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工人找不到工厂,现在却是工厂找不到工人,是年轻人不能吃苦还是工厂没钱赚?

Queen的婚姻育儿观


准确来说,好工厂很容易招人,差的工厂很难招到人,并不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吃苦,而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所有人都不愿吃苦,当今社会,又要让人吃苦又不肯多给钱,谁会愿意呢?大家又不是雷锋叔叔。

以前的工人找不到工厂工作,那应该是60、70年代的事情了,那时候都是囯营单位,当时工厂很少,大批的知青分子都挤破脑袋想进厂,想成为一名工人,可名额只有一点点,所以大部分民众都无法成为一名工人,但自从国企改革后,再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此后就很好进工厂了,只要要求不是太高,当一名普通员工还是非常好找的。但是,如果想进好厂,想不辛苦,还想工资高,福利待遇又好,这样的工厂还是不多的,只有找准那些大型外资企业、大型国企或一部分知名的民营企业,只有这些企业,才有机会符合轻松一点、工资高一点,福利也好一点的要求,但这些好公司的员工非常稳定,哪怕偶尔有一、两个空缺岗位,公司也不需要对外招聘,早就被内部员工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给抢了。我们工业区就有几家好工厂,长年不见对外招人,但附近其它工厂的员工的稳定性就非常低,原来他们都在等待那几间好厂招人,一旦在好厂工作的朋友放出招人的风声,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去面试,如果通过了,连原公司未领齐的工资都不在乎了,直接收拾包袱到新公司上班了,后来,我从友人那里打听到,那几间好厂的工资高到吓人,一线员工平时可以拿到六七千,加班多的时候能破万,像这样的好工厂,一般是很少招人的,也是很难进的。

如今,真正难招工的工厂都是那些工资给不起的,他们因为工资低,员工就会流动性大,就无法做出好品质的产品,就会经常被退货、返工,那最后就会变成公司赚不到钱,员工也工资低,满意度也低,员工稳定性就会差,每天都有人离职,新入职的员工又不熟手,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质量问题,像这种工厂就会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所以说,好的工厂很好招人,而差的工厂很难招到人,而这个好与坏,主要体现在员工的薪水高低。并不是年轻人不能吃苦,而是钱没给够罢了,不信把工资提到六七千元每月试试?


设计制造迷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工厂到处缺工人,工人满大街的在找工作!以下是个人经历:人性化的工厂工资低一点也很少缺人,套路多的厂天天招人,我亲身经历过,记得有一个大厂,还是世界500强的企业,是这样套路的…每天大量招人,第一步先自费体检,第二步面试入职,第三步入职后第一个周自费生活!第四步,自离不给工资!看着很正常,但是套路就在其中,第一个体检费,80元!第二是极大多数都会上一或者几天天班就走!企业一个月至少挣多少钱呢,工价是17到18元一小时,每天至少10个小时!100×80×30+100×18×10×30等于78万,没错哪怕除去体检费,还有50多万,实际上还不止100人,这套路深吧!你只要去面试了,肯定会试一天吧,这就是有些厂天天大量招人的原因了,当然也有是因为待遇低招不到人,但是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好多小厂待遇也很低,但是人家不缺人!每天我们都可以看见提着行李打工者者到处找工作!有句话在打工者之间很流行!你想要钱,人家想要你命!过度剥削和套路多,就是现在工人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原因了!等着吧,年轻人都没钱没时间谈恋爱,中国光棍大军越来越庞大了,老龄化到来的时候,多少血汗工厂要倒闭!


李sir351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为什么以前工人找不到工作?那是因为之前的就业机会实在太少,我记得十多年前,我出来打工,找工作找了一个月,皮鞋都走烂了,一家工厂一家工厂去问,人家都不招工,直到一个月后问到一家,说明天八点招人,叫我早点去。

第二天,我也没看时间,因为当时自己没手机,天还蒙蒙亮,我就去那家工厂门口等着,过了很久才有人陆陆续续到来,他们也是来应聘的。



到了七点四十分,应聘的排队,大家打了鸡血一样迅速排出了一条长龙,我被挤到了中间,我估摸了一下,这条长龙至少有五百人,当时面试是一个一个来的,效率很低,轮到我时已经到了中午十一点半,第一关检查手的灵敏与五官,过了,第三关要检查证件,当时要三种证件,身份证,毕业证,流动人口证,我没有流动人口证,直接被刷了下来。

在回去的路上,心中十分苦闷,也十分懊恼,带着饥饿与疲惫垂头丧气回到出租屋,蒙着被子,痛快地哭了一回。



我们那时候的人真难吃苦,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染整公司当杂工,每天都要搬十多吨的胚布,为了学技术,只要一有时间就跑去染色师傅那里去帮忙,因为那时染色师傅的工资比较高,多的时候能拿一万,我很想得到这份职务。



每天下班之后我又拿笔记本记下染色流程与工艺,半年之后,我学会了活性分散酸性阳离子直接硫化染色工艺,当时车间正好缺一个染色师傅,我毛遂自荐跟车间主任申请,他没同意我去,而是叫一个老员工去做,老员工做了一个星期没做好,下岗了,最后我终于得到这份工作。



当时的我们非常敬业,一点都不怕吃苦,作为染色师傅,也算是技术工人,对技术工艺的追求孜孜不倦,力求最好,岗位对技术的要求也高,谁做不好谁就下岗。

转眼之间,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社会已不似从前的社会,各类工作岗位齐全,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自己创业,如今创业的门槛非常低,只要能多花一点心思就能创业成功,挣多挣少无所谓,能养活自己就行。



所以现在很多工厂都招不到年轻人,不是年轻人怕苦怕累,而是现在的选择多了,何必去工厂受约束?不像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刚开始只能进工厂打工,因为那时的创业成本实在太高。


潇湘笔客


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国家政策。

1.工资问题:

10年前本地的第一碗蛋炒饭价格2.5元,工资普遍为2000元左右。10年后本地一碗蛋炒饭10元,工资3000元。不用看统计局数字,工厂工资的涨幅也远远赶不上物价的涨幅。好多家庭还要负担房贷,水电,气,网费,香烟,小孩开销,这3000元工资看起来就像一个笑话。但工厂还是一直不愿意在工人身上花费过多开销,直接造成招人困难,这主要是工厂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是制造业不挣钱的困境才造成此种情况。

2.岗位缺口大,适龄人口少:

国家制造业蓬勃发展,岗位缺口越来越大,社会却逐步迈入老龄化,青壮年一人难求。

3.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失严重:

三四线城市、发展水平低的省份地区,劳动力大量外流,本地工厂招人困难。

4.劳务派遣大量介入市场:

劳动法规定,劳务派遣只能适合于临时短暂的可替代性工作。然而现在大部分企业包括许多国有企业为了规避用工风险,都 违法将劳务派遣公司作为主要的工人来源。一家企业只要多和几家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劳务公司就会源源不断的送来员工,企业彻底摆脱了招工的麻烦和用工造成损伤的风险。但是请问那些企业家,hr,你这样你们这样做置法律于何地,置工人的利益于何地?工人如想进入工厂,只得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劳务工和正式工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工资上,也体现在社保公积金以及受到伤害承担责任的问题上。本律师认为这种用工形式不仅违反法律,而且造成了大量的社会不公,急待国家干预,但法院都在大规模使用聘用制书记员,本人无话可说。劳动者都被劳务公司以各种方式吸引走,小企业自行去招聘就显得更加困难。

5.学生大量进入企业:

现在的本科生进入工厂一般是在技术性岗位或者行政岗位工作。还算比较正规,能学到东西。但技校大专生进入工厂,一般都在生产岗位上从事繁复的劳动。这些本该进入社会的劳动力,被学校强行送往特定的有利益往来的工厂,造成市场上适龄工人的人数进一步减少。

综上,这就是我认为的现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招工难的原因。


减不下来肥的人


我记得央视报道最早用工荒是2003年,而那时候民工荒是技工荒,也就是缺乏技术性工人(新闻里还用工厂主给出二十万的年薪,在当时是非常高的薪水),很快到2005年左右,就形成了普遍性的用工荒。而我国劳动力的绝对数减少要到2012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随着在资本家在竞争的压力下,需要最大限度的压榨剩余价值,商品价值=不变资本(机器厂房等)+可变资本(工人工资)+剩余价值。

那么资本家为了榨取最大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扩大机器的生产效率,也就是走技术路线,那么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赚取工资所花的时间)就会减少,比如以前工作12小时,其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是6小时,其他6小时就是被资本家剥削的剩余劳动时间,剥削率就是6÷6=100%通过提高机器等生产效率,那么自然现在必要劳动时间只有3小时,劳动时长12小时不变,资本家剥削的剩余价值时间增加到9,剥削率就是9÷3=300%。这种办法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

另外一个就是增加劳动时长,还是以12小时来算,工人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那么把工作时长增加到14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增加到8。这种也被称为绝对剩余价值。

因为人有生理极限,需要睡觉休息吃饭,所以绝对劳动时间的增加有其极限,然而要实现相对剩余价值显然就要提供大量的技术研发投入,虽然其增加利润率(马克思所说的利润率与我们常常用的西方经济学企业利润率不是一回事)的能力要强的多,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其实很难做到。所以对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才是常态,如今的996广泛盛行,连处于技术前沿的互联网公司都广泛使用996。

过去我们常听到中国能够崛起的优势在于人口红利——劳动力充足且廉价,说白了就是血汗工厂,随着中国劳动力的绝对数减少,又有了工程师红利——中国几十年来的教育投入,有了一大批有高学历的人才,当然本质上还是廉价劳动力,只是读过大学的血汗工厂。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能得出一个非常恐怖的未来。

资本家的剥削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殖之后,一部分为了个人享受(相对于工人来说或许很多,但是相对他的财富来说并不多,因为他必须把更多的资本用于投资以获得更多资本,不然他就会在竞争中失败,而沦为无产阶级),更大一部分用于资本的再生产,所以资本才能生生不息。同样的道理,劳动力也是如此,他也需要获取工资,以得到劳动力的再生产。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劳动者的工资不仅仅要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还要能够结婚生孩子以及养大孩子,维持家庭。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最大限度的压榨,那么必然导致人口的绝对减少,因为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无产阶级是没有能力维持自己的再生产的。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就描述了19世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人阶级,因为无力承担再生产的费用,选择不结婚,或者说推迟结婚,而很多英国女性,为了选择一个与自己财产匹配的男性,往往错过婚育年龄而沦为老处女(福尔摩斯的房东就是个老处女)。

事实上,在现代国家中,这种情况是越演越烈的,比如我国台湾省,从未结过婚的女性达到42%。日本的少子化也首先是结婚率的降低。

越是现代国家生育率越低,反而是一些落后的前现代国家或者民族,生育率极高,我就不说是哪些了。
我们的未来,将会是人口的大幅下跌,现在我们嘲笑欧洲白左给中东移民开门,结果导致社会混乱,同志们,说这种话的人不是傻就是坏。是谁需要增加劳动力呢?显然是资本家,那么资本家会受到移民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困扰吗?这只不过就是前车之鉴而已,我不认为二三十年后,我们会不引进大量移民,以填补劳动力空缺。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也讲过,因为随着机器的使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所需要的劳动力是减少的,这就使得劳动力的相对过剩,而现代西方经济学也说,一定的失业率有利于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因为无产阶级除去自己一无所有,为了生存必须出卖劳动力,那么有失业率自然会降低自己的工资以获得工作。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在中国,过去40年改开我们是进步的,那么生产力进步的,那么必然导致劳动力的相对过剩,而最近十几年确是用工荒。

甚至于某些地方,居然还出现这种事,可见资本家对于廉价劳动力的渴望。

无产阶级现在不过是选择用脚投票而已,赚不了啥钱还不能不做吗?不买房子不结婚,佛系的过了。


木荣雨北


以前工人找不到工厂是因为我们那时还年青,现在工厂找不到工人,是因为我们只得生一个孩子。孩子的唯一性,具有绑架性、惰性和任性。我们十四亿人口的国家,还没有完全达到不需要吃苦就能致富的程度,而少数人轻松赚钱的假象掩盖了这个事实, 结果两极分化,眼高手低的回来啃老,能者变电商在顶极赚钱。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只有极少数人和公司能做到,大多数人除了一部让自已漂漂然的智能手机外,生存状况依旧, 但人们却不再愿回到劳动中了。工人有老板的资态,老板重拾工人的卑微。老板的微利难敌工人的工资预期而消失。低工资不想做,高工资没人开,宁愿选择玩也不做,我们的劳动力并不缺,而是缺乏想干劳动的人,这是一个问题……


稻草人716


给你这样解释吧,一是现在的年轻人确实怕吃苦受累,嫌工资低,工作累,二是,现在年轻人的学历越来越高,在传统中国家庭对孩子未来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老百姓脑海里,是,谁想让中国的孩子吃苦耐劳一辈子,但是现在小企业遇到的尴尬,就是招来的年轻人学历很高,可办公室的职位有限,竞争激烈,应聘普工的人越来越少,高职位竞争激烈,底职位年轻人的热情性不高,普工更无人问津。然而对小企业来说,技术员工资虽然高,但要的并不多,主要还是普工,所以工资也不太高,所以现代小企业要改变自己运行模式,加强智能化技术,重视智能化技术工人,重视自动化维修工的培养,


火狼468


制造业,工厂这一名词,体现出来的就是单一,机械式,提升空间少。(别跟我争论,事情就这样)

现在除了电子和成衣相关的行业,其它行业用工,普遍一线工人年龄都在35以上吧?特别是重体力活的,基本上不会有40岁以下的新鲜血液加入。

做老板作为管理人员,对这个都很无奈的。

原因很简单,改革开放初期,70/80后是支撑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重要组成,他们的文化程度基本都是初.高中以下最多就是大专,他们已经做习惯了,而文化又决定没有太多选择空间,留在现在的行业做下去很正常吧?我见识过工厂内部提升的管理人员,连电脑打字都不会的。

而他(她)们都是为人父母者,自己已经这么辛苦,肯定不会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走同样的路,而他她们的子女或90后,多少文化层次都比较高,不屑于干是不是人之常情?还有一点,工厂打工,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低层次的。而就业机会更多选择的情况下,考虑做哪一行,这些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年轻人对什么美团各种快递,又轻松又自由的感觉,工厂是不会有的,年轻人会怎么选?这就是社会变化。

其它什么工厂间提薪吸引人员增加培训等,在这里就不说了。


抽根菸先讲嘢


从现在的社会现状看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没有打算进工厂。不知道是以前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别人的误导。我这样说吧,如果你想进工厂的话,你身边总会有朋友或者亲戚,告诉你工厂的不好不好不好。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会很犹豫,没有目标。另外,现在这个社会自主创业的或者是合伙创业太多了,无论是创业还是做自媒体,工作都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现在的年轻人,还是比较浮躁的,你给他固定的工资,每天把它放在工厂里面,10个小时,他很难呆下来。换一个方法说,如果一份工作,是左跑右跑跑,这边忙忙那边忙忙,我相信会有很多的年轻人会喜欢这份工作,不是在一个固定的岗位上做同样的事情。同样一份事情,做的多了,肯定会显得枯燥,乏味。我感觉这就是现在年轻人不想进工厂的原因。


不挑食的菜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1.物价高收入低无法达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有很多工作一眼就能看到老,心有不甘;

2.工厂的生活太单调,没有乐趣可言,而且工作时间长,一年到头几乎都是在上班,请个假往往扣的钱比正常上班日均收入还要多很多,所以工人是很难请假的;

3.现在大部分工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这和工厂招人的门槛比较低是有关系的,现在的人虚荣心非常强,生怕被人看不起,不进工厂也是自然而然的;

4.有些工厂还特别危险比如响水化工厂爆炸,现在独生子女比较普遍,长辈儿也不愿意让年轻人进工厂受这种危险

5.目前社会风气就是向钱看,有了钱就高人一等,工作还要光鲜!看看现在比较火的相亲节目,什么样的人受欢迎,什么样的人不受欢迎,就很能反映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