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療副作用低嗎?

regina8


靶向治療是目前風靡全球的新的抗腫瘤治療手段。

如果將放化療比喻是對腫瘤細胞的“狂轟亂炸”,靶向治療便是在分子基因水平的“精確制導”,通過針對引起癌症的明確位點,將藥物特異地選擇作用在該位點,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

靶向治療的治療機制給腫瘤患者帶來了極大的信心與希望,許多晚期患者不惜傾家蕩產,也要緊抓這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通過靶向治療長期的療效評價,大多數的藥物對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是有限的,同時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一段時間可以出現耐藥現象,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神奇和理想。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柏正平教授提出:“靶向治療需要正確選擇,不要盲目迷信神奇。”

靶向治療只針對腫瘤的某一類型,其他類型無效

靶向治療並不是人人都適用,以肺癌為例,在過去的十年研究中發現,引起肺癌的基因改變靶點包括AKT1、ALK、BRAF、EGFR、HER2、KRAS、MEK1、MET、NRAS、PIK3CA、RET和ROS1等。

但大部分基因改變的發生率在1%~10%,適用靶向治療的概率不高,一旦選擇了不適用的靶向藥物,就像給精確制導的導彈輸入了錯誤的目標,無法取得療效,同時對腫瘤患者本身羸弱的身體帶來一定的毒副作用。

(肺癌相關基因改變的突變頻率和靶向治療可能性)

大部分靶向治療藥物有嚴格的適應症,需要通過基因檢測預測有效率,但有許多腫瘤患者或許聽聞個別患者的神奇療效,或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跨過基因檢測這一重要步驟,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直接盲目地試用靶向藥物。

大概率情況下適得其反,不僅療效難以保證,還可能出現一些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並且錯過其他治療的最佳時機,延誤病情,徒增副作用和經濟開支。

來源不明的靶向藥物不可使用

靶向治療的同時還有一個標籤就是“天價”,動則每月上萬元的治療費用,不少患者為了節省開支,尋求一些非法手段購買境外藥品、東南亞地區的仿製藥等。

但是由於地下市場魚目混珠,真假難辨,如購買到了假冒偽劣藥品,便是因小失大。例如印度政府就常常會查處許多地下藥品黑作坊,大部分生產的就是靶向藥物,藥物有效成分嚴重不達標,更有甚者直接使用澱粉製成。

因此,柏正平教授提出:“腫瘤的治療不是單一的治療手段能夠解決問題的,要避免走進腫瘤治療的一些誤區,使用靶向治療需聽從腫瘤專科醫生建議,以基因檢測為基礎,實行中西醫結合個體化精準治療策略,預判治療獲益及風險,切忌盲目跟從其他患者。”

中醫藥防治腫瘤的優勢

中醫藥防治腫瘤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色,中醫藥強調疾病的預防,即“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對於腫瘤患者,需要及時戒除生活的不良習慣,如吸菸、醺酒、飲食不節、肥胖、熬夜、缺乏體育鍛煉等,這些不良習慣與某些腫瘤的發生有密切關係,通過戒菸、健康膳食、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是防治腫瘤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不同於靶向治療僅適用於部分特定人群,中醫藥治療可以全程參與腫瘤患者的治療,中醫的特點是整體觀念,治療講究以“人”為本的。

在治療過程中,注重患者的整體調節,充分結合患者的症狀、治療階段、身體素質、心理程度以及自身免疫力多方面進行調理。

中醫藥治療腫瘤的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對於早期可以手術的患者,配合中醫藥如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術後的併發症,促進機體恢復。

在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的同時配合中醫藥治療,可以增強放化療的治療效果,減輕放化療的不良作用。

對術後、放化療後康復期的患者,長期堅持服用中藥,可穩定病情,鞏固療效,減少復發和轉移,提高遠期療效。

對於晚期患者,中醫藥治療具有副作用較小的特點,患者樂於接受,可以達到改善症狀,延長生存期的作用。

柏正平教授提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之瑰寶,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色,對於腫瘤的治療需要強調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為患者謀求最佳的治療方案。”


(圖轉侵刪)


湖南醫聊


任何一種藥物都有副作用,這是所有藥物的“本性”決定的。

靶向治療藥物也不例外,但副作用的大小是相對於其它藥物而言的,對於生活中普通的藥物,如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物而言,靶向藥物的副作用還是偏高的,但對於同樣抗腫瘤的化療藥物而言,靶向藥物的副作用就顯得低的多了。

以最常見的治療肺癌EGFR敏感基因突變的一代靶向藥物為例:

出現皮疹的情況最為多見,口服凱美納的患者,出現皮疹幾率為39.5%,而口服易瑞沙的患者,出現皮疹的比率達到了48.2%。

另外一個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腹瀉,還以上述兩個藥物為例,口服凱美納的患者出現腹瀉的幾率為18.5%,而口服易瑞沙的患者,腹瀉的幾率為25.6%。

另外甲溝炎、皮膚瘙癢、皮膚乾燥、食慾不振、轉氨酶升高、血紅蛋白下降等等也見於少部分靶向治療的患者。

還有一種出現幾率雖然較小,但卻比較嚴重的一個副作用就是間質性肺炎,在既往的研究裡,口服易瑞沙和特羅凱的東方人群中,二者發生的幾率分辨為2~3%和1~2%。如果一旦患者出現急性呼吸困難、低熱、咳嗽或呼吸道不適的症狀時,應立即停藥,並做CT檢查,如果確定為間質性肺炎,應儘早處理,因為間質性肺炎可以發展很快,甚至因此導致患者死亡。

總之,靶向藥物的副作用相對較低,即使有副反應,絕大多數人也能承受,畢竟發生嚴重副反應的病例只是少數。


深藍醫生


靶向藥物的發明,是腫瘤治療史上的巨大進步,很多癌症的靶向治療效果顯著,延長了患者無症狀生存期。但它有三個副作用不能忽視:

1.價格相對昂貴 每個月幾千到上萬不等,家境貧寒的患者難以承受。不過這也沒辦法,新東西剛出來的時候總要貴一些,就像80年代的電視機,90年代的摩托車、DVD等,研發公司總要收回成本並賺取大量利潤,有利益才能有更多的人兢兢業業搞科研突破。以後價格肯定會降下來,這是商品的規律。

2.靶向藥物有耐藥期 癌細胞太可怕,很多時候只能壓制不能殺淨,野火燒不盡。過了耐藥期常常就需要加量或換藥,有時候還沒有新藥可換。

3.並非所有的癌症都有靶向藥物可用 比如小細胞肺癌、肉瘤樣癌等,目前還沒有找到有效靶點,沒有相對應的靶向藥物。

好,以上純屬閒談,下面言歸正傳!

靶向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腹瀉和皮疹,有時可發生剝脫性皮炎,但是不必憂心,經對症處理後一般都可以耐受。而有一個致命的副作用要小心,就是藥物性肺損傷所致的間質性肺炎和瀰漫性肺纖維化

像這位患者,確診右側肺腺癌,精神可,口服靶向藥物治療一週,出現發熱、氣短、咯血,並持續加重:

經綜合檢查確診為藥源性間質性肺炎,緊急搶救,在ICU住了十餘天才脫離危險。

好在這種藥源性肺損傷發病率不高,文獻報道大約為1.2%。每個時代都有它獨有的侷限性,就像民國時期,肺結核就是不治之症,而癌症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侷限性。而我們只能一邊努力掙錢,一邊期待那個攻克癌症時代的到來。就算等不來,至少可以等到靶向藥物全面降價,或者全面納入醫保的時代到來。


影像科豪大夫


現如今,靶向治療很時髦,可以說,靶向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後的癌症治療第四大手段,當然,確切地說,第四大手段應該是生物治療,生物治療包括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以及基因治療等,其中靶向治療發展最成熟,應用最廣泛。

先來了解什麼是靶向治療。我們通常所說的靶向治療,也包括這個提問中的靶向治療,確切地說是指靶向藥物治療,也就是採用針對某個或某些特定的“靶點”的藥物,破壞或阻斷癌細胞生長的信號或血液營養供應,最終抑制或殺滅癌細胞,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是不同的癌症,只要它們都存在相應的“靶點”,那麼都可能對這個藥物有效。

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具有靶向性,相對傳統的化療,它可以相對選擇性地作用於與癌細胞有關的靶點,有人形象地把它比作“生物導彈”,打擊目標明確,可以定向打擊,而較少傷及無辜,也因此,打擊效果好,副作用相對較少。

但所謂的副作用較少,也只是相對的,是相比傳統的抗腫瘤治療化療而言的,正如導彈相對於傳統的炮彈,傷害平民百姓的風險機率更小一些,但不是絕對不會傷害平民百姓,這個道理大家應該能很好地理解。一個炮彈扔過去,好的壞的,一死一大片,而一個導彈打過去,由於有精準目標鎖定,它直接衝著要打擊的目標而去,顯然,打到壞人的概率非常大,而傷及好人的可能性較小,但顯然,並不是百分百能打到壞人,也不是百分百不會打到好人。

目前為止,極罕見有單一作用的藥物,是藥三分毒,副作用總是難免的,差別只在於副作用的多少和大小。靶向藥物治療有副作用嗎?這個問題前面已經說了,當然有副作用。接下來的問題是,靶向藥物治療的副作用低嗎?

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個方面回答。一是,副作用多嗎?二是,副作用小嗎?

一種藥物副作用數量上的多少,取決於它的作用靶點的多少,越是作用廣泛,也就是那種對這個有作用,對那個也有作用的藥物,我們治某種病,通常只用到其中的一種或幾種作用,而其他我們並不需要的作用,就是副作用,所謂副作用只是相對的,我們需要的就是它的正作用(希望取的療效),而不需要的就是副作用,正如敵人也是相對的,我們能夠利用的就不是敵人,是朋友,而當某天我們的需求目標變了,所謂的敵人可能變成朋友,而朋友卻可能變成敵人。化療藥之所以副作用多,就是因為它沒有選擇性,對全身有血液循環的地方,它都有可能對細胞殺傷,不管是正常細胞還是癌細胞,所以,化療可能會有脫髮、噁心嘔吐、腹瀉、口腔潰瘍、肝腎心毒性以及全身所有臟器功能受損可能、骨髓抑制(白細胞下降,貧血,血小板減少)等副作用,十多種、幾十種之多,這還是較常見的,還有很多少見的副作用。而靶向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則相對較少,較為單一,比如,用於肺癌治療的靶向藥物吉非替尼(易瑞沙),主要的副作用就是皮疹,腹瀉,瘙癢,痤瘡等,少數可能有間質性肺炎。數量上並不多。

副作用數量的多少當然是我們要關注的,而另一個要關注的問題是副作用的大小。副作用多,但卻並不嚴重,副作用不大,對病人的帶來的痛苦也不大;副作用盡管少,但卻很嚴重,甚至有的可能致命,這對病人的威脅更大。比如,上面提到的吉非替尼,有少數可能出現間質性肺癌,如果本身有肺部基礎疾病,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比如,治療B細胞淋巴瘤的美羅華,儘管副作用並不多,但有少數人可能在輸注過程中出現嚴重的輸注反射,甚至有的出現生命危險。可見,靶向藥物的副作用一樣要引起高度重視,弄不好也可能出人命。

總之,靶向藥物治療的副作用,相對化療來說,較少一些,副作用的特點和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但不等於靶向藥物不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有的也可能危及生命,不可掉以輕心。任何藥物,包括靶向藥物,關鍵是按規範使用,該用的用,不該用的不要濫用,對有相關合並症,不適合使用的,堅持不要用,或者慎用,在使用過程中要加強監控。(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腫瘤專科醫生


靶向治療副作用小通常是相對化療來說的,化療的副作用嘔吐,掉髮等發生率高,程度也比較嚴重,總體上靶向藥沒有這麼大大。

第一是“因藥而已”,不同的藥成分不同,靶點多少,效果強弱都有很大差別,比如說同為肺癌一代藥的易瑞沙副作用非常小,但特羅凱反應就很大,二代阿法替尼副作用很大,三代奧西替尼又非常溫和。藥不同差距很大。

第二是“因人而異”,同一個靶點同樣的藥不同人副作用狀況和大小都可能不同,比如同樣是肺癌t790m突變,同樣吃泰瑞沙,有的患者只有輕微皮疹,有的患者可能皮疹比較嚴重,而有的患者可能是嘔吐腹瀉,這都是因人而異。

總之,不同人病情體質差異大,靶向藥效果有差異,副作用有差別,耐藥時間也不同,所以應該嚴格按照治療規範,在主治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密切注意副作用反應並及時處理,嚴重時再諮詢主治醫生對應處理。切不可大意!

我是澤今出國醫療醫學部李森,專注晚期癌症靶向研究,歡迎關注我一起交流探討!


上海澤今醫學部李森


腫瘤的靶向治療全稱是“分子靶向藥物治療”,顧名思義,就是使合適的抗癌藥物瞄準癌細胞上的分子靶點,實施“精確打擊”殺傷癌細胞的獨特治療。這種靶點僅存在於腫瘤細胞,是在分子水平對癌細胞的生存繁衍起重要作用的特定的蛋白分子、基因或通路,這個分子靶點可能是一個,更可能是多個。

靶向藥物就是針對這些靶點,對腫瘤細胞本身或其誘導的微環境進行特異性干預,使癌細胞死亡或失去功能。由於良性細胞沒有這些靶點,靶向藥物不起作用,不會傷害正常組織細胞。顯然,和傳統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放化療完全不同,靶向治療是一種概念全新的治療。隨著2002年第一個靶向藥物甲磺酸伊馬替尼片(格列衛)在胃腸道間質瘤的批准使用,十餘年來,靶向治療在臨床應用得到快速發展,療效越來越肯定,技術越來越成熟。

靶向藥物與常規化療藥物最大的不同在於其作用機理:常規化療藥物通過殺傷生長活躍的細胞發揮作用,但不能準確識別腫瘤細胞,因此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殃及正常細胞,容易產生較大的毒副作用。而靶向藥物是針對腫瘤異常分子和基因開發的,它能夠結合腫瘤細胞或組織特有的異常靶點,阻斷某一特定通路,從而殺滅腫瘤細胞或阻止其生長。因此靶向藥物有著與化療完全不同的不良反應,而且總體來說,毒副反應較化療小。

腫瘤細胞靶點的出現在腫瘤發生、發展進程中至關重要,一旦發現腫瘤靶點的存在,就使治療有了靶子。所以,靶向治療多數情況比單純化療的療效要好。但是,實際情況要複雜很多,比如,同是肺癌不同的個體可以有不同的靶點;而不同的腫瘤可以有相同的靶點,如乳腺癌和胃癌都可以出現HER-2蛋白的過表達。這都使得當前靶向治療藥物的應用受到極大限制,實際上各種靶向藥物的治療有效率少有超過半數者;而且一旦有效,治療即不得中斷,連續多年保持“奇效”的還只是不多的個例。所以,理論的推測和實際治療效果還有較大差距;多數靶向治療還需與化療配合使用;有時還要多種靶向藥物合併應用才能有效。


康愛在線


靶向治療藥物也是和其他治療癌症的藥物一樣,被定義為是化療的藥物。但靶向治療藥物和化學藥物治療的作用機制還是有所區別的。比如靶向藥物是針對癌細胞內部發揮作用的,對周圍正常的組織和器官影響都較小,或是直接不影響。這些靶向藥物相比於一般的化療藥物,副作用更低。

靶向治療是一種特殊類型治療腫瘤方式,利用的是正常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微小差異發揮的作用。有時可單獨使用,也可和其他的治療方式結合應用。比如放療,手術和化療的治療過程,就可輔以靶向治療。

多數的標準化療藥物是通過殺死體內快速生長和分裂的癌細胞起作用的。癌細胞分裂很快,這就是為什麼這些藥物會對他們起作用。但是化療藥物也會影響體內其他分裂較為迅速的細胞,就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

靶向藥物比其他治療特別是化療,更加得有的放矢。有些藥物可能只作用於腫瘤細胞的一個蛋白,而有些藥物則可能是作用於不同的幾個蛋白。但這並不表示靶向治療沒有任何的副作用,只能說副作用較低。

耐藥性是靶向治療較為常見的副作用反應。主要是發生在治療後6-12個月,體內癌細胞會適應靶向藥物,進而產生嚴重的耐藥性。此時服用再多的靶向藥物,也將無法起到任何作用。腫瘤還是會繼續生長、分裂和增生。

常見的不良反應還有皮疹、腹瀉、厭食和乏力等。其中皮疹較為常見,這可能歸結於腫瘤細胞和皮膚細胞有著某些相同或相似的通路所致。

對於靶向治療出現的這種副作用,雖然影響較低,但也要注意護理。針對靶向治療中產生的這種副作用反應,可進行第三代去壁靈芝孢子粉的協同治療。在減輕治療副作用的同時提升病人自身免疫力。


科學漫談靈芝


您好,每種靶向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都不一樣。

常見靶向藥副作用有:疲勞,咳嗽,噁心,食慾不振,皮疹和瘙癢等。


每位患者的體質和病情嚴重程度不同,所產生的副作用也有所不同。


患者在服用靶向藥物期間出現不能耐受的副作用,請立即諮詢主治醫生,及時調整劑量或者更改治療方案。


——來源於“中印醫療”官網:www.zhongyinyiliao.com


中印醫療


家人口服靶向藥數月,從一個無症狀的初診腫瘤患者變成毫無食慾、極度衰弱、甚至坐輪椅危重病人。血小板低到30,肌酐接近200,口腔潰爛,四肢佈滿皮疹,心包積液,下肢水腫,面部浮腫,心慌氣促。但腫瘤確有縮小,靜脈瘤栓有所消退。從我們的體驗來說,多靶點的靶向藥的副作用與化療沒有多少區別,副作用是在半個月後出現的,且不斷加重,最後只能吃兩口飯,還會嘔吐出來,4個月後無法耐受終於停藥。停藥1月後,靶向藥的副作用就消失了。


方式43


靶向治療藥物的副作用與化療的副作用沒有大的差別,都屬於干預藥而不能治癒。簡單的解釋,所謂的癌細胞在患者體內長得很快,因為患者免疫力低下,實際癌細胞很脆弱,施加干預就可以阻止或延緩其生長,化療藥和靶向藥具有這個作用,沒有治癒的作用。靶向藥一般是阻止癌症發展的某種分子變化,與化療藥的治療機制有所不同,但毒副作用也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