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民營企業可以無限制進口石油和成品汽油,國內油價會是多少呢?

財智成功


如果全面放開民營企業進口石油的權限,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可能會有小幅度的下跌,但大家也不要奢望有太的下降空間。

我國成品油價格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原油進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很多人可能會把我國油價高歸結於市場的不充分競爭,這種競爭格局其中一個表現最主要體現在進口配額上,比如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的配額佔了進口配額的3/4,而民營油企進口配額只有1/4左右。

但是油價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原油進口只是其中一個部分。目前布倫特原油價格大概是70億美元左右每桶,大概是478元人民幣,相當於3500人民幣左右每噸,而目前我國成品油價格就達到了8135元左右每噸,相當於原油的成本只佔到油價成本的35%左右。



那為什麼成品油價格跟原油價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這裡面除了原油成本之外,還有很多成本要計算在內。

雖然目前布倫特原油價格是71億美元左右每桶,但是這些原油運達我國並已練成成品油最終運到加油站要經歷多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會增加成本。

比如進口原油的成本計算方法為:(國際原油現貨價格+到岸貼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1+增值稅稅率)×(1+進口關稅稅率)+(倉儲、港雜等費用),其中進口原油關稅稅率為0,增值稅為13%。

除此之外,原油從生產到加油站要經過各種環節,各環節都有新的成本產生。

下圖是目前我國成品油價格的成本構成結構:



從成品油的零售價格成本結構可以看出,原油成本的價格只佔到零售價格的37%左右,其他的費用還有稅費以及利潤以及運營成本。

所以即便全面放開民營企業進口原油的權限,但是原油的進口成本,稅費,冶煉成本,運輸成本,人工成本等這些成本肯定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唯一有可能出現變化的就是企業的利潤定價。比如目前油站的利潤率大概是13.5%左右,那民營企業可以通過降低利潤來獲取更多的客戶,那說不定成品油價格就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空間,但下降的幅度不會超過10%。

這點可以從目前一些民營企業實際運營看出來。目前我國民營企業的進口配額其實並不少,民營企業一年進口的原油數額差不多佔到我國一年總進口量的1/4左右。但即便這樣對我國成品油價格的影響也並不是很大。

那為什麼放開民營企業石油進口權權限對我國成品油價格影響有限?

這裡面主要由目前我國汽油零售市場特殊的環境造成的。目前我國大約有10萬個加油站,但是大部分都掌握在中石油和中石化這兩個企業的手中。

截至2018年,我國油站數量已經超過10萬座。其中,中石化、中石油兩大集團的加油站分別為3.06萬座、2.14萬座,分別佔比29%、20%;民營加油站約5萬座,佔比47%;中海油、中化、中外合資等其他加油站合計約4200座,約佔4%。



相當於兩大油企目前的油站數量佔了我國油站數量的半壁江山,而且兩大油企油站所在的位置都相對比較好,目前估計80%以上的零售汽油都是通過兩桶油出售的,所以兩桶油對於零售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即便有些民營油站能夠進更多的石油,但如果他們生產出來的成品油沒法銷出去,那對零售價格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比如目前山東有一些民營油企並不缺原油,缺的是銷路,所以這些民營油企最終只能把生產出來的成品油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給兩桶油,這些油價要比市場價低1000塊錢左右每噸。

所以只要跟消費者直接關聯的油站零售市場格局沒有太大的變化,那即便民營企業能夠進口更多的原油,對成品油市場的影響也會有限,頂多能在現有價格的基礎上降個10%左右。


貸款教授


放開原油進口權肯定會對降低國內油價是有利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民營企業擁有更平等的生產經營環境,只有市場經營主體多元化、油品價格市場化以後,石油行業才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最終可以達到讓國內油價波動與國際油價掛鉤,及時反映國際油價的波動情況。

不過,我們認為,對民營企業有限放開進口權是可能的,但無限制的放開成品油進口權的暫時還做不到。如果國內進口石油打破壟斷,除了三桶油之外民營企業也可以進口石油的話,相信國內油價會大幅下降。若是按照當前民營企業優惠力度看每升優惠2元還有得賺,完全可以推算出如果放開進口石油壟斷權,國內油價降至3-4元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麼,如果有限放開民營企業進口石油和成品汽油,會對國內原油市場產生什麼影響呢?首先,如果民營企業可以自主進口石油製品,這說明了國內油價市場化改革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也可以讓我國的原油期貨市場更中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認可。

而在石油領域,民營企業將與國企產生充分的競爭。即使是現在,民營加油站的價格大部分都比三桶油便宜。目前,很多車主都能發現民營加油站為了拉客戶進行大幅降價,這也迫使三桶油也相應的調降價格。如果民營企業獲准進口原油及其製品,可以肯定國內油價會進一步降低,百姓可以購買到更加優惠的油價。

再者,進口原油及其製品放開之後,民營煉油廠可以用更低的成本進口原油來加工生產,成品油成本必然會大幅下降。而三桶油旗下的煉化企業則會受到巨大壓力,就會迫使其加大技術更新力度,用更多的熱情去研發更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購買更完備的煉油設備,這樣三桶油旗下的煉油企業的生存能力就能在競爭中提升。

如此一來,國內成品油市場將會進入到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毫不誇張的講,在石油領域,進口原油及其製品放開後,會使民營煉油廠成本更低,而三桶油旗下的煉油廠必須要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再也不能躺著等著補貼過日子了。屆時,三桶油旗下的煉油廠的虧損情況也會得到逐步改善,甚至實現盈利。

最後,如果無限制的允許民營企業進口成品油,至少國內油價可以跟隨國際油價同步漲跌,而絕不是成品油定價機制來決定,現在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始終是漲多跌少,漲得時候動作快速果斷,但降的時候動作卻反應遲鈍,猶豫不決。屆時,成品油定價機制也可以壽終正寢,油價完全可以由市場來決定。屆時,國內成品油價可以同步反映國際油價的波動情況。

目前民營企業是沒有原油進口權的,能夠直接進口原油的企業只有三桶油和少數幾個大型國企。而一旦放開原油進口權,讓民營企業有進口國際原油的權利,那麼不僅是國內成品油價進入到市場化階段,而且國內煉油企業的成本也會降得更低,國營煉油企業扭虧有望。更關鍵是廣大老百姓也能受益,最終完全可以達到各方雙贏的局面。只是短期內,出於各種考慮,成品油定價機制難以取消,但市場化之路已是大趨勢,不可更改。


不執著財經


這個問題還得具體分析。石油是戰略性物質,有其特殊性。

首先,從2015年起,非國營原油進口配額是逐年擴容,在國內原油進口總量中的佔比已然不小。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消息:2019年非國營原油進口配額突破2億噸,與2018年相比大約漲了42%。可以說是非國營原油進口配額大增。根據業內的估算,地方煉廠2018年進口原油總量約佔國內原油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這已然是一個不小的比例。

早在2015年,商務部首次向地方煉廠放開原油進口配額之後,地方煉廠獲得的進口配額便是逐年增加,擁有原油進口權與使用權“雙權”的地煉廠也是逐步增多。從非國營原油進口配額大增的情況看,地方煉廠與國有石油公司的競爭能力也在逐步凝聚。

地方煉廠的壯大,是會對國內油價產生影響,就像地煉廠比較集中的山東,民營加油的數量也在全國首屈一指,當地車主用油自然感覺到比全國絕大部分地方的油價都低。

其次,地方煉廠不大可能無限制進口石油,現實中存有產品結構性過剩的矛盾。

但是地方煉廠即使可以無限制進口石油,也不可能永遠的不顧及成本的打價格戰,畢竟要持續發展還是要考量利潤的。從目前情況看,不少企業不是配額不夠用,而是使用度不夠理想的問題,有些企業因上一年配額使用不理想,因此被削減了下一年度的配額。之所以一些企業已獲得配額沒有使用徹底,原因之一是成品油出口還沒有向民營煉化企業開放,其成品油只能在國內市場消化,這就出現了產品結構性過剩矛盾。還沒有成品油出口配額,這也是國內民營煉化無法與國有石油公司抗衡的重要弱勢之一。

所以,假如民營企業可以無限制進口原油,但最大可能還是各個企業會有節制的進口,而不是放量進口。只有打通了成品油國內與國外兩個市場,民營企業才有可能在石油市場的競爭中與調節中發揮更大的能量,由此才有可能通過競爭的更加充分,帶動國內油價的下行。

中石化、中石油屬於老牌國企,首先在煉化技術上具有領先優勢,其次在油田及進出口權限等也有優勢,第三從加油站佈局規模上更有優勢。從電商打價格戰來講,沒有上市的公司,都需要一年一年的虧損,以及一年一年的融資來支撐。有上市的公司,出於業績的考慮,反而不大敢打價格戰了。國有石油公司與民營煉廠的競爭力也是這樣,前者資本雄厚、市場穩固定,後者光靠加大產能及打價格戰,基本還是敵不過前者的。

第三,成品油油價構成,決定油價下行的空間。

國內油價目前基本與國際油價掛鉤,也就是伴隨國際油價波動而波動。關鍵是,稅收是比較高的。汽油稅費計算方法:

1、稅費包含:進口原油(含關稅和增值稅)與國產原油(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55美元/桶,實行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計徵,資源稅),增值稅,成品油含消費稅與增值稅17%(2019年5月1日以後變成16%)。

2、附加稅費包含城市維護建設稅(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1-7%)、教育費附加(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3%)、地方教育附加(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的2%)。

每升石油中,稅費佔比大約是40%左右。


波士財經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是以國際油價為基礎,綜合考慮煉油成本、運輸成本、稅費和企業合理利潤等最終定價,那麼我們分開來說。

國際油價

以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為例,目前價格為51美元/桶,1桶=42加侖(美製),1加侖(美製)=3.785升,所以1桶=42x3.785=158.97升,按照美元人民幣6.9的匯率,51*6.9/158.97=2.21,也就是說只考慮原油成本,每升應該是2.21元/升。

可別激動,你總不能加原油吧,而且還是得跑到美國加。

運輸成本

海運費這東西,也要根據油價高低而不同,畢竟海運也是要燒油德瑪,舉個例子,今年油價最高的時候從美國墨西哥灣運到亞洲的,載運量200萬桶原油的超大型油輪的租賃成本本週大概700萬美元以上,比最低時上升了200萬美元,到中國的價格鑫財經沒查到,但是查到10月10日時從美國路易斯安那離岸油港到東南亞煉油中心新加坡的油輪每桶運油成本為3.26美元,摺合每升3.26*6.9/159=0.14元/升,因為到新加坡比到中國遠,那麼鑫財經就算它運到中國運費是0.12元/升。

煉油成本

以中石化為例,煉油成本大概是315元。

93號汽油的平均密度為0.725g/ml,1噸93號汽油=1000*1000/0.725/1000≈1379.31l。

315/1379=0.29元/升。

至此,油價成本已經來到2.21+0.12+0.29=2.62元了。

稅費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現在的油價中,有48.05%的稅費,其中包括26.81%的消費稅、14.53%的增值稅及其他稅費。

那麼含上稅費,成本價應該是2.62/51.95%=5.04元,也就是油價成本2.62元,稅費2.42元。

你如果想省下這2.42元,那麼你就涉嫌偷稅漏稅了,鑫財經不建議你這麼做。

企業利潤

好了,現在成本是5.04元,你想賺多少錢呢?如果是給加油站供油,淨利潤按10%吧,出廠價就得5.55元,如果是加油站一條龍服務,開加油站的錢,運到加油站的成本按5%算,差不多5.8元吧。

當然,即便是這樣,比我們現在加的油還是便宜差不多1元左右,這還是市場佔有率小,不能以數量有效攤銷成本的前提下。

所以我認為,民營加油站的成本應該在6元以下,你覺得呢?


鑫財經


在我看來,民營企業比不過三桶油且處境艱難的原因,首要因素就是因為其對於國際原油沒有進口權限,從而提高了其生產及經營成本,導致這個行業缺乏競爭,油價市場化導向較弱,從而形成了國內油價偏高的局面!

  • 國內現狀

目前民營企業是沒有原油進口權的,能夠直接進口原油的企業只有三桶油和少數幾個大型國企。民營企業多年以來一直沒有穩定的油源,極大的傷害了它們的創新開拓熱情,整個市場環境處於一種缺乏良性競爭的亞健康狀態。 因為民營企業沒有原油進口權,所以它們只能選擇成本更高的燃料油進行煉油加工,本身成本就比中石化、中石油更高,而且2018年以來燃料油的消費稅又提升了很多,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很多民營煉油廠減產、停產甚至倒閉關門,一家或者兩三家獨大的局面越發穩固。

  • 假如原油進口權放開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民營煉油廠有了成本更低的進口原油來加工生產,成品油成本必然有大幅度的下降,國內成品油市場會進入一個有競爭的良性環境。 有利益驅使的情況下,地方煉化企業會加大技術更新力度,有能力、有熱情去研發更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擁有更完備的設備設施,從而和三桶油在各個環節形成公平競爭的態勢,不管是在煉油還是下游配套銷售措施等方面都會有所改進,從而在石油領域成為公有經濟的有益補充。

  • 國內油價調整更以市場為導向

如果真的放開了民營企業的原油進口權,我相信會促進民營企業大力發展成品油從原油進口、提煉、配套設施建設以及下游銷售等環節,民營加油站的成品油價格會和三桶油之間形成良性競爭關係,讓油價迴歸市場導向本質,雖說受稅收佔比過大以及技術手段不高明等限制因素影響,國內油價不會有大幅度的滑坡,但絕對更加透明合理,長久來看是有利於成品油市場可持續發展的。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對民營企業放開原油進口權是有利的,但不是無限制的放開成品油進口權。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民營企業擁有更平等的生產經營環境,只有市場經營主體多元化、油品價格市場化以後,石油行業才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最終的結果是讓國內油價趨向一個更加合理的價格區間!


奇葩財經說


假如民營企業可以無限制進口石油和成品油,國內油價肯定會便宜很多,國內油價會在3~4元每升。

我舉個我身邊的例子,民營加油站的價格大部分都是比三桶油便宜的,相信很多車主都能發現這點;民營加油站為了拉客戶進行大幅降價,每升優惠1元,1.5元,甚至個別加油站優惠2元每升。三桶油也沒有辦法,只能也同時降價1元,1.2元每升;這就是油價競爭者帶來的價格戰;

從這個民營加油站與三桶油的價格戰例子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國內成品油是高利潤,既然每升還能下降1.5元,甚遠2元每升都有錢賺。


而在國內油是壟斷的,也就是說全國各地的油都是由三桶油供應,包括民營加油站,其實民營加油站的油同樣也是三桶油進來的油。國內民營企業是沒有權利去進口石油的,更加不會實現民營企業可以無限制的進口石油和成品油了。

如果國內油打破壟斷,除了三桶油之外民營企業也可以進口石油的話,相信國內油價會大幅下降。按照當前民營企業優惠力度看每升優惠2元還有錢賺,所以可以推算如果放開油壟斷,國內油價在3~4元是完全可能的。


老金財經


放開一些進口限制,油價會適當下降些,但不會有本質上的下降。這是由我國成品油價格構成決定的。



從2008年以後,我國油價全面與世界接軌,定價機制也逐漸成熟。目前我國成品油價格主要是“成本+利潤+稅費”三方面組成。

以92號汽油為例,現在價格接近7塊錢,其中各種稅費加起來應該佔四成以上。企業的利潤也不會有太大變動。雖然國際原油價格對我國國內油價的影響比較大,也比較直接。但他也只佔油價的一小半。

所以,只要稅費水平維持不變,企業運營和利潤水平不變,光靠拉低進口原油端的價格,對油價起不到根本的改變。畢竟各項基礎費用就很高。


樹人財經


相傳有一座四面都是懸崖峭壁環抱的小島,島上都是岩石,寸草不生。就是這樣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卻有一座大金山,有陽光時,相隔幾十裡都能看到黃金髮出耀眼的光芒。島上有一座小橋,人們想要到小島上挖黃金,必須要經過這座小橋,別無他路。這座小橋有個神仙日夜看守,人們想要通過這座小橋,必須要得到神仙的同意,否則你根本過不了橋。有人試圖強行通過這座橋,最後掉落懸涯,粉身碎骨。有個絕頂聰明的人在經過這座橋時,在神仙耳朵邊悄悄地說了一句:“我是三桶油的”。神仙就乖乖地讓他過橋了。神仙也要吃呀喝呀,在這個寸草不生的島上,沒有油用來燒火做飯,神仙不渴死也得餓死!


預埋件固定


據我所知,石油和成品油進口都有配額限制,並不是誰想進口多少就可以進口多少,無限制更是門都沒有的。

假如發生了這種狀況,民營企業和外資加油站,首先會衝一下“三桶油”一統天下的局面,市場將會進入降價銷售的無序競爭中,舊的市場次序暫時會被打亂,建立一個依據供求關係調價油價的過渡性市場。對於消費端不但可以提供廉價優質的油品,還有上檔次的服務質量,這可以說是一個天大的利好。當然,這是一種美好的設想,而實際上與想象的可能大相徑庭。

首先,這樣一來,世界產油國的廉價成品油就會遠遠不斷地湧入國內市場,特別像美國,俄羅斯,委內瑞拉,沙特,伊朗等等國家汽油和柴油價格,將會對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有效的衝擊,也許最後油價除了成本就是稅負了。貌似是這樣,但是真正的打價格戰,就要看誰的實力更強大了,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會加劇,優勝劣汰必然存在。以三桶油的實力,完全可以打敗了私營企業,趕走了外資加油站,最後仍然回到現在的現狀。

無限制進口石油和成品油,也會導致全球石油價格上漲,反倒不利於國內油價的下跌。中國本身就是世界第一的石油進口大國,無限制的進口將是進口數量增加,肯定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這樣,三桶油國內油田的產量和國外鑽井就會發揮巨大的優勢作用,以低廉的價格倒逼私營企業,對於沒有資源優勢的私營企業反倒不利,可能被排擠出市場不是沒有可能。而外資加油站由於無法獲得國家補貼,在價格上處於劣勢,最後也會退出國內市場,同樣還是回到了三桶油的一桶天的局面。

不要想著放開是一種利於石油價格的做法,可能背後的玄機更加深奧。

在這個競爭的過程裡,國內油價會起起伏伏,完全不可能是低到成本+稅負的地步,即使有,也是短暫的一年或者兩年的光景,時間太長,沒有人會熬得起。

通過這樣一番解釋,我想大家會明白了民營企業無限制進口石油對國內油價的下降,起到的作用只是暫時的,而不是長久的。最後還是回到目前的價格基礎上,按照調價機制執行調節,稅負是多少還是多少。怨也只能怨我們是一個人口數量龐大,需求如此巨大賣方市場。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力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要了解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們就要知道油價的構成,根據南方都市報之前的一個調查報道,我國目前的油價成本構成有兩個方面:一是油價成本(包含原油成本、煉化成本以及運輸成本三部分);二是各類稅費;兩者的佔比約為52:48。稅費是固定的,沒得改,因此我們來算算油價的基本成本。

一、原油成本

今日的布倫特原油報價為59.91美元/桶,wTI原油的成本為51.45美元/桶。我們暫時不知道中石化及中石油在兩者之間的進口的比重,但是如果是民營企業,肯定選擇最便宜的,因此我們以wTI原油的成本為51.45美元/桶進行計算,目前國際上1桶原油=42加侖,1加侖=3.785升,所以1桶原油=42x3.785=158.97升,按照美元人民幣6.9的匯率,51.45*6.9/158.97=2.23,也就是說只考慮原油成本,每升應該是2.23元/升。

二、煉化成本

由每種石油的API不同,比重也不同,各國的加工技術也不同,因此煉出來的汽油也不同。以中石化2017年的數據為例,2017年中石化全年加工原油2.39億噸,生產成品油1.51億噸,則煉油率=1.51/2.39=63.18%;因此1桶原油在國內大約可以提煉出約158.97*63.18%=100.4升汽油。

故而考慮到煉化的成本,一升汽油的實際成本為:51.45*6.9/100.4=3.52元。

PS:這個計算其實不算準確,因為煉化出來的殘渣(100%-63.18%=36.82%)這部分並不會說直接丟棄,而是可以用於生產聚酯化纖、瀝青等其他材料,所以實際原油的成本沒有3.52這麼高,所以這個損失度其實是有限的,以通用10%的損失度計算,一升汽油的實際成本為:51.45*6.9/158.97*90%=2.48元。

三、運輸成本

運輸成本是根據油價的變動來決定的(因為輪船也需要使用柴油),根據國際上的數據統計,運輸成本大致佔油價的比例在4.2%左右,2.48元*4.2%=0.104元/升。

總結

綜上所述,如果由民營企業去進口原油並進行生產加工的話,那麼按目前的價格汽油的成本在:2.48+0.104=2.584元/升左右。考慮到稅費的問題,則油價的成本價在:2.584/0.52=4.97元,剩餘的則是利潤,也就是說目前我們92#號汽油的6.8元裡有近1.8元是油企的利潤,對民營企業來說,這個空間就是其可操作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