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俄罗斯如果走上韬光养晦的路线必定死路一条,这是为什么?

ataman


俄罗斯不可能走韬光养晦政策

(1)前苏联实在太强大,美欧等国不彻底放倒他心理不安全

叶利钦也曾想韬光养晦甚至全面亲美,经济全面按照美国的说,让俄罗斯遍布垄断集团,形成了寡头政治。乌克兰更绝,经济不但如此,为了得到几十亿美元将自己的军工体系全抛弃了。



叶利钦也并非完全亲美者,还有些大国梦,虽然经济、政治和外交全面跟随美国,但还保有帝国梦且俄罗斯。且俄罗斯面临巨大分裂压力,因此对军事还在尽力维持。

正因为如此,俄美最终分道扬镳。

(2)俄罗斯人的性格比较孤僻中有自强,长期被人孤立养成

自从基辅罗斯之后,近现代俄罗斯的基础莫斯科公国,从首都经常被邻国攻占抢掠的弱国,历经四百年终于成为东欧强国、欧洲强国、世界帝国。



一路杀来,一直被排除在欧洲人之外,尝遍了六七百年的心理孤独。他们也不在乎被排除和咒骂。

所以,对待敌人无论强弱都比较强硬。

(3)韬光养晦是在实力全面不如人的情况下,别人也不会认为你会威胁他人的情况下

比如印度就可以实行,因为他的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全面落后美国。

俄罗斯相对美国,都军备“恐怖平衡”的实力,因此,美国对其一直心中胆俱,总想彻底将其臣服,让其成为美国不具备威胁的大国。

同时,俄罗斯与美国的差距只在经济上很明显,落后美国许多。

在文化上比美国还强很多。

科技上并不弱,许多人以拿诺贝尔作为评价标准,其实,诺贝尔只代表“顶尖级科学家的典范”。但科学能力技术能力,看的是整体而非顶尖。



因为俄罗斯有让美国害怕的军事、科技实力,美国自然会对你的动向颇为关注。当你的发展发展到可能威胁他掌控世界地位的时候,当你的发展不在按照他的要求发展的时候,自然就会迎来制裁和打压,乃至冲突。

谁都不是傻子,国家更是如此,因此俄罗斯无法韬光养晦。叶利钦韬光养晦过,差点把俄罗斯毁掉。


炮口之外


“韬光养晦”四个字,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问题是,中国韬光养晦,埋头发展,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几十年中国成功的做法,俄罗斯战斗民族能照抄吗?



排除战争前提,单纯从经济角度说,不能。

俄罗斯如果照抄中国“韬光养晦”的做法,最终不仅不可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反而会把自己“韬”成一个完全依赖矿石、能源出口的资源型国家。

此话何为?道理其实很简单,两国的国情不同啊。

我们什么国情?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养活14亿人口。虽然领土广袤,但架不住人多,因此一平均下来,人多地少,资源贫瘠。

俄罗斯什么国情?1700万平方公里土地,养活1.4亿人口,人少地多,各类资源简直数到手软。

这么一比较,看起来好像俄罗斯条件比我们好很多?然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就发展经济的强国之路而言,我们的国情比俄罗斯好太多了。



这时候有人就看不懂了,看到有人问:难道住500平房子还不如住50平舒服吗?

对于一个穷小子而言,还真是这样。一句话,住那么大房子,你的月薪交得起物业费不?



对俄罗斯而言,它的国情还真就是穷小子住大别墅,卖掉(割让领土)是不可能的,但不敢出租、不敢雇家政(引进移民),交不起物业费(土地开发成本),在防盗(军费)上花钱太多,自己日子过得累自己知道,随便找几间屋子(欧洲部分)装修一下,剩下的大部分房子(西伯利亚)就大门一锁,堆点杂物不去管了。

那我们中国呢?虽然我们社会发展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什么高房价、诚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贫富差距……看起来危机重重,但仔细捋捋,会发现,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社会发展中要经历的阵痛,都可以通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来弥合。

所以对我们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如果解决不了,那证明你不够努力,再加把劲还是能解决。



但是俄罗斯呢?就不一样了。刚才说了,穷小子住大别墅被物业费愁死……对于战斗民族而言。有些深层次的问题,是不可以通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来解决的,反而会随着发展,一步步发酵越来越严重。

举个很简单却很容易被忽视,后果却很严重的例子:物流。

对于人口极少,土地极多的战斗民族而言,物流压力完全可以把俄罗斯这个国家坑到底掉。



而且更要命的是:随着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彼得大帝和红色苏联时代还没有多“坑爹”的物流问题只会越来越坑,没有最坑只有更坑,直到把战斗民族活生生的彻底坑成二等民族。



也许国人已经被“江浙沪包邮”宠惯了,很多人根本没有想到,这就是我们庞大人口基数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说企业物流可能离大家生活比较远,举个简单例子:网购。这是大家能接触到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物流。

有些人对于老外把网购列为“中国现代四大发明”之一嗤之以鼻,网购这不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吗?有什么核心技术吗?

确实没什么技术。然而这个没技术的网购,对于战斗民族的网民而言,表情是这样的:



难道俄罗斯网速太慢吗?No,战斗民族对于网速还是很上心的,究其原因,俄罗斯有个“超级大魔头”会让各位网购一族绝对剁不了手,那就是臭名昭著的俄罗斯邮局。



一句话,在中国“江浙沪包邮”似乎司空见惯,但是,在俄罗斯你想“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包邮”,“符拉迪沃斯托克包邮”???

哎,醒醒,醒醒……折人民币差不多320元/KG……

怎么会这么贵?没办法,莫斯科到海参崴,好几千公里啊。你觉得这价格贵吗?至于能不能便宜点?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过时效就不敢恭维了。



为什么?作为面积能顶半个中国大的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人口也就是中国一个三线城市的水平,你让俄罗斯邮政怎么给你寄包裹?要么是价格惊人的专车专机运输,要是想凑一集装箱统一发货压低成本,那等个三年五载也是正常情况啊。



所以,以俄罗斯民族的幽默,上面这张图,彼得大帝寄的包裹,普京大帝成了收件人,看起来也就不奇怪了。

在俄罗斯,因为地太大、人太少,不光是邮局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它方面只要涉及物流,结局也都差不多,譬如说:外卖。

对于我们而言,外卖无非是几个街区之内的物流。要是一个小时没送到,绝对可以差评投诉。但是在俄罗斯,送个餐跑腿二三十公里(没办法,人太少了,可能方圆50公里之内就两家餐馆)甚至坐短途火车很正常,吃晚饭要早上下单,吃早饭要前一天晚上下单是常态。



所以有个笑话:中国的送餐公司名叫“饿了么”,战斗民族的送餐公司名叫“饿死了么”……

刚才说了说俄罗斯的国情,会让网购、送餐等在中国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俄罗斯变得很困难,乃至不可能。但很多人可能会想,这跟俄罗斯不能“韬光养晦”有啥关系?

很简单,如果你是俄罗斯工业家、企业家,商人的话,你就懂得物流问题远不止有网购和送餐这么简单了。

假设你想在俄罗斯造汽车,那好,铁矿石从矿山运到炼钢厂要运费,炼钢厂把钢材送到机加工厂要运费,从机加工厂运到总装厂要运费,采购玻璃、橡胶轮胎、发动机、变速箱各个都要运费,车造好了送到4S店还要运费……



好了,以上运费在中国“江浙沪包邮”,在俄罗斯320元/KG,在中国超过一星期可以投诉,在俄罗斯等半年很正常……

隔壁德国、日本的汽车,送到俄罗斯出售,只需要交一次关税就行,就算普大帝有心保护俄罗斯工业,对德国汽车征收200%的关税,但是架不住这边每个零件算上运费成本都要变成200%啊。


而且这种竞争,随着科技发展、品牌意识的加强、分工的细化,只可能一步步的加强,也就是说,物流问题在未来只可能比现在要更加的放大。

好了,如此运费,俄罗斯的工业、商业,怎么活?



想活,只有一种办法,不计成本,用行政命令勒令工厂进行生产,再用行政命令限制外国竞品不能参与竞争。

这种模式大家是不是看得有点眼熟?对,苏联就是这么做的。采用计划经济,隔绝市场竞争,是俄罗斯民族工业能活下来的唯一的办法。

所以苏联解体,俄罗斯的工业在西方强力竞争之下,除了一些政治性比较强的军火企业以外其他企业都纷纷“自行休克”,实在是国情之下的必然,是谁上台都救不了的,普京大帝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很多人看出来了,其实苏联/俄罗斯的工业品,傻大黑粗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战斗民族的粗线条,实在是物流配套压力太大。

也有人联系苏联历史会发现,苏联工业看起来很强,实际上对于国家经济而言,早就已经不仅不能赚钱反而是拖油瓶,早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出口和外汇来源就一年又一年的开始向石油、天然气倾斜,用石油收入弥补工业亏空,一旦油价暴跌,苏联的生命也就开始倒计时了。

但是没有这些工业行吗?不行啊,飞机大炮核武器,坦克洪流靠什么来制造?



说到这里,这种国情之下,你让俄罗斯“韬光养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既然韬光养晦,就不能跟以美国的西方硬刚,闭关锁国计划经济肯定不是选项。既然要潜心发展经济,那势必要让俄罗斯企业和美日欧等国的企业在WTO的框架内全面竞争。

但是我也说了,中国人多势众这么做没问题,在俄罗斯,这可能吗?还没等外国企业举起屠刀,单单物流困难,自己就先把自己“饿死了么”。



事实上,我们改革开放之初,很多西方企业愿意在中国投资设厂,但是在苏联解体之初,尽管俄罗斯工人、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人员素质远高于1991年的中国,但西方几无一人在俄罗斯投资,宁可看着庞大的工厂设备慢慢烂掉。



把工业烂掉以后,一股脑儿去采油、挖矿、砍树、打鱼,毕竟在俄罗斯只有这些才能赚钱……o,也不能说工业彻底烂没,伏特加酒厂还是可以活的~~


所以,俄罗斯能仰仗的,唯有广袤国土之下的大量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其实俄罗斯无论走哪一条路,是否“韬光养晦”,其实结局和现在都差不多,只有一种可能,一天一天去工业化,一天天变成“手握核弹的沙特”。

未来俄罗斯工业,没有最萎缩,只有更萎缩。

未开俄罗斯经济,没有最依赖资源,只有更依赖资源。

所以俄罗斯最后堕落成一个资源依赖型国家,几乎是可以确定的。也许四处耀武扬威导致局势吃紧,需要制造军火抵抗外侵,还能保住有限的一点工业。要真是“韬光养晦”,那苏联解体仅剩的一点家底,不几年也就交出去了。

依赖资源,可以做一个富家翁,但是依赖资源想重回彼得大帝和红色苏联的荣光,想什么呢?


没办法,“成也幅员辽阔,败也幅员辽阔”,谁让俄罗斯当年噬土如命、贪婪成性?“俄罗斯虽大,但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这种话,激励民心士气可以,但发展经济?自己造的孽,现在含着泪也得自己承受啊……


Magic6981045


俄罗斯不能韬光养晦,也没有机会和时间去韬光养晦,因为俄罗斯承受不起在韬光养晦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同时美国人也不可能会允许俄罗斯通过韬光养晦的恢复实力,美国只会乘着俄罗斯人进行战略收缩时,一步步的对其进行遏制,直到把俄罗斯彻底圈死在亚欧大陆的北部。

到之后俄罗斯所得到的,要么是沦为美国的走狗,要么在继续分裂中缓慢的灭亡,所以韬光养晦对于俄罗斯而言,等于是慢性自杀,俄罗斯只有在面对绝境时奋力一搏,才有可能从死地中挣出一条生路,并逃脱美国人的追杀。

一个国家想要韬光养晦,需要一个特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才能实现,并不是说你想要韬光养晦就可以的。

在东方大国建国之后的历史上,确实曾经有过一段韬光养晦的时光,这段时间主要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及后续的20~30年的时间里,在这段时间里,东方大国以牺牲部分国防建设为代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之中,并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东方大国在经济、军事、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大量成果,能够傲视周边的国家,都得益于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默默的耕耘和奋斗。

同时也是由于当时的东方大国并不是美国的主要打击目标,当时的美国必须要全力应对俄罗斯和欧洲,使得其对东方大国的制约相对放松,这才使得东方大国能够松一口气全力搞生产。

当然了当时的东方大国领导人眼光独到,及时的抓住了机遇,并痛下决心,才最终使得韬光养晦这一战略方针得以执行下去,并让东方大国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了三十多年。

但是东方大国执行这一国策并不是毫无代价的,在那段时间里,东方大国的国防建设以及对外政策,都必须要对经济让步,甚至为此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象征着国家威严的大使馆,遭到他国导弹的轰炸,而且本国边境还曾经遭受小国的侵略,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在执行这个政策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惨痛。

而在俄罗斯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这段时光,那就是在1917年苏联在十月革命之后到二战爆发的这段时间,新生的苏联由于及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苏联不再成为欧洲列强主要的攻击目标。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苏联才得以在相对较为安全的环境里发展经济,苏联正是由于拥有了这段稳定的时间,才得以迅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并在较短的时间里从一个农业国家一跃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有此可见,一个国家想要韬光养晦,并不是说想到就可以去做的,在面对美国步步紧逼的态势时,俄罗斯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掉头一心发展经济,美国人也不会因为俄罗斯想要发展经济而放过他,相反美国反而还会趁着这个机会加大对俄罗斯的打击,直到某一天俄罗斯再也承受不住压力而轰然倒下。

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仍然是美国在全球的主要战略目标,为了避免美国的“围剿”,俄罗斯必须要主动出击,才能避免美国的各个击破。

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国际环境,所执行的政策是不同的,对于俄罗斯目前的状况而言,俄罗斯已经没有了韬光养晦的机会,而且这个路子就俄罗斯的国情而言,也很难行的通。

因为在过去的历史中,俄罗斯以及他的前身苏联,在二战结束后的七十多年时间里,一直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敌视的对象,美国制定的主要对外战略计划中,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如何削弱和摧毁俄罗斯(苏联),所以只要俄罗斯没有衰落成美国想要的样子,那么美国针对俄罗斯的打击和破坏,就绝对不会停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俄罗斯在独立之初的十多年时间里,曾经主动向西方靠拢,不仅主动将本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成资本主义制度,而且才听从西方国家的建议推行以休克疗法为主的经济改革,结果导致西方资本集团在俄罗斯赚的盆满钵满,而俄罗斯经济也由此元气大伤。

但是很遗憾的是,俄罗斯通过牺牲本国利益,主动向西方靠拢的做法,并没有得到西方各国的认可,美国不仅不断的通过制裁俄罗斯来阻止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还不断的挑起俄罗斯周边国家以及其加盟共和国发动叛乱,来让俄罗斯持续“失血”。这使得俄罗斯最终放弃了幻想,转而对西方强硬。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一边在艰难的恢复经济的同时,一边努力的镇压本国叛乱,以及针对俄罗斯的何种军事打击,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两次车臣战争、俄格战争、叙利亚内战和俄乌冲突,都是基于此。

如果此时的俄罗斯决定放弃与美国的对抗,转而收缩发展经济,那么俄罗斯不仅将会失去在海外的大量战略利益,而且还会因为这种收缩而导致其被美国构建的包围圈,彻底围死在亚欧大陆的北部。

所以在面对美国的重重打压时,俄罗斯根本就不存在韬光养晦的空间,这是因为美国针对俄罗斯的各种打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同时俄罗斯由于需要保卫其在苏联时代取得的国家利益,因此必须要在很多国际事务中与美国正面对抗。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不仅不会得到发展的机会,而且还会因为被周边国家孤立,而最终衰退并沦落为一个落后国家,到时候俄罗斯除了彻底分裂并消失之外,再没有其他道路可以走。


落下m



韬光养晦的路线是中国的专利,是指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的一种外交立场,不出头,埋头搞经济。但是这个需要一个前提,当事国比较落后,对大国形不成威胁。这样才能不引起关注,关起门来搞经济。但是俄罗斯为什么不行?很简单,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是与美国争夺霸权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国力下降,但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留下的军事能力,使得俄罗斯不能韬光养晦。


如果俄罗斯要走韬光养晦的道路,就其实是乌克兰在苏联解体以后的道路。为了摆脱苏联末期的经济衰退,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乌克兰决心抛弃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穷兄弟,建立独立的国家,为了使得周边国家放心,乌克兰就走上韬光养晦的道路,不但把苏联留下的核武器全部销毁(转运俄罗斯一部分),还与各个国家签订安全保障协议,本来想好好进行经济建设,后来发现,要好生活就要加入对方,就要加入欧盟,但是加入欧盟就要选择立场,不能韬光养晦,一选择立场就会得罪周边国家,而放弃核武器的乌克兰,选择立场后,获得结果就是悲剧,也就是韬光养晦引发的悲剧。


俄罗斯如果要韬光养晦也需要示弱,现在俄罗斯国土超过1500万平方公里,有超过1000颗核弹保护本国的安全,如果没有了这些核保护伞,仅仅靠2亿人口的俄罗斯人,怎么能够守住这么大面积的国土,所以原来的强国,大国要韬光养晦,就是自废武功,结果非常悲惨。像俄罗斯这样的曾经辉煌过的国家,只有重新辉煌,否则就是其他国家警惕注意的对象。


桥本看日本


俄罗斯不可能韬光养晦,不是俄罗斯不愿意,而是国际环境不允许,因为美国一直紧盯着俄罗斯,不会给它机会。

俄罗斯拥有6850枚核弹头,4000多架战机,其中包括苏-57五代机,另外还有大量的四代机,此外还有数千辆坦克,S-400等先进的反导系统,“白杨”等弹道导弹,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一直都仅限于美国。

俄罗斯唯一的短板就只是经济水平低下,俄罗斯的经济甚至不如广东,所以很难负担庞大的军队,俄罗斯甚至发生过军官偷卖军用汽油的事件,反应了俄罗斯军费不足导致的困境。

如果俄罗斯韬光养晦可以吗?

俄罗斯如今在各个地区与美国对抗,而且处于下风,势力范围不断缩减,东欧、中东等地区纷纷落入美国手中。

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但是克里米亚半岛的争议让北约拒绝接受,乌克兰把加入欧盟写入宪法,只为了能够彻底投靠美国。



波兰因为是北约国家,行动更加自由,目前已经成功邀请美国到自己的领土上永久驻军,以此保护自己的安全。

经过多年内战,在伊朗和俄罗斯的大力支持下,巴沙尔终于平定国内局势,为了保护巴沙尔,俄罗斯在赫迈米姆建立了军事基地,留下了军队,并且向叙利亚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


如果俄罗斯韬光养晦,那就不能再继续与美国保持对抗,结果是叙利亚在美国新一波的攻击中倒下,乌克兰也顺利加入北约,说不定领土上还有大量的美国军队,俄罗斯只会变得更加危险。

韬光养晦的前提是必须不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但是俄罗斯实在太拉风,是美国和欧洲国家重点围堵对象,不会轻易放过。

即使美国为首的北约不对俄罗斯采取军事手段,只要进行经济封锁,俄罗斯经济就很难发展,因为仅仅是美国的经济总量就几乎占全世界总量的1/4,如果算上与美国关系良好的欧洲和日韩等国,比重还会增加,而俄罗斯资源出口的对象就是这些发达国家。



俄罗斯如果在美国面前表现的软弱,将会衰弱的更快,现在这样全面的抗衡也是俄罗斯的无奈之举。


视野新观


韬光养晦要分什么国家,在什么的外部环境下,一般来讲小国很容易办到,大国就比较难一点。

俄罗斯与中国都是大国,为什么中国能办到而俄罗斯不行呢?第一,这是中国与俄罗斯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八九十年代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正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而无暇顾及中国。第二,当前苏联及东欧国家被西方国家搞定之后,“9·11”发生了,美国又陷入了反恐战争,又加以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又转移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注意力,给我们国家又争取了和平发展的宝贵时间。第三,由于中国的快速崛起,西方国家感觉到自己没过早遏制中国而上了当,因此美国及其西方国家不会给俄罗斯韬光养晦的任何机会让自己再一次上当。最后一个问题也特别重要,历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的民族,是一个追求和平的民族,而俄罗斯民族……,这一点西方国家看的一清二楚。


玉兔ABC


不论是苏联还是独立后的俄罗斯,曾经对西方的政策远远超过了韬光养晦范畴,沙俄就梦想能够融入西方文明,也以自身是西方一员自居,苏联解体的一大动因就是为了能够融入西方。

如果不是俄罗斯作为苏联主体主动退出联盟,苏联是绝对没有可能解体的,连美国一度都想过挽救苏联,因为不知道苏联解体会带来什么不可控的风险,尤其苏联庞大的核武库一旦失控,会给人类造成灭顶之灾。

新独立的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几乎毫无保留的执行了亲西方政策,不仅军队规模大幅度削减,由苏联时期的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海军收缩为二百海里近岸防御,空军战略轰炸机取消了战备值班,陆军大量主战坦克被废弃在荒野。苏联时期的尖端技术对西方全面开放,只要美国求购的尖端技术,俄罗斯基本上都会答应,甚至于都不阻止顶尖科学家流向欧美。

这个时期可以说俄罗斯已经不是韬光养晦,而是一心成为西方世界一员,苏俄自废武功就是为了取信欧美,尖端技术输出西方是为了最大限度表达诚意。可是让俄罗斯深深失望的是,这一切并没有换来西方的信任,更不用说接纳俄罗斯加入西方。在车臣问题爆发后,克林顿当年要求叶利钦,接受车臣的民族自决,此刻俄罗斯才明白,西方希望俄罗斯再次解体。面对事关俄联邦的存亡,有一点清醒的俄罗斯终于说不了。可以说从戈尔巴乔夫时代到刚独立的俄罗斯,对西方是全面妥协投降,叶利钦后期逐渐清醒的俄罗斯,才是真正韬光养晦的开始,寄希望慢慢恢复国力重整旗鼓。

但毕竟俄罗斯在亲西方的路上走的太远,付出的代价太过巨大,且苏联的解体已经无法逆转,俄罗斯的国力也不可能恢复苏联。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甘心自己付出的代价,就这样白白的付诸东流,俄罗斯对西方的政策,只好在亲西方的路线上继续走下去。叶利钦选定的接班人普京上台,对西方延续了叶利钦的政策,普京前两届任期是真正的俄罗斯版韬光养晦。

在韬光养晦政策指导下,又遇到了国际能源价格高涨,俄罗斯经济一度得以快速恢复,甚至于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911事件导致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入反恐战争,从而俄罗斯同西方关系进入较稳定的时期,俄罗斯一度感到自己融入西方的契机已经到来。高油价与反恐战争给俄罗斯带来了经济复苏,但也让俄罗斯付出了巨大代价。努力维持与美欧的良好关系,为俄罗斯恢复国力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面对美国在俄罗斯周边部署的反导系统,以及北约东扩不断被压缩的战略空间,俄罗斯迟迟没有采取反制措施,甚至还幻想过自己可以被北约与欧盟接纳,正式加入西方的政治经济体系。

但结果却令俄罗斯失望,欧美不仅没有接纳自己加入,反而北约东扩到了家门口,由于法理与历史多方面原因,原本就属于西方文明的的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已经是俄罗斯可以容忍的底线。当格鲁吉亚也申请加入欧盟与北约时,却迟迟不见俄罗斯被邀请加入北约与欧盟,俄罗斯终于明白再也不能让西方的军靴踏上原苏联领土了,俄格战争的爆发第一次阻止了北约东扩。

从戈尔巴乔夫到如今的俄罗斯,对西方的政策经历了三个重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全面妥协,为取信西方不惜自废武功,结果是苏联解体与俄罗斯经济崩溃。第二阶段是俄罗斯版的韬光养晦,与西方维持比较稳定的关系,高油价带动了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但为了经济发展与维持对西方关系,坐视了北约与欧盟的东扩,使俄罗斯失去了在欧洲的全部战略回旋空间,西部边境与北约直接接壤。第三阶段是俄罗斯版韬光养晦的终结,面对已经东扩进原苏联版图的北约与欧盟,俄罗斯在自身无望加入西方的情况下,开始了采取反制措施,2008引发的俄格战争,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开始恶化。但高油价与美国深陷反恐战争无瑕它顾,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虽然恶化,但并没有完全破裂。

并不希望与欧美关系彻底决裂,俄罗斯对西方的反制措施,只停留在阻止北约向原苏联版图内继续东扩,俄罗斯总体依然希望继续韬光养晦。由于反恐战争告一段落,西方又一次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这次是俄罗斯的发祥地乌克兰。苏联的解体导致俄罗斯几百年来第一次失去了乌克兰,刚独立时如果还没有意识到失去乌克兰的严重性,此刻的俄罗斯已经明白如果彻底失去乌克兰,将来的俄罗斯再也没有可能成为世界性大国。在美国策动乌克兰政变,亲俄罗斯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赶下台,俄罗斯黑海舰队可能失去基地的情况下,俄罗斯终于不在顾及与西方关系,出兵夺取克里米亚并入俄联邦版图,至此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彻底破裂,俄罗斯版韬光养晦政策,正式告一段落。

对于独立后的俄罗斯来说,成也油价败也油价,而且很难扭转这种局面,以后相当长的时间,俄罗斯的经济都会被油价左右。







雯臣


韬光养晦是中国的词,老毛子最多叫沉默的献媚的北极熊,你想那画面可笑吗,不是没做过,普京最早就想缓和和西方的关系,献殷勤,靠靠他们,关键是人家没给你想要的,你可以自宫,我给不给两说,乌克兰就是好例子,当然更不要说伊拉克和利比亚卡扎菲了,还有朝鲜了。和中国那个时期不同,俄罗斯是大国,核大国之前冷战的对手,中国还谈不上那个时期。你不靠自己努力,西方只有变本加厉的压榨你,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你干倒,扶植一个傀儡,听人家话,自家的战略武器全部销毁,不然没人会相信一个这么大体量的国家和能源矿产丰富的大国会甘心人后,老毛子是战斗民族,打出来的,沙俄时期,领土都是抢来的外扩来抵御危险的入侵,二战又是举全国之力,死了多少人,就是没投降,冷战,互相随时可能爆发核大战,上天还是苏联先上去的,美国后来赶上的,这么一个对手,美帝怎能容忍在眼前晃悠,况且他的卫星国很多都对欧洲产生威胁,等等等等,你说了做了,我也不信,何必呢?


沉默的王二


韬光养晦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跪求大流氓,谁都会,俄罗斯也会,并且比我们玩的溜!看当年《布列斯特和约》列宁割让三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给德国,赔巨款给德国,换来了新生政权的巩固!造就了苏联的辉煌。在中国做这样的事怕骂也骂死了😔这不是“韬光养晦”吗?中国人有这样的胆略吗?后来的苏联解体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也是大手笔,十几个国家,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出去,连国家政权也交出去,来了一个“休克疗法”把国家治的半死不活!这不是“韬光养晦”吗?只是目前条件不具备,欧美抓住不放,比当年希特勒逼的还紧。想把俄罗斯再分裂一次,才催生出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所谓。国情不同,国力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现实情况不同,才有现在的局面。但不是说俄罗斯没有翻盘的机会😊目光短浅的人,太多了!国际风云变幻无常,不能死求一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定力,才有发展!


弓目


韬光养晦是我大中华智慧,其精妙与微妙岂是外人能掌握的?俄罗斯用这一套死是死不了,但既用不好效果也不会特别明显。

所谓韬光养晦,就是隐藏锋芒,潜心修炼,它是就个人而言的。我国传统上就是一个人口大国,人际关系复杂,喜文厌武,有专制传统,过早出头,暴露自己的实力和想法容易引来麻烦,甚至杀身之祸。所以,低调,含蓄,内敛,谦虚等等,都是我国传统当中倍受推崇的美德。

但是西方人口稀少,崇尚扩张和武力,有法治传统,更鼓励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所以,他们张扬,简单,直接,勇于表现自己,韬光养晦不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从国家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做到韬光养晦都不容易,因为一方面外界主要通过实力的消长变化来判断一国的前景,很多东西藏是藏不住的,另一方面,国家不是个人,个人可以做到低调,但国家基于政治需要常常会向国民宣传自己的成就和远大抱负,所以,很少有国家可以默默地,不事声张地发展。

我国韬光养晦的提出是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小平同志希望中国不要在风云变幻之际被当成主要目标,希望我们不要扛别人丢下的旗。说实话,当时的中国,尽管因某个事件与西方国家关系出现困难,但是它们并没有真的把中国当成威胁,毕竟当时我们的实力还不行。换到今天,虽然低调与高调还是有区别的,但一个GDP和军费开支都世界第二的国家再想韬光养晦空间也已经非常有限了。

苏联在上世纪20~30年代倒真是符合韬光养晦的要求,不惹事,不挑事,对外谋和平,对内谋发展,通过新经济政策引进了西方很多的技术,这一切为苏联打赢二战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说最不韬光养晦,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德国莫属。仗着国家实力强了,开始对外频频挑衅,到处插手,国内帝国主义言论异常火爆,全社会充斥着戾气和不满,这样的国家,最后成为大国公敌一点也不冤枉。

让我们回到俄罗斯能不能韬光养晦上来。首先,作为一个核大国,常规军力强国,并有着超级大国经历和扩张的历史与传统的国家,俄罗斯天生就不具备韬光养晦的条件。小个子可以躲在巨人后面,大个子则无处藏身,北约的东扩,东欧国家的恐惧,美国的战略空间挤压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其次,俄罗斯如果懂一点东方智慧,不像后来表现得那样高调和咄咄逼人,言行有所收敛,那么它的处境会比现在好一些,至少可以避免很多制裁与孤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