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佛時散亂、妄想多,如何對治?

唸佛時散亂、妄想多,如何對治?


問:唸佛時散亂、妄想多,如何對治?

黃老答:現在唸佛散亂,這也是必然的。這個不要怕,夏老師有兩句詩:“任他妄想紛飛,聽我念佛分明。”雖然妄想在想這想那,可是我在這妄想之中,我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會兒我又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著重要用耳根要聽,唸的時候,聽自己唸的這一句,唸咒也一樣。你只要你聽見了,佛就聽見了,這就是“如來悉知悉見”。

你現在反過來看, 你說我念佛不得清淨,老有妄想,這是從這個方向看。你反過來看,在眾生煩惱纏縛之中,這個煩惱從來不停之中,可是現在在這個煩惱妄想之中,蹦出一句佛號來了,多殊勝啊!這是真實如此,要從這麼看。在我不停的妄想之中,我在這裡頭出現了佛號,出現了咒語,這個你應該歡喜啊!所以不是一下子就能夠把這個都去掉的。

還有,就是說你感覺妄想很多,這就正是由於你念佛啊。要不念佛,你就不發現這個問題,哪有這個問題啊?這不天天就是這麼過日子的嗎。所以這就像有些人,一線光射進來之後,看見這裡頭有許多小的微塵,空氣中有很多不乾淨啊,那麼絕不能埋怨:“這是這一線光明帶來的微塵哪。”是因為你有了光,照見了這些微塵。正是因為你念佛,這個一線光明使你感覺到你這兒有妄想。這也都是進步,所以我們就是要注意啊。

所以我母親最後很得力於我這一句話,因為她說不離開妄想,就不能往生啊。我母親在臨終前不久,就問我這麼一句話:“我這個唸佛沒有離開妄想,能不能往生?”我說:“可以!”

所以現在從夏老師這,我們這個淨土宗啊,是很殊勝很殊勝,跟外面大家所理解的不一樣。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要善於依止,要依止善知識,依止哪一個?有很多人他所理解的水平有不同,所以有種種的說法,所以我們就要善於抉擇、善於分辨。

我說,我們妄想之中有了一句佛號,所有的這些妄想都成了佛號的眷屬。你心中有一句佛號,又有好些妄想,同時都存在,這妄想是什麼呢?佛號的眷屬嘛!它跟佛在一起嘛。

我說,我們這一群人,就是普通人,不值得禮拜,若在我們這一群人中間坐著一個如來,誰看見我們都要磕頭。為什麼我們要陪著受頂禮啊?因為現在我們成了佛的眷屬了。要不怎麼坐在佛的旁邊呢?所以我們也就跟佛也同樣要受人頂禮,成了佛的眷屬。

你這個唸佛的時候雖然有妄想,妄想本來不是好事,但這妄想之中出了一句佛號,這妄想也成了佛號的眷屬了。

問:要怎樣去除外來的雜念?

黃老答:“欲除妄想,去一添兩。”這個沒有法子對治,只有就是利用耳朵,自己自念自聽,最好的方法就是這。

就不管它,“任他妄想紛飛,聽我念佛分明。”妄想只管飛,只管雜,一點也不要害怕,我接著念,這個妄想它馬上就沒有了,想過去就沒有了嘛!你不要去理它就沒有了,所以就稱為妄想,根本是個沒有的東西。

妄,虛妄,就是一種亂動,你要壓著它不許動,也可以做到,並不好,所以叫作搬石頭壓草。你不喜歡草長,搬塊石頭壓著這個草,其實那草還是在長,厲害的時候那草能把石頭頂起來。

所以不要用這個搬石頭壓草的辦法去治那些妄想,隨它去,聽其自起自滅,就是自己這一句自聽。這一句自己聽到了,自己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這始終不是方法問題而是覺悟問題

(某參訪者問了許多修行細節方面的問題,如“唸佛聲音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之類,黃老當時勉力回答了大多數的問題,事後黃老對弟子開示。)

黃老開示:這樣之類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說,怎麼都可以,好多問題怎麼都可以。很多人都老認為這是個方法的問題,總想找一個好的方法,這始終不是個方法問題,而是個覺悟問題,不是方法問題。

所以禪宗它就是一個尊貴,一個功勳嘛,禪宗是尊貴一路。太子,封建的時候,那個太子一生下來,小把戲[1],開國元勳看見太子是磕頭的。他有汗馬功勞,他年歲這麼大,看見小把戲磕頭啊。

小把戲為什麼啊?他尊貴。他沒有功勞、沒有能力,什麼也不行,比這些文武大臣,他比誰也比不了,但是他尊貴。這些元勳都有功勞,有功勳,所以在禪宗裡頭是重這個尊貴,不重視這個功勳。這個是個特點。

那天有個人說見地,說他老是強調見地,我說禪宗是這樣,“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持。”我所重視的是你的見地,不是你的行持,所以你不怕破戒、不怕壞了行持,只怕壞了見。你見要是壞了,那就不好救。你這個見要是錯了……。你一會兒犯了錯,犯了什麼大罪,你可以懺悔,你可以改啊,因為你知道,你不是認為那麼做是對啊。

你要是見是錯的,現在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些個北京的“不殺窮人不富”,你不把窮人拿他勒死他,你不會富啊。這個見就是錯誤的嘛,是吧。見錯了沒辦法,所以尊貴一路就是見,這是重這個尊貴,只貴子見地。你只要知有,那怕在煩惱無明之中,都是尊貴,所以尊貴一路就是不同,雖然是個小娃娃。

所以這發菩提心就像迦陵頻伽,雖然還是在殼裡頭,它已經勝過一切鳥,尊貴。功勳,你那種種汗馬功勞、種種安邦治國,很好啊,但是你總之是你要想當皇帝,就是造反,就滅門九族,這比方就是這樣。

所以大家現在很多人只知道功勳,不知道尊貴。你這不可能尊貴,你要想尊貴,你就是造反了,你要滅門九族的。從功勳路上不可能,就是,所以禪宗是稱為一個尊貴一路,功勳一路。

我們把它統一起來,我們重視尊貴,也不捨功勳,就是這樣,但不是依靠這個功勳。不取不捨嘛,幹嘛要舍,這麼去看待的,這裡頭你可以封王拜相,做皇帝是非份之想,你要是有個大臣只想做皇帝,根本就不忠,根本就是奸臣。(《黃念老答弟子問》,黃念祖講述,轉載自黃念老法音網站)

注:

[1]小把戲:小孩子。

(以下無音頻)

SC居士問:唸佛速度有快有慢,定功課應該以唸的時間或唸的數為準?念慢的話,念一萬聲可能要十個鐘頭,也沒有這個時間,所以是否應該是把數定少一點,還是以時間為準而加點速度?

你現在是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應該定多少;一個問題是究竟要拿唸佛珠計數,還是看到時間就放。

你定這個計劃從時間敲,一天能夠念多少時間,因此我能夠念多少的數。定時間也是一樣,念兩個小時,經過實踐我這兩個小時摺合為兩萬,那也可以。就是你使用的單位問題了。

但你總是在你可能的範圍之內,就是定得不要太多,就是你絕對可以超額,就剛才說的爭取超額完成,今天我念的很高興就多念一點,還有今天時間特別空一點就多念一點,這就超額了。不然常有說今天有閒點就完成,或明天要補,而明天又債上加債。還有勸大家一句話,真正欠了債不一定要補,從今天起我好好的,不一定要補。

至於是拿佛珠計還是看時間計,這能拿佛珠的情況之下,拿佛珠好。拿佛珠有功德經,經裡頭講念珠功德淨,拿念珠唸的時候這唸佛功德加倍哪。還有,“若要佛不離口,先須珠不離手。”你要老有一個佛珠在手裡頭,我認為這是最起碼的。你要想佛不離口老有的時候,你先做到珠不離手。

當然現在大家在美國這事不能做到,只能在可能範圍之內。一個是它有功德,一個是它會提醒你。你就是有別的事情來的時候,你有個珠在手裡頭,它就會提醒你,自然就會念。所以蕅益大師說就是拿著佛珠定個數,老老實實,一天有定課,這麼去唸。而這個數目是你力之所及的,一上來不一定求多,而是很專誠地去唸,慢慢地增加。

LH居士問:如果時間是一定的,應該是用慢的速度,還是稍微快一點的速度,這個速度上面有沒有關係呢?因為速度越快,次數越多。

我們要有一個適當的速度,就是既不過快,也不過慢。過快就……;太慢了,你就給妄想留機會,所以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自己去掌握,這個速度對自已很合適。

還有一種要注意的,譬如我現在就是念念,念三千,等你念熟了之後,你這三千遍本來要四十分鐘,後頭可以只要二十分鐘,在這種情形之下你就應該適當的增加一點數目。

我們現在不是完成任務,就說是要修持嘛,所以當你快了之後,就應當增加一下,也不要過快。有的就定一個數,好像今天我就把這個數趕完,就好像還債一樣,這個就……很多情形這樣。還是念不完我明天要補,又欠債。

我們是以怎麼念得好使得我很誠懇,這樣的規定,時間和數兩個都可以照顧。念得快的時候,可能就加一點數,或者放慢一點,也都可以,這都可以調整。(《莖草集(一)——黃念祖居士答問篇》,黃念祖講述,未經校對,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