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是怎样被解职的?为什么?

心弦指间


作为美国唯一一位同时参加了一战、二战以及韩战(朝鲜战争)的将军,麦克阿瑟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批拥趸,而且在美国军中,也有着很高的话语权。然而,这名位高权重的五星上将,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总统杜鲁门解职,遭受了从军以来的最大耻辱,这是怎么回事呢?

(麦克阿瑟旧照)

1950年6月,朝鲜人民军对韩国李承晚政府发起了猛烈进攻,朝鲜战争正式爆发。在朝鲜战争初期,韩国军队节节败退,而朝鲜人民军则一路凯歌高奏。

就在朝鲜半岛即将一统的时候,麦克阿瑟领导的“联合国军”,神奇地在仁川成功登陆,从而彻底打乱了朝鲜人民军的战争部署。

自“联合国军”仁川登陆之后,朝鲜战争的局势,被完全逆转。朝鲜军队开始了大规模的溃败,而麦克阿瑟则命令军队乘胜追击,意图全面占领朝鲜。

危急关头,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口号,进入了朝鲜战场。在经过了艰苦卓绝的三次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击退到了三八线附近。

在随后爆发的第四次战役中,麦克阿瑟仍然缺少有效的办法阻止志愿军。1951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以麦克阿瑟“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正式将他撤职。

值得一提的是,麦克阿瑟被撤职的方式,颇具侮辱性。杜鲁门甚至没有给麦克阿瑟主动辞职的机会,反而是通过新闻发布会这样一种广而告之的方式,让这名老将蒙受了耻辱。

(杜鲁门旧照)

事实上,杜鲁门一早就准备了两份文件,其中一份在新闻发布会上使用,而另一份则是派人送给麦克阿瑟。不过送给麦克阿瑟的那份文件,却因时间耽误,未能及时送达。这就造成了,当麦克阿瑟已经成为全世界笑柄的时候,他本人还蒙在鼓里。也不知道是不是杜鲁门故意为之。

那么,明明麦克阿瑟劳苦功高,难道就因为没有打胜仗,就无法得到应有的礼遇吗?

实际上,杜鲁门对于麦克阿瑟,确实已经忍耐得够久了。

众所周知,麦克阿瑟是一位非常狂傲,而又喜欢作秀的将军。由于他的行事风格,非常符合美国人心目中“超级英雄”的形象。因此,麦克阿瑟一向都是媒体的宠儿,而他本人也非常乐意在镜头中曝光。

自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后,他力排众议,强行选择了危险性极大的仁川登陆。而随着仁川登陆的成功,麦克阿瑟更加不可一世,根本不把其他的意见放在眼里。

(抗美援朝宣传图)

1950年10月,就在“联合国军”乘胜追击之时,杜鲁门总统曾要求麦克阿瑟回美国,对中国出兵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但麦克阿瑟却以事务繁多为由,拒绝回到白宫,根本不把杜鲁门放在眼里。这使得后来,杜鲁门不得不亲自飞到太平洋的威克岛上,与麦克阿瑟见面。

在见面过程中,麦克阿瑟乐观地认为,中国的警告只是虚张声势。他保证会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随着后来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三次战役的全面落败,麦克阿瑟更是认为,自己输给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是一种巨大的耻辱。

于是,慌了神的麦克阿瑟,开始频出昏招。他主张向中国东北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誓要给中国警告,必要时甚至可以动用核武器。在被杜鲁门否决后,麦克阿瑟公开反对杜鲁门的决定,强行将侦察机派到中国领空。除此之外,他甚至还主张与台湾蒋中正联合进攻,妄图把战火引到红色大地上来。

麦克阿瑟狂傲而又幼稚的政治主张,终于使杜鲁门忍无可忍。最终,这位骄傲的将军,只能尴尬地回到美国,从此告别了他的亚洲生活。

(参考资料:《朝鲜战争》《麦克阿瑟回忆录》)


张生全精彩历史


这个问题真是说来话长。


作为美国鼎鼎有名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世界范围,尤其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可谓如雷贯耳,概括起来,这是一个成也装逼,败也装逼的人物。

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灰头土脸,麦克阿瑟可能不会被美国总统杜鲁门解职,麦克阿瑟的晚年也不会如此惨淡。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以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戎马一生的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将军。

和大多数低调的将领不同,麦克阿瑟的军事生涯从来都是牛逼闪闪的存在。这其中除了有麦克阿瑟卓越的军事履历,更有麦克阿瑟不遗余力的自我宣传。


简单说来,麦克阿瑟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就连二战初期在菲律宾战场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也不忘在登船逃跑时喊出那句灰太狼式的“我还会回来”的豪言壮语。

而在1945年1月美军重新杀回菲律宾群岛时,麦克阿瑟也没有忘记在抢滩登陆前要求记者朋友们打开闪光灯。

讽刺的是,由于潮汐时间计算失误,本想象征性趟水的麦克阿瑟,最终在齐腰的海水中登上了菲律宾群岛。

不过相比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惨败,这次失败的装逼只能算是麦克阿瑟军事生涯的小小插曲。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对韩国的李承晚政府展开猛烈进攻,韩国军队一溃千里,驻韩美军也被压缩在釜山周边区域。

在胜负几乎毫无悬念的时刻,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力排众议,在朝鲜半岛西部的仁川抢滩登陆,将人民军阵线拦腰截断,朝鲜战争形势瞬间逆转。

而后麦克阿瑟要求联合国军迅速北进,彻底消灭金日成政府,占领朝鲜全境。

1950年10月1日,对我国严正警告置若罔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于10月19日占领平壤,战火迅速烧至鸭绿江边。


形势极端危急,特别是斯大林因机场误炸事件惧怕美军,不敢对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的情况下,领袖最终下定决心出兵朝鲜。

1950年10月19日,30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10月25日,志愿军先头部队与韩国军队在温井遭遇,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

在此之前的1950年9月30日,时值共和国建国一周年,总理严厉警告美国不许越过三八线,否则将不会坐视不理。

此番警告通过印度大使转达美国杜鲁门政府,杜鲁门总统要求麦克阿瑟对共和国出兵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麦克阿瑟自恃劳苦功高,加上仁川登陆使麦克阿瑟的军事生涯达到顶点,这使得麦克阿瑟对年轻的杜鲁门总统虚以委蛇,根本不愿意从东京飞回美国作报告。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为一国总统的杜鲁门只好于1950年10月15日屈尊从美国飞到太平洋上的威克岛与麦克阿瑟会面。

而在会面过程中,双方也显得不太愉快,这为其后两人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

在威克岛会面期间,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乐观地认为,在联合国军凌厉的攻势下,共和国的严厉警告只是虚张声势,即使出兵也只能是小规模部队。麦克阿瑟骄傲地告诉杜鲁门及世界人民,联合国军将在感恩节前结束战争。


而第一次战役的胜利狠狠打了麦克阿瑟的脸,志愿军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畔赶到清川江以南。但遭遇迎头痛击的麦克阿瑟仍然固执地认为,共和国出兵只是小股部队,且只是保护边境水利设施,为此他还特意乘飞机到朝鲜半岛北部侦查,其眼力所及并未发现志愿军的踪迹,所以对于第一次战役的惨败,麦克阿瑟并不以为意,他命令联合国军继续北进,争取在圣诞节前占领朝鲜全境并结束战争。

针对狂妄的麦克阿瑟,志愿军从1950年11月25日开始,于东西两线对联合国军展开猛烈反击,志愿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将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

直到这时麦克阿瑟才意识到共和国真的派出了大规模部队,且相比于彭老总对麦克阿瑟的了如指掌,麦克阿瑟对志愿军却几乎一无所知,这让麦克阿瑟对志愿军的凌厉攻势无能为力。


两次战役的惨败,尤其是长津湖之战志愿军重创美军常胜之师陆战一师,全歼美第31步兵团,即北极熊团,国际社会大为震撼。

杜鲁门政府对麦克阿瑟的无能指挥非常恼火,指责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太过鲁莽和草率。但麦克阿瑟比杜鲁门还要火大,他指责联邦政府束缚自己手脚,将责任推给杜鲁门政府,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总统的矛盾越发激化。

虽然麦克阿瑟在第二次战役失败后承认,美国是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但这个自以为是的五星上将却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应对措施。

第二次战役作为决定朝鲜战场战争走向的战役,完全改变了战争态势。被赶回三八线以南的联合国军一边整装备战,一边抛出和谈言论。


为粉碎联合国军的缓兵之计,志愿军于1950年12月31日全线越过三八线,联合国军再度遭遇惨败,汉城也被志愿军占领。

虽然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李奇微在第三次战役后发现了志愿军后勤不足的特点并制定了针对性极强的磁性战术,但在第四次战役中遭遇重大挫折的志愿军仍然顽强守住了三八线。

感觉颜面尽失的麦克阿瑟不顾杜鲁门总统要他打一场有限战争的告诫,也无视杜鲁门政府1951年3月20日要求他与志愿军谈判的命令,自作主张派出侦察机进入我国领空,同时于3月24日叫嚣要将战火引向我国东南沿海,并在朝鲜战场投放核武器,甚至要求杜鲁门政府允许蒋介石政权出兵朝鲜,叫嚣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在所不惜。


麦克阿瑟的狗急跳墙和极端幼稚的政治主张彻底激怒了杜鲁门,为挽救朝鲜战场局面,杜鲁门政府于1951年4月11日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剥夺了麦克阿瑟的一切军事职务,将权力交给李奇微。

为体现对这位桀骜不驯的老将的羞辱,杜鲁门没有公开发布撤职命令,而是通过全球广播,让麦克阿瑟成了最后一个知道撤职消息的人。

关于撤掉麦克阿瑟,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解释道,他说:"把战争扩大到红色共和国,会把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中。"


不过即便是被免职,麦克阿瑟仍旧收获了众多拥蹙,日本人对这位太上皇的离开悲痛欲绝,美国则万人空巷地欢迎这个远东英雄的到来。

美国许多大城市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杜鲁门总统支持率下降到了26%。甚至四个州的议会通过了“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命令”。

不过这些都难以改变麦克阿瑟被解职和晚节不保的尴尬局面。1951年4月19日,麦克阿瑟在国会会议之前的告别演说中,发表了《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的演讲后,结束了自己长达52年的军旅生涯,彻底没入历史的尘埃。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1951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突然解除了大名鼎鼎的麦克阿瑟将军的职务,其职由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官李奇微中将接替。

而且,麦克阿瑟被撸的方式非常耻辱。一般来说,总统对哪个将军不满意了,会暗示其主动辞职。但这一次,杜鲁门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解职的事情没有事先和麦克阿瑟本人通气,而是直接公开宣布,麦克阿瑟本人也是通过公开渠道知道此事,这让他在部下甚至全军全国面前非常丢脸。

那么,麦克阿瑟将军到底做了什么,让总统先生悍然下令把他解职?

有句老话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一个总统对前线统帅下这样不顾情面的解职令,肯定是事态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否则,完全可以让麦克阿瑟自己辞职,这样既保全了麦克阿瑟的脸面,也可以达到华府的目的。可以这么说,解职是艰难的决定,几乎把总统和将军之间的矛盾昭告天下。

为什么杜鲁门要这么不顾情面呢?

麦克阿瑟将军是什么人?不是一般狂傲,自诩为澳大利亚的保护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鲜的捍卫者。他在菲律宾海滩说的那句“I wilii be back”,让多少美国人和菲律宾人热泪盈眶;他在解职前半年多时间组织的仁川登陆,让美国第八集团军和韩国军队避免了被朝鲜人民军赶下大海的结局,并一举扭转了朝鲜的战争局面,让美国从极度危险的局面转危为安,并从此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1:5000的军事冒险,再次让麦克阿瑟赢得了美国军界和政界的交口称赞,杜鲁门总统甚至称他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将军之一。

可是,在这所有光辉的背后,麦克阿瑟将军又做了一些什么呢?

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打败仗是原罪。麦克阿瑟错误估计了形势,没有把周总理的警告放在心上,悍然让军队越过了三八线,终于引来了志愿军参战。由于没有对中国军队参战有着足够的警惕,麦克阿瑟指挥下的联合国军伤亡惨重,不仅让他自己承诺的“圣诞节结束战争,让孩子们回家”成了一句空话,而且还让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严格来说,这并不是麦克阿瑟将军的错,因为造成这一切的是美国情报部门、外交部门、军事部门等一系列误判,但作为在朝鲜美军的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也难辞其咎。

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总统下解职令。毕竟,麦克阿瑟是大人物,是美国的英雄,在面临不利局面时,总统也好,华府也好,都希望他能够力挽狂澜,重新扭转战争局面。所以,包括杜鲁门总统在内,一开始都坚信麦克阿瑟将军有这个能力。但是,麦克阿瑟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可能是他一直在日本,并不在第一线,始终没有做出合适的调整。

而且,他还一再叫嚣,要用核武器教训中国,并坚持希望杜鲁门同意台湾蒋介石的军队参战。这个举动深深伤害了总统,因为这么做就不再是局部战争,而可能是和中国以及苏联全面开战,这远远超出了杜鲁门和华府那些官员的心理防线。

杜鲁门总统曾试图好好和麦克阿瑟沟通,让他收回那些过激言论,但麦克阿瑟依然我行我素。他似乎在营造一种局面,战场上的失利不是我麦克阿瑟无能,而是华府和总统的胆子太小,绑住了我的手脚。这样一来,几乎是把美国政府和总统给绑架了:要么你们给我开战的权力,要么就承认你们自己胆小。这是杜鲁门绝对无法接受的,也许从这一刻开始,麦克阿瑟被解职职务并调离亚洲就成了定局。总统需要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将军,而不是甩锅侠。

以上理由差不多解释了为什么要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但依然无法解释杜鲁门为什么不用让麦克阿瑟自己辞职这种温和手段来解决问题,而要采用近乎羞辱的直接解职的方式。

对此,不得不从罗斯福总统死后杜鲁门接任以来,麦克阿瑟和这位美国新当家人之间的相处谈起。

从骨子里说,麦克阿瑟对连任四届、德高望重的罗斯福总统是尊敬和佩服的。但对杜鲁门这个美国新当家人却充满了各种不屑。杜鲁门身上也确实有各种槽点,比如他的女儿弹琴被美国一位著名的音乐老师评论为一塌糊涂,杜鲁门居然不顾总统之尊,用匿名信的方式去辱骂这位老师。如此举动,让麦克阿瑟很看不起这位“小丑一般的总统”(麦克阿瑟的原话)。

导致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总统关系走向冰点的是1950年10月15日的威克岛会谈。为了解朝鲜战场的真实情况,也为了和麦克阿瑟有个更好的交流,杜鲁门以总统之尊,飞到威克岛和麦克阿瑟会晤,商谈朝鲜战场的未来。为了这次会晤,杜鲁门做了精心准备,为了讨好麦克阿瑟这位刚刚在仁川挽回美国声誉的将军,杜鲁门还让夫人去买了麦克阿瑟将军夫人和孩子最喜欢的糖果,作为礼物送给麦克阿瑟。可以说,总统已经很迁就和忍让这位美国英雄了。同时,杜鲁门也知道麦克阿瑟的脾气,所以起飞前特意让情报部门留心一下麦克阿瑟的飞机,一定要让麦克阿瑟的飞机先到威克岛。毕竟美国总统也是三军总司令,必须是麦克阿瑟先到,作为战区司令在机场迎接三军总司令的总统,这才符合常理。

因此,在飞机抵达威克岛前,杜鲁门再三确认,麦克阿瑟的飞机已经比他早几个小时抵达了威克岛。这样,杜鲁门才放心让飞机降落威克岛机场。不过,杜鲁门还是失算了——他一下飞机,根本没见到麦克阿瑟的影子。整整一个小时之后,麦克阿瑟才来。

什么情况?

军务缠身?

非也。

麦克阿瑟故意的。

总统迎接将军,这就是麦克阿瑟想要的。这次屈辱,让杜鲁门总统对这位高傲的将军心生怨恨。

可是,无论杜鲁门怎么怨恨麦克阿瑟,他即使身为总统却不能为所欲为,毕竟总统也受到诸多制约。杜鲁门下决心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前,必须和时任国防部长、在美军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乔治马歇尔将军交交底。

可是,当杜鲁门和马歇尔说到这事儿,马歇尔立刻回答:是不是请总统阁下再考虑一下,毕竟麦克阿瑟将军是美国的英雄。杜鲁门似乎已经料到马歇尔的态度,不动声色地指着一堆电报原件说:这些是这段时间以来,我和麦克阿瑟将军之间的电报原文,请部长先生拿回去看看,我们明天再谈这个话题。马歇尔将军拿着电报就走了。第二天一大早,马歇尔将军急匆匆求见总统,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家伙太不尊重总统了,早就该解职了。

于是,在马歇尔的支持下,杜鲁门终于下定决心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曾经声名显赫的麦克阿瑟将军返回美国后,发表了著名的“老兵不会死”演说后……

参考资料:1.杰弗里·佩雷特:《麦克阿瑟将军传》

历史学者、“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1951年4月11日,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杜鲁门未通过正常的军令渠道,而是以白宫记者会新闻通稿的形式解除了麦克阿瑟的所有职务,包括远东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国陆军司令等等,杜鲁门用突然袭击和媒体公开的办法,狠狠地报复了麦克阿瑟的无礼与傲慢,不仅暴露出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前后方的战略分歧,同时也是对这位五星上将战争思路的全盘否定,对当时的战争进程和远东局势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众所周知,麦克阿瑟在美军中资历深厚,1950年他已年满70周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担任美国远东军司令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始终是在罗斯福总统的统帅之下。1944年罗斯福突然去世,比麦克阿瑟还年轻四岁的副总统杜鲁门上位,面对这个军政经验均显不足的总统,麦克阿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轻视,而二战胜利后美军的参谋长联席会议里,三军参谋长都是麦克阿瑟的晚生或后辈,无形中更加重了他的优越感。

朝鲜战争爆发后,时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的麦克阿瑟顺理成章,担任由16个国家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并策划实施了仁川登陆,逆转了半岛战局,一时声望达到顶峰,本身就个性狂妄的这位将军更加膨胀的不行,不仅对参联会的军事指导爱搭不理,对杜鲁门总统的指示也经常阳奉阴违。



(杜鲁门总统)

导致麦克阿瑟被解职的直接导火索,是他一意孤行邀请国民党军队加入战局,蒋介石甚至已经准备好了30000多人的参战部队,而这是美国军政高层坚决反对的;同时,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情报,麦克阿瑟在会见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大使时,用“极其尖刻的语言”抨击美国政府,这已经超过了杜鲁门能够容忍的底线,突然宣布解职,实际上是麦克阿瑟与杜鲁门政府长期积存矛盾的总爆发。

两者矛盾的焦点其实很简单,以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政府和主要盟国首脑一致认为,朝鲜战争是西方世界的主要敌人苏联玩弄的军事把戏,其目的是转移北约的军事注意力,而欧洲才应该是西方的战略重心,因此应该把朝鲜战争当作一场局部战争,结束的越早越好;而麦克阿瑟从一开始就准备扩大战争,期望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大规模战争,这与美国主流战略是格格不入的。

(年轻的麦克阿瑟)

正是在这种分歧下,半岛战争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局面,美国政府拼命勒紧缰绳使马车不致失控,而麦克阿瑟这匹“老马”却不顾一切向前狂奔,他要求轰炸鸭绿江对岸,要求封锁华东沿海,要求使用核武器,以及自作主张要求蒋介石出兵等等,对参联会的各种命令置若罔闻,有美国作家形象地写道:

在麦克阿瑟面前,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军们就如同小学生遇到街霸一般,瑟瑟发抖而又无可奈何。



(三巨头会议)

在志愿军大破美韩军的前三次战役之后,麦克阿瑟将所有的失败归咎于美国政府对他的限制,所有的电文全部是推卸责任,国防部长马歇尔怒不可遏,而国务卿艾奇逊的反应更加激烈:“无需任何证明,我完全相信这位将军的桀骜不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而且对其总统的意图基本上不尊重”。在与杜鲁门总统的威克岛会面中,麦克阿瑟居然比总统晚到了数个小时,让可怜巴巴的杜鲁门等得浑身冒火,甚至有人说,从威克岛见面起,杜鲁门就有撤换这个“老家伙”的念头。

1951年3月21日,麦克阿瑟又一次致电参联会,申请扩大指挥权限,美国政府未予理会,并着手准备总统声明,隐晦寻求停战谈判的途径和办法。不料三天后麦克阿瑟却抢先发表了自己的声明,以近乎最后通牒的口气宣布将扩大战争范围直到对手求饶,参联会的将军们知道:

“这位联合国军司令官简直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有效的办法让总统勃然大怒了”,麦克阿瑟的声明让杜鲁门所有周密的停战准备化为枉然。



(威克岛会唔)

麦克阿瑟同时违反了总统签发的“任何人未经容许不得公开发表有关外交政策的声明”之训令,这几乎就是杜鲁门专门为他而签署的文件。他的行为不仅是对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和决策者的公然违抗,同时也是对宪法赋予总统权威的挑战和蔑视;更严重的错误在于,麦克阿瑟是在向文官治国的政体进行挑战,以军事将领的身份干涉美国的外交政策,而忘记了应该由文官政府领导军队。

杜鲁门气得把办公桌拍的乱响,他终于忍无可忍了。



(准备参战的蒋介石)

1951年4月6日,杜鲁门召集国务卿、国防部长和参联会主席会议,明确表示将解除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在场诸人都没有异议,麦克阿瑟已经折腾到得不到任何一位美国军政高层的支持了,一度有人怀疑他得了某种病症。4月10日,杜鲁门决定由正在远东视察的美国陆军部长佩斯,将解除职务的命令当面交给麦克阿瑟,然而由于通讯故障,佩斯尚未接到命令时,《芝加哥论坛报》抢先把消息捅了出去。

杜鲁门见状,为避免出现麦克阿瑟抢先声明辞职的尴尬,于4月11日凌晨1时临时招集白宫记者团,宣布了解除麦克阿瑟职务的命令,第二天上午美国大街小巷的报纸和新闻广播都转发了这一消息,而远在东京的麦克阿瑟却浑然不知,一直到中午才得到消息。

美国近现代史上最搞笑的总统与将领之争,终于以这样奇葩的方式落下帷幕。


度度狼gg


抗美援朝战争连续五次战役,特别是前三次战役使美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究其原因,完全是美军主帅麦克阿瑟不了解又十分轻视对手所致。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联合国军”各参战国的一直不满。

为了挽回面子,麦克阿瑟一再叫嚷着要把战火扩大到中国境内,如同当年太平洋战争时期那样出动对中国实行全方位战争。这就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普遍不满。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鉴于国内的反战声音,杜鲁门政府便有了放弃武力统一朝鲜、退回战前态势的心思,并准备以此为基础与中朝方面开展停战谈判。在与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统一意见后,国务卿艾奇逊一面准备发表总统声明,一面致电正在朝鲜作战的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队停止在三八线以南,以利政治谈判。

但是那位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麦克阿瑟此时在想什么呢?

经过第四、五次战役,麦克阿瑟逐渐摸索出了中朝军队的作战特点,并且从收复汉城、大战砥平里和汉江两岸的实战中感受到中朝军队并非不可战胜。于是便有心思越过三八线长驱直入北朝鲜,洗刷第一、二次战役惨败的屈辱。但是白宫这么一纸声明,令麦克阿瑟十分恼火。

偏偏在此时,一直与民主党暗中较劲的共和党领袖马丁这时致信麦克阿瑟,表示对麦克阿瑟提出的越过三八线武统朝鲜半岛并且动用台湾的蒋介石军队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内陆的战略表示极为支持和赞赏。

受到共和党吹捧的麦克阿瑟便更加飘飘然,于是萌生了阻止谈判的心思,因为一旦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那么他兵败清川江和长津湖的屈辱便再也无法洗刷了。

于是,当杜鲁门的总统声明还没发表,麦克阿瑟便抢先以“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名义发表了一份声明,大意就是把战争责任全推到了中朝方面,作为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美国应该坚决以武力回击,并且把战争扩大到中国本土,直到将其彻底打服为止。

麦克阿瑟的声明一发出,世界舆论为之哗然!

中国和苏联方面首先谴责美国政府企图扩大战争。北约阵营内的英国、法国政府本身就对麦克阿瑟不满,于是也抗议美国人未经他们允许便随便发表联合国声明,并且讥讽美国究竟是杜鲁门政府说了算还是麦克阿瑟说了算。

共和党此时也跑出来火上浇油,指责杜鲁门政府不接受麦克阿瑟的主张,致使无数美国的热血青年在朝鲜白白流血牺牲。

而杜鲁门和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军政大员们肺都气炸了!经过短暂讨论,艾奇逊、马歇尔、布莱雷德利列举了麦克阿瑟自战争以来的种种不是,比如不经政府允许私自访问台湾,战争初期因为指挥不力就把责任丢给政府说是不支持扩大战争范围引发盟国的不满.....

总之一句话,要求把这个到处惹事、为老不尊的麦克阿瑟解除职务!

这些人所列举的理由当然也是杜鲁门所思所想的,他早就有这样的心思,只是碍于麦克阿瑟这位7旬老将在美国军政界的影响力迟迟没有动手。现在军政大员们都支持,杜鲁门也就再没有任何顾忌了。

于是,杜鲁门直接动用陆军电报线路把解职令发到设在日本东京的麦克阿瑟司令部,紧接着又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国内外宣布麦克阿瑟不能全心全意支持美国政府和联合国的决策,因此解除其现有的一切职务,由驻朝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接任!


大将军威武K


提起麦克阿瑟,他可是昔日美国人眼中神一般存在的常胜将军。他不但是陆军五星上将,而且身兼数职是美国军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不仅在二战后担任美国驻日远东军总司令,而且随着朝鲜战争爆发,其又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权倾一时的麦克阿瑟一直掌控着当时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

可就在麦克阿瑟于权利巅峰沉醉时,却突然被解职了。

华盛顿时间1951年4月12日凌晨1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突然亲自招开特别记者招待会。

由于当时正是朝鲜战争期间,记者们纷纷揣测午夜开会是否突发紧急战况,却做梦亦未想到杜鲁门会突然宣布,麦克阿瑟因于朝鲜战场失职而被撤销全部职务,取而代之的是李奇微将军。

记者们闻言一片哗然,一夜之间麦克阿瑟由云端跌落地面成为一介平民。

其实杜鲁门同时签署了两份文件,一份通过新闻发布,一份派专人送达麦克阿瑟。

只是阴差相错专人送达的文件有所耽搁,因而此时远在东京的麦克阿瑟还对此一无所知。

当时正是当地时间下午3点,他还在兴致勃勃的招待着客人。当其夫人难过的将参谋人员从新闻中听到的消息,转告于他时,他只温和的对妻子说了一句:“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我们可想而知其平静之下掩盖的莫名恼怒。

杜鲁门不是让他辞职给他辩解缓冲机会,而是直接将其解职并立即执行,而且他被蒙在鼓里还是通过广播新闻得知消息,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解职是对其戎马一生的莫大羞辱。

据说他在官邸独自静坐一个多小时,其素养与自尊令他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未带出一丝怨恨之意。

而此时美国国内早已沸反盈天,多数民众都抗议杜鲁门亵渎了他们心中的英雄。犹如捅了马蜂窝的杜鲁门,面对其支持率骤降局面,耐心等待着时间冲淡麦克阿瑟身上的光环,等待着民众能明白其不得不为之的苦衷。

那麦克阿瑟又为何被撤职呢?且听有书君为你娓娓道来。

一,麦克阿瑟性骄纵,目中无人与总统同僚皆生嫌隙。

麦克阿瑟出生于1880年,其出身相当显赫,祖父是美国联邦大法官,父亲则是美国陆军中将,生来有骄傲资本。

麦克阿瑟自幼与军营相伴,他似乎就是为军人而生,被推荐进西点军校后,就展现出超人的军事才华。他不但在西点军校年年成绩第一,而且在日后军事生涯中亦是倾力做到自己极致,连创几项美国之最的奇迹,至今无人能及。

这些麦克阿瑟用命博来的世人眼中永远的第一,令本性骄傲的他更加自视甚高而骄狂。于是他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化身,从不把上级与同僚放在眼中。

唯我独尊的心态,养成了麦克阿瑟无论面对谁都坚持自我永不退缩的个性。

就在他当陆军参谋长时,罗斯福总统想削减军费都要看其脸色,他不同意就直接以辞职相威胁,颇觉头疼的罗斯福不但未降反增了陆军军费,麦克阿瑟看似胜了却留下了刺头之名。他对总统都敢如此行事,可想而知其直接上司马歇尔与参谋部同僚更不在其话下。

麦克阿瑟这种目中无人的性格缺陷,并未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收敛。后来在朝鲜战争期间,杜鲁门让其回美国述职,可他竟以太忙无时间回国为由,让总统不远万里到威克岛与其会面,杜鲁门也只得乖乖照做。难怪有人说无法容忍麦克阿瑟的骄狂,别人在其面前就像孩子一般,上至总统下至同僚都要听其指挥调遣。

麦克阿瑟的性格缺陷亦为其被解职打下伏笔,反正杜鲁门早已把一切记在心中隐忍不发,只等着导火索的出现。

二,麦克阿瑟兵败朝鲜是其被解职的直接原因。

朝鲜战争爆发后,北朝鲜军队迅速将南韩李承晚部打的溃不成军。

联合国接受美国提议决定出兵朝鲜,刚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不顾所有人反对,匪夷所思的从仁川成功登陆一举攻下汉城。神奇的仁川登陆再次点燃其不可一世气焰,他更加认为别人都是错的只有他睿智英明,并疯狂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让士兵回家过节。

可就在联合国军迅速打过三八线以北攻下平壤,麦克阿瑟狂妄到极点时,他的克星彭德怀元帅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响了抗美援朝战役。

几个回合交手,麦克阿瑟就被打的没了脾气,甚至未经美国政府批准,就将联合国军撤回了三八线以南地区,志愿军也一路打到汉城。

朝鲜战争形势大逆转,本想打个有限战争的美国,眼见将被拖入无限战争泥潭,同时英法等国亦对麦克阿瑟溃败表现出极大不满,麦克阿瑟却无统一朝鲜的有效计划。这亦成了导致麦克阿瑟被解职的直接原因。

三,麦克阿瑟不甘失败的战略思想与美国利益相悖,是其被解职根本原因。

麦克阿瑟性格的养成不只是受父亲影响,母亲教导的那句“只要决定做的事就要为荣誉坚持到底。”,自幼就形成了麦克阿瑟追求荣誉永不服输一根筋的偏执。

二战日本突袭珍珠港后,当时正在菲律宾的麦克阿瑟亦被炸的晕头转向,这是他第一次遭受失利的奇耻大辱,当他被迫赴澳大利亚指挥反攻日本时,心有不甘的他发下誓言“我离开这里,我一定会再回来的”。他确实倾尽全力兑现了誓言,当他成功收复菲律宾时,未直接上岸而是涉水走上了曾经撤离的海岸,其穿着新军装昂头骄傲涉水登陆的图片,又成其扬眉吐气的经典。

我们试想装备先进又自认永远第一的麦克阿瑟,又怎甘心输给小米加步枪的彭德怀元帅?因而当杜鲁门命他与中朝协商想停战时,他竟然公开叫嚣美军有必胜实力,迫不得已可以轰炸满洲,甚至不惜引燃全面战争。同时他还不经杜鲁门同意就派飞机越中国边境侦察。麦克阿瑟公然违抗总统命令,并私自发表不当言论在国际引起轩然大波,杜鲁门这次真的怒了,这亦成麦克阿瑟被解职的导火索。

其更深层原因则是,当时美国利益重心在欧洲与苏联对峙,而麦克阿瑟不服输想决一死战的言行,会将美国牢牢拖在亚洲,与美国全局战略利益相悖而行,同时亦影响到了英法利益。这就是麦克阿瑟被解职的根本原因,而杜鲁门将其直接解职,亦是怕不服输的麦克阿瑟离开时,再做出损伤美国利益的惊人之举吧。

麦克阿瑟成也倔犟,败也倔犟,他回到美国如英雄般受到万人空巷的欢迎,他发表了离职演说“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其心中老兵为尊严永不服输的精神尽显。美国国会亦为挽回其尊严,为其颁发了一枚特制的金质勋章。

优缺点都很明显的麦克阿瑟,无论毁誉都是颇负传奇色彩的伟大将军,历史由人评说吧。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诚邀,如题。五星上将是美国军队目前可以获得的最高军衔,珍贵异常,一般只有为美国国家利益立下大功的将军才能获得。有史记载的美国五星上将仅仅十位,麦克阿瑟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盟军太平洋地区陆军总指挥,麦克阿瑟与海军司令尼米兹一同领导美国陆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痛歼日本联合舰队,极大消灭了日本有生力量,以此功德荣封五星上将。


然而水无常势,兵无常形,人的命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麦克阿瑟在二战出尽风头之后,却在位于朝鲜的中国志愿军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为什么呢?因为他指挥的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被小米加步枪的志愿军打趴下了。


初次战争的失败让麦克阿瑟恼羞成怒,然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麦克阿瑟心寒,那就是美国政府突然宣布,解除了麦克阿瑟的职务。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麦克阿瑟在美国内部的分歧一直很大,支持者认为麦克阿瑟打出来美国人的傲气,反对党则直说其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疯子。麦克阿瑟撤职的导火索应该是朝鲜战争后期关于战争下一步计划的意见,麦克阿瑟觉得应该投入更多部队参战,同时封锁中国,必要时入侵中国。但是杜鲁门的白宫觉得这样太冒险了,是在自寻死路甚至会引发苏联参战。所以白宫觉得有必要马上换将了,麦克阿瑟的想法太危险。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麦克阿瑟在美军中的资历非常高,在日本投降的时候,作为美国军队的总代表,麦克阿瑟是在一艘军舰上和日本人签订了授信协议,而后随着日本的投降,麦克阿瑟被委任为了日本占领区的盟军总司令,犹如那西方传说中的上帝一般,操纵起了战后日本的命运发展。

在日本所待的几年时间里,麦克阿瑟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日本完成了各项重建工作、通过各种日本人可以看得见的恩惠俘获了日本人的感激,因此,麦克阿瑟当时不仅是日本权力最高的人,也是当时日本民心最为隆盛的人物。


只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却改变了麦克阿瑟在日本的这种至高无上的统治生活。

这件事情就是朝战的爆发。

麦克阿瑟军事能力的名不副其实

在1950年的时候,随着朝鲜进攻韩国、韩国向美军求援、美国决定参战等事情发生后,朝战开始爆发了。

而在这场战争爆发的时候,当时作为驻日军队最高统帅的麦克阿瑟被委任为了联军最高统帅,主导起了在韩、在朝的美军以及其他联军军队的指挥权力。

不过在主导起了最高的战争指挥权后,麦克阿瑟却并没有把战局带向明朗化。

虽然麦克阿瑟是在整个世界的知名度非常高、在美国国内非常受到追捧,但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军事才华有多么优秀的将领。

我们就说在二战爆发期间,当时作为美军驻菲律宾最高长官的麦克阿瑟手中掌握着一支战斗力丝毫不亚于日军的部队,但是在最后,却由于麦克阿瑟连续几次的判断错误,导致美军失去了与日军之间的战力平衡。



因而当战局发展到最后的时候,麦克阿瑟只能抛弃了他属下的军队,带着自己的家人逃离了菲律宾。

从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麦克阿瑟是不如他名声中那般强悍的。

在麦克阿瑟成为了朝战统帅之后,就更加暴露了这点。

最开始的时候,麦克阿瑟凭借着联军本身的战力强悍确实对朝鲜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但是在后来我们参与进了战争之后,麦克阿瑟所率领的军队却是接连遭遇到了失败和挫伤。

如果只是单纯如此,我们还不能说麦克阿瑟的能力有问题,毕竟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战力强悍。

不过我们从麦克阿瑟被撤、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位置后瞬间扭转了联军劣势、让我们吃到了不少苦头的状况来看,美军早期的几次大挫败确实得把责任归咎在麦克阿瑟的身上。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在麦克阿瑟的盛名之下,有的只是其实难副。

而这样的他之所以能在美国获得那么多的追捧,其实是不奇怪的。

这点我们从众多被日本人俘虏的美军将领、士兵在回国后被当成英雄一般欢迎的情况来看,就可以知道美国是一个不太注重结果的国家,他们更注重的是某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上有名的作秀之王的麦克阿瑟会如此受到追捧,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

麦克阿瑟的傲慢是被撤职的主要原因

作战的不利,是麦克阿瑟被解职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除此之外,最大的原因是麦克阿瑟本身的傲慢。

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麦克阿瑟仗着自己的资历变得非常的傲慢。

首先,他在数次指挥失利后不仅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把责任推给了国内的政府,说是杜鲁门等人限制了自己的指挥权力,这才导致自己遭遇了那么多失利。


在杜鲁门政府决定把主要作战战略瞄准在欧洲地区以防范苏联人的时候,麦克阿瑟却违背了杜鲁门政府的意愿,一心想在东方地区把战局扩大。

在杜鲁门政府打算和我们谈和之前,他因为提前得知了杜鲁门政府的意愿而先发制人,加剧了和我们之间的战争,并号称着要把部队打到我们国内、用无敌的原子弹对我们进行袭击。

然后再加上他其它各种自恃资历、独断专行的行为,就更加加剧了杜鲁门政府以及美国国内军方对他的反感。

在这种反感演变到高潮之后,杜鲁门就在国内公开宣布撤掉了麦克阿瑟联军司令、日本占领区司令的职位,终结了他这一生的辉煌。

最大的讽刺的是,在麦克阿瑟离开日本的时候,竟然有上百万日本人哭泣着送行了这位占领军首领。


所以说这就是麦克阿瑟之所以会被撤职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他在朝战中的实力以及他各种行为的傲慢,这些才是他被撤职的主要原因。


孤客生




麦克阿瑟是美国的传奇人物,在晚年获得了独特的评价“澳大利亚的保卫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鲜战争的捍卫者。”

但,不管评价如何独特,支持者们如何赞扬,都不能掩饰朝鲜战争期间,麦克阿瑟被解职的尴尬。

作为联合国军的总司令,被解职确实不好看,为什么会这样呢?

麦克阿瑟被解职始末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很猛,不到两个月时间,将南朝鲜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大多南韩城市都已经被攻克,朝鲜半岛离统一只差一步。

此时,韩国的干爹“美国”出动了,任命麦克阿瑟为总司令,携多国部队杀了过来。1950年9月15日,在大量舰艇和飞机大炮支援下,麦克阿瑟的部队在仁川成功登陆。

战争的天平马上开始倾斜,没几天,南韩全境收复,联军开始图谋占领北朝鲜。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的中国,开始喊话美国:三八线不要过来,否则中国就要参战了。麦克阿瑟正美着呢,声望正高着呢,哪里顾得上?

美国等联军继续挺进,桀骜不逊的麦克阿瑟甚至纵容手下,向我东北边境安东(丹东)扔了12枚炸弹,炸死两人,炸伤数人。这是挑衅,也是欺凌。中国领导人大手一挥,已经集结好的志愿军队伍在彭德怀司令地带领下,进入到了朝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役。

麦克阿瑟的高傲,自负,让他尝到了苦头。在前三次战役中,中朝军队连战连捷,把美联军打回了三八线外,而且重新占了仁川和汉城。这让麦克阿瑟上火得不行,估计嘴上都是“泡”了。

此时的麦克阿瑟恼羞成怒,开始对中国喊话:赶快退出战场,否则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土地上。不仅仅喊话,麦克阿瑟和蒋介石进行了会面,让其做好准备,随时一起反攻大陆。更疯狂的是,麦克阿瑟提出准备“核弹”,必要时往朝鲜战场放一枚。这真是个超级大嘴巴。



(杜鲁门)

麦克阿瑟的这些言论和举动,其实并不是杜鲁门和马歇尔等人指使的,完全是个人所为,这人看起来有点“疯了”。杜鲁门为了让麦克阿瑟回到正常轨道,赶来与麦克阿瑟会晤。但人家麦克阿瑟谱很大,迟到几小时不说,对杜鲁门的建议等根本不妥协。

两人好像都没错,一个军人的目的是取得完全的胜利,而政治家侧重的是取得最大利益。但,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也许,这点被麦克阿瑟忘了。

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被解职了。解职的方式很独特,不是通过军令的方式,而是直接通过面向全美乃至全球的发布会。老麦克阿瑟很无奈,黯然交出了权力,就此回到了美国。

麦克阿瑟被解职的背景



麦克阿瑟必须被下课,因为他后期的行为背离了美国的整体计划,这个老家伙就像匹被去掉了笼头的野马,好难驾驭。这是杜鲁门和马歇尔始料未及的。

杜鲁门等人的计划是:发动有限战争,将北朝鲜打回去。如果苏联和中国不参与,那么就势统一朝鲜。

起初还是比较顺利的,苏联人没有反对美国出兵,中国人也没有进入战场。但随着麦克阿瑟带人突破三八线,甚至将部队开到了清川江以北,而且将炸弹都扔到了我国境内的安东(丹东)。

于是,中国志愿军出动了。中国参战,让杜鲁门等人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中国不仅参战,而且前三次战役,把联军漂亮地打了回去,甚至还进入了南韩。这让国际上一片哗然。



杜鲁门政府此时的打算,是进行谈判。而麦克阿瑟是要找回面子,是要取得胜利。麦克阿瑟甚至为此,不惜放出大话“要扩大战争地域”。这就有了矛盾。

这矛盾的背后,却不简单,因为共和党在支持麦克阿瑟。

是继续扩大战争范围?还是控制在一定范围?杜鲁门政府很明确,控制在一定范围。这不仅是杜鲁门政府的诉求,也是多国部队的诉求。本来是为了解决朝鲜战争来的,怎么看都是场正义之战。如果扩大战争,那么和二战期间的德国有何不同?

而且一旦扩大战争,美国的支持会减少,伤亡会变大,国际支持会变弱。本来,二战的灾难,就让不少国家生灵涂炭,如果再扩大战争,一个不好使,可能就开启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大门。如果这样,美国可能就得不偿失了。

麦克阿瑟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有点不择手段,有点歇斯底里。但,比他年轻的杜鲁门,和他的政府人员都知道,不能扩大,一定不能扩大。

麦克阿瑟已经不能控制了,如果继续放任,可能会更大程度地影响国家利益,以及让国际社会秩序变得糟糕,因此,麦克阿瑟的下课成了必然,这是杜鲁门的理性选择。

麦克阿瑟被解职时背后的那些坑



麦克阿瑟只想打得痛快,但对背后的很多情况视而不见,那一件件事情蕴含着无数的风险。

先说苏联,虽然在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参战朝鲜没有投反对票,但是,苏联绝对有底线,底线就是三八线。

苏联没有出动大规模军队,而是鼓动中国当了排头兵,但武器的支持是有的。甚至在后期,苏联已经出动了空军进行支援,这已经表明了态度。如果战争扩大,或者核武器出现,苏联一定不会闲着。苏联一旦参战,美国想要以胜利全身而退,那是很难的。这是个坑,搞不好,美国就把自己掉进了坑里。

再说英国等国,在麦克阿瑟的管理下,其他多国部队已经不爽了,损失大不说,还想把多国拖入到更大的战争范围当中,这谁愿意呢?美国的影响力已经开始下降,这样下去,多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会纷纷离队,长此以往,美国会成为孤家寡人。

最后说美国国内,美国已经是富裕国家了,富人大多珍惜生命。参加局部战役会让美国获得不少的利益和支持度,但打大仗,那是要死很多人的,谁愿意让自家孩子长期至于风险当中?美国国内民众已经对朝鲜战争的大幅度伤亡很有意见了,再主动扩大战争,议会能通过?民众会支持?



麦克阿瑟被解职,是因为他所实行的策略和政府利益是相背离的。任何时刻,将军和国家不同心,那被下课一定是必然。


蓝风破晓


很多人都提到了麦克阿瑟和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间的那点矛盾,都说到麦卡阿瑟这个人傲慢无礼,最后让美国总统杜鲁门忍无可忍对他出手,但事实上,我们仔细去想一想,麦克阿瑟在日本当了那么些年的太上皇,为什么那个时候杜鲁门不对他出手呢?偏偏要挑在朝鲜战场就快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对麦卡阿瑟出手了,临阵换将,向来都是兵家大忌,更何况这个时候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此时此刻贸然的换将军,说不定都会造成战场上面的节节失利。

其实我们换一个问题去想想,为什么当时美国人会在朝鲜战场上面选择开辟战场呢?他真的有能力直接跟前苏联的军队叫板吗?就算他有他准备好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意图了吗?

好,我们就去看一件事情。前苏联在知道中国空军没有优秀的飞行员的时候,曾经特意派遣一些前苏联的飞行员进入中国空军的作战序列,配合中国志愿军进行作战活动。很多美国的情报部门都已经接听到了,当时前苏联飞行员之间用前苏联的语言进行交流,而且,当时的美军飞行员在击落敌方飞机以后绕着降落伞进行飞行的时候,就看见了前苏联的那个面孔,对于这一系列前苏联明确参战的事情,美国人选择视而不见,美国人压根就不想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知道这个时候战争对谁都没有好处,即便自己有核武器,即便自己对核武器进行了核垄断,但是真要打起来,人家跟你拼个鱼死网破,那是白白便宜了其他人。

但是貌似麦克阿瑟对于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的政治觉悟,麦克阿瑟是一个军人,军人一天到晚想的?那当然是怎样建功立业,所以这一位仁兄提交了一个作战方案,就是扩大朝鲜战场上面战果,将战火推进到中国境内,这是明确答给国会的报告。

很显然,你如果说在朝鲜打仗,那前苏联参不参赞,那是个问题,毕竟是一块小肉,如果你去攻打中国,中国和前苏联之间的关系,再加上中国这个地域板块儿特别大,对前苏联来讲很有可能造成拦腰截断的危险。前苏联会放任你去攻打中国,到那个时候,斯大林不是说该考虑是不是把战果扩大,而是该考虑怎样去筹备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一点,斯大林不愿意看到,杜鲁门也不愿意看到,除此以外,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明确打不起来了。对于美国国会和美国总统来讲,真正进入到了一个正权夺利的时代,但首先得解决掉外部军队的危险。

我们仔细去想一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展之前为什么美国人要如此大规模的组建军队就是因为当时美国陆军的规模实在寒掺的有点儿可怜。太平洋战场上面除了一个麦克阿瑟感和尼米子叫板,你换其他将领去试试,人家在美国海军,美国空军面向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美国陆军规模庞大的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与此同时,这支军队不好控制,一般来讲都在美国总统的手里,因为这只军队不怎么耗钱,不像空军和海军都是技术型兵种,(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说研制高新尖端的武器都需要签,美国陆军并不太需要这支军队,对于美国总统和美国会来讲都看在眼里,美国总统不强,是美国会,自然而然的就想削弱这一支军队,这个军队存在有什么意义?除了给你美国总统壮大点气势以外,对我们美国国会来讲简直就是不怀好意的军队。

所以麦克阿瑟自然成为了眼中钉,肉中刺,我必须要削弱美国陆军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这样的话,才能够减少政治上的不确定因素,才能保证三权分立的这样一个政权稳定的局面。

否则军人介入政治,那对于整个政治来讲都是一场灾难,那么,于公于私,麦卡阿瑟都是美国总统和美国会眼中不能容忍的一个人物。

他的影响力太大,他的权利太大,他的战功太高,这样一个人是不容易控制的,再加上他本身倔强的脾气和眼高于顶的那种眼光,都能够让人感觉到这种人未来是一个麻烦,一旦这个人携带着大量的战功和全国人民的目光进入美国国内,都会给美国总统和美国会一种莫大的压力。

所以就好像美国另外一位将军巴顿一样,美国的这一位麦克阿瑟,也是得罪于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