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通俗易懂、简短有力的广播评论

2019年5月27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迎来70周年。与新中国同龄,与新上海同日诞生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栉风沐雨70年,始终以传播向上的力量为己任。

3月18日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各频率推出《与共和国同频共振——纪念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重温曾经回响在上海天空的广播的声音。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官微同步图文呈现,也欢迎你通过阿基米德和话匣子FM收听。

现在,请把耳朵交给我。

因为,收音机响起的地方,总有故事发生。

作为社会变革之声的话语体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自建台起就开展新闻评论工作,对重大事件和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

无论是50年代为工人创立的《王小妹谈时事》,还是为基层农民开办的《阿富根谈家常》,抑或是与青年交知心朋友的《广播漫谈》……早期的评论栏目,写听众想知道的事,说听众能懂的话。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通俗易懂、简短有力的广播评论

周瑞金(左上)、邓伟志(左下)、江曾培(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播评论样式不断推陈出新, “本台评论”“广播杂谈”“短评”“编后”“大家谈”……不一而足,也在台内外培养建立起一支200多人的评论员队伍,社会名家苏步青、著名评论家周瑞金、邓伟志、江曾培等都是广播评论节目的作者。

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曾通过《今日论坛》向全市人民发表题为《同心协力,办好15件实事》和《共产党员要永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播讲话。《今日论坛》节目也被列为全国新闻优秀栏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马上在早新闻中设立了评论专栏《东方论坛》。《东方论坛》撰稿人之一许兴汉介绍说:“《东方论坛》都是“即时评”,昨天的消息,今天新闻播出后,就跟着播出评论,上海人讲就是‘打打滚’(火热)。”

当时,《东方论坛》还创新了样式,直播室内,主播直接与记者、评论员电话连线,以一种聊天的方式展开话题,用类似谈话的交流方式边述边评,突破了原先“为说而写”的界限。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通俗易懂、简短有力的广播评论

2005年9月,时评节目《990评论》新闻发布会现场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通俗易懂、简短有力的广播评论

正在进行中的《2019上海民生访谈》宣传海报

进入新时代,广播评论仍然是广播舆论宣传的利器。广播新闻中心副主任张明霞说:“我们在《990早新闻》开辟了‘晨间快评’、‘编者的话’等栏目,也在时政访谈节目,如《市民与社会》中,通过对专家、学者的访谈,作出及时的解读和分析。”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通俗易懂、简短有力的广播评论

《市民与社会》主持人秦畅

置身时代洪流,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评论将继续广开言路,明辨是非,奏响每个时代的强音。

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70周年系列音频—通俗易懂、简短有力的广播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