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治理蜀漢怎麼樣?

菜頭會飛


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三國志

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窮兵黷武,導致蜀漢“民有菜色”,可是在這種情況下,益州百姓為何紛紛懷念諸葛亮。

諸葛亮北伐並非窮兵黷武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北伐次數及其頻繁,有說“六出祁山”,有說“七出祁山”,總之似乎每年都在用兵,出兵次數十分頻繁,多次因為糧草不是退兵,簡直是徒勞無功,虛耗國力,諸葛亮北伐其實並不是窮兵黷武,而是穩紮穩打,準備充分的北伐,窮兵黷武,意為隨意使用武力,不斷髮動侵略戰爭,然而歷史上諸葛亮五次北伐並沒有隨意使用武力,而是非常謹慎的,自衛反擊戰更是保家衛國的一戰,北伐是“奉召討賊”,為了興復漢室,談不上侵略。

北伐的實際表現並不差

公元223年,劉備就已經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讓劉禪認諸葛亮做相父。

公元225年,諸葛亮就已經平定了南中叛亂,穩定了蜀漢後方。

可是直到公元228年春,諸葛亮才發動第一次北伐,諸葛亮這次北伐派遣趙雲作為疑兵,進軍斜谷揚言要攻打郿縣,成功吸引魏國大將軍曹真,之後主力出祁山,奪取魏國三郡。但是因為馬謖違背諸葛亮的部署,街亭失守,諸葛亮被迫撤退。這次北伐諸葛亮雖然失敗了,但是僅僅損失了馬謖的先頭部隊,諸葛亮的主力及時撤退,而且帶走了三郡一部分人口,收降了姜維,且街亭之敗損失的國力在諸葛亮的勵精圖治之下很快恢復,史稱“民忘其敗”。

同年,東吳周魴斷髮賺曹休,大都督陸遜在石亭大破曹休,魏國朝廷為了報石亭之仇,大舉增並東線,這年冬天,諸葛亮出兵進攻陳倉,但是匪夷所思的是,諸葛亮這次進攻只帶了很少的糧草,並且兵力也沒有帶全,曹真剛剛回來支援陳倉,諸葛亮就撤退了。曹真派遣王雙追擊諸葛亮,被諸葛亮打敗斬殺,從這兒可以看出,諸葛亮這次北伐只是為了減輕東吳壓力,吸引魏軍主力,而並非為了奪取城池,實際上曹真的大軍已經到達東線準備進攻東吳,因為諸葛亮的出擊陳倉,不得不班師回援陳倉。所以當諸葛亮目的達到,就直接撤退了。

幾乎在諸葛亮撤退的同時,即229年春,陳式奪取武都郡、陰平郡。郭淮準備救援二郡,卻在建威被諸葛亮擊退,二郡從此劃入蜀漢版圖,也就是說,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應該可以算是同一次北伐,諸葛亮主要目的是減輕東吳壓力,順便奪取二郡,顯然這個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了。

再之後是230年秋的自衛反擊戰,這是魏國大將軍曹真主動出兵入侵蜀漢,諸葛亮的反擊作戰,更不能算是窮兵黷武,而且這次自衛反擊戰是以諸葛亮勝利結束,夏侯霸受挫於興勢,魏延深入羌中,在陽溪大敗郭淮。天降大雨,連綿不絕,曹真受召班師。

直到第三次北伐2年以後,即公元231年,諸葛亮才發動第四次北伐,對手已經從曹真變成了司馬懿。

上邽之戰,諸葛亮打敗郭淮,奪取隴西小麥。

滷城之戰,諸葛亮打敗司馬懿,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但是之後李嚴運輸糧草不力,北伐軍糧草不繼,諸葛亮被迫撤退,但是撤退途中在木門道設伏射殺了魏國名將張郃,這才是真正意義上諸葛亮唯一一次因為糧盡退兵的。

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為了防止出現第四次北伐一樣的糧草問題,準備了整整三年,同時設計出了木牛流馬運輸糧草,又聯絡了東吳協同出兵,諸葛亮又在渭濱屯田,做好與司馬懿打持久戰的準備。諸葛亮和司馬懿對峙了一百多天,直到諸葛亮病逝軍中,司馬懿追擊撤退的蜀漢軍隊,卻被姜維用計嚇退。

民有菜色並非諸葛亮時期

現在很多網文說諸葛亮北伐時期“民有菜色”,的確,正史記載民有菜色是有的。但是三國志記載的蜀漢民有菜色是蜀漢後期,那時候諸葛亮早就病逝多年了。明明不是諸葛亮時期的描述,為什麼偏偏要說成諸葛亮時期呢?據史書記載,諸葛亮即使在北伐時期,得益於他出色的治國才能,蜀漢的經濟能力依然強大,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稱諸葛亮時期:“國以富饒”,算無遺策的賈詡稱讚諸葛亮說:“諸葛亮善治國”。而據晉書等史書記載,同時期魏國經濟瀕臨奔潰,民有菜色甚至最早是描述魏國百姓的,如果不是諸葛亮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北伐戛然而止,蜀漢還真的能夠打崩魏國。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諸葛亮真的窮兵黷武,他們的生活真的民有菜色,有必要那麼懷念諸葛亮麼?

參考文獻:

《三國志》

《晉書》

《資治通鑑》


亭殿閣


諸葛亮的治蜀治績,幾乎代表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數千年曆史,治國施政的最高水準,在後世一千八百多年裡,被無數名士賢臣推崇,並隨著時間推移,歷史地位更隆高得無以復加。

諸葛亮治國的方略,便是“明法”和“正身”,他制定蜀科,嚴格法度,賞罰必信,開誠佈公,虛心納諫,獎勵直言,如董和曾因某事連續和他爭論十次,諸葛亮不以為忤,反而公開嘉獎,大加鼓勵。

蜀軍第一次北伐,因馬謖自作聰明,違背諸葛亮的命令,導致街亭之戰失利。諸葛亮戰後自貶三級為右將軍,更向全天下通告自己用人不當的錯失,(【布所失於天下】)更要求同僚們儘可能批評自己的過失【(勤攻吾之缺)】,經過數年整訓,終於練出一隻令魏軍只敢堅壁固守,不敢與之野戰的強兵,克復武都、陰平兩郡,名正言順復職。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官員,作為一個封建政權的執政者,諸葛亮真正身體力行做到了廉潔自守,不蓄私產,大公無私,以國為家。

劉備奪取益州時,曾賞賜諸葛亮、關羽、張飛每人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銅錢五千萬。諸葛亮卻將這些豐厚賞賜盡數充公府庫,他從出草廬起,出仕二十餘年,執政十餘載,一生宦囊所積,只有桑樹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勉強供一家溫飽。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諸葛亮這一生以身作則,鞠躬盡瘁、為國為民,不圖私我,他的施政自然為世人人信服,哪怕施以嚴刑峻法,也讓舉國百萬官民樂於接受。大小官吏同樣不敢輕越雷池,起貪墨之心,極大提高了政權的組織和行政效率。

對比後世許多權臣,雖然也見識高遠,試圖革除制度弊病,但因為自身難以剋制私慾,立身不正,生活奢靡,因此他們的變革措施便被同僚和世人認為是假公濟私,打擊異己,難以達到良好初衷,甚至適得其反,不免人亡政息如張居正,誤國害民如賈似道。

諸葛亮又安撫百姓、鼓勵生產,興修水利,勸農課桑,在他的執政期,蜀地織錦遠銷中原和外域,給蜀漢國家帶來大量收入。他主持修建的山河堰堤歷時一千八百餘年,迄今完好,仍在造福當地百姓。

諸葛亮又親率大軍,深入險峻叢林,克服煙瘴侵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令南中百姓從此真正接受蜀漢統治,當地的人員兵力、耕牛戰馬、金銀礦產、犀角皮革,都源源不斷地充作蜀軍軍資,使蜀國獲得了一個穩定而資源豐富的大後方。(【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是費用不乏】)

因此,蜀漢雖然連年北伐,屢屢用兵,律法森嚴,然而生產力水平卻極大提高,百萬百姓養兵十萬而毫無怨言。朝堂上下共同為了“興復中原,還於舊都”的理想而齊心協力。

憑藉卓越當世的個人能力、鞠躬盡瘁的工作熱情、事無鉅細的工作態度,諸葛亮燃盡生命中所有能量,不止是為蜀漢江山續命整整四十年,他的許多舉措遺澤後世千百年。

史書《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蜀漢官員,他的父親曾是馬謖的參軍,因街亭兵敗被諸葛亮判削髮之刑,然而陳壽筆下的諸葛亮治蜀,卻是:

【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抬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五丈原噩耗傳出,劉禪以天子之尊,換上白色喪服,無數百姓痛哭流涕,自發在街郊巷尾祭祀。

那些被諸葛亮收服的蠻夷部眾,同樣在野林荒郊用他們特有的方式,紀念這位中原漢人的聖賢。

哪怕是與諸葛亮為政敵的的李嚴、對諸葛亮有非議的廖立,他們在自己流放之地,一聽說諸葛亮的死訊,便痛哭流涕,徹底絕望而死。因為他們皆知道,唯有諸葛亮才有足夠的心胸和氣魄來赦免他們。諸葛亮一死,便徹底斷絕了他們重新回到政治舞臺的希望。

百年之後,東晉大司馬桓溫揮軍西征,入據蜀中後,特意尋訪到曾見過諸葛亮的小吏,時年已百餘歲。桓溫問「諸葛丞相可與當今何人相比?」小吏雲:「諸葛丞相在時,尚且感受不到他的偉大,自諸葛公逝後,一百年來,世人無人能比」一生倨傲自得的桓溫,為之嘆服。

【桓溫徵蜀,猶見武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

輔佐唐憲宗削平不服藩鎮,實現“元和中興”的唐朝名相裴度,在成都武侯祠外,親筆撰寫《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認為史上諸多賢臣良相,能兼具事君之節、開國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術者,唯諸葛亮也。並讚頌諸葛亮施政「法加於人也,雖死徙而無怨;德及於人也,雖奕葉而見思」,可與伊尹、周公、管仲、蕭何、張良等歷代先賢齊名並肩,流芳青史。

篇末更以「蜀國之風,蜀人之心,錦江清波,玉壘峻岑,入海際天,知公德音」,寄遙思於千古,寫盡了諸葛亮治蜀之功,是如何聲越千年,萬古流芳。


狐狸晨曦


諸葛亮治理蜀漢,應該說治理的很好。

但是治理的很好,不代表蜀漢老百姓日子就過得好,事實上諸葛亮治理蜀漢的目的是盡最大努力壓榨蜀漢的戰爭潛力,用於對曹魏的戰爭中去,所以蜀漢老百姓的日子並沒有因為諸葛亮治理蜀漢治理的好而有提高,相反,正是因為諸葛亮治理的很好,蜀漢老百姓日子很不好過,農民起義或者說民變、軍事叛亂多次發生。

從劉備定成都至劉禪投降這五十年間蜀漢境內共有十一次叛亂,期間四次發生在用兵規模較大的第一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期間。(民變的資料均可參見張澤咸和朱大渭所著的《魏晉南北朝農民戰爭史料彙編》)

“建興五年,丞相亮北住漢中,廣漢、綿竹山賊張慕等鈔盜軍資,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將兵討之。嶷度其鳥散,難以戰禽,乃詐與和親,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斬慕等五十餘級,渠帥悉殄。尋其餘類,旬日清泰。——《三國志蜀書張嶷傳》”

“丞相諸葛亮連年出軍,調發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詣亮,慰喻檢制,無逃竄者。……又亮卒之後,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為之防禁,開喻勸導,數年之中,漏脫自出者萬餘口。”——《呂乂傳》

這兩段史料披露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細節。

第一,諸葛亮還活著的時候,在蜀漢統治的核心區域(廣漢距離成都38公里),竟然出現了劫掠吏民、鈔盜軍資的大股山賊。

第二,諸葛亮在世時,蜀漢各州郡已經不能很好完成諸葛亮下達的徵兵任務;蜀漢各州徵兵過程中都有士兵逃亡;諸葛亮死後,蜀漢軍隊出現大規模逃兵潮。

大家可以翻翻史書,軍隊士兵逃亡、州郡已經不能很好完成徵兵任務、核心區域有大股盜賊,這些事情都發生在什麼時期。

再來看另一則史料:

三國志卷四三李恢傳

南土平定,恢軍功居多……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鋤盡惡類,徙其豪帥於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

按:同書譙周傳,周在蜀漢末年上疏說:“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逼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

譙周說“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南夷叛亂的原因之一就是南夷歸附蜀漢以後賦稅太重。

這三段史料可以讓我們構成一個小小的邏輯鏈:諸葛亮在世的時候,確實有窮兵黷武的嫌疑,就連南夷這樣的邊遠地區賦稅都收的很重,而且軍隊裡逃亡人數不少,很多州郡都徵不上兵了。

也因此我們大概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諸葛亮治理蜀漢的水平,就是他汲取蜀漢資源用來進行曹魏戰爭的水平,與蜀漢老百姓生活水平無關;甚至可以說,諸葛亮蜀漢質量的越好,蜀漢老百姓生活恐怕就越困難。


蘭臺


諸葛亮真正治理蜀地是在永安託孤,劉備死後。當時是面臨什麼情況呢?

三郡反,而且黃元太守造反,雖然被楊洪剿滅。人心浮動,東吳增兵白帝城。

內部反對聲音很多,外部環境也很不好。

但是經過三年之後,東吳結成了聯盟,三郡也平定了。更重要的是在平定南中叛亂的時候,積累了更多的資源。所以幾年之後就開始了第一次北伐。

從益州疲弊,內憂外患到統一意志,北伐只過幾年之久。

更重要的是,蜀漢的老百姓對諸葛亮的評價很高,因為諸葛亮的死後,蜀漢有什麼好的利民政策一般都會說是諸葛瞻做的。這就是思念諸葛亮治蜀。

我寫了20多篇文章關於諸葛亮的。有興趣的可點擊頭像查看


知常容


我說說諸葛亮治理蜀國水利工程建設吧。

蜀漢時期,特別是諸葛亮執掌蜀國期間,較為重視農業生產,水利事業頗有發展。

糧食是革命的根本。

對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進行維修。

都江堰是秦國時期蜀郡太守李冰率領民眾修建,西漢蜀郡太守文翁也曾加以整修,蜀漢時期,注重“務農殖穀”的諸葛亮當然也進行了相應的修繕。

《水經注》記載:“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徵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在漢中興修水利。劉備奪取漢中後,為了守住漢中要道,諸葛亮在漢中辦屯田,修水利。漢水自西向東橫貫漢中,支流非常多,給屯田供水提供了便利。

《水經注》記載:漢水又東,黃沙水左注之。水北出遠山,山谷邃險,人跡罕交,溪曰五丈溪。水側有黃沙屯,諸葛亮所開也。

蜀地方誌也有很多諸葛亮修建和整治水利工程的記載,都證明了蜀漢時期水利事業的良好利用與發展。


小刀文史


治理得不好,魏吹都說了,諸葛亮窮兵黷武,虛耗國力,打壓人才,比如魏延,吳懿。還有任人唯親,比如馬謖之流。那為啥魏國滅不了蜀國呢?因為魏國都是蠢貨,連小學網友都看出來了,司馬懿養寇,他們居然沒看出來,什麼狗屁賈詡,陳群,還有那個被吹得牛逼的曹操,曹睿,曹丕,他們連個小學畢業的網友都不如。賈詡我就不說他了,弱的一逼,還有臉嘲笑司馬懿畏蜀如虎,呵呵,人家司馬懿這種3流演技都看不穿,還好意思說自己算無遺漏。就賈詡這菜鳥沒看出來就算了,可魏國居然沒一個人看出來司馬懿計斬張合,養寇自重,所以魏國都是豬,因為他們還不如小學生,最可怕是這種愚蠢還遺傳了1000多年,現在終於被小學網友看出來了,真是不容易啊。


冰封三尺06


回答這個問題,先說一說中國有趣歷史。

中國歷史朝代如果在大治時,往往與聖君和賢相有很大關聯。

而歷史中,聖君和賢相比較稀缺,因此,中國歷史中,所謂盛世只留下了文景之治,光武中興,開元盛世等最好時段。

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治理國家,可以肯定的說,是一個賢相。他那鞠躬盡粹,死而後已的精神為萬世垂範。


史書上記載蜀漢社會當時情景:

民可休養生息,安其居,樂其業,上下和睦,百姓安樂。

唯勸農業,無奪其時,唯薄賦斂,無盡民財

以至蜀漢倉實器利,路不拾遺,一個偏僻之地,成了富饒之國與諸葛亮盡職盡責分不開的。


古白羽


夜不閉戶有兩種可能,第一原始社會,生產資料共有。第一全國窮,都啥也沒有。也可能都富,但是在封建社會富的不用鎖門基本不可能,否則不用打仗魏和吳就亡了。很多時候是後人點綴的!諸葛大人沒那麼神,魏國也沒那麼壞,相反蜀國到時貧弱人口稀少了!


根號四20333573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諸葛亮對古代科技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中國曆來以政治軍事為重心,但諸葛亮對科技向來重視不夠。劉備死後,為完成輔漢興劉的大業,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七擒孟獲,但是連年來大規模的戰爭導致國力被耗空,對百姓也造成了很大的苦難,雖然他治理的很好,但是老百姓日子不好過,自然也就發生了民變,甚至演變成了農民起義。


沐雨流楓


那諸葛亮傳為啥會有“軍資所出,國以富饒 ”的記載,那為啥陳壽說:“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 為啥會說:“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至於你說的山賊問題更是以偏概全,歷史上哪個國家沒山賊?而且蜀漢的整體情況是: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疆不侵弱,風化肅然也。這一點是其他國家能夠比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