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京進入都市圈時代,霸州區域價值實現三重門

今年初,“北京公積金在河北、天津購房時可以提取”,得到北京公積金管理中心的確認,環京板塊再次引發關注。特別是伴隨著“都市圈”概念的提出,讓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聚集到環京區域。

4月26日下午,由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主辦的“環北京都市圈區域價值論壇”在京盛大開幕,共同探討都市圈時代的發展與機遇。

環京進入都市圈時代,霸州區域價值實現三重門


中國迎來都市圈時代

伴隨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中國迎來了都市圈時代。年初,發改委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都市圈”的概念。

在本次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方創琳對“都市圈”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通常都市圈是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者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城市為中心,在基本範圍形成的高度同城化地區。

環京進入都市圈時代,霸州區域價值實現三重門


“城市群是高度一體化的,都市圈則是城市群的核心區。由都市圈構成的城市群是高度一體化的地區,是人口高密度、產業高精尖,以及空間運行效率最高的地區,是優質生活圈和美麗都市圈。”

而就城市圈的功能來說:京津冀的城市群就是國家增長中心,世界級城市群就變成世界級的增長中心,大都市連接帶是國際增長中心。

伴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我們可以把京津冀城市群,劃分為北京都市圈、天津都市圈、石家莊都市圈。這三個點,在京津冀城市群裡面,起到了支撐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關鍵作用。如果三個點倒了,世界城市群建不成,如果三個點撐著,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指日可待。

都市圈時代,誰主沉浮?

都市圈建設如此重要,那麼,在都市圈時代我們該如何評判空間的價值?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偉,為我們帶來三個非常重要的判斷維度:第一個是更高的價值可達性,第二個是更好的價值可感性,第三個是更久的價值可恆性。

環京進入都市圈時代,霸州區域價值實現三重門


近兩年,針對京津冀地區的一系列規劃落地,其實早已體現了“都市圈思維”的端倪。作為一座容納了2100萬常住人口的超級城市,北京在環境、交通、資源等方面都承受著巨大壓力。為此,中央提出了以首都為核心,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為兩翼,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規劃。

此外,和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今年春節過後,整個環京片區出現了一輪整體的成交升溫局面。從東部的北三縣,再到東南武清、永清、廊坊、固安,都在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致的同比的漲幅基本在50%到100%之間,特別是霸州區域,實現了去年同期的翻倍增長。

環京進入都市圈時代,霸州區域價值實現三重門


究其背後的原因,一個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速推進,對購房決策產生的關鍵作用。第二個是公共服務一體化上,也有了明顯的推進,今年我們能看到北京的公積金,實現京津冀的互認、更加便捷的異地購房。第三就是產業一體化,比如很多知名的廠商,小米、京東、華為等品牌,將研發基地放在北京,但是把製造基地遷到河北的一些區域,對環京區域形成有利的支撐。

從整體來講,從環京的發展勢頭和北京的連接度的加強,還是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帶動了大量需求進入到環京板塊。

霸州迎來發展新機遇

隨著我國高速、高鐵的蓬勃發展,北京早已成為了一個帶動周邊縣市全面發展的經濟中心。

縱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不光要東擴,還有南城的振興計劃。北京南部區域處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區域,作為踐行“一軸、兩廊、兩帶、多點”的重點區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其中我們發現,霸州借勢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正在以“超綱”的優質城市生活系統,全力提升環京居住的幸福感。

霸州位於北京、天津、保定黃金三角核心地帶的城市,北距北80公里、東臨天津70公里、西距保定65公里,並且緊鄰旅客年吞吐量達4500萬人次的首都第二機場,地理優勢可謂得天獨厚。

其實這個構築出一個京津雄三角結構,圍繞三角結構的霸州是首都“半小時通勤圈”城市,作為京雄、津雄發展軸的“唯一交點”,必將成為政策落地的“排頭兵”,其潛藏的未來價值以及在整個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表示:作為京雄廊道上重要的節點城市,霸州具有的承載能力,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京津雄這樣的格局的三座高峰,以及未來產業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霸州市政府明確了霸州京南重要交通樞紐、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轉型升級引領區、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區”定位。佔據了天時、地利與人和。無論是新機場和京雄高速等交通設施的建設,還是優越的自然環境,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座嶄新的霸州,這座生態之城正在悄然崛起。

都市圈時代已來,霸州能否抓住戰略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