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的最大谎言是慈禧挪用了军费,对此你怎么看?

Belanov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很多人都说这场战争的失败是具有偶然性的,但是晚清的史实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民族一直在战争中不断失败,它的原因非偶然,而是必然。这场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晚清走上灭亡的道路。

造成这场战争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我们总是以为是日本人的错,我们痛恨日本人带给中国的侵略,可是同时也要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战争虽然让中国的民众死伤惨重,但是也为中国送来了现代的文明。

日本并不是造成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的民族足够强大,像日本这样的小国就只能成为附庸。大清之所以付出惨痛的代价,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清廷的腐朽(慈禧),造成了地方官员低效率的管理能力,军资财政的匮乏。

还有一点,这场战争失败最主要原因就是军队纪律的涣散,以李鸿章为指挥建造的北洋水师实力与日本的海军相比,如同蜉蝣撼大树,除非日本自己犯下特别严重的错误,否则凭借当年北洋水师那点儿实力,根本就不是日本的对手!

李大人名下的淮军制度非常腐败,将领不够了解士兵所以不能掌握好的作战技术,士兵没有能力抵制敌人,首先就会想到逃跑。在当时,其实大清的枪炮要比日本人更先进些,但是由于李鸿章对于水军的训练方法太过落后,不能训练出可以跟日本海军相媲美的军队。

北洋水师自身的缺陷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水师头目李鸿章主和不作为的行为。甲午战争中,其实有很多人都是主战的,但是李鸿章却是铁了心要议和不打仗。

李鸿章的这种心理可能是为了天下的苍生百姓,但是这样的不战而降,只会让外国的侵略者觉得中国很容易欺负,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侵略者来侵略中国的国土。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败笔,但是究其原因,怨不得别人,只能怪我们自己没有能力。



人在天涯6768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观点的提出,主要是少数满清历史的作者为了卖书,不惜断章取义吸引眼球,李敖的作风。

这些人是研究历史者 或者 历史爱好者的耻辱。

实际上,慈禧挪用军费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无论如何篡改也是存在的。

首先,我们要说说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简称海军衙门。

海军衙门是满清末期的一个重要机关,负责统一全国海军的行政管理。

海军衙门级别很高,和户部等部平级,相当于一个部。

他的总理大臣为醇亲王奕譞,就是光绪他爸。

由于满清晚期海军的重中之重,就是北洋水师。其实,海军衙门主要的经费都是拨款给北洋水师的。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覆灭以后,海军衙门也没有存在意义,在覆灭后第二个月就撤销。

甲午战争之前,光绪帝名义上于1887年亲政。

在这前后,醇亲王奕譞为了讨好慈禧,用尽各种手段巴结,希望能够让儿子掌握实权。

当时慈禧对于紫禁城很不喜欢,认为它阴森压抑。慈禧曾经在紫禁城中大病一场,时间长达半年,差点死去。

相反,慈禧对于颐和园很是喜爱,后来晚年大部分时间也住在这里。

醇亲王奕譞知道这点,就想尽方法的修缮颐和园。

但是,修理醇亲王奕譞需要花费巨款,可不是小数字,钱从何来?

当时户部是没钱,入不敷出。

全国唯一比较有钱的单位,就是海军衙门了。

海军衙门的经费分为四部分:

第一是海防专款,每年由政府拨款400万两;

第二是临时拨款,比如1885年所指拨的广东余存洋款42万余两等;

第三是海防捐输,主要是各地半强迫性质的捐款;

第四是鸦片税厘,主要包括进口鸦片销往内地的厘金和国内所产鸦片的产销税厘。

海军衙门的这些拨款,原则上是专款专用,连户部也无法干涉。

唯一能够挪用海军衙门专款的,只有总理大臣醇亲王奕譞,还有慈禧太后了。

在醇亲王奕譞看来,海军的建设,远不如拍慈禧的马屁。

对于这两个家伙挪用海军衙门的经费,而不用于海军尤其是北洋水师的建设,这已经是铁证如山,无数历史论文都可以证明,萨沙也不想多说。

随便说说。

奕劻在奏折中写道:“颐和园自开工以来,每岁暂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拨给(颐和园)工程处应用。”

庆亲王奕劻是海军衙门成立之时任命的会同办理,也就是此事的当事人,他的奏折中内容的可信度是很高的,所以挪用海军经费重建颐和园是不争的事实。

光绪朝的太监王世龢在《造陶庐日录》中写道:“近年来如醇贤亲王辅政之设立海军衙门、武备学堂,名为海军,实未办丝毫海军事,惟着思重修清漪园大工事……海军各堂司瞰见如此得金,营谋修清漪园(现改名颐和园),动款三千余万……”<strong>

海军中人池仲祐编的《海军大事记》中载:“旋又有人建议提海军款百万为颐和建筑费者,于是园工无已时,而海军款两千余万,尽输入颐和园之用矣。”

张祖翼著的《清代野记》中有一篇名为“慈禧之侈纵”的文章,其中有这样的记载:“乃定议修颐和园。设海军衙门,以每年提出之海军经费二百万两,为修园费;又开海军报效捐,实银七千两,作为一万;以知县即选,有的数百万;亦归入修园费,不三年,园成。”

《清宫野史大观·清宫遗闻·卷一》中有一篇专记“颐和园经费”此间道:“修颐和园其款多出之海军经费,闻约记三千万两,其修理费,则出土药税,土药税每年有一百四十万余两,归户部拨款者才三十余万,余均归颐和园,太后住园时,每日需一万两。”

这些都是在古籍中关于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一事的记载。

当时被挪用的海军衙门军费,主要是海防捐输和鸦片税厘以及各地督抚报效等巨款的利息。

资料中这么写:在戚其章先生的论文《颐和园工程与北洋海军》中写道:“据粗略估计,从1887年到1894年的8年间,北洋海军在1894年的追加经费不计,共拨银约1000万两,扣除‘平余’为库平银60万两;南洋海军拨银共400万两,扣除‘平余’为库平银24万两;东三省练兵共拨银约800万两,扣除‘平余’为库平银48万两。”这三项加在一起的库平银就有132万两之数。

1891年颐和园工程款项吃紧,经慈禧懿旨,又从海军经费中垫出100万两,这笔款项由存在天津洋行的海军巨款的生息来还清。后关东铁路的修筑被废止后,200万两的修路费也归入了颐和园工程之中。前文中提到,颐和园的重建打着昆明湖水师操练的旗号,这其中每年拨给昆明湖水师学堂的经费也被抽调部分用于颐和园的修建。

经此算来总共挪用的海军经费在800万两左右。

大家知道,800万两是什么概念吗?

黄海海战中,联合舰队围攻几个小时,击中300多发炮弹尚且不能击沉的2艘铁甲舰。定远舰花费约140万两白银,镇远舰花费约142万两白银。

北洋水师每年只有100多万两拨款,连最基本的维持都做不到,6年没有购买新军舰,迅速被联合舰队赶超。

甚至开战前,丁汝昌、刘步蟾提出更换军舰部分速射炮,只需要花费几十万两银子,仍然没钱。

有意思的是,几万两银子拿不出给北洋水师,赔款倒是拿得出。

《马关公约》中,除了2亿两白银,还有3千万白银的赎辽费。依照合约的规则,需要在半年时间内,还清5千万两白银;一年时间内,还清一亿两白银,其余的一亿两分六次还清,从第二年开始,每年交还一次。

通过物色商洽后,清朝决定向俄国、德国和法国,三个国家的银行借款,合计约3亿两白银还清这笔钱。


萨沙


确实是!慈禧并没有挪用军费,这是戊戌变法时变法党强行给慈禧扣锅的,其目的是把甲午失败推卸给慈禧,以此来降低慈禧的威信与支持度。

主要证据有如下,甲午战败后的北洋军的账下尚有3000万两存银,这是慈禧特批给北洋军作为军饷的钱,但是由于北洋军全军覆没,军饷没有发出去(这笔钱最终被清政府追回用来给马关条约的赔偿),所以说慈禧挪用军费的谣言不攻自破,军队尚有存银足以证明北洋军并不缺钱。

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将领不行,指挥差。我们来分析一下甲午海战,当时清军的海军舰艇不敢出海迎战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认为清军在陆地上有炮台可以支援,可以躲在陆地炮台的保护之下,这完全就是一种旱鸭子打法,生搬陆战的步炮协同战术。实际上当时的海军舰队交战都是倾向于机动作战,利用军舰的速度进行机动快速穿插,这是蒸汽轮机出来后的战法,也就是说清军的海军司令员的指挥能力还不如明朝末期时候,这是战略指挥上的错误。

其次,清军海军官兵纪律差,战备水平低。当时清政府给海军官兵的津贴还是很足的,但是并没有直接转化为作战士气,倒是滋生了这些人寻花问柳的恶习。清军海军从士兵到官兵公开招嫖的事屡见不鲜(甚至有大量海军情报就由日本情报人员化身妓女探知的),所以清军海军将士缺编非常严重,往往要打仗了还有一半的官兵在妓院里没睡醒。

所以呢,如果说慈禧有错,那就是选错了一名将领去执掌海军,典型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但是说她挪用公款则是乱扣黑锅。


优己


北洋缺钱?这和中国足球缺经费同样滑稽可笑。每年八百多万两白银,别说日本海军,就全世界海军都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战败时北洋小金库里的近三千万两白银,够买三十条吉野号,把日本海军全部买了都不是问题。

第二点,拿炮弹说事,更是无稽之谈,当时整个世界都是木甲舰到铁甲舰的转型期,没有任何国家有好的方法或者说炮弹对付铁甲舰,日本人同样对中国的铁甲舰无能为力。击沉的都是木甲舰和半铁甲舰。

第三点,北洋水师,贪污腐化成风,舰队不满员,缺失站前培训,才是战斗力开始没多长时间就战斗力锐减的主要原因,日本海军一个炮位三个炮手,五个弹药兵 ,北洋一个主炮手一个副炮手,两个弹药兵,日本可以抗两炮还有战斗力,北洋抗两炮完全丧失战斗力。

清王朝整个国家落后世界,才是战败的原因。国人无法面对整体落后的现实,才会编造各种借口。


晓风2016


李鸿章敢和翁同龢说军费不够用,是因为李鸿章不让人插手北洋舰队,翁同龢无从知悉拨付银两的用度花销,海战后慈禧知悉此事,立即让李鸿章报拨付银两使用情况和剩余银两,李鸿章报告北洋舰队存在外国银行的银两足还有五百多万之巨。北洋舰队是清廷花2500多万两白银建立,其中在购买军舰时,就有人提出购买德国生产的速度更快,射程更远,射速更快的德国军舰,可李不听,执意购买英国产军舰,李临战又提出购买新军舰,新炮实际上是在弥补其过失。北洋舰队后期李鸿章更视北洋舰队为私货,不让其他朝臣染指,北洋舰队成为其政治斗争的工具和王炸,也成了其和清廷摊牌的资本。李频繁给皇帝和大臣灌输北洋舰队亚洲第一,费用开支大,让人误以为北洋舰队不仅规模大,还确实能打。结果狼来了,群臣和皇帝自然要打,李又说不能打,提出各种理由反对开战。北洋舰队是按照英国海军的军制设立,其战败固然有各种客观原因,主要原因李鸿章战略决策失误和军备废弛,戴旭曾评论说李鸿章有三次机会主动出击,但都被其否决了,选取了最下下策,结果就是龟缩在港被动挨打。在这方面,左宗棠和李鸿章有很大的不同,左重战前筹谋,其收复新疆制定的缓进急击就堪称良谋,如不是左帅早逝,甲午海战有可能是另一副局面,有可能惨胜或两败俱伤,但不会战败,全军覆没。战败的烂摊子没人愿意去收拾,李鸿章自称善于与洋人打痞子腔,只能李鸿章自己去收拾了。


用户6418987073999


首先,我不喜欢长篇大论,我检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来说说。🌝🌝🌝

1.这是前提:慈禧根本没有挪用海军军费,而是挪用了军费的一小部分利息来修园子,甲午海战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清朝内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而这是甲午海战失败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清朝政治体制和军队体制的落后。😱😱😱

2.在清朝末期,地方与中央的矛盾颇深,地方大多是汉人掌权,他们想越做越大,而中央是满族权贵掌权,以慈禧为代表,他们不想中央,受到地方的威胁,所以大力打击地方。😳😳😳

3.清朝在陆军方面虽有百万雄狮,但那也只是个摆设,淮军湘军闵党互相都有各自的利益,所以在陆上战斗,他们互相帮衬不及时。而在海军方面,闵党和淮军的争斗更激烈,清朝虽拥有四大舰队,可是在黄海大战之后,竟然没有一支舰队前去增援,那是因为四大舰队的拥有者都是当时广东,福建,江浙,不同地方。地方之间矛盾竞争十分激烈。😫😫😫

4.中央内部其实也不太平,有清流言官,帝党和后党(帝党是支持光绪的,后党是支持慈禧的。)而清流言官是以帝师翁同龢为代表的。😡😡😡

5.在甲午开战之前,帝党和清流言官组成一队,他们抨击以李鸿章的淮军为首的北洋舰队,说北洋舰队贪污成风,要求禁止拨款给予北洋舰队购买炮弹和置换锅炉,而身为皇帝的光绪,竟然相信了自己的老师所说的一派胡言,导致北洋舰队整体战斗力直线下降。🤐🤐🤐

6.中国当时工业能力有限,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因为在禁止拨款给北洋舰队买军事物资。北洋舰队的锅炉煤矿,以及炮弹只能在中国本土采购。然而清朝末期的工业制造水平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个个都是豆腐渣工程。😰😰😰

7.这一点是我补充的,至于现在为什么慈禧挪用海军军费成了北洋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有清流言官这一文官集团的存在,我悠悠中华自从汉代只要统治者得罪了文官集团,就会被他们批判的一文不值。😇😇😇


氪金狗眼看政史


尽管慈禧这个人确实不受后世待见,但要把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到慈禧挪用军费上,这就明显跑偏了。甲午战争败最核心的原因是社会体制,而不是一个人一点钱的问题。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社会体制明显要优于满清的封建体制。相对当时的中国,日本的体制,经济,军事,思想都是要高出许多的。这场战争失败是必然的,即便把慈禧吃穿的花销全用在打仗上,把慈禧饿死,结果也不会变化。

先进的社会体制代表的是先进的生产力,打仗除了比科技,比武器,说白了就是砸钱。清朝一个农业社会跟日本一个开始走向工业化的社会较量,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去打这场仗。李鸿章忙了半辈子,建的北洋水师为什么是纸老虎?这军舰跟日本一样都是从西方国家买回来的吧,海军将领都是从英国高等军官学校毕业的吧,而且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将领跟日军海军将领有相当一部分是同班同学。可是为什么就打输了呢?原因就是没钱,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给清朝建造了北洋水师,可是这设备买回来就完了吗?枪支弹药要钱吗?训练要钱吗?设备维护要钱吗?农业经济下能建立起一个北洋水师已经很惊人了,把这个水师建设好是不可能的。压根就没有那么多钱去做这件事。

慈禧的开销是很大也很奢侈,但是说真的,体制的问题不是慈禧一个人如何就能解决的。如果当时中国是工业社会,别说一个慈禧,就是养上百八十个慈禧,打日本也是信手拈来的。冷兵器时代结束后打仗就是烧钱,谁有钱谁就能赢,尽管清朝确实没钱,不过核心原因在体制而不在慈禧。


云淡风轻267976116


甲午战败不是军力不行!也不是军费不够!虽说有将士临阵脱逃,但大多数都是忠君卫国!日本举国而来,我们只用一个北洋水师步战,战略有问题,耐何战术也不行!最终导致惨败!造成了以后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始作俑之战!至于说老佛爷是拿军费过生日去了!那纯粹一派胡言!咱姑且不说当时中国都是人家的,依中华之物利至于用保国军费过生日吗?我们要正确评价每一个历史人物,而不是把一切罪责推到一个人头上!做为一个执政者,她已尽了最大努力。她只不过开了几个通商口岸,赔了点钱!(比把黄金放美国如何?比满世界撒钱养一群白眼狼又如何?)但她守住了大清基业,也守住了当代的中华版图,就如当年沙俄入侵新疆,你们现在要翻案的李中堂都要放弃!左公出师收复了新疆,你们以为都是左公的功劳吗?但这等大事没有老佛爷拍板能干成吗?大清自老佛爷之后是灭亡了,不是慈禧不圣明,奈何气数已尽耳!!


冀上布衣


在当时,朝廷对北洋水师的重视程度是极为高的,曾大力发展海军。北洋水师总共有4000余人,大型战舰25艘,主要的装备是从德国,美国的先进的国家购买来的,是最先进的战舰。当时的美国人有报道称,北洋水师纸面上的实力,在万国争霸的当时也能排在全球第七位。而清廷对北洋水师的日程维护,也是极为重视的,不惜耗费巨资,就是为了这支军队能够维护他们的统治。

北洋水师的强大和对日本人造成的曾经的阴影,让日本人非常认真地研究这支舰队的。有心的日本人在调查之后,他们发现。这个军队虽然规模不小,但是因为纪律散漫,腐败等等问题,日程训练,士兵的士气等等问题都很大。日方认为,这个军队的战斗力,不会与他们的装备一样能唬住人。果然,清日战争的一开始,北洋官兵的热情虽然爱国热情高涨,接连进攻,但是日军不为所动,实行保守的战策,在顶过了第一波的攻击之后,北洋水师因为后继乏力,缺乏指挥,最终,最终遭受了日军猛烈的反击,最终失败了。

根据后来的日军军官的一些回忆说,很多北洋水师的舰队根本就是胡乱开炮,没有任何的准头。当然,虽然在战争中清军并不缺少勇士,比如说邓世昌,他就想要用己方战舰,桩基日军的主力战舰。然而因为战术上失误明显,邓将军只能被日军痛打,不幸被贼所杀。

事实求是地讲,清的失败不是器械的失败,而是思想和政治制度上的失败。其实就算那一场海战失败,以清廷的体量,只要统治者决心战斗,日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战胜大清的。然而清廷的统治者只想着自己的统治。而不过多的考虑国本与国威。最终屈辱求,在自己灭亡的道路上又进一步。


随处可鉴


其实这种想法是基于,如果北洋舰队购买了吉野号就能取胜,如果北洋舰队,再购买几十门速射炮就能取胜。

实际上,就是多1艘军舰,多几十门炮,清朝就真正取胜甲午战争吗?清朝各地先后营建起40多座兵工厂,仅浙江机器局、金陵火药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山东机器局、江南制造局7家军工厂,总共投入资金就高达4200多万两!

清朝是当时全亚洲唯一能够生产自动武器的国家,拥有全亚洲最强大的军火工业和造船工业。甲午战争前夕,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福州青洲石船坞竣工,船坞长125.4米、宽33米、深9.24米,在全世界的排名仅次于英国利物埔船坞。

《清史稿》统计,晚清从国外买入舰船不足百艘,花去白银2000万两。清朝还花费巨资,持续从国外,进口各种洋枪洋炮,以至于,李鸿章曾经在奏折里豪气万丈地说:“大清洋枪百万,快枪快炮之多,甲乎天下!”

但是,清朝为什么在甲午战争战败,不是少了那几十门速射炮,更不是因为少了1艘军舰。而且,整个体系落后,比如军队编制,清朝陆军最大作战单位是营,结果鸭绿江战役,宋庆指挥100多个营,传达一次命令,都要出动100多个传令兵。这些营互相之间,都没有统属关系,根本就是一团散沙。打一个战役,宋庆光传达几次命令,就要出动几百个传令兵。

日军是师团编制,指挥,行动和配合,都非常方便。结果,日本第1军轻松取胜,缴获清军西式大炮74门,步枪子弹432万发,炮弹3万发….要知道,八路军八年抗战也才消耗了2000万发子弹。清军不缺武器弹药,缺的是整个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