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農村的宴席上,喝酒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什麼?

棒奔霸


紅白喜事本是農村大事,在以往的農村宴席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幅和諧的畫面,每當鄰家有人結婚或者的時候,大家都很熱情,在婚宴中忙前忙後,好似自家有喜事一般。那時農村經濟比較落後,條件一般,婚宴上有酒有肉,可以痛快的吃喝,滿足人們的味蕾。甚至有人喝得酩汀大醉,以此來表達對新娘新郎的祝福之意。但是現在的婚宴,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婚宴上的喜酒基本上無人動而且很少見到醉酒之人。這一現象的轉變,究竟是為什麼呢?通過總結,有如下觀點可以解釋這一問題:

1. 因工作繁忙,不能酒駕開車。眾所周知,農村裡的青年不是外地工作,就是出門打工,呆在村裡的機會特別少,如果遇見村裡的紅白喜事,大家就會請假回村追禮,如果距離遠的,就會匆匆折返,因為安全問題,所以不能過度飲酒,再加上當下是一個快節奏時代,人們為了工作而忙碌其中,這些紅白喜事只是為了過個場面,對現在的人來說,似乎沒那麼大的意義。

2. 因喝酒出事,勸酒之人負有連帶責任。每當村裡有紅白喜事的時候,村裡的相親都格外重視,尤其是大喜之日,勸酒之人不在少數,但有些人天生對酒精過敏或者過度飲酒危及生命,這時候勸酒之人要負連帶責任。近幾年在農村宴席中,因飲酒過度喪失生命的例子屢見不鮮。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一些宴席之中就不會有大肆喝酒的現象發生。

3. 隨著農村經濟發展,生活已奔小康。以前的農村,發展緩慢,吃喝不比當今,只有在一定的節日或者宴席之上才有豐盛大餐,但現在即使沒有宴席,每天也像過年,喝酒自然是家常便飯,而且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養身之道,所以飲酒過度必然傷身,為了自己的的身子也不敢肆意飲酒。

4. 為了個人顏面。以前在農村,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人喝醉了耍酒瘋,尤其是在紅白喜事上,這樣的現象層出不窮,不僅給自己丟人,還會讓家人蒙羞。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不喝酒。

以上4點原因足以說明在現在的宴席上,為什麼喝酒的人越來越少,快節奏的生活已讓人們身心疲憊,所以喝酒並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是精神層次的寄託。

農事農忙


小時候在宴席上經常看到好幾桌人吃的很慢,喝酒是一瓶接著一瓶,而現在為什麼在農村的宴席上,喝酒的人越來越少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農村人在外打工多了,喝酒就很少了。

以前農村裡的人很少外出打工,每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天下來累的很,多數人都喜歡喝口小酒,覺得喝點就能夠褪去疲勞。而每逢有宴席時,喜歡喝酒的就會坐在同一桌上,基本上都會喝很多,你勸我我勸你,喝醉的很多。


2,注意身體健康,喝酒少了。

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各種疾病也多了。人們對喝酒也會有一定的意識,同時假酒也多了。為了身體健康也很少喝酒了。大家都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不會喝那麼多了。

3,開車的人多了,防止酒駕不喝酒。

以前車少,對酒駕的懲罰也不健全。而現在不同,學開車的人越來越多,車子也便宜,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輛車。宴席上都驅車過來的,為了安全,大家都會自覺的不喝酒了。



4,喝酒出事,同桌勸酒連帶責任。

現在的法律法規健全,如果喝酒出了人命,同桌的一個也跑不掉,尤其是勸酒的。而且現在農村老人比較多,誰也不會知道哪個人因為喝酒多了會出事。

還有好多原因,希望大家一起討論,謝謝關注、點贊。


淺淺素縷


之前看了一個新聞,或許是農村宴席上喝酒少的原因吧。有個中年人參加了一對新人的喜宴,宴席從中午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農村講究,所以中午吃了喝了,還沒有盡興的話,晚上可以接著來。結果這個中年人就放心大膽的喝了,因為高興,別人勸阻也沒用,可能是替朋友開心吧。結果最後喝的醉醺醺的就出門了。結果寒冬臘月,距離自己家就2公里的路程變成了人間和天堂的距離,因為喝醉酒了,在路上摔倒了,第二天發現的時候已經被凍死了。


這雖然是個意外,但是喜事變喪事,多麼的不幸,最關鍵的是他替朋友開心,結果搭上了自己命,這多划不來,所以說喝酒誤事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連命都能誤,更別說事兒了。


除此之外,現在農村的宴席上,雖然會準備很多酒,但是喝的人也越來越少了。第一是因為近些年農村人都富裕了,大多人不是開車就是騎摩托車,所以司機佔了大部分,如果喝酒,那基本上就開不了車,路途遙遠也沒辦法回去的。第二、是現在大家時不時都有自己的飯局,以前過喜事才能喝點小酒,現在隨時隨地都可以喝,也犯不著沾誰的光了。畢竟也不是什麼好酒。


曾經還有個例子,就是一家人吃完喜酒,男的喝了點酒,但是執意要開車,結果一家四口直接開到了河裡,全部都溺亡了。如果世界上有後悔藥,我想這個男的一定會買,但是沒有。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這種參加宴席喝酒出事的人嗎?歡迎分享


老王偵查記


我是小魚,我來回答。

在我的記憶裡,以前的人都很喜歡喝酒,不說其他的,我們隔壁村喝酒直接致死的就有好幾個人。說句不誇張的話,蓋個簡易廚房結束了都得喝好幾箱酒。我們家後面有個人,喝酒幾十年,現在感覺他整個人都傻乎乎的,他做任何事都比別人慢半拍,周圍人都說他喝酒把小腦燒壞了。說個他的事例,這裡簡稱他老韓,有一天老韓去小賣部買酒喝,給了十塊錢,賣家找不開,去屋裡找零錢,等回來的時候問他:“叔,你怎麼不拿酒啊。“這時老韓拿出空酒瓶說:”拿了,已經喝完了。“我舉的這兩個例子都是起碼五六年前的例子。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人喝酒越來越少了呢?

其實我認為不外乎有以下幾點原因:

1.經濟好了,家家都有活錢了,不用像以前一樣沒閒錢買酒,只能等到別人辦宴席的時候大喝一場解解酒癮。

2.喝酒誤事!喝酒誤事!喝酒誤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真的是誤事啊,有很多人喝醉之後不想回家睡覺,而是耍酒瘋。我已故的小叔以前喝完酒之後就喜歡拿副碗筷在自家大門口敲,整的像個要飯的似得(我小嬸說的)。而且也會錯過很多重大決策,所以說現在的人很少喝酒,特別是工作時間。

3.現在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命金貴了,非常愛惜自己的身體,酗酒傷身。

4.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很多都在外面打工,家裡面很多都是老幼婦孺,這些人並不是喝酒的主力軍。

5.現在農村宴席,很多都是開車來的,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最後在說一個我身邊剛剛發生的一件關於喝酒的事。三四天前,鄰村的四個小青年掙了點錢,在一起喝了點酒然後半夜開車去縣城唱歌,在半路上出了車禍。四人當場死亡兩人,一個被從天窗裡甩了出去,脊椎骨末端斷了,估計下半生癱瘓,還有一個屬於輕聲,都縫了三十多針,身上多處骨折,他們幾個最大的才31歲,死的那兩個今天才辦的喪事。所以說喝酒堅決不能開車。<strong>

我是小魚,以上幾點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關注我。


小魚想吃肉


記得小時候爸爸他們喝酒都是猜枚喝,喝酒也是小酒盅。喝酒聊著不亦樂乎。還有以前農村得紅白喜事都是自己找人做菜,菜上得慢,吃一次席能從中午吃到下午。我們那裡有個規律,先是上菜,然後是幾個湯,一般菜上完了要問主客,要不要上湯,意思就是要不要吃飯,主客覺得沒盡興是不能上湯的,直到主客發話。那喝酒猜枚的,這個桌猜完還要到下桌去,這叫過圈。主家要是沒有幾個本家人過圈的話會被人笑話說是不懂禮法。而且走親戚時間還要找陪客的,不找的話也是自己要好的朋友或是本家。


下面就說下沒什麼現在喝酒的少了:

1由於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經濟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有空都去幹活掙錢,自然就沒有那麼多空閒時間去參加宴席,有的直接錢到就完事了。

2社會的發展增加了人們的選擇開始多樣化,不管是紅白喜事,還是朋友同學聚會,村裡有包桌的,還有可以去飯店,也不用再找廚師了,而且那傢伙上菜賊快了,一溜煙就完了,跟流水線一樣,而且主家不用請人幫忙。

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時,人們的關係也隨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以前見面老遠打招呼,現在面對面有時間也只是點下頭,更有甚者不說話的也好多。關係越處越遠,怎麼在一起喝酒?就是在一起也是充滿了虛情假意,沒啥意思了!

4現在出門開車最經常不活了,喝酒出事的也太多了,但是法律管得嚴,一旦出事,全部人都脫不了干係,所以也就沒人去喝酒喝勸酒。

5年青一代的很多不會猜枚,就會一口悶,沒幾杯就歇菜了。說到這裡,還想說是農村的一些東西斷檔了,沒有了傳承,精髓不在了。


6健康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注意身體了。


自己拋磚引玉,歡迎交流,把家長的習俗寫出來交流。


天能電池客服經理


我小時候,大約就是1985-1992這段時間吧,豫北村裡宴席喝酒特別流行。特別是喜宴,更加瘋狂。那時的喜宴都興陪客。一桌7個人,主家會安排一個陪客的。陪客需要能說會道、能喝酒,職責就是陪著女方人員喝酒,最好把他們人人都喝大,才叫盡職盡責。勸酒手段很多,有時候也令人生厭。

宴席剛開始,是文喝,就是陪客主持,一一認識一下,就得過一圈。到上熱菜了,就開始武喝,敬酒的,罰酒的,猜拳行令的。五魁首,六六六,吆喝聲此起彼伏。一場喜宴能從12點多吃到兩點多三點。廚房也會刻意減慢上菜節奏。少數酒瘋子,還容易趁醉發瘋,本來和和氣氣的酒桌因此而吵架打架的也不在少數。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城市生活方式逐漸影響了農村。城市都是兩點半上班,哪裡有功夫喝到兩點半?上菜也變得逐漸迅速,時間短了,自然就喝得少了。後來,乾脆不安排陪客。一桌7人,全都是孃家人,自己喝自己的。沒有對臺人物來唱戲、擠兌、拼酒,自己人自然都是量滿即止。

我2006年結婚時候,孃家親戚都是市裡的,開車到村裡,好多人還要回去上班。就一個勁兒催促上菜快,催得廚師都忙不過來了。這邊男方的人總感覺太快了,吃喝不盡興。這就是農村與城市的差別。

現在的農村與城市基本同質化,一旦開席,菜便如流水般布上,留的吃飯時間少了。現在猜拳的也不見了,因為都是自己人一桌。姐夫小舅子猜拳斗酒很正常,但誰見過兄弟倆猜拳?

宴席文化的變遷,反映了中國社會從慢生活的農村化向快生活的城市化轉變的過程。


雲端浪子94


農村宴席,曾經是最為熱鬧的場合,為了吃酒,有的要走幾個小時的山路,然後跟親朋好友相聚一堂,把酒言歡,路遠了就在主人家休息一晚再回,關係好的或是直系親屬,還會小住幾天,吃著團員飯、喝著家鄉酒,擺著龍門陣。宴席上,喝酒的人們能喝幾個小時直到深夜。如今再也看不到這種場景了。

那為什麼說現在農村宴席很少再見到有人喝酒呢?

為了健康,喝酒的人越來越少

記憶中,跟父輩一般大的人,喝酒沒有2斤不下桌,喝酒都是用土陶碗。記得有一次村裡三個叔叔到我家找我爸玩,那個時候沒電視,打撲克是常見的消遣方式,通過升級定輸贏,一晚上四個人10斤酒只剩下了空壺,隨著他們這代人逐漸老去,多數有不同程度的胃病跟三高,現在的年輕人很少再見到喝酒的,更不用說大碗喝酒了;

為了安全,喝酒的人越來越少

以前,農村宴席,是難得的相聚時刻,有的長途跋涉,都是步行,為了緩解疲勞及相聚的美好心情,喝酒成了大家的共同選擇,如今,多數人吃宴席都是來去匆匆,而且都是開車,為了安全,宴席上不喝酒;

勸酒及同飲負連帶責任,喝酒的餓越來越少

過去,在農村喝酒有種習慣,就是喜歡勸酒,這也是各地的酒文化,有的酒量有限但是礙於面子硬著頭皮喝,結果出事的很多,曾經隔壁村就有一位鄉親喝酒,回家的路上倒在了稻田裡再也沒能起來。如今,只要是喝酒出現事故,同桌飲酒的人及勸酒的人都會受到連帶責任,同時由於社會風氣的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冷漠,勸酒及在飯桌上喝酒的越來越少;

以上幾點是毛哥結合家鄉喝酒的現狀分析,酒文化雖然源遠流長,但是為了健康,還是少喝或不喝,你覺得呢?


下壩毛哥


我也是農村老家的,別的地方情況不清楚,就說說我家福建南部山村的情況。

我16年結婚,就喝的是很少,有些桌,一瓶酒都沒開。

總結一下是以下2個方面為主要原因:

一、喝酒的人變少了。農村酒席主要分為兩類人,一類是同村的鄉親父老;另一類是外賓,從其他地方過來的親戚朋友。第二類人因為需要驅車過來,不論幾輪的,喝酒總不好。第一類人會喝酒的,酒席上也照樣喝,喝酒的人變少的原因是現在農村人很大一部分都外出打工,除非關係很親近的,同村結婚的,大都沒有回來參加的。

二、健康方面的考慮。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康,農村酒席上的白酒,正常供應的都是普通白酒。除非主人家有錢闊氣,供應好酒。這類白酒在我們那人們喝的少,我們那喝酒的人,正常都喝自釀的大米酒,度數在二三十度左右的。啤酒也少了,原因是經常聽說那誰誰一喝啤酒身體哪裡就出問題、尿酸高等等,所以啤酒很多人也不喝了!

其他原因歡迎大家補充討論!


特立獨行的阿猩


現在農村喝酒的人越來越少,主要原因是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大魚大肉隨時有吃,市面上的各種物資應有盡有,人們生活在物資飽和的狀態下,自然對婚宴酒席失去興趣!

現在農村喝酒的人沒有以前多,這說明改革開放的成效顯著,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過去因為缺食少衣,所以每逢紅白喜事座無虛席,場面人山人海,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還記得奶奶過世在八十年代初期,當時全村每戶叫來一人幫忙操辦喪事!晚上請來吹拉彈唱的熱鬧場面,一到深夜就要燒水下麵條給所有看熱鬧的群眾吃。那時燒的柴火,通常按排兩個專業人員在那下麵條,一鍋接著一鍋的下,有時直接下到麵條清底才收場!

那時的生活艱難,下的麵條也是清湯寡水,所以精壯勞力一碗麵下肚也無及於事,吃兩碗麵條的大有人在,時至今日大人們排在鍋旁等麵條吃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回想過去展望未來,真的是天壤之別!



旭凹


是有這種情況,其實,不光農村是那樣,城裡也一樣,婚宴上喝酒的越來越少了。每次參加婚禮都能看到各桌的精包裝白酒都沒開封,參加婚禮的大都是象徵性地喝點啤酒,也都喝不太多。關鍵現在酒桌上拼酒、勸酒風險太大,成本也高,一旦有誰在桌上腦出血西去,株連全桌人。記得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婚宴上都有不少喝醉的,喝完白酒再喝啤酒,那時候時興桶裝生啤酒,都是成盆往桌上端,二大碗倒酒,端碗就是幹,那時沒有私家車,沒有開車的,大都是騎自行車,不管喝多少,也能騎著自行車回到家,酒醒想不起來怎麼回的家,也很少聽說有酒桌上喝過去的,即便真有酒桌喝酒出事了,也不會牽連一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