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來到廣州市中山六路“倫文敘紀念廣場”牌坊。

廣東鬼才狀元倫文敘:是“一門四進士、 中原第一家。

廣東鬼才“倫文敘”

狀元井、狀元橋、狀元村、狀元及第粥……狀元文化在廣東有著深厚的底蘊,不僅有這樣一些物質遺存可供我們緬懷,在廣東佛山乃至嶺南地區,還有這樣一個傳奇人物,血肉豐滿地活在百姓的口頭傳說裡,他就是狀元倫文敘。關於他的機智、他的傳奇,已經成為地方民間記憶的一部分。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倫文敘出身寒門,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一舉成名天下知。這種傳奇經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不僅有關他的傳聞逸事不絕於耳,以他為題材的各種藝術作品也層出不窮。

狀元倫文敘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為什麼在廣東歷代狀元中,唯獨倫文敘的傳聞逸事長盛不衰?

廣東本土作家任流、雕塑家吳信坤就曾以陶瓷,國畫、話劇、歌曲、粵曲等藝術形式,創作過各種版本的《少年倫文敘》。

而在佛山街坊印象中,除了長輩們言語間流傳著有關倫文敘的故事,還有不少關於倫文敘的影視劇作品、小說以及粵劇等。其中,不少人看過的一部影片,就是1994年香港導演羅文拍的喜劇電影《倫文敘老點柳先開》。當中很多無厘頭的橋段把人物個性塑造得惟妙惟肖。大家通過一種喜聞樂見、容易記憶的方式瞭解了倫文敘的生平。

明崇禎《南海縣誌》中有關倫文敘的記載。 故事:寒門子弟高中狀元。

在廣東歷代狀元中,為何唯獨倫文敘最廣為傳頌?在任流看來,這與他在詩文方面的造詣以及他的貧寒出身有關。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據資料記載,倫文敘出身寒門,父親倫顯務過農,做過傭工,後以撐渡船為生,一家大小僅堪溫飽。由於收入甚微,倫顯無力送子入私塾讀書。但倫文敘天性好學,常到村內一間私塾門外偷聽。何姓塾師因此備受感動,免費收他為學生。因聰慧好學,倫文敘八九歲已能詩文,長於對聯,被稱為神童。

明崇禎《南海縣誌》記載:“倫文敘字伯疇,長身玉立,頭顱大二尺許,五歲時與群兒戲,有術者獨指之曰‘是兒當大魁天下’。弘治己酉以儒士小試,御史周南得其卷,於遺材中嗟異之,入籍果中高等。 己未會試、殿試皆第一。”

“天榜今朝揭九重,

狀元人是廣之東。

光搖四海飛金電,

文耀長空駕彩虹。

翰林檢討知星者,

國史先生識馬翁。

從此嶺南文運轉,

滿江風雨化魚龍。”

在《中國曆代狀元詩·明朝卷》中,收錄了倫文敘這首《及第》詩。從中可以看出,這位寒門子弟的才氣與豪情。

“舉目紛紛笑我窮,

我窮不與別人同。

良田萬頃如流水,

茅屋三間尚古風。

架上有書隨我讀,

樽中無酒任其空。

一朝拔出龍泉劍,

斬斷窮根變富翁。”

相傳,這是倫文敘少年時代的作品,至今仍為人傳頌。

任流說:“作為一位寒門出身的子弟,倫文敘流傳下來的詩文不少,與士大夫寫的風花雪月詩相比,倫文敘的詩更加接地氣,充滿生活氣息,這也是他能廣為流傳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威水史:父子三元四進士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作為一介寒門子弟,倫文敘一舉成名天下知,他對後代的成功教育,亦被廣為傳頌。

據南方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狀元村文化》一書記載,在倫文敘家鄉黎涌村前,曾保存著明弘治皇帝御賜的“中原第一家”牌坊,後來被人盜走。據黎涌老人說,倫家祠門柱上雕有“文章四海無雙士,翰苑中原第一家”的對聯。

史料記載,倫文敘富有才學,平時以書史自娛,手不釋卷。為文推崇韓愈,又天性至孝,與物無競,教子有方。

廣東鬼才“倫文敘”

倫文敘長子倫以諒,明正德丙子鄉試第一(解元),庚辰成化進士,選翰林庶吉士,出為山西道御史,歷仕至南京通政司;

廣東鬼才“倫文敘”

次子倫以訓,正德八年(1513年)舉人,十二年會試第一名(會元),殿試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三子倫以詵,嘉靖進士,官至南京兵部武選郎中。

廣東鬼才“倫文敘”

一家之中,父子兄弟並以魁元策名,故天下稱之為“一門四進士,父子魁三元”。為此,明朝皇帝御賜玉旨在黎涌村前建牌坊,上書“中原第一家”。

狀元倫文敘簡介

倫文敘,字伯疇,號迂岡。明朝南海縣黎涌(今禪城區石灣鎮街道黎涌村)人。生於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年),也有說是成化二年(1466年),卒於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享年47歲。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連中會試第一,殿試第一,考中狀元,後授翰林院修撰。著有《迂岡集》、《白沙集》。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黎涌是出生地、佛山是成長地、廣州是發跡地、京城是高峰地。

端起“及第粥”就懷念先賢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廣東鬼才“倫文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