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深圳千萬職工,為何他們評上勞模?7位獲獎者為你解密

深圳是經濟大市、產業大市、人口大市,今年深圳有178人在五一國際勞動節,獲得全國、廣東省和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章,成為新一屆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

在擁有千萬職工群體的深圳,這些人因何評上勞模,在深圳市總工會的推薦下,我們接觸了其中七位,或許能為我們找到答案。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黎明華:

改良工藝工序,45度高溫且重氣味船艙一待8小時

点赞|深圳千万职工,为何他们评上劳模?7位获奖者为你解密

從務農到技術骨幹,從一線工人到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助理,10餘年間,黎明華靠踏實與汗水,在嘈雜車間、酷熱船艙中潛心鑽研工藝和工序。

深圳每年的高溫天氣至少5個月以上,當室外溫度在35-40度時,船艙裡溫度將達45度,且瀰漫難聞的樹脂氣味,皮膚也會因與玻璃纖維接觸而奇癢難忍。這在同事口中“根本待不下去”的船艙,黎明華從未退縮,甚至一待就是8小時。

他思路開闊、善於總結,不斷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公司決定採用真空成型先進工藝時,曾臨危受命改進成型工藝技術,將以往3-4個人花一天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變為2個人半天即可完成,節省了材料、時間與人工,成本節約28萬多元。

“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就是:要思考、要勤學,不怕苦、不怕累,有時在岸上待命看到自己生產的船,很有成就感,這大概就是我前行的動力。”

——黎明華

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國華:

精通每一道木雕工序,傳授技藝從不“留一手”

点赞|深圳千万职工,为何他们评上劳模?7位获奖者为你解密

從16歲拜師學木雕,到任深圳祥利工藝傢俬有限公司技術主任,王國華的雕刻生涯已持續了27年。儘管手工雕刻受到數控機器衝擊,他始終認為手工雕刻或深或淺的力度、或曲或直的走線,才能賦予每件作品情感與靈魂。

技術是王國華最看重的,從設計畫圖,到打胎、修光,再到打三角刀、刮磨,每道工序他都瞭然於心、樣樣在行,曾獲“觀瀾杯”全國紅木雕刻大賽特等獎、深圳職工技術創新運動會木雕工比賽一等獎、深圳技術能手稱號,創作的八駿圖梳化、四季花梳化、百鳥梳化、花鳥屏風等擺件被深圳紅木傢俱博物館珍藏。

雕刻工藝中手法最細膩、最難學的就是紅木雕刻。王國華當學徒時,師傅雕到關鍵部位會把他支走,總會“留一手”。但王國華不想保留,所有技藝全部傾囊相授,經手徒弟已有百餘人。

“傳統技藝需要傳承,勞模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其中也包含不斷向前輩學習技藝,在不斷學習中、在樣式創新中把技藝傳承下去的信念。”

——王國華

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趙雲輝:

從“春繭”到國際會展中心,著名地標的“顏值”都與他相關

点赞|深圳千万职工,为何他们评上劳模?7位获奖者为你解密

趙雲輝長得“不高調”,但經手的項目卻個個有響噹噹的名頭:春繭體育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天津濱海國際機場T2航站樓、南京青奧會議中心、江蘇大劇院、成都西部博覽城……他先後參與施工18個項目,個人參建項目獲得參建魯班獎5項、國家優質工程獎、中國鋼結構金獎11項。

趙雲輝常年在一線工作,專攻金屬屋面,如今是中建二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國際會展項目C8C9地塊屋面項目總指揮。在同事眼裡,他是敬業、專業、始終有著對精益求精的執著,更是工匠精神的典範。

“他總是接手棘手的設計任務,創造了許多第一。他總是身先士卒,一次在工地上,40多度的高溫,我們一下車就被熱浪烤回車裡,他卻頂著烈日,走到60多度金屬屋面的屋面板上。”在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工會主席李峰印象中,趙雲輝總是那個“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

“每一個建築都是歷史的見證。看著自己設計的屋面變成真實的建築,特別是看到壯觀的航拍圖片,想到它要在這座城市服役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就讓我覺得工作容不得絲毫馬虎。”

——趙雲輝

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魏世隆:

自小立志為航天事業添磚加瓦 近十年攻克多項技術難題

点赞|深圳千万职工,为何他们评上劳模?7位获奖者为你解密

因為對航空事業飽含情懷和理想,高中時的魏世隆對空間的探索充滿嚮往,高考時毅然決定報考一個班只有28個人的飛行器專業。

如今,已是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某星座總體主任設計師的魏世隆,自2008年參與某星座論證以來,近十年心無旁騖地撲在項目研製上,參與了從論證到飛控整個研製過程,時常穿著防靜電服在實驗室裡一坐就是一天,攻克多項技術難題,為衛星的成功發射與在軌穩定運行作出了重要貢獻。

“因工作緣故,自己設計的衛星發射時經常不在現場,但我瞭解自己設計的運行軌道,雖然看不見,還是能體會到它們的存在。仰望星空的同時,提醒自己腳踏實地。”

——魏世隆

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唐強:

在無人島上駐島開拓 高效完成電廠建設

点赞|深圳千万职工,为何他们评上劳模?7位获奖者为你解密

唐強是深圳市廣前電力有限公司運行部部長,25年來,一直從事電力生產一線工作。他見證了深圳前灣燃機電廠從無到有,在前海灣大鏟島上歷盡暴雨狂風,為深圳中西部的萬家燈火輸送電力,連前海的電力也源於此。

唐強還記得2004年底前灣燃機電廠正式動工時的情況。當時大鏟島還是無人島,沒有淡水、電、氣,喝船運來的淡水。唐強等一批電力人住在島上加班加點,用很高的效率完成了電廠建設,這在全國都很罕見。

節能減排是燃氣電廠重視的。唐強習慣從工作中找問題,並和團隊一起思考如何根除、優化和改造,發明了小計電器等實用裝置,獲得過四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兩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開展了20餘項運行技術節能革新,使得同樣的年度氣量,一年可多供電3000餘萬千瓦小時,效益達1500多萬元人民幣,年節約摺合7000噸標煤。

“有太多苦的工種,我們不算苦但是高危。做電力工作一定要有細緻、執著、紮實、嚴格的精神,電力的每個標準都是拿血換過來的。”

——唐強

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凌雲志:

解決維修中的“疑難雜症” 做車主通訊錄裡的“急救擔當”

点赞|深圳千万职工,为何他们评上劳模?7位获奖者为你解密

既是技術交流群裡的“熱心腸”,也是車主、朋友通訊錄裡的“急救擔當”,深圳市增特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鈑噴車間主管凌雲志在汽修行業中,找到了鑽研的樂趣和自身的價值。

從負責噴漆和鈑金開始,到全面負責鈑噴車間的車輛調度、維修進度、維修質量、技術培訓、維修流程監控,凌雲志非常擅長解決維修的“疑難雜症”,一個前機蓋方面問題的維修方案難以使客戶滿意,他研究了幾個月,做出專門的工具,一兩分鐘就能解決問題;發現車鎖問題頻次高,如鑰匙在車內時會突然鎖住車門,他便利用下班時間自己琢磨解決方案,1年多後研發出了“獨家工具”。

凌雲志並不吝嗇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他經常把技術毫無保留的帶到數百人的微信技術交流群裡,並熱心的解答大家的疑問,得到全國很多4s店的採用。

“我覺得將研究的解決方案分享給同行或製造商,自己有成就感,也是對廠家負責。”

——凌雲志

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謝笑玲:

開車近30年,這位女司機行駛120萬公里、零剮蹭

点赞|深圳千万职工,为何他们评上劳模?7位获奖者为你解密

深圳巴士集團公汽分公司桃源車隊41路駕駛員謝笑玲很喜歡笑,她就這樣笑著開了近30年公交,一遍遍駛過熟悉的道路,用燦爛的笑臉感染著每一位乘客,也見證著深圳的變遷。

謝笑玲18歲開始當售票員,由於嚮往開車,兩年後參加了司機培訓,成為當批學員中唯一一位一次通過考核的女司機。因為工作忙碌,她只在家過了兩三個年,懷孕7個月都一直開車。

雖然崗位平凡,但從業期間,謝笑玲安全行駛里程累計達120萬公里,營收累計630萬元,無事故無投訴,卻受到很多感謝信。她從未對自己的職業有過厭倦之感,她說她會一直幹到退休。

“這麼多年,我還是很喜歡開車。因為我這一路見證著深圳鉅變,幾大標誌性建築從無到有,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景象,感覺很奇妙也很幸福。”

——謝笑玲

致敬勞模,您想為哪位勞模點贊?(可多選) 船艇製造師黎明華 木雕技藝師王國華 建築屋面設計者趙雲輝 衛星設計師魏世隆 電廠開荒者唐強 汽修維修師凌雲志 零事故女司機謝笑玲 提交

【撰文】張瑋 劉倩希

【圖片】深圳市總工會提供

【作者】 張瑋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