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秦腔唱词的安排和运用?

萌萌小笑笑


秦腔十分重视唱词的安排和运用,直接继承古代说唱艺术的传统。唱、诉结合则是它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所以秦腔剧本都要在适当的地方特意安排大段唱词,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通过演人唱情的手段,达到感人的效果。

  • 例如《单刀赴会》中乔玄的“前三皇后五帝安邦有道”一段34句唱词,历数此前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兴衰得失,颇有代表性,受到观众欢迎,以至成了“官乱弹”,常被艺人们在一些戏中借用。直到后来,在农村野台子演戏时,还被作为“开场生”唱的“开场词”。
  • 其他例如:《打镇台》王镇唱的“皮鞭打气得我心中冒火”一段34句;《斩秦英》唐王唱的“有为王打坐在长安地面”一段64句;《大报仇.争先锋》刘备唱的“哭一声二弟三弟兄难见”一段82句;《斩韩信》韩信唱的“我只见黄毛女面前立站”82句;《李渊辞朝》李渊的“唐李渊坐二堂前思后想”88句;《伍员逃国》伍员唱的“我不敢高声哭只把泪掉”68句;《游苏州.私访》康熙唱的“崇祯王登了基天下大乱”76句;《焦赞杀府》十三场杨延景唱的“打开书信仔细看”96句;《鄱阳湖》十三场张子明的“见的王爷骂破口”86句;《表八杰》张子明的“只见公子骂破口”92句;《下河东》赵匡胤唱的“胯下白龙出御营”100句;《孙膑坐洞》孙膑的“自幼儿学艺云梦山”104句;《铁丘坟》柴郡主唱的“柴郡主出府来西风飘荡”134句等。
  • 有些戏中甚至还有比这些更长的唱段,譬如陕西西府和甘肃一带的秦腔剧本,不如西安的剧本凝练,更近口语,场次多、篇幅大,以唱段长为其一大特点。即使相同剧目如《铁丘坟》中柴郡主扫墓的这段唱词,甘肃本则从“清早间在府下孝衣更换”唱起,一唱就是214句,比西安本要长一倍。至于普通剧目中,二三十句的唱段,在秦腔剧本中是普遍现象。剧作者通过这些慷慨激昂、痛快淋漓、如泣如诉的大段唱词,充分揭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变化,构成一种戏剧行动,用来推动戏剧冲突的发展。演员爱唱,观众爱听,往往会产生极高的艺术效果。

秦腔的唱词在体现唱、诉结合的艺术特点方面,除安排大段唱词之外,在实际运用中还有一些其他方式。

  • 如在《宋江访友》中,就用的是诗与唱结合的方法。宋江杀了阎婆惜,被发配江都,一个人在单间牢房里思想自己的遭遇。剧作者为之安排了“我时运不来好奇怪”一段慢板唱词,宋江唱着唱着便激动了起来,不由得便念起诗来:

(诗)可恼阎婆惜,

偷情把我欺。

私通张文远,害煞了宋押司。

(唱摇板)忘恩负义阎婆惜,你不该偷情把我欺。花费我金银全不悔,发配在江都依不依。

(诗)可恼晁保正,

先生叫吴用,

刘唐把书下,

才遭了此事情。

(唱)我手指梁山怨晁盖,你不该差人下书来。高楼上失却公文袋,偶杀婆惜下贱才。

(诗)贫母在高堂,

丢妻守空房。

阵阵思想起,

痛煞了我宋江。

(唱)儿本是娘的一块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大丈夫只落忤逆后,水流了千江不到头《周仁回府》是把唱与周仁的内心独白结合起来;《苏三起解》是用唱代替对话;《三堂会审》是用唱回答审问;《铡美案》的“三对面”是以唱进行公堂辩论;《走雪》是用对唱话家常;《苏武牧羊》是以上半句与下半句接唱的特殊形式,表现苏武与李陵二人心心相印的兄弟情谊和政治观点的分歧。

  • 这些不同类型的唱词安排,都体现了唱与诉的有机结合,把唱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表现出了戏曲艺术所独有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