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退休老公安寫回憶錄 追憶為人民服務的日子

89 歲的張積秀老人眼下正在寫回憶錄,主要是追憶他曾經在派出所工作的日子,每天沉浸在回憶與記錄之中,但老人看上去精神狀態很好。老人說,幹公安工作撇家舍業很辛苦, 但是為人民服務的日子是這輩子最大的財富。

89 歲的張積秀老人目前家住幸福小區,晚年生活就像小區的名字一樣安逸幸福,如今堅持寫回憶錄,讓他的精神更加煥發。

老人是 1948 年參加的公安工作,在公安戰線上工作了 20 多年後,被安排到了其他崗位上,而如今回憶起來,讓他印象最深刻、最懷念的還是幹公安的日子。

老人說,那個時候公安工作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警力少、警情多,三五個月回不了家是常有的事兒,而如今梳理起來,曾經辦理過的案情也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張積秀老人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那是 1963 年,當時他任周水子派出所的所長,轄區一家飯店在 40 天內被盜了兩次,第一次是飯店幫手錶修理店代為保管的 39 塊手錶,當時價值 3000 多元,而第二次是十幾個火燒和一件雨衣。 在第二次案發後,張積秀當晚帶領民警去了火車站,在排查滯留人員時發現了可疑對象,最終鎖定了雨衣穿在身上、兜裡揣著小火燒的嫌疑人。將對方帶回派出所審問的過程中,嫌疑人最終交代 39 塊手錶也是自己盜竊的。"困難時期,盜竊案主要發生在飯店、食品店這樣的地方。"張積秀說。

老人在寫回憶錄的過程中,很多事情會和晚輩娓娓道來,看上去特別親和,但是採訪中張積秀的女兒告訴記者,嚴肅、缺位是她曾經對父親的印象 。

"舍家撇業,三五個月不回家是常事。"張積秀的女兒說,這種生疏加之對嚴肅的恐懼,讓她在街上遠遠看到父親,不是趕緊迎上去,而是跑回家躲起來。"對我們的教育,也在不知不覺中帶有工作的影子,比如我們小時候的認錯書,都得需要簽字按手印" ,張積秀的女兒說。

嚴肅、從來不笑是外孫女打小對張積秀的印象,她記得直到 2014 年大學畢業後,才看到姥爺臉上的笑容,而直到走上工作崗位,她才理解職業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

採訪中,家人告訴記者,雖然對張積秀心生懼怕,也曾因為他顧不上家庭感到過遺憾,但更多的是為老人"伸張正義、保一方平安"感到自豪和驕傲。

如今,家人非常支持張積秀寫回憶錄,而且時常幫老人回憶、梳理他為人民服務的日子。家人說,對於老人自身而言,這是對自己一生的梳理,而對於家人來說,這是一種家風的總結和傳承。

半島晨報 39 度視頻首席記者於雅坤文 / 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