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 第007期 -

人的一生有无数种记忆交织缠绕,也会有一种味道会成为激发你某处回忆的导火索………

今天的宜春城日新月异,老城新区、随处可见的拆迁标志,往日繁华地段如今变成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交通工具从最开始的两个轮变成三个轮、四个轮………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街边小吃随着时代的发展变了花样,多了种类。店面装修也越来越与时代衔接。

这一切都在朝着“新新向荣”的局面发展,而那些经过岁月洗礼的老店,是否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呢?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麻辣小吃可不仅仅只是四川人的最爱,大多数宜春人也对这麻辣小吃爱得深沉。看宜春的饭菜就知道了,在吃不了辣的外地朋友心中,他们会把宜春美食归类在偏辣那类。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能把一种食物做得小有名气,背后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多人理解不了的,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人们对吃的没多大追求,那时候街边小贩的生意非常好做,也没出现过“食品安全”这种词,那是纯真质朴,绿色纯天然的年代。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麻辣大王送走好几批大学生,也伴随着一些人从这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今天来吃麻辣小串可能还是稚气未脱的学生,而多年后的某一天,她带着可爱的孩子再次来到这家店,用宠溺的语气告诉孩子:“这是妈妈上学时候来过的店哦。”

这个情节在麻辣大王的店里真实存在过的。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现在宜春总共有两个麻辣大王店,因为秀江桥头店面临拆迁,年初老板在十运会又开了一家。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老板姓朱,安徽人,来宜春已经16年了。

麻辣大王之前开在现在的店面旁边,“当时老店那边是卖凉席的,我和老板磨了好久,才让他把那家店租给我”。老板边炸串边和我们讲到。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有些陈旧的店铺、印着岁月痕迹的招牌,若不是别人推荐,我很可能就和这家店的美食和故事擦街而过。

2002年,“麻辣大王”在宜春开张了,里面摆满了桌子,“我这家店送走了很多大学生呢,来吃麻辣的人很多,那时候人家都排队着队来买。”说到这里时,老板显得挺开心。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秀江桥头边上的这些店,装修大多还是以前店铺的老样子,墙面上也印上了许多岁月痕迹。店面简陋但也干净,16年来,每天都有许多客人。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老板告诉我,他之前就是做这个麻辣,初中毕业后,他开始了打工生涯,湖南、萍乡都有过他的足迹,和不同的老板做麻辣小吃,慢慢的他也萌生了自己想要开店的想法。

一个安徽人,把店开在宜春,我对这个过程充满了好奇,而老板却告诉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当时就琢磨自己想要开店,在新余打工期间,挣了1万块钱,就想着要拿着这笔钱做点什么,不能老是打工,就来到宜春了。”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我问那为什么就选择了宜春呢?

“新余的下一站就是宜春了呀,没什么为什么,就这样来了。”老板讲得云淡风轻,我心里想着:看来又是一个随性之人啊。

万事开头难,开店更是如此。

“选来选去,就选了这里,租了一间房,房租要1000块钱。”(老板长得有几分帅气)和我们说话时,脸上都带着淡淡的微笑。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我一直觉得麻辣小串这种小吃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那“麻辣大王”生意怎么就这么好?

有老顾客反映说,他家的麻辣干净、价格实惠,最重要的是味道超级棒,很符合本地人的口味。刚开店的时候,是老板一个人,很难想象,人生地不熟的他,当初是怎么把店开起来的。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最开始开店时,买菜、炸串、卫生都是他一个人搞定。因为拆迁的关系,附近很多店都关门了,人流量也比平时少了很多,但还有一些回头客回来店里吃麻辣。

老板娘会告诉他,“这边要拆了,我们在十运会开了新店,以后想吃我们的麻辣去那边的店里吃啊。”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采访手记:

老板:早上9点到凌晨2点左右。

小编:刚开店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老板:当时我就一万块钱,一个人来到宜春,人生地不熟,当时这家店是卖凉席的,我和凉席老板磨了好久,人家才答应把店租给我,刚刚来宜春,我不了解宜春人的口味啊,那时候也很忐忑,怕做出来的东西宜春人不喜欢。

小编:刚开业的时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吗?

老板:开业那天,我身上没有一分钱(老板意味深长的说)。

小编:小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好到什么程度?

老板:当时老店生意最好的时候,排着队买,现在新店我很多时候都要忙到凌晨2.3点钟,晚上是人最多的时候。

小编: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有遇到什么瓶颈吗?

老板:现在主要就是这个店的选址我不是很满意,还在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地方,这年头房租也贵,竞争压力也大。

老板:一般我在店里我都会炸,以前就是做这个的。

小编:老店即将面临拆迁,会有很多不舍吧?

老板:肯定啊,在那边做了16年啊,和我老婆也是在那个店认识的(小编的八卦脸带着惊讶),离那边进的老顾客都表示可惜。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相信看到这里的你们,肯定也和我一样,对老板和老板娘的相遇感到好奇,偶像剧盛行的年代,你肯定也曾渴望过哪些情节会发生在你身上呢?

老板和老板娘的相遇,一个安徽人和一个东北人的情缘,从这个小店开始……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或许也是冥冥中注定的,开店后的第二年,一次偶然老板娘到店里吃麻辣,就这样和老板对上眼了,

恋爱到结婚,他们只用了三个月。

老板娘平淡的和我们说着他们相遇的过程,而我们脑海则是脑部这一部浪漫的相遇“大戏”。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和普通的夫妻那样,两人相互扶持、照应,共同建立了一个家,两人都远离家乡,生活的琐事只能靠自己,孩子出生后,一边要照顾店里的生意,一边还要照顾孩子,那段时间的的经历可以用心力交瘁来形容。

你见过开店后亲自炸串的老板吗?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新店刚开不久,会有许多老顾客来,为了给顾客最好的味蕾体验,老板大多时候选择自己炸串,瞧这忙碌的身影,这串串好吃是有道理的呀。

店里价目表一看就挺实惠,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都能接受,

除了做麻辣店里还有粉面,供顾客选择。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新店的装修挺有个性,老板还透露说老店的房租比新店要高的多,这着实让小编大吃一惊:什么,老店的地方还没新店大,居然要贵那么多?老板补充说到:“那边靠近市中心,房租贵了点”。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新店的装修富有个性,也宽敞了许多,店里干净整洁。这里的油锅也是经过老板改造过的,专门为炸麻辣串准备的,顾客可以全程看见炸麻辣串的整个过程,给人一种吃的放心的感觉。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我吃过宜春很多家店的麻辣小吃,各家有各家的口味,而“麻辣大王”给我的感觉却和之前吃过的麻辣串不同,或许是因为调料不同的原因吧。

他家的调料算是老板特制的,也因为老板早年就做麻辣串的缘故,所以口味和别家有所不同。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小编在一位老顾客那里得知,他说自己在很久之前就喜欢吃麻辣大王的串串,那时候条件也不像今天这么好,而麻辣大王好吃又实惠的串串就成了首选。

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和过去相比,好了很多,但对这麻辣小吃的爱却没有因此改变。,听说在十运会这里开了新店,乘着来附近办事的功夫,他跑了点了几份串串。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麻辣大王给小编的印象首先是很接地气,其次是很有人情味,来店里吃串串的老顾客和老板都很熟络,新顾客也会被他家的味道吸引,转为回头客。

“老板你家店里的蔬菜怎么这么少啊”,

“我下回多买几个种类,等你们下次来就能吃到其他蔬菜了。”

简单的对话,其实就是这家店日常的生活状态。

16年的“麻辣大王”,承载宜春人的时光,见证安徽小伙的爱情

写到这里,小编还是再想说一句,麻辣大王的串串真的值得一尝,味道不会让你失望。

而今麻辣大王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它也将继续成为新一代人的回忆,做宜春最好吃的“麻辣大王”。


#今日话题#

你还知道哪家宜春老店?

快来评论我们在评论区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