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补课就是扼杀中国孩子幸福童年的顽疾,你同意这种说法么?

答友皓哥


我觉得就是这个样子,本来都差不多在一条起跑线上,有些人总想着作弊,结果就去补课(间接的抢跑),吃到甜头后就会更加厉害,结果别的同学看到后也纷纷效仿,结果都要补课了。老师们也是同理,吃到甜头了,会更加卖力。


其实最受苦的还是孩子们,小小年纪拎着重重的书包奔波于各个补习班之间,学习着课堂上本应该讲的东西,花着父母的血汗钱。不上还不行,不上你学习跟不上,不上你老师会不愿意。所以为了孩子我们的广大学生家长哪怕自己再穷再哭都要让孩子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结果最苦的还是孩子。本该在操场上奔跑,本该在家里休息,本该在校园课外活动,本该……结果就是在补习班。

60分及格是什么意思,到现在的80分以下叫家长,这特么算什么事情,还不如80分及格。

到底谁的错已经说不清楚,反正已经病的不轻。




天能电池客服经理


太同意了!我女朋友是个大学教授,业余时间是游泳教练。几年前总是和我夸奖一个5岁漂亮小女孩如何机灵有趣,还给我排照片看。现在这个孩子上二年级了,妈妈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用来补课,理由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到了假期孩子又来游泳,我朋友心疼的和我说,这个小姑娘完全变了,没有学前的机灵劲儿了,并给我看最新照片,孩子眼神失去光彩。

进入泳区,妈妈不在,小女孩和我朋友商量:阿姨,我不想学这个那个,我今天就想好好玩儿,从上学到现在,我都没有一个假期,今天我不学游泳,你让我好好玩,行吗?

我朋友说:行,孩子,你今天痛快的玩一个半小时,咱们就游半个小时,不然我和妈妈不好交代。小女孩开心的亲了一口教练。

妈妈告诉我朋友,每周有书法,奥数,英语,作文补习班,还有钢琴,视唱练耳……游泳是孩子自己要求的。

我朋友试探性的建议,小学孩子不要这么大强度学习,玩也很重要。但妈妈非常坚决的说“不行,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娃娃从小抓起!”

这完全是课外辅导班的广告语!我朋友好无奈啊!

临走时,眼睛恢复了光彩,跟教练说再见时,又调皮的暗示的眨了一下眼睛,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山寨的英雄


我同意这种说法。

各种补课班,辅导班泛滥,是目前教育的一个大败笔,也是广大家长最不满意的地方,这是教育领域产业化是”畸形”发展的产物。

各种辅导班剥夺了孩子们的休息和玩耍时间。我的小外孙才上小学二年级,就参加了一个书法学习班,每周六日上午去上课两个小时。还参加了一个绘画班,每天下午下学后,到老师家里学习一个小时。还参加了一个一对一的家教补课,还有每天的作业,开会接送时间,每天几乎是”连轴转“”,哪里还有自由活动时间?家里的电视一年多了,几乎没有看过。孩子的时间除了上学,就是辅导班,要不就是在去辅导班的路上。

这种补课班辅导班泛滥现象,是教育畸形化发展的后果之一,给家长带来了沉重负担,给社会造成了很不好的效果。前几年“教育产业化”,让原本是清水衙门的教育领域,充斥着商业化和铜臭气,现在我们这样的小县城里,一个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都要1~2万元。私人办学被人当成了一个产业和一个赚钱的项目。社会上都把教育当成了赚钱的项目,各种校外辅导班,补课班,服务机构,围绕着学校方兴未艾,屡禁不止,成了社会家长最痛疼的事。孩子上学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承担不起的负担。甚至,农村出现了许多“因学致贫”现象。“上不起学”“上学难”几乎成了很多地方的普遍社会现象。


学文说话


中国式补课就是扼杀中国孩子幸福童年的顽疾,我赞同这种说法。我还是举几个例子吧。

舅舅家的表弟,在上海一家跨国公司高就,女儿去年刚上小学。之前的两年,他在德国总部上班,女儿跟着他在德国上幼儿园。每天微信群里发的图片都是没心没肺的玩耍,老师带着孩子们变着法儿的玩。去年过年,他们一家来给我爸妈拜年,小女儿别提有多活泼!胆大、灵动,神气活现,特别好玩!分别的时候,她跟我们每一个人拥抱,真是疼死人啊!

但是,今年过年,我们再相遇,她却比去年文静多了,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像是个大姑娘了。表弟告诉我,女儿上学了,在上海读书,参加了艺术、体育、英语德语等好几个辅导班,忙得马不停蹄。我跟她对话,她有问必答,很有礼貌,也能说会道,讲到点子上。确实比去年见到时懂得多了,但是我却觉得她之前的野劲儿、灵性儿不见了!我跟表弟说起这一点,他点头沉默了。

小姑家的表妹嫁到了新西兰,她的女儿是幸福的,小学里基本上都是玩,玩各种有意思的活动,像是踏青、化妆游玩、马术啥的,每天玩得不亦乐乎。表妹说她们那边孩子们要到初中之后才开始真正认真学习,小学阶段基本上以各种实践活动为主,寓教于乐,称得上是素质教育了。

对比起来,大姑家的小孙子就挺可怜了。在县城里读小学,数学还好,语文不行,可能有一点阅读障碍,经常被老师喊家长。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就不得不找老师补课,每回碰见他爸妈送他去辅导班,都是眉头紧锁,小脸绷得铁紧。惟有到了乡下奶奶家,他才撒了欢地疯,到处洒下他快乐的笑声。

写到这里,我想起刚刚散步回来,小区广场上一群孩子在愉快的玩耍。他们有的玩踏板车,有的玩遥控飞机,有的在追逐打闹。

爱人说:还是小孩子好,没有烦恼。我说:那是他们还没有上学,一上学他们就有烦恼了。

唉,可怜的孩子们!


剑客谈教育


这个我完全同意,但是家长却不得不也加入这股洪流中,作为家长的一种无奈之举。

我就说说家长无奈的地方。

1.小学刚入学阶段

刚入学,语文课,别人字写的娟秀得体,再看看自家孩子,一个是人家字的八个大,导致老师认错是家常便饭;数学课,别人孩子一考试90-100的,自己孩子在及格线上徘徊;英语课,别的孩子上课念的舒服流畅,自家孩子磕磕巴巴憋红了脸半天念不出一个单词。


当然这些也不可能极端的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但是孩子在那样的环境能不受挫吗?老师微信里让你多关心孩子学习,家长要是不忙,在低年级阶段还可以帮着复习,纠正写字等,要是家长工作忙,那只能是辅导班来帮忙了(第一,毕竟现在社会,大人工作都不轻松;第二,家长说的孩子也不一定好好听啊)

<strong>

这还是这些主课,在看看音乐、美术、舞蹈课等,差距就更是大的不是一星半点,但主课以外的对于普通人家孩子就可以忽略了。


2.再说说小升初

刚上小学的晕头转向刚过,家长们聊着你家孩子报什么,他家孩子报什么班,加上课外辅导班的大力鼓吹宣传,家长早已焦虑的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作为家长,谁都知道好初中意味着好高中的可能,好高中以为着好大学的可能。那问题来了,什么是好初中,硬件好,师资水平好,重点还是学生好。


紧接着一个问题就是,小升初是不能光明正大的考试,那怎么才能鉴定好学生了。各种比赛证书,面试时各种难度较大的题,毕竟简单的谁都会,有难度才有区分度的。


作为家长谁甘愿在小学阶段就承认自己孩子就是平庸一辈子的人,谁愿意自己家孩子上一个谈恋爱,打架斗殴的初中。


作为家长怎么办,那只能通过各种课外班,各种的学,为以后能进好初中买一张门票,大家都信奉,能不能上是一回事,你不努力,那指定是上不了好初中的啊。


但是家长毕竟不是专业搞教育,对课外班的专业程度辨识度差,家长花冤枉钱上当受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其实想想这是谁之过呢?家长吗?希望孩子上个好学校的想法好像没有错啊;学校吗?用一些方法挑选一些好学生,似乎也没有问题啊。

但最终苦的还是孩子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们。


到底是谁之过呢?到底要怎么改变呢?我也没有想明白。


空中的燕儿


作为一个办补习班的,我也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真的有点尴尬啊。

说一下我这个情况,我们附近住的都是一些工厂普工、失地农民、个体商户等,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工作艰苦,晚上下班晚,有的加班要八九点都有可能。这里的孩子作业如果没有我们这些辅导班作业根本就无法顺利完成,你有没有见过三年级的小孩乘法口诀都不会背的?

我这里聘请的基本都是退休老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准吊打现在大部分在校上课老师,收费也不贵一学期1200多,家长们大多非常愿意送孩子来,第一作业有问题,有老师辅导;第二,晚上下班晚有我们领着孩子。

我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取缔我们,这些孩子怎么办?请诸位不要回避,否则我觉得你们可能是水军。


霜之问


补课,等于害苦了千亿个家!

因我是农民,生产个体,上有四个老人,下有四口之家,老人经长有病,不能下地干活,一年到头(83年一93年)吃的都难,加上计划生育生二胎,被罚钱7千多……。

俩孩子上学,家里很因难,学校班主任让补课,我俩孩子因家没钱补课,老师经长批评…一。

95年大孩以气之下不上学,就回家,我大孩是83年,97年就打工至今:因文化底,没有技术,人老实,对生活,对人生冷漠看淡,直今不结婚,(主要狠我当年让补课,经长让老师训)唉……。

老二89年,同样和他姐一样,上到初一就停学,出外打工直今没有结婚。眼看大的:36岁,小的3O多岁……直今都没成家……!

我狠:补课,没钱害了俩孩子一辈子!

孩子狠我:不让补课老师经长训,不想上学,害的他俩对人生没有希望…盼望…!

泪奔的我,上有九十一岁老妈,需要敬养,下有一双未成家的孩子。我也六十二岁。

没搂房,没车,没钱……。

唉……心里的苦啊对谁说:…!


忆当年205209507


邀不邀请我都来了,来了就必须说两句,而且正合适。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对于补课,可谓是深恶痛绝,并不是不愿意让孩子接受新知识,或增强学习的能力,关键是本应该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孩子线下解决,本人没上过什么辅导班,可孩子呢?我觉得好可怜,基本没童年,不是在补习就是在补习的路上,不补又不行,我宁愿花钱把孩子的童年买回来,至少孩子不会怪我没有童年记忆!有的只是补课的记忆。中国的教育体制是该变化了,建议学分制,谁的孩子傻吗?只要有时间和精力,每个孩子我觉得都是最棒的!非让孩子过过独木桥,让孩子感觉过去就是最棒的,事实证明过去了,中国仍然没有那么多华罗庚,没有那么多李白和杜甫。扪心自问那么多硕士,博士,研究生,一本二本大学生,你们生活当中又有几人记得老师课堂上做的习题~不信的话我简单列个我(高中生)的习题让在座的各位算算?谁敢保证全对?我是可怜孩子,但是不代表不希望孩子学到知识,而是希望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并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米字格里的小兵


非常同意这种说法,这已经不是补课了,是要命。

从古至今我们都说要苦学,可是古人的苦学是目标确定就某一门的苦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面开花的苦学。古人若学棋便一心一意学棋,学画画便一心一意学画画。可是我们的孩子呢,数理化音体美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得会还什么都得拔头筹,这是要逼死孩子啊!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强调素质教育。可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啊?不是要孩子什么都得精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是要身体健康有欣赏水平动手能力还行就行了,没让孩子又要做运动员又要做画家还要会发明小科技啊!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的天赋也许只点亮了一个,我们的家长却要孩子成为小天才小超人。我只能说这样逼出来的孩子反而难以成才。

其实家长看到孩子这么辛苦难道不心疼?心疼的。为什么还要这么做?怕孩子比不上别人。说白了这还是社会出了问题,我们都太功利了。

国家现在说要减负,希望真的能减下来吧。取消校内外一切补课,取缔所有补课机构,只发展兴趣爱好培训,不知这样能否让孩子的负担减轻一些。但是我知道取消所有补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市场存在就不可能完全取消。只不过从地上转到地下,从一对多转成一对一。到那时,只怕家长花费的更多,而孩子还是不能减负。

有的时候让孩子轻松一些只需要家长放松一些。成绩的确很重要,但绝没有孩子的健康(身体/心理)重要。


残香半点


非常同意这个说法!至少大部分的补课实际上是在严重地伤害孩子的童年!

我国跟风式的补课在严重地破坏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思考力,我一直坚持思维模式比知识更应该学,但是我们的学习方式实际上都是简单地在灌输知识。


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以过度剥夺孩子的学习热情为代价的!

我今天刚接到一个家长的信息,她前两年还一直跟我说孩子学习非常地好,非常地听话。可是从初一下学期开始,突然就变了一个样了。学习成绩下滑,叛逆,不和家长说话。

这样的例子我见过很多,实际上也是我们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管是好学生还是普通学生。到了初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叛逆,为什么?

因为我们控制孩子过多了,在本来应该逐渐放手的时候没有给孩子足够地锻炼,结果到了初中孩子就本能地反抗起来!


在补课上同样如此,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一个高分,不惜用学习把孩子的时间填满。这种疯狂地压迫式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有很大的副作用,并且会在不久的将来爆发出来。

我一个朋友跟我说起一个事情:她让自己五岁的孩子学围棋,学钢琴,学画画。结果孩子有一天跟她说:妈妈,你不要再让我学这么多东西了,我觉得太累了。


我们觉得很多知识和技能都对孩子有好处,结果呢,孩子对这些不一定能够吸收。今天一个老师写了一篇文章:

他让孩子小时候学画画,学下棋,学跆拳道。结果呢,孩子直到三年级看到了一本《昆虫记》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孩子因为这样喜欢上了看书,而且因此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来回忆起来,孩子说,他实际上对画画和下棋一点都没有兴趣。

给孩子合适的空间,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填满。有时候,大人的陪伴实际上是最好的教育!您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