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停放“三个难点”咋解决?邛崃想到了这些办法

电瓶车停放“三个难点”咋解决?邛崃想到了这些办法

“我们小区现在是既干净又安全,生活是越来越幸福了”,暮春四月,走进邛崃市桑园镇黑虎村小区,居民纷纷这样说道。

桑园镇黑虎村曾是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位于邛崃市城北7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共800户2780人。作为超大型融合农村社区,面临着很多治理难题,如电瓶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被偷被盗”三类现象就是一个方面。

而自从今年3月邛崃市开展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以来,通过社区的广泛宣传、有力动员,在小组长乔大爷的带动下,小区居民纷纷行动起来,开展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自我排查工作。其中“停车棚不能满足群众停车充电需求,导致电动车乱停、私拉乱接现象难以杜绝”就是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黑虎村党总支书记杨倩文表示,“群众有诉求,我们就要去了解,去解决群众的诉求。我们黑虎村2期有200户群众居住,拥有193辆电动车,绝大部分车主对于改造电动车停车棚的愿望强烈并表示愿意出资。”在此情况下,经专业公司测算预计单个造价为1.8万元,8个停车棚共计14.4万元。

资金测算了,但是钱从哪里来?通过整合各类资源,黑虎村以“四个一点”的方式筹集到了停车棚改造所需的14.4万元。

一是社区保障资金议一点。从居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平安社区建设问题着手,充分引导居民参与提议社区保障资金使用项目,根据居民提议、议事会通过,黑虎村列支了2.4万元的社区保障资金用于停车棚改造。

二是企业(商家)筹一点。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引导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履行社区治理责任,带动企业(商家)参与社区公共安全事务协商。通过共建联建的形式,黑虎村共向3家驻区企业募捐筹得1万元。

三是居民自发出一点。积极倡导“人人参与创建、人人共享平安”的理念,构建社区资源共享协商机制,通过“为村”平台、居民坝坝会、入户宣传等形式,动员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出资出力共建平安社区。黑虎村通过“为村”平台、居民坝坝会、入户宣传等形式,动员住户自发筹集资金8万元。

四是激励资金奖一点。按照“三问三审三投入”工作法,邛崃市委社治委将黑虎村停车棚改造项目纳入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创新项目,从全市社区激励资金中奖励3万元。

停车棚改造完成后,居民自发将小区内的僵尸车辆进行了全面清理,以往杂乱无序的停车棚,如今变得秩序井然。黑虎村村民王大清表示,“我们村这个停车棚整的好,比以前那个安逸多了。现在把电动车停在里面,手机就可以扫码充电,包月还更便宜;而且都有门禁,要刷下卡才能打卡,安全多了。”

据了解,自从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邛崃市已有120多个像黑虎村这样的小区,通过“社区保障资金议一点、企业(商家)筹一点、居民自发出一点、社区激励资金奖一点”“四个一点”的方式,投入资金321.3万元,共计改造完成电瓶车停车棚211个、安装智能充电桩2420个,着力破解农民集中居住区、城市老旧小区面临的电瓶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被偷被盗”三类共性难题。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 卢燕飞

图片来源邛崃市社治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