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時代何時到來?英國給出了答案

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提出的“地球村”概念已經被擁為真理。在麥克盧漢看來,是科技的不斷髮展讓時空距離史無前例地縮短,火車顯然是科技的一部分,而搭建起整個虛擬世界的互聯網則是另一個代表。

1830年,伴隨蒸汽機的一聲轟鳴,一輛列車開始緩緩發動,它將行駛於利物浦和35.7英里開外的曼徹斯特之間。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這一天的意義不言而喻,人們終於擁有了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城際鐵路。

這條鐵路背後的功臣是喬治·史蒂文森,他被人們尊稱為“鐵路機車之父”。這個1781年出生於英國紐卡斯爾的紳士,革新了人類對出行的觀念,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不再遙不可及。在第一條城際鐵路通行之後的一百多年,擁有全球頂尖高鐵技術的中國已經讓火車的時速提升到了350公里。在火車的幫助下,全球範圍內的商務活動變得頻密,普通人的生活體驗也隨之提升。

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提出的“地球村”概念已經被擁為真理。在麥克盧漢看來,是科技的不斷髮展讓時空距離史無前例地縮短,火車顯然是科技的一部分,而搭建起整個虛擬世界的互聯網則是另一個代表。

和史蒂文森類似,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出生於英國倫敦。如果說火車讓真實的個體有機會快速抵達想要去的目的地,那麼萬維網就讓原本散狀分佈在各地的信息,通過虛擬的“高速公路”擁有了匯聚起來並按需流向世界各地的可能性。

更早之前,電話的發明者亞歷山大·貝爾也出生於英國,而發明於英國的鋰離子電池眼下正在為全球數百萬輛汽車提供動力。換句話說,在“地球村”的概念眾所周知之前,讓廣袤的地球快速濃縮為同一個社區的便是一個個英國紳士們。

眼下,在科技浪潮的裹挾下,人類正加速跨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始終有志於改變人類交通和通訊格局的英國,也將新的視角瞄向了一塊全新的待墾領域——無人駕駛。幸運的是,無人駕駛剛好身處交通和通訊的交匯點,濃厚的歷史淵源多少讓英國政府和企業對這塊藍海市場決心滿滿。

無人駕駛時代何時到來?英國給出了答案

無人駕駛時代還會遠嗎?

2017年,北京市交警曾開出過一張特別的罰單,特別之處在於處罰的對象是無人駕駛技術。

在當年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乘坐著一輛自動駕駛汽車上了車流擁擠的五環。相關的直播畫面立馬上了微博熱搜,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但由於相關測試並未提前報備,因此百度無人車最終吃到了一張罰單。

根據英國政府的預估,全球無人駕駛市場規模到2035年將至少達到1.2萬億美元的水平,不容忽視的市場增量讓英國對這一新型技術的發展同樣充滿信心。

無人駕駛技術站上風口算不上是一件突然的事情。不斷髮展的AI技術讓汽車擁有了觀察的眼睛和思考的大腦,而車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又讓它獲得了與外界順暢溝通的嘴巴。特別是伴隨著5G時代的來臨,傳輸速度的驟然加快讓車際通訊和環境感知不再是問題,這讓人們看到了無人駕駛真實落地的曙光。

對英國來說,具官方背景的地形測量局(Ordance-Survey)近幾年開始在無人駕駛中扮演著重要的支持性角色。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貿然上路顯然是無人駕駛研發者需要極力避免的情況,因而地形測量局便發起了E-CAVE項目。這個項目通過著手研發模擬軟件,來解決英國無人駕駛技術面臨的實際場地資源有限這一掣肘。

這款被研發的軟件將被開放給英國的無人駕駛公司。在這款軟件中,城鎮和城市以全3D形式被繪製出來,細到每個燈柱、道路標誌、公交車站和樹都被準確捕捉到。除此之外,軟件的使用者還可以在其中自定義交通、天氣等環境變量,從而在不同的挑戰難度中測試自身駕駛算法是否足夠成熟。

無人駕駛時代何時到來?英國給出了答案

廠商們甚至能夠在道路轉彎處放置障礙以驗證自身的技術是否足以解決這些略顯刁鑽的問題,要知道汽車在轉彎過程中識別障礙並在極短時間內快速做出響應難度頗高。但這仍然是無人駕駛技術上路前為了確保安全必須完成的“必答題”——在英國,有68%的交通事故就發生在丁字路口、Y字路口或者十字路口上。

“這一項目的意義在於幫助政府部門建立一套車輛之間的聯網與環境感知系統,以確保無人駕駛車輛的連接和協作,並且在這一過程中保障公眾安全”,地形測量局負責人Nigel-Clifford這樣表示。事實上,地形測量局為此還在位於英格蘭東南的南安普頓專門建造了一個測試中心。

“低碳和無人駕駛汽車代表著未來,英國決心成為這場技術革命的世界領導者之一”,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國務大臣格雷格·克拉克(Greg Clark)這樣解釋花大力氣為無人駕駛提供支持的原因。

向無人駕駛進軍

在史上第一條城際鐵路開通後的35年,英國議會曾通過了一個名為“機車法(locomotive acts)”的法案,這個法案在現在看來頗為荒謬——所有道路機車的最高時速不能超過6.4公里/小時,而城市中的時速則不能跨過3.2公里/小時的門檻。其中最奇特的一條規定是,需要有專人站在汽車前50米揮舞紅旗步行開道,而汽車的行駛不允許超過紅旗。

這一法案被後人稱為“紅旗法案”,並被視為由於看不清未來發展趨勢而立法失敗的典型。一百餘年後的英國政府顯然從中接受了教訓,併力圖不要重蹈覆轍。在無人駕駛領域,英國政府不僅沒有成為產業發展的障礙,反而還成為了推動技術進步的發動機。

早在2010年,英國就曾制定了智慧交通技術路線圖,成為全球範圍內較早涉足無人駕駛技術的國家。而在國家政策法規層面,無人駕駛時代“紅旗法案”的再現幾無可能,剛好相反,英國寬鬆的外部環境正在成為這個國度無人駕駛技術換擋增速的溫床。

早在2015年2月,英國政府就在布里斯托等四個城市發佈了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的官方許可;到了隔年1月,自動駕駛汽車得以行駛的範圍擴展到了首都倫敦,並允諾無人駕駛車將於次年獲得在高速公路和其他重要道路測試的權利。

2017年,英國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進一步向BBC表示,英國政府的目標是在2021年前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真正上路,並特意強調是“完全無人駕駛的”——在此之前,英國的相關法規要求,無人駕駛汽車在上路時需要配備真人駕駛員以應對可能的突發情況,哈蒙德的這一願景在2018年獲得了交通大臣Chris Grayling的再次確認。

無人駕駛時代何時到來?英國給出了答案

為了按時達成目標,成為引領無人駕駛技術快速發展的關鍵力量,英國甚至在最近宣佈了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力圖為無人駕駛汽車營造寬鬆的測試環境。故事的最新發展是英國在2018年聖誕節前夕開始了首批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正式運營,而這批無人駕駛汽車搭載的是來自一家名為Oxbotica的創業公司的軟件。

Oxbotica正在成為英國無人駕駛領域的明星公司之一,從牛津大學行動機器人實驗室中孵化而來。無獨有偶,Oxbotica也成功申請到了英國政府至少860萬英鎊的專項資金支持,目前已經完成了一款雙人座小型迷你車輛的道路實測。

這家公司的雄心壯志是通過提供一款名為S-elenum的系統,在未來讓所有車型都能變成自動駕駛汽車而激發的 。眼下,它正忙於在倫敦和牛津之間的英國公共道路上試運行自身的無人駕駛技術,而相對長期的目標則是與英國約車服務平臺Addison Lee共同開發無人駕駛出租車和區間公交,並於2021年前在倫敦正式投入使用。

政府堅定的支持成為英國本土企業加入“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浪潮的主要原因。早在2015年,英國交通部及英國商業,能源與工業戰略部聯合創建了互聯與無人駕駛汽車中心,該中心與產業界,學術界及法律法規部門緊密合作,並投入了高達2億英鎊的產業扶植基金,用以資助和無人駕駛相關的研究與開發工作;而在去年2月,又加碼投資2240萬英鎊用於無人駕駛與互聯網汽車的研發項目,以確保英國在這輛技術快車上佔據一席牢固的位置。

無人駕駛時代何時到來?英國給出了答案

在政府的助力下,英國開始頻頻傳出有關無人駕駛最新進展的消息——作為歐洲領先的關於工程製作和測試的研發機構,HORBIA建成了39個實驗室以及長達100公里的測試跑道,福特、捷豹、路虎等廠商在這塊場地上完成了無人駕駛的實地測試;蘇格蘭第四河口公司牽頭的第一批無人駕駛公交車,有望於2021年前在英國道路上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對於無人駕駛技術極為友好的外部環境也讓沃爾沃將英國列為其唯一一個測試無人駕駛技術的海外國家。

無論是在倫敦、利物浦、曼徹斯特或是紐卡斯爾,一幅專屬於英國的無人駕駛圖景正被搭建起來,在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力下,英國正確保自身在無人駕駛時代站在舞臺中央。生機勃勃的景象與中國頗為類似,當李彥宏向臺下的聽眾詢問“無人駕駛還會遠嗎”時,英國就已經在另一頭給出了“2021年”的確切答案。

能夠肯定的是,面對萬億美元級的無人駕駛市場和已然不多的時間窗口,中英兩國還有更加廣闊的合作空間——上汽、吉利、長安等國內知名車企都已在英國有所投資佈局;與此同時,英國政府也希望與中國公司建立密切關係,讓更多人受益於相關技術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正如財政大臣哈蒙德所言“全球化英國是中國的長期合作伙伴”,兩個對無人駕駛充滿樂觀情緒的國家在劇烈的技術大潮中,可能還將產生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