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出這電影的人,腦洞都比較大

諾蘭的《記憶碎片》開啟了講故事的另類方法。就如同週而復始,不斷循環的莫比烏斯環,今天的這部電影也是2014年最大腦洞的電影《前目的地》。


能想出這電影的人,腦洞都比較大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孿生兄弟,邁克爾·斯派瑞和彼得·斯派瑞,他們生於德國,長於澳大利亞,在廣告屆混跡多年,終於靠《獵殺活死人》成功上位。


能想出這電影的人,腦洞都比較大


《前目的地》是一部風格怪異,情節異常燒腦的電影,和《穆赫蘭道》、《盜夢空間》一樣,屬於環中套環的一部佳作,但是由於環形結構,估計很多朋友們看過兩遍也很難理解這個故事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按照故事情節來捋一下:

1981年,有一個叫做時間局的組織招募時間特工,男主回到過去阻止爆炸人的任務。結果回去沒有阻止成功,出現一個陌生人把時間箱推給了自己,而自己卻被毀容,於是他接受整容手術,手術後接到下一個任務,招募約翰為新特工,完成後就可以退休了。

能想出這電影的人,腦洞都比較大


能想出這電影的人,腦洞都比較大


於是男主回到1970年,他見到了約翰,約翰回憶自己是一名孤兒,被別人遺棄,從小在孤兒院長大,但當時他並不是男兒身,而是女人簡。


能想出這電影的人,腦洞都比較大


可能是雄性激素比較多,她非常的自卑,也不漂亮,一次參加太空旅行公司的應聘時,被查出自己竟然是雙性人,於是簡白天打工,晚上上夜校,卻愛上了一個男人,並且懷孕了,在生孩子的時候,她子宮大出血,為了保住性命,他切除了子宮,保留了男性的特徵,而更可悲的是,她的孩子還被偷走了。


能想出這電影的人,腦洞都比較大


而簡在萬般無奈之下,改名為約翰,男主聽到後,便帶著女主去找那個負心漢,到了之後才發現原來男主才是那個負心漢,於是他再次穿越,想要阻止爆炸,結果卻失敗,只能將時間箱推給受傷的自己。


能想出這電影的人,腦洞都比較大


簡生完的孩子,也是被時間局安排約翰偷的,他把孩子送到了孤兒院。


能想出這電影的人,腦洞都比較大


男主完成了所有工作,準備退休,卻因為時間箱發生錯誤,無法退休,於是他去找爆炸人,卻看到了年老的自己,他殺了年老的自己,而成為了爆炸人。

所以這整個故事都是一個人完成的,自己從孤兒院長大,愛上了未來的自己,生下了孤兒院長大的自己,然後變性,成為男性約翰,又去阻止年老的自己,失敗後整容成為炸彈人,又等著年輕的自己殺年老的自己。


能想出這電影的人,腦洞都比較大


反正就是這麼一個循環,都不需要第二個人,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個循環,甚至按照這套理論根本就無法出來,在時間的陷進裡面永續循環下去。

這部電影真的屬於超強腦洞系列,看完這篇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資源看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