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兵5萬的劉封,離麥城並不遠,為何不去營救關羽?

于濤


劉封是一個悲劇人物,他身為劉備義子,為人剛猛,但同時又頗具主見,處事謹慎。然而,隨著關羽的兵敗、孟達的叛逃,使得劉備對這個義子產生了仇視和戒心,最終賜死了劉封。在《三國演義》中,劉封與孟達一同被演繹為見死不救的卑鄙小人,但正史中的劉封,卻死的頗為冤枉。

歷史上的劉封,原是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說起來也是與劉備沾親。劉備投奔荊州劉表時,還未有繼嗣,便收了劉封為義子。劉備這個義子也是一員虎將,且頗有戰功,按陳壽《三國志》所載:

“及先主入蜀,自葭萌關攻劉璋,時封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西上,所在戰克。益州既定,以封為副軍中郎將。”——《三國志·劉封傳》

從以上記載可知,二十多歲的劉封便跟著諸葛亮、張飛等人率軍西進,且立下了不少戰功,因而在劉備奪取益州後,受封為副軍中郎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孟達攻上庸,劉備派劉封前去輔佐接應,同時也是為了防範孟達尾大不掉。此時,劉封被升遷為副軍將軍。這個職位,在劉備集團中,也著實不低。不過,當時劉封和孟達所統領的士卒並不多,且多為“山城之眾”,難以同精銳相比。

在《三國演義》中,劉封與孟達明知關羽受困於麥城,卻並不發兵施救,氣得廖化大罵出城,跑去成都求救。不過,劉封、孟達與關羽之間的“嫌隙”,似早已萌生: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以山城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三國志·劉封傳》

關羽利用假節之權,發動了襄樊戰爭,圍困樊城、襄陽時,因兵力不足,多次命劉封和孟達發兵助戰,可是劉封和孟達卻表示“山城初附,未可動搖”,並未協助關羽。就此事而言,劉封和孟達所言也是事情,上庸原本就是個搖擺不定的地方,如果劉封和孟達率兵參加襄樊戰爭,此城一旦空虛,其歸宿也著實難料。所以,驍勇善戰的劉封,終究還是沒有發兵幫助關羽。

不過,在《三國演義》中,劉封和孟達則完全成了見死不救的卑鄙小人。當時,廖化拼死前來求救,可劉封、孟達不為所動。孟達更是絕情,徑稱:“我今即往,一杯之水,安能救一車薪之火乎?將軍速回,靜候蜀兵至可也。

當然,歷史小說多有演義成分,自是不必多信。但劉封、孟達起初未能及時支援關羽,倒也是事實。也正因如此,“會羽覆敗,先主恨之”。關羽兵敗被殺,失了荊州,劉備將責任歸結到了劉封、孟達身上,結果孟達見事情不妙,率軍投降了曹魏,而魏文帝則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郡,讓孟達做了新城太守。

與孟達不同,劉封一直對劉備十分忠心,即便是收到孟達的“勸降信”,也毫不動搖。不過,此後劉封敗退成都後,卻遭到了劉備的斥責。關鍵時刻,諸葛亮又對劉備進言:

“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三國志·劉封傳》

諸葛亮覺得,劉封剛猛,是一員難得的虎將,但如果日後新主繼位後,很可能難以駕馭。所以,諸葛亮便勸劉備藉機殺掉劉封。結果,劉備命劉封自盡。就這樣,身為劉備義子的劉封,竟被自己的義父賜死,又被《三國演義》描繪成了誕生怕死的卑鄙小人。

事實上,劉封的悲劇,自從劉禪的出生便已註定。劉備戎馬半生,無奈之餘選了劉封做義子,原本是作為接班人來撫養的。可是,後來劉禪的出現,使得這個“贗品”兒子必然遭到排擠,甚至於藉機被除掉了。至於他當初沒有幫助關羽,其實也是綜合考量戰爭形勢作出的抉擇,只是沒有想到,關羽會一敗塗地。


史海爛柯人


歷史上蜀漢最終衰弱的轉折點就是關羽落敗荊州最後橫死麥城!

讀三國演義看這段當然是憤恨不已,當時蜀漢就形勢而論無疑是最好的一家,北上,剛剛打贏漢中之戰,劉備一輩子最大的勝仗就是此!

南邊,為了配合漢中作戰,關羽也出擊曹魏,進逼中原隱隱有威震華夏之勢,哪知最後東吳背信棄義,蜀漢形勢急轉直下,最後劉備鬱鬱而終,張飛死於小人之手!

屬於蜀漢三傑的故事就此落幕!

一般與絕地而言,就有危局,與危局而論就有轉機,於是無數人都探討如果關羽沒被殺,劉封救了關羽,是不是事情就有轉機!而這就是問題要表達的意思,那麼這問題值得討論嗎?

其實還是值得討論的,與問題本身而言,預設就有問題,當時的劉封絕對不可能有五萬大軍。原因很簡單,劉封所率領的不過是一隻偏師而已,去往攻取上庸等地,不過是藉著剛剛打敗曹操的餘威。

戰略目的是將川蜀之地和原本的根據地荊州地區連為一線!

當時上庸之地,主要是由地方豪族自治為主,主導哪裡的是上庸申家,申耽申儀才是哪裡的實際統治者!

而先與劉封到達攻打上庸諸地的孟達不過是借勢而為,降伏的上庸申家。

簡而言之,孟達和劉封雖然佔據了上庸,並擁有了統治權,但是並沒有主導整個上庸地區的能力!

無法集中力量,自己兵馬又少,援救關羽本身就是偽命題!劉備因不救關羽而殺劉封,不過是因為自己繼承人阿斗上位,需要劉封死而已,於是才在諸葛亮蠱惑下殺的劉封!

劉封不救關羽,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在於上庸和麥城看上去不遠,其實那是拿現在觀點看問題。500公里的距離,如果急行軍,最少也要15到20天。

由上庸到麥城都是羊腸小道並不適合大軍行軍,這就是造成補給苦難,算上後勤問題,20天都不止!

原因之三,就是劉封的私心。

其實關羽一直都不喜歡劉封這個劉備的養子,原因很簡單,作為劉備的創業合夥人,關羽雖然忠義,但是隻忠與劉備一人而已,其他人他是看不上的,當然會看不起劉封,我敢說如果劉備沒有兒子,劉備死了之後劉封真繼承位置,那麼關羽絕對會起反心。

原因也很簡單,大哥是天,你劉封算個什麼鬼東西!

關羽看不起劉封,劉封當然不待見關羽啊,就算接到求援信也不出發就有了心裡因素在內!

最後,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劉封和劉備都沒有想到,這關羽居然會敗的這麼快,完全反應不及!

很多人都說,關羽進攻曹魏是個人好大喜功決定,其實這完全錯誤,關羽出兵曹魏,是劉備兩路夾擊的大策略。

目的是緩解漢中方面的壓力給自己鞏固蜀地,攻取漢中贏得戰略優勢而已!

哪知道之前捷報頻傳的關羽,最後一下子因為東吳背信棄義,深陷死地,這是劉備集團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劉封估計看到信都傻了!

腦袋當機之後,有點不夠用!

於是,劉封就基於以上幾點不去救關羽!

首先,劉封實力不足,一隻偏師如何救援,更何況還有那和自己不同心的上庸申家在側,如何能全力救援。

其次,路途遙遠,準備不足,就算過去了也沒辦法救關羽。

再次,劉封其實想關羽死。

最後,戰無不勝的關羽居然戰敗了,這讓他們難以接受!

於是,就這樣劉封選擇了安守上庸,完成任務,至於為何不救關羽,有無數理由可以向劉備解釋。

可惜他唯一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乾爹劉備會因為這個藉口殺掉自己而已。


阿斗不傻



進攻東三郡的是孟達,孟達當時的兵力只有四千部曲。所以孟達只是進攻了房陵,攻殺了房陵太守蒯祺,上庸和西城兩郡就不戰而降了。因為房陵在襄陽和上庸中間,房陵被攻佔了,襄樊無力救援,而西城和上庸上游的漢中也被劉備佔領了,曹魏已經沒有能力救援他們,所以他們才投降了。

劉備派劉封去的時候,名義上是害怕孟達沒有能力單獨完成任務,實際上是對孟達不放心。所以劉封去上庸的時候,主要目的就是“統達軍”,也就是奪取孟達的軍權,成為東三郡的軍政主帥,就像關羽在荊州的地位一樣。這也是劉封到東三郡之後,完全不把孟達放在眼裡,敢於奪走象徵孟達大將地位的“鼓吹”的原因。

西城和上庸本來就是申耽申儀兄弟在佔領,無論是割據漢中的張魯,還是荊州的劉表,還是後來接收了荊州北部的曹操,都對西城和上庸採取了高度自治的政策,也就是承認申氏兄弟的地位,讓他們繼續當都尉。之所以是都尉而不是太守,也是因為曹操把這裡視為自己不能完全控制的邊境地區。


劉封去上庸的時候,本身也沒有帶什麼兵,只是奪走了孟達的部曲,至於申氏兄弟的軍隊,聽調不聽宣,用他們來對付三郡內部的蠻夷還可以,用他們打外戰,那肯定是靠不上的,劉備,劉封,孟達都很清楚這一點。只要他們不搞武裝叛亂,公然反抗,就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

劉封雖然年輕,但是他的身份和地位並不低。他被劉備收為義子的時候,劉備還沒有兒子,所以是一度被視為接班人的。後來劉備有了阿斗,接班人當然就是劉禪了,劉封的地位就有些尷尬了,但劉封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依然不低,也很受劉備信任。

劉備入蜀的時候,所帶的將領主要就是劉封,魏延這些人,入蜀之後封為副軍中郎將,地位很高。到上庸之後,又晉升為副軍將軍,地位就更高了。東三郡在東漢屬於漢中郡的縣,後來才升為郡,和漢中平級。攻佔漢中之後,劉備讓魏延做太守,讓劉封做東三郡最高軍政負責人,保證漢中和荊州之間的聯繫通道,意圖是形成對曹魏的完整防線。

所以,劉封雖然年紀輕,但是地位和身份都不低,是直屬於劉備的高級將領,並不是關羽的下屬,也不歸荊州戰區管轄。如果考慮到孟達原來歸屬於荊州戰區,就可以理解,劉備讓劉封出鎮東三郡,其目的就是要讓東三郡成為一個獨立的戰區,而不是附屬於荊州戰區。因此,劉封也沒有救援關羽的義務,而孟達如果是在劉封到來之前,其實是有這個義務的。


而孟達已經通過劉備派劉封來鎮守東三郡察覺了劉備對他不信任,在關羽兵敗之後,東吳又截斷了他原來出發的根據地秭歸,成了孤軍,就算他對劉備忠誠,如果他身後的上庸和西城投降曹操,他就完全被魏吳雙方包圍了,等他的就是全軍覆沒,兵敗身死,所以就決計投降了,這樣可以保存實力和地盤。後來黃權其實也是這麼做的。

所以,綜合來看,劉封不救關羽的理由其實是很充分的。

第一,劉封自己沒兵,申氏兄弟靠不上,要救援就只能是讓孟達去拼命,孟達不肯,他也無能為力。

第二,孟達是關羽下屬,而劉封不是,劉封直屬於劉備,所以孟達有義務救援,而劉封沒有。

第三,劉封駐地在西城,也就是東三郡中離襄樊前線最遠的一個郡,要救援的話孟達比他更近更方便,孟達不救,他也救不了。

第四,也就是他說的理由,也沒問題,申氏兄弟是地頭蛇,本土豪強,剛投降沒多久,如果孟達出兵,離開房陵,隨時都有被申氏兄弟抄後路的危險。

所以孟達在知道關羽兵敗的消息後就投降曹魏了,並且寫信勸劉封一起投降,而劉封認為自己理由充分,加上他所在的西城的太守申儀也叛降曹魏,劉封就逃走了,而他這時得逃跑路線也只能是取道漢中,返回成都。這樣,東三郡就全歸曹魏了,而曹丕則合併三郡,設置新城郡,以孟達為太守。


蕭武


首先我們先分析問題本身,劉封當時並沒有可能擁有5萬重兵。我們結合當時背景環境,劉封接下劉備的命令攻取上庸等郡縣,當時他手中最多隻有5千兵力,就算加上投降的魏國軍隊,也是絕對不可能達到5萬兵力的。



再談談上庸與麥城的距離近,這也只能是相對於其他地方蜀國軍隊較近,也不能談之為不遠。畢竟兩者也有著大約500公里的距離,以當時的行軍速度,就算出兵救援,馬不停蹄,也最少需要10天。

當然,劉封在接到關羽求救信後,確實是沒有行動,就算距離很遠,也應當出兵救援才正常。那麼當時劉封為什麼不去營救支援關羽呢?

在我覺得有下面幾點原因。

一、奸人挑撥,使劉封關羽生有間隙 大家都知道劉封是劉備的義子,而關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從綱常倫理上說,關羽是劉封的叔父。叔父有危難,侄子應該全力營救才對。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劉備攻取益州和漢中稱帝后,想要立一個太子,但是不知道該選擇立誰。親子劉禪年歲尚小,當時且無過人之處。義子劉封雖然勇冠三軍,很有威望,但是卻無血緣關係。

所以劉備很糾結,並曾經詢問過諸葛亮和關羽,但是諸葛亮以這是劉備的家事為由並沒有回答。

而關羽則回答,立太子怎麼能立一個義子呢?這是不符合綱常倫理的,所以劉備最後在立儲上就放棄了劉封,立了劉禪為太子。

但是這件事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傳到了與劉封共同鎮守上庸的孟達耳中。據說在劉封收到關羽求救信後,本來是打算出兵救援關羽的。但是孟達卻在這時向劉封說明了關羽當年在立儲上的所為,使劉封與關羽之間有了間隙,這才讓劉封遲遲不肯發兵救援關羽。

這個原因似乎有些感性,但有些時候做出決定就是一念之間,當時劉封由於這個原因而不出兵也是有可能的。

二、新城剛破,根基不穩,必須鎮守。在關羽在東線進攻曹魏政權時,而劉封剛好接到配合關羽進攻上庸等郡縣的命令。而因為關羽在東線勢如破竹,導致曹魏兵力大多被派往東線支援,這就讓上庸等郡縣防務空虛。

劉封當時並沒有花什麼力氣就攻克了上庸等郡縣,但是這時因為吳國對荊州的偷襲,讓關羽敗走麥城,恰巧這時劉封收到關羽的求救信。


但是劉封這時已經把僅有的兵力都佈防在新佔領的城池中,如果撤回佈防,剛被攻破的城池難免不會出現反叛的現象。並且在關羽敗走麥城後,曹魏政權被派往東線的支援部隊也相繼回援。

再加上上庸等城是剛被攻破的新城,劉封在此處的根基並不穩固。如果此時派兵去支援關羽,成不成功尚且不說,但是上庸的城防一定會空虛,並且抵擋不住曹魏的進攻。

這樣拿幾座城池為代價去做一場成功率很低的救援賭博,站在當時劉封的立場上,是十分不明智的。這也可能是劉封為何遲遲不肯出兵去營救關羽的原因之一。


夏目歷史君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關羽作戰勇猛,忠義無雙,為後人崇拜。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荊州軍北伐樊城,所向披靡,斬龐德降於禁,威震華夏。然而曹操卻趁機聯合東吳,夾擊關羽,呂蒙率軍偷襲了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走麥城。呂蒙率軍窮追不捨,很快就將麥城團團圍困。關羽被困麥城,缺衣少食,將士多半帶傷,且只有五六百人(演義記載),形式岌岌可危。


廖化臨危受命,率軍突圍,前往上庸去求救兵。劉封孟達取得上庸之後,沈耽又率眾歸降,劉備封賞義子劉封為副將軍,與孟達一起守上庸。見到廖化前來求救兵,劉封孟達均以上庸剛佔領不久,立足未穩,不肯分兵相救。廖化悲痛欲絕,出城大罵不止,往成都前去求救劉備了。劉封孟達為何不願救援關羽,以下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


首先劉封本意就是不願救關羽,可以說有點事不關己的意思。劉封本為劉備的義子,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情深似海,這點劉封不會不知。作為自己的叔叔關羽麥城被圍,即便不看關羽,看在劉備的面子上,也理應救援。況且同為蜀軍,唇亡齒寒,又有誰願意看著自己的戰友被消滅呢?而劉封確實這麼做了,一開始就表現的很明顯。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廖曰:關公兵敗,見困於麥城,被圍至急。蜀中救援兵不能旦夕即至,特命突圍而出,來此求救。望二將軍速起上庸之兵,以救此危。倘稍有遲延,公必陷矣!封曰:“將軍且歇,容某計議。”


顯而易見,廖化前來求救,形式已經萬分的危機。同為蜀軍統帥,關羽又是劉封的叔父,劉封的第一反應就出賣了他。劉封居然說:將軍且歇,容某計議。這是何等的大事,形式又萬分危機,又有何需要商議的呢?即便孟達不願意,劉封應該隻身前往才是,這才能對得起其義父劉備。由此可見劉封並不想救援關羽,或者說對於這件事他很猶豫。對於此事,毛宗崗大師也批註:如此急事,有何計議?計議便不像了。也就是說劉封此舉,是本能的反應,他並不心甘情願去就關羽。


其次二人不救關羽是顧及到東吳勢大,傷及自身利益。劉封后來前去找孟達商議,孟達卻也不願意去救。他的理由更是直白:東吳當時已經佔領了荊州九郡,現在關羽只有麥城一座彈丸小城,如何取勝,況且曹操率兵四十五萬,在摩陂駐紮,蠢蠢欲動。由此可見,二人都擔心不是東吳的對手,畢竟絕大部分的荊州土地,已經歸東吳所有,又有曹軍南北夾擊。


二人這是擔心即便去救援也於事無補,甚至會傷害但自身的利益。再加上北有曹操大兵壓境,二人更不敢擅自行動了。想來這些都是藉口,救援困難是有,但並不能成為不救援關羽的理由。他畢竟是蜀漢的頂樑柱,為蜀漢立下過汗馬功勞。二人自以為是的這樣認為是愚蠢的,他們並沒有估計但劉備的感受,如果是劉備,即便不要上庸也要救出劉備。這就是為何後來劉封被殺,孟達因懼怕怪罪反叛投曹了。


再次劉封確實礙著與關羽的叔侄關係於心不忍,但被孟達用反間計駁回了。劉封雖然不想救援,但關羽畢竟是其叔父,他也自知無法向劉備交代。然而孟達卻說:將軍以關公為叔,恐關公未必以將軍為侄也。而孟達更是爆料說關羽曾阻止劉備立劉封為世子。劉備本有意立劉封,問及孔明意見,孔明卻讓劉備去問關羽。而關羽更是直白,聲稱劉封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


孟達又勸解道,關羽又曾讓劉備派遣劉封鎮守上庸,遠離成都,以絕後患。 因此在孟達看來,關羽並未真心對待劉封,劉封也沒必要為了關羽採取冒險的舉動。劉封聽後,也覺得自己有冤屈,於是便贊同孟達的說法,不去救助關羽,二人均以上庸立足未穩,不肯發兵相救。

你是如何看待劉封孟達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要說劉封離麥城不遠,就算關羽跑到劉封面前,劉封也不會救關羽的。

為什麼?

因為關羽已經被劉備拋棄了。

關羽起兵北伐,劉備事先是不知情的。

我相信關羽在這之前肯定多次向劉備表達了要北上攻擊魏軍的想法,但肯定都被劉備和諸葛亮駁回了。

於是高傲自負的關羽自作主張,傾荊州之兵向魏軍發起挑戰。

首先,關羽雖然是劉備的結拜兄弟不假,但即使是親兄弟還明算賬呢,何況關羽你只是個義弟。

未經過劉備同意,私自率領兵馬發起戰爭,這已經是嚴重的越權行為。私自調動兵馬可是形同謀反的大罪。

更不必去說關羽的軍事行動破壞了諸葛亮的大計,打亂了蜀漢的全盤計劃。

因此,從關羽的行為本身而言,劉備就不該救他。

其次,關羽為人太過清高傲慢,這樣的人在軍中一定人緣不佳,想想有多少人會在劉備面前詆譭關羽。

劉備入川,讓關羽守荊州,本來是出於對關羽的絕對信任,但日子久了,加上兄弟二人從此難謀一面,關係不免也漸漸疏遠起來。

時間一長,孤懸於外的荊州,成了關羽的小王國。而荊州對於劉備而言非常重要,此地決定著蜀漢的命運,不然劉備也沒必要非佔著這個地方和東吳打太極。

關羽鎮守荊州,卻不體會劉備的心意,也不貫徹諸葛亮的策略,在荊州我行我素,仗著一身本事,將荊州事務搞的一團槽,甚至說出“犬子焉配虎女”這樣的話來得罪盟友東吳。

在關羽起兵之前,關羽其實已經成了蜀漢政權的一個不安定因素,更是劉備心中隱隱的一根刺。

關羽起兵之後,對於此事的應對策略,劉備和諸葛亮一定有過一番討論。

而最後定下的策略一定是藉助曹魏之手除去關羽,事後劉備則有藉口興兵伐魏。

整件事的鍋都甩給關羽,劉備必須置身事外。

但是東吳的加入,打破了諸葛亮的如意算盤,關羽甚至沒有死在曹魏手裡,而是被東吳那班武人得到了關羽的首級。

至於對於關羽的援助,那是絕對不會有的。關羽你起兵前問過我劉備了嗎?

所以,只有荊州一部在行動,蜀漢除此以外所有的軍隊都按兵不動,高層集體裝作不知道不作聲。

劉封作為劉備養子,自然是聽從劉備的命令,因此即使關羽派人上門來請救兵,劉封也是不會出手的。

可笑關羽,一世英雄,老來糊塗,將自己的大哥辛苦打下的江山給斷送了。

三國正是因為關羽的北伐而開始轉折,天平在這時候開始向司馬懿傾斜。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假的!當時劉封控制下的整個上庸城的人口也不過三萬多人,軍民從老人到小孩都加起來也不可能有5萬人。按著當時給出的數據顯示,劉封出征的時候有直屬部隊1600人左右,而攻打上庸城時劉封部傷亡了200多人,這樣折算下來,劉封的部隊大約還有1300多人左右。就這麼一支部隊守住上庸城就很困難了,要分兵去救關羽只是無謂的犧牲而已。

關羽給劉封下達的軍令並不是協助其突圍而是要求供應糧草。關羽給劉封下達軍令是其從襄陽撤退的時候,當時的關羽軍還有22000人,由於荊州已經被呂蒙佔領了,關羽的糧草被切斷了,所以關羽要求劉封供應糧草,並派出援軍支援其進攻呂蒙奪回荊州。我們通過分析便可以理解劉封不出兵的緣由並不是不想支援關羽,而是辦不到!

一,上庸城是新佔領的城池,劉封所攜帶的糧草是供給1600人的部隊,而關羽的部隊有22000人,上庸城根本供應不起這麼大的軍糧;

二,荊州已丟,城池已經被呂蒙派兵兩萬佔領,古代攻城時間往往非常長,關羽的部隊只有22000人,而且糧草軍資都不夠,不具備攻城的硬件條件。關羽當時最好的選擇應該是撤兵而不是去重奪荊州;

三,劉封不屬於關羽的直屬下屬,未經請示調動部隊也是違紀。當時的關羽是屬於荊州兵團軍團長,而劉封是屬於蜀漢軍團的,直屬領導是李嚴,沒有李嚴軍令劉封也不能擅自出兵的。


優己


劉封並沒有“擁兵五萬”,蜀漢政權能夠有資格統帥五萬軍隊的只有劉備,連關羽都只有三萬多人的部隊,劉封管轄的上庸地區是鄂西山區,大約在今天的湖北十堰,神農架一帶,歷來就是窮山惡水,人煙稀少,總人口也不過只要五,六萬。申耽,申儀是上庸地區的土著,兩個人加起來不過三四千人的土著武裝,孟達是帶領自己的部曲征討上庸的,總計有四千人左右,劉封到上庸是屬於監督孟達的,他率領從漢中來的部隊肯定不會太多,不會超過三千人,如此,上庸地區的總兵力大約在一萬出頭的樣子,其中的主力是孟達的部曲。申耽,申儀是上庸的地方豪強,雖然歸附蜀漢,但是讓他們帶兵出境作戰肯定是調不動,當時申耽任上庸太守,申儀任西城太守,孟達仁房陵太守,如果出兵增援關羽,肯定是距離荊州比較近的房陵太守孟達,如果劉封孟達率領本部人馬離開了上庸地區,申耽申儀能不能老老實實的守衛上庸誰也不敢保證,所以說劉封託辭“山郡初附,不敢輕出”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上庸的主力部隊根本就不是蜀漢集團的軍隊,而是三個土著豪強的私人武裝,劉封很難調動。而且劉封在上庸跟孟達的關係很緊張,他曾經奪了孟達的儀仗,但是劉封依然派了一小股人馬增援關羽,但是實在是杯水車薪,還沒有見到關羽就被東吳陸遜給消滅了,所以,事實上根本就不存在劉封不救關羽的事情,而是實在是能力有限,而且,當時法正已經去世,孟達在蜀漢的靠山沒有了,由於他在攻打房陵的時候,殺了隸屬於曹操集團的房陵太守蒯祺,而這個人恰恰是諸葛亮的姐夫,如此,孟達即失去了靠山,又結了仇人,所以他已經不安心於蜀漢了,估計那個時候他已經在暗中連續曹魏政權,準備投靠曹魏了,所以他對於增援關羽就更沒有什麼積極性了。劉封面對這樣一個棘手的局面,也實在是無能為力了。後來劉封被孟達擊敗,回到益州,諸葛亮一方面是為了姐夫報仇,一方面是想剷除今後可能會制衡自己的劉姓勢力,極力慫恿劉備殺了劉封。


狼的影子716


5萬?

呵呵。

關羽整個荊州方面軍都不足5萬軍隊,守備上庸房陵狹隘地方的劉封有5萬軍隊?

拿什麼養活啊?

真實來說,劉封本部不超過5000,申家兄弟的私兵部曲有兩三千。

首先,劉封不屬於荊州方面軍

所以,關羽也只是寫信請劉封協助。而劉封沒有法定義務去救護關羽。如果救不了關羽而又導致申家兄弟造反投靠曹軍,責任誰負?

其次,劉封無法救護關羽

看地圖就應該知道,上庸距離麥城雖然直線距離也就幾百公里,但這裡就是湖北陝西重慶交界處,山脈連綿,河流縱橫,就算劉封在219年11月中旬獲得南郡被江東偷襲的消息就立即帶領3000軍隊去麥城,也無法在曹軍與江東的夾擊下於12月中旬到達。

哪怕就算劉封能夠到達麥城,救出了關羽,也無法依據原路返回,因為四面八方的道路都已經封閉乾淨,這3000士兵將被曹軍與江東方面聯合絞殺。


四川達州


劉封不援助關羽,即有實力與形勢的問題,也有能力與態度的問題。

1、實力與形勢的問題,劉備軍主力剛與曹操軍在漢中大戰,關羽又領偏師在襄陽水淹曹軍七軍,劉封領偏師中的偏師攻佔上庸,原本的目的是聯繫漢中與襄陽二個戰場,兵力絕不會過萬。領此單薄之師,每日急行軍50裡,10日行500裡去援救在麥城,遭到孫吳大都督陸遜親統大軍攻擊的關羽,幾無可能。

2、劉封作為劉備養子,能力即不出眾,關羽也素來不尊重他,與關羽關係不和諧。在上述形勢下,要劉封冒自己敗亡之險,去援助十有八九將身死人手的關羽,想來是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