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被冤枉了二百多年

徐達和朱元璋的關係淵源頗深。他們是發小、少年時的夥伴,後來追隨朱元璋一起南征北戰。同在郭子興麾下之時,曾經從敵軍孫德涯部眾營中以命換命救出朱元璋。徐達“以智勇之資,負柱石之任”,為大明王朝的開創立下赫赫戰功,成為明朝的開國功臣。征塵未洗,他又一路北伐,揮師大都(今北京)為開拓疆域、守衛邊疆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所以,他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

明太祖朱元璋被冤枉了二百多年

朱元璋登基稱帝后,為了表彰功臣,於1369年新年頒發詔令建立功臣廟,親自對功臣的位次進行排列,徐達因功勳顯赫被列為首位。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他考慮得最多的問題就是朱氏子孫能否永葆江山。他擔心自己死後幼帝制服不了權高望重的功臣們,於是尋找種種藉口,殺戮功臣以消除隱患。

在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時,文雅體弱的太子朱標曾經規勸他別亂殺無罪之人,否則會傷害君臣之間的感情。朱元璋聽後當時並未說話。第二天,朱元璋將一根有剌的杖扔在地上,讓朱標去拾。朱標有點為難,因為杖上面全是剌。朱元璋見狀便把剌杖撿起來,用鋒利的劍將上面的剌削去,遞給朱標道:“你擔心你的手被這剌杖上的刺扎到,我把這些刺替你削去,然後再遞給你,豈不更好?”

那麼,什麼樣的人為剌呢?一是有野心可能篡權的人,二是功高蓋主、功高震主,威脅皇權之人,三是擺不正位置,拉近君臣距離的人,四是貪婪無度挖大明經濟基礎的人。這幾種人,疑心頗重的朱元璋決容不下。

明太祖朱元璋被冤枉了二百多年

至於徐達的死因,傳說是被朱元璋所害。有人說,徐達在北平時曾患有背疽,這種惡瘡難以治癒,朱元璋便宣徐達返回應天調養.洪武十八年(1358年),徐達回到南京。在醫生的精心調治下,徐達的病情有所好轉。朱元璋聽說徐達的病情好轉,心裡也很高興,他親自來到徐達的住的地方探望他。見皇帝來了,徐達欲起身跪拜,朱元璋連忙制止,並在徐達床邊坐了下來,和徐達閒談起來。朱元璋猛然發現徐達身邊有一本兵書,心裡非常不高興,臉色立即陰沉下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了。朱元璋回到宮中,便有些心神不寧,懷疑起徐達來,他決心要除掉這個可疑之人,以免後患。於是派人給徐達送去一盤蒸鵝,其用意十分明顯,因生背疽之人最忌吃蒸鵝,會引發死症。然而,皇命不可違,徐達明白了,君賜臣死涕泗橫流,當著內侍的面含淚將那隻蒸鵝吃了下去,病情果然加重,沒多久就死了。徐達果真是朱元璋害死的嗎?難道徐達也是杖上的刺?筆者才疏學淺,卻也發現史傳疑點重重,謎霧一般。有的史書考察論證,覚得“賜食蒸鵝”是野史裡為了貶低、斥責明太祖而將事實歪曲了。所以,“徐達吃蒸鵝致死”便成為一個體現朱元璋狠毒狡黠的傳說,在民間廣泛流傳。

徐達是順手的杖呢還是杖上的剌呢?明史列傳第十三《徐達傳》中記載:

1371年,徐達被派往北平駐守,從那以後他經常是春季離京上任,到冬季回朝後,又馬上歸還將印。根據朝廷的禮儀制度,身為丞相的徐達在外出之時,為了顯示威儀,應當有相應規模的儀衛。可是他外出時經常坐一般的馬車,生活十分節儉,從不為了炫耀自己顯達尊貴的地位而鋪張揮霍。

朱元璋曾打算將自己做吳王時居住過的王府賜予徐達,可徐達毅然辭謝,沒有接受。一日,朱元璋將他帶到昔日的吳王府,並設下計謀把他灌醉,之後把他抬到床上,蓋好被褥,打算通過這種方式迫使他接納封賞。酒醒之後的徐達嚇得不知所措,連忙下床跑下臺階,趴在那裡高喊自己犯了死罪。朱元璋見他這樣謙卑恭順,內心十分歡喜,便不再強迫他接受吳王府了。就在徐達舊邸前面蓋一處封侯的宅第,在表彰他的牌坊上題上“大功”二字。

有一次,朱元璋將徐達召進宮中陪自己下棋,還讓徐達用出真本事,徐達只得勉強硬撐著和皇帝下棋。兩人從清晨直下到中午,一盤棋還沒分出輸贏。正在此時,朱元璋接連吃掉徐達的兩個子,但徐達卻不落子了。朱元璋沾沾自喜道:“為何將軍不落子啊?”

這時,徐達慌忙站起身來,跪地行禮道:“請皇上再仔細地御覽全局。”

朱元璋定睛細看,才發現棋盤上的棋子已被徐達排成了“萬歲”字樣。朱元璋十分歡欣,便把下棋時所在的樓和莫愁湖都賜予徐達,這座樓便是此後的勝棋樓。徐達儘管勞苦功高、地位顯赫,既是皇帝兒時玩伴,又是皇上的兒女親家,可徐達從不傲慢自負,在皇帝跟前更是恭順謙卑、謹言慎行如同不會說話。如此徐達,何談杖之刺焉!

其實,明史之中,只有徐達生背疽的記載。沒有什麼“君賜臣死涕淚流,徐達吃蒸鵝致死”的任何記錄。明史乃清時張廷玉等人撰寫。明清兩朝系敵對的兩朝,若有此說,定會如實記載,沒有必要將其刪除。“送蒸鵝”的說法,最早源於明代中葉徐禎卿專講明初掌故的筆記《翦勝野聞》中,但當時只有“賜食”之說,未說賜的是什麼食物。就連清代《四庫總目提要》也認為,《翦勝野聞》一書不可信,“書中所紀,亦往往不經”。可是,清代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轉述了“賜食”這個故事,並自主加工為“賜以蒸鵝,疽最忌鵝”。今天分析,似乎趙冀是把這個故事作為“無稽之談”來講的。沒想到後人竟將“朱元璋賜徐達蒸鵝”傳成了確鑿發生過的史實。

從醫學方面看,“疽最忌鵝”也難以成立。江蘇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李群說:鵝被稱為“發物”,這是中醫上的說法,而據她瞭解,目前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對於鵝會導致背疽嚴重,甚至導致人死亡的說法,都沒有一個嚴謹的臨床試驗或動物試驗來證實。這種說法是否成立還很難說。

《中醫藥文化》有從中醫學角度揭秘徐達之死一文,該文認為:“徐達死於朱元璋所賜蒸鵝,通過歷史考證,加以中醫理論分析,認為食鵝致死說缺乏可靠的文獻依據和充分的歷史理由。從明史的記載與中醫理論分析來看,晚年的徐達患背疽是有據可循的,在此基礎上,由於時政的恐怖氣氛所造成的巨大情志內傷可能是其病情加重,最終死亡的重要因素。

明太祖朱元璋被冤枉了二百多年

致力於學術打假的方舟子有文雲:“疽最忌鵝”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所謂背疽,在現代醫學看來,是背部發生了大面積急性化膿性感染,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導致的。在今天治療起來並不困難,用抗菌素和動手術排出膿液,即可望痊癒。而鵝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並不能含有能導致病情惡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強患者的營養,因此根本不需要“忌口”。後世的人們為什麼相信朱元璋會送蒸鵝毒死徐達呢?因為徐達在世之時的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朱元璋己開始誅殺功臣。胡惟庸案發生在1380年。而徐達死後的1393年朱元璋又興起藍玉案,被牽連者15000多名公候伯和文武官吏統統被殺。徐達死在胡藍之獄中間,因此被後世文人想當然地認為徐達是被朱元璋有意毒死的。胡藍兩人的所作所為,實屬杖剌,該殺。只不過殺人如麻,其中必有冤魂。

從正史看,找不到殺徐達的任何理由。徐達不僅是順手之杖,而且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朱元璋曾稱讚徐達:受命就出發,成功就歸來,不因有功而驕傲自誇,不貪戀女色,不貪取財寶,正直不偏,沒有缺點,如同日月一般光明,僅有大將軍一人罷了。

徐達是1385年初在南京逝世的,終年54歲。朱元璋聞訊後決定罷朝,還親自前往靈堂弔唁,神情十分哀傷,痛哭不已。之後,朱元璋追賜徐達為中山王,賜諡武寧,其三代皆被封為王爵,賜其在鈡山之北安葬。朱元璋還親自為其撰寫碑文,並命人塑徐達像置於功臣廟,位列第一。

1402年,徐達之女冊立皇后,是為仁孝徐皇后。徐達後人均系皇親國戚,朱徐兩家又再次通婚,徐達之孫娶太祖第五子周王長女蘭陽郡主為妻。徐達後人世襲王位,徐府十分豪華,金丁朱戶,門楣懸“大功坊”匾額,氣度非凡,無限風光,大明一朝絕無僅有。

種種事實表明,徐達之死,大明痛失棟樑,太祖哀傷欲絕。朱元璋毒死徐達之說難以成立,明太祖朱元璋竟被後世冤枉了二百多年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