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万低保户直接受益!太原迎来最大幅度低保提标

近日,从太原市政府传来消息:太原市2019年城乡低保标准迎来最大幅度提高:

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650元/月,年均增幅8.23%。农村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602元/月,年均增幅14.54%。

一个城市的低保标准反映一个城市的社会救助的保障能力,是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太原市低保提标将如何服务于脱贫攻坚、提高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能力呢?山西云媒体带你算算账——

农村快跑,城市慢走,城乡标准趋于一体化

为了进一步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太原市采取“农村快跑,城市慢走”的节奏,加大农村低保的提标幅度。

近6万低保户直接受益!太原迎来最大幅度低保提标

具体来说,2018年,太原市城市低保平均标准为594元/月,2019年提标后为650元/月,提标幅度为9.4%;

2018年,太原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542元/月,2019年提标后为602元/月,提标幅度为11.1%。

农村提高幅度大于城市,将有助于实现“十三五”末城乡标准趋于一体化的目标。

提标额度:贫困县>非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

为了进一步服务于脱贫攻坚战略,确保娄烦、阳曲的贫困县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实现,2019年,太原市加大了对贫困县的提标力度。

数据显示,城乡低保中的非贫困县(城六区、清徐和古交)统一增加50元,而阳曲、娄烦城市低保标准增加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00元,两个贫困县提标幅度明显大于非贫困县,年标准达到了6360元,超出脱贫线标准2760元。

太原市民政局局长李亚江表示,加大贫困县的提标额度,目的就是确保贫困县的困难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掉队。

分类施保政策幅度高,普惠困难群众

太原市低保分类施保政策幅度较高。以城市低保标准650元计算:

低保户中重病、慢性病按照60%的分类施保政策,保障标准为1040元;

低保户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一二级残疾人,单亲家庭中的高中、大学在校学生,按照50%的分类施保政策,保障标准为975元;

低保户中上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学生,三级残疾人,按照40%的分类施保政策,保障标准为910元。

此次提标,全年城乡低保资金支出大约增加6000万元,全年低保资金支出预计将突破4亿元。近六万困难群众将从中受益,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太原市低保标准全省第一,中部省会城市居中水平

2019年提标后,太原市城乡低保标准处于全省第一位。

与中部五个省会城市相比,调标后,太原市的城市低保标准暂居中部六个省会城市第四,位列长沙、合肥之前,武汉、郑州、南昌之后;农村低保标准暂居第三,位列武汉、郑州之后,南昌、长沙、合肥之前。

太原市民政局副局长王龙指出,太原市低保标准在中部六省会省市虽然处在中游水平,但在分类施保时,对特殊人群的保障标准,以及全市低保人均补差水平,处于中部六个省会城市前列。这成为公平有效地满足各类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增进社会福祉,让困难群众享有更多的改革发展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此次低保提标工作自2019年1月1日执行。具体分两步走: 一是对2019年1—6月份近6万人的低保户,在6月底之前进行补发,通过银行存折(卡)足额发放到户;二是第三季度按提标后新的标准进行审核审批。(来源:山西日报)

采写、摄影:耿鹤然

近6万低保户直接受益!太原迎来最大幅度低保提标

近6万低保户直接受益!太原迎来最大幅度低保提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