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清歡,素心一瓣

白茶清歡,素心一瓣

算來我喝茶已有七八年的時間了,我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白茶的。不過我可以確定,我與白茶的這場相遇,是命中註定,是冥冥中的天意,是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白茶清歡,素心一瓣

我愛白茶,我愛它滿身披毫如銀似雪下的那抹綠意,我愛它低調卻奢華的驚豔回味,我更愛它的清簡出塵。

白茶清淡寫意,像隱士,像簫,像《紅樓夢》中薛蘅蕪吟詠白海棠的那句:淡極始知花更豔。放了幾年的老白茶用鐵壺靜靜煮了,能煮出棗香甜香和藥香,一邊煮,一邊讀幾頁書,可以是唐詩宋詞,也可以是外國名著,都無妨,因為白茶是最包容的茶。

白茶清歡,素心一瓣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更是對它讚不絕口: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他這一句“如玉之在璞,無與倫也”,足以道出白茶的與眾不同。

白茶清歡,素心一瓣

白茶的品名別緻好聽,比如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

白毫銀針四個字有俠氣,每次看到,總會想到一個白衣翩翩的俠女身披漫天霞光而來。白毫銀針,因其白毫密披、色白如銀、外形似針而得名,它的滋味就像它的外表一樣鮮爽,是白茶中的極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

白茶清歡,素心一瓣

白牡丹三個字自帶富貴氣,因為它和國色天香的牡丹結合在了一起。牡丹絕豔嬌嬈,可在前面加了一個“白”字,卻讓它平白添了幾分清雅。不為別的,只因白之一字,是生命最初鴻蒙初開時的顏色,是空靈純淨不染纖塵的至善至美。白牡丹,因其綠葉形似花朵,沖泡後又仿若蓓蕾初放,所以有了這樣一個新奇的名字。

白茶清歡,素心一瓣

壽眉完全不同於白毫銀針和白牡丹,壽眉二字全是中正平和之意,像是一個過盡千帆的中年女子,一切風煙俱淨了,再也無懼驚濤駭浪,褪盡了花哨的服飾,只穿簡單的麻質衣裳便能平心靜氣地過好每一日。又像是顏真卿的楷體,那力透紙背的颯颯風骨,叫人一見再難忘。貢眉的幹茶色澤翠綠,沖泡後湯色呈橙黃或深黃色,香氣鮮純,比起白毫銀針和白牡丹,更多了幾分老意。

白茶清歡,素心一瓣

白茶中,從前我愛喝白毫銀針,可現在,似乎壽眉更合我的心意。剛剛過去的那個冬天,我買來的一餅六年老壽眉,陪我度過杭城的每個冬日。總是習慣在早上,掰開一些老壽眉,洗淨五顆紅棗,再加上農夫山泉,然後放入白茶煮茶壺中,靜靜地等候茶開。煮透了,一屋子的茶香甜香棗香和藥香,一杯杯下去,醉了我的古琴,醉了我的貓咪,更醉了我的文字······

白茶清歡,素心一瓣

都說“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可對我來說,卻是白茶清歡,素心一瓣。白茶,見證著我一路成長,我願與白茶神交,直到老。

作者:瀟湘清塵 | 弘益茶道美學撰稿人

安徽澤龍影業簽約作家,天馬行空的水瓶座,以古琴和文字為此生道場,已出版故事合集《精怪物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