潤中的500萬元轉入窪企業,具體節稅效果比較如下: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合理籌劃個人所得稅和社保


分析:不管窪地企業為小規模或者一般納稅人,其所承擔的增值稅稅額A公司都可以用來抵扣,等於是A公司應該承擔的增值稅部分的轉移到了窪地企業。上例中窪地企業實際負擔的稅額只有個稅的7.28萬,那麼算下來的稅負7.28/50/1.03 =1.5%,窪地企業相對於A公司節約稅款為:200-7.28=192.72萬元,節稅比例高達:192.72/200=96.36%。

案例二、業務轉移模式

假設C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為服務業小規模納稅人(下稱C公司),可計算的各項運行成本和費用在200萬,利潤300萬。現在稅收窪地成立建築設計事務所(下稱D企業),並把相同的業務通過D企業來操作,下面來比較兩種方式的節稅效果: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合理籌劃個人所得稅和社保


分析:通過計算得知D企業的綜合稅率為:21.84/500/1.03=4.24,而C公司的稅負則高達:134.56/500=26.91%,D企業相對於C公司節約稅款為:134.56-21.84=112.72萬元。節稅比例高達:112.72/134.56=83.76%

案例三、個人收入分解模式(適用於業績提成,獎金,佣金等結算)

E個人為某公司的高管,月收入為15萬元,年收入則為180萬。現在稅收窪地成立商務諮詢中心(下稱F企業),將上述E個人的收入直接轉入F企業,F公司為先前的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通過兩種方式我們來比較節稅效果: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合理籌劃個人所得稅和社保


分析:通過以上計算所得可知:F企業的綜合稅負為:7.4/180/1.03=4%,而E個人稅負則高達:62.904/180=34.95%;F企業相對於E個人節約稅款為:62.904-7.4=55.504萬元,節稅比例高達:55.504/62.904=88.23%。

備註:不涉及社保及公積金,收入越高,節稅效果越明顯。

案例四、社保籌劃方案

A公司在稅收窪地成立商務諮詢中心(下稱B公司),同時將A公司高薪員工工資(假設有10個人,月工資18000元/人)分解為兩部分工資3000元及15000元,3000元由A公司發放並按最低基數購買社保;15000元由B公司發放,不購買社保,同時還少繳個稅。這樣既減少了A公司的用工支出,也減少了員工的個稅支出,我們通過以下數據來說明操作的效果: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合理籌劃個人所得稅和社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