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勸你不要買房的人,你們現在的關係還好嗎?

從十八線到一線的距離似乎是世界上最近也最遙遠的一條路。有些人出生就在羅馬,而有些人出生就在大山。

大部分的年輕人在家鄉沒有機會,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大城市。但是也有一群人,他們已經過得滿面春風,但還執著地不顧眾人反對,放棄安逸的小城生活選擇去大城市裡定居。他們用自己的信念堅毅地攪動著逐漸牢固的階層。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這麼個故事。

那些年勸你不要買房的人,你們現在的關係還好嗎?



在來深圳之前,唐女士和這裡可以說是毫無瓜葛。

2008年研究生畢業後,唐女士並沒有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去大城市打拼,為了照顧父母和家庭,她回到了老家,一個99.9%的人都沒聽說過的滇西小城。

雲南除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他各方面都相對薄弱。唐女士的家鄉遠離省會、交通不便、資源貧瘠,沒有什麼像樣的產業,也沒有什麼現代化的大型商場,整個城市最大的快餐店竟然是山寨的“麥肯基“。好在唐女士的家庭在當地也算是中產偏上:父母有穩定的餐飲生意,且在當地小有名氣,一家人的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懷孕之後,本來是幫父母打理生意的唐女士,突然發現當地的母嬰市場空缺很大,行業整體水平的落後,

讓她開始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

唐女士不服輸的性格和家裡給的支持,說幹就幹,而這一干就是三年。

從最開始頂著大肚子和老公二個人跑市場做調研,到小城裡第一家嬰兒服務體驗店落成,再到後來開了幾家分店,幾十名員工,唐女士的事業儘管辛苦但也算逐漸走上了財富自由之路。那是2011年,大寶已經2歲。

一個自律且長期學習的人,必然是在不停的成長。

平常焦頭爛額的工作結束,身為人母的她也會親自陪孩子吃飯、學習;每晚都睡前夜讀一小時、學投資理財、上培訓班結交各界的朋友。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唐女士才能有了後來的人生翻盤。

自我的意識,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後來能站到的高度。

作為新時代的獨立女性,唐女士家裡有兩個可愛的孩子,自己的事業也蒸蒸日上,而除了家裡自住的大宅,還投資了昆明的一套房產,可以說是小城裡大家羨慕的對象。

但是習慣了生意場的唐女士,眼界可不僅於此。

那些年勸你不要買房的人,你們現在的關係還好嗎?



轉眼間,自己的大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紀。而唐女士也開始意識到自己資產的變革。

2014年,學區房的概念開始火起來,但還沒有將這股風吹進我國邊隅。平常瞭解時事熱點、關心市場變化的唐女士早已明白起點的重要性,家裡忙於生意,周圍的孩子還說著滇西口音濃重的普通話,這樣下去可不行,再怎麼也得送到昆明去!

和老公一商量,便得到了支持。但雙方老人知道後,開始擔心,本想著孩子就近入學,方便照料,但也的確,老家小城群山環抱,經濟發展常年都是雲南倒數,教育資源也十分貧瘠,自己的孫子在這裡能得到什麼好的教育?

唐女士堅信,環境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圈層和格局。

整個雲南的優質教育資源幾乎全部集中在省會昆明及其周邊,拋開教學質量不談,相比較省城,孩子從小接觸的人不一樣,眼界、見識一定不一樣。其他小孩各種培訓班才藝訓練啟蒙教育,你自己的孩子卻是守在邊陲小城,連逛一次大型商場裡的寶貝空間都能開心到瘋癲。

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在一個偏僻縣城裡孩子們,能都享受到的娛樂和學習資源有多貧乏。她們從小看到的就是那一方天地,像我也是,甚至都讀高中了才第一次接觸投影課件教學,老師開始講普通話,而我的家鄉,說起來也是個全國二線末流城市。

後來我也曾在迪拜商場兒童區裡,看到當地小孩們玩一些我完全沒有見過的設施:解釋各種科學原理的小遊戲以及多種語言的玩具,即便長大後,我也去過中國大部分的一二線大城市和十幾個國家,還是被震驚到。那些小孩從小接觸的,也許有些人一生都不會遇到。

那些年勸你不要買房的人,你們現在的關係還好嗎?


唐女士的心情我能體會,已經看過更好的,怎能讓自己的孩子留在這裡。

昆明擁有了全雲南最好的學區資源,但是自己投資的房子並沒有匹配到很好的學校,且位於火車站附近吵鬧、人雜。

顯然,為了孩子再選一套房子上學,似乎已經成了必須。

經過數週的挑選,終於鎖定了位於昆明呈貢核心區一套房子。有豐富配套,城市界面新,有老牌名校的高規格新校區。

在和家人反覆溝通,名校+沒出省+要在昆明擴展生意可以陪伴,三個因素,成為最後說服家人的重要理由。

說服家人這件事,雖然行文僅僅一行字,背後其實是唐女士數日的努力。

就這樣,唐女士邁出了人生重要一步。從滇西到昆明,脫離了偏僻的小城市來到省會,他的孩子未來至少會在這長大,成為新的昆明人。

從這個角度看,唐女士已經勝過了90%的小城市人。

「意識變革」這也為後面改變她的人生軌跡埋下了伏筆。

那些年勸你不要買房的人,你們現在的關係還好嗎?



隨著事業的穩定,唐女士開始擴大業務範圍。從國內到進口再到外貿,生意的推動下也在多次往來中和這個城市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深圳。

時逢載入樓市的「330新政」頒佈沒有多久,大批的投資客開始湧入深圳。35歲的唐女士也站在了中年的十字路口,看到深圳的現代化和活力,決定再出發。

一次朋友聚會發生的事,更直接戳中了唐女士的心。從此,她便下定決心一定要留在深圳。

朋友定居羅湖,小朋友童童和自己的大兒子差不多大。走進童童的房間,書櫃裡堆滿了書籍和各種比賽的獎狀,童童談吐落落大方,不但主動講了自己的學習情況,還說參加了學校舉辦的少兒合唱團擔任了低聲部的部長,週末去樓下學擊劍,順便夾雜著說了很多連自己都聽不懂的英文專業名詞。

從童童的口中得知,他的同學們也都個個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平時下棋、練琴,週末各種展覽,假期出國夏令營。

和我們想象中的不一樣的是,孩子們的課餘項目大多是真心喜歡和興趣,而非二三線城市那些,父母為了升學報下的各種補習班。

一頓飯吃的唐女士心猿意馬,總以為自己已經不錯了,但昆明怎麼能和深圳比呢?自己站在童童面前都自愧不如了,何況是自己的兩孩子。

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能理解這份尷尬。開眼界就像開葷,嘗過了肉的滋味,怎麼會不懷念。 大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小孩。有條件,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好一點,就怕是你以為的好,只是困在自己的圈子裡坐井觀天。

移居深圳的想法和家人提出後,在家裡瞬間引發了軒然大波,連一貫支持自己的老公也提出反對意見。

去昆明還尚且可以理解,至少是雲南戶口,好的學校加上雲南省份在高考上的優勢,孩子以後應該可以上個好大學。

但深圳夫妻倆又人生地不熟,房子不是白菜,他們的收入在雲南還好,去深圳供幾百萬的房貸太辛苦。加上深圳處在高考相對較難的廣東,孩子在深圳考學也並沒有什麼優勢,反對的情緒要遠大於當初昆明買房。

彼時的唐女士在整個家庭裡,是孤立的。但眼界決定思維,在她的腦海裡其實已經可以預想到,孩子在昆明和深圳成長到18歲的差異,差的不是高考成績,差的是眼界、認知、言談舉止,綜合素質。 另外,買房還是要選人口持續流入、有核心產業支撐的大城市。深圳在多個維度都滿足自己的目標。

倔強和堅持讓整個事情有了轉機,在大量資料、解釋灌輸下,家人也逐漸的同意了唐女士的觀點和做法。

但問題也來了,深圳房子那麼貴,家裡人的不反對,不代表買房這個事情就可以順利的達成,問題的最關鍵點在於,錢哪裡來?

早些年在她名下已有3套房產,老家除了住的房子外還有一套、昆明投資以及昆明的學區房。為了買下這套心儀的深圳二手房,唐女士瞞著父母賣掉了老家那套房子,加上昆明那套投資房,又和老公假意離婚才湊夠首付首貸的名額和首付的資金。過程相當的複雜,但回報往往也是給這樣大膽有魄力的人。

唐女士篩選位於深圳中心福田區的幾個板塊,但是大部分新房價格已經到5、6萬,就在一籌莫展之際,唐女士突然瀏覽到了竹子林香山某小區的二手房,該小區才建3年,很新,周圍又配套有小學和深圳最好的中學之一,唐女士心動了!

終於在2015年,唐女士成功辦理按揭,首付三成拿下位於福田中心區的二手三房。同年9月,將家人戶口遷至深圳,兒子就近讀了一條街之隔的竹園小學。

唐女士全家就在這一年,徹底變成了深圳人。

從昆明跨越深圳的第二步,唐女士孤軍奮戰,一個人走得無比艱難,但是好在實現了。從此,這一家人來到了中國未來最好的城市之一,深圳。作為典型的移民城市,在這裡不會收到過多的外地人歧視,還能享受到國內頂尖的教育、商業、公共資源。




剛置業深圳的確給唐女士的生活帶來不小的壓力,房子兩套要還貸款,但是隨著2016年房價的一路高歌,深圳更是一年漲幅累計56%,當初540萬入手的三房一年就已經漲了近百萬!

唐女士將事業開始轉向外貿,對於未來,唐女士還是充滿信心的。

剛到深圳的孩子,在學校的不適應也慢慢的消失,孩子的同學圈,興趣圈慢慢的建立,言談舉止的能力慢慢提高,也拿回不少獎狀獎盃。

回老家過年的孩子,無論是氣質談吐已經遠超老家親友家的孩子,這讓當初極力反對的老人們,也慢慢的發自內心的變成了認可。

2018年,樓市調控加劇,市場持續低迷,唐女士覺得現在是買入的時候了。

苦於資金不足,打算把現住的房子賣了置換新的大房子。恰逢在小米電視上聽了李老師的課程,“當時就覺得挺多幹貨的”,隨後,唐女士買了李老師全部的課程,並跟著系統性學習。

通過參加大鬍子說房年終秀中的互動,唐女士提出了想在會後邀請老師吃飯並諮詢點改善意見的想法,沒想到李老師爽快答應。

結合唐女士的情況,李老師耐心地給出了置業中洲灣的意見,這裡背靠大福田、面臨紅樹林生態溼地。目前處於價格窪地,未來還有上漲空間。而且價格在唐女士預算之內,唐女士和家人一看即中,隨即出手了掛了半年多的房子,入主中洲灣。

在我提出想要將唐女士的故事寫出來作為分享的時候,唐女士當即答應,心懷感恩地表示謝謝李老師當時給的中肯意見。而當我坐在她的面前時,讓人打心底裡看不出來,她是來自邊陲小鎮的商人。相反,她的穿著氣質談吐,讓我感覺到所謂的“上流社會”。

她也打趣道,談不上什麼“上流社會”,但的確現在的圈子確實跟過去來比,差距太大了。

深圳的房子給我的,不僅僅是資產的變化,確確實實對我,對我的家庭和孩子,影響一生。


那些年勸你不要買房的人,你們現在的關係還好嗎?


後話

2019年2月19日,舉世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世界第四大灣區橫空出世。一時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深圳。

而她,早已經坐擁了這隻城市最重要的股票——房產。

兩套房子,幾次置換,前後不過五年。身邊人驚訝不已,短短几年時間從十八線小城到深圳,必然是實力驚人。但唐女士表現的很謙虛:其實學會理財和利用槓桿更加重要,好的投資理念徹底的拉開了身邊人的差距。

房子的置換,助力了她完成了從小城市到一線城市的華麗轉身和階層的跨級。回到標題的問題,那個當初不顧眾人反對還堅持置業深圳的人,她在新的城市獲得了新的人生際遇事業開始轉型,她的孩子生長在中國最優秀髮達的片區之一,她未來生活在這裡享受著大灣區時代飛速發展帶來的紅利。

能拋開一切,走在前列的人,時代必然會回饋她一切。

更多信息關注(惠州樓市信息諮訊)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