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小米公司的前景如何看待?

狮子翻身657


只能说,要看小米如何定位自己,以及未来留给小米的时间够不够。

先说定位问题。

其实小米的定位很模糊,你很难说得清它到底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一家科技企业。

从手机及智能周边产品来说,小米天然带有科技企业的属性,比如像苹果,像三星,像华为以及诺基亚,这都是有许多硬件研发制造能力的科技企业。

但很显然,小米并非典型的科技企业,因为科技企业也有不少的重资产,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也属于“实业”,属于制造业顶端的那一部分。

但小米并非如此,科技更像是小米的“衣服”,小米所做的只是搭配的更好看,但衣物的发明、设计与制造跟小米并无很大关系。这就造成很多衣服小米可以穿,其他同行业都能穿。

这就是小米在“科技”这一行业中的尴尬局面,没有自己核心的硬件产研能力,没有这一类可以作为风险来临时避险的重资产。

最重要的是缺乏对硬件研发领域最前沿技术的敏感性,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小米在做技术决策上的准确性。

相比“科技”,小米“互联网”的标签似乎更广为人知。小米的出生依靠网络的力量,小米的营销甚至成为互联网营销的经典案例,甚至于后来的智能生态圈的建立,小米美学的建立,品牌传播等等,几乎跟其他互联网公司别无二致。

但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更应该像是国内如阿里巴巴、腾讯,国外如Facebook、Amazon一样,但我们也知道,小米并未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它的软件和服务受限于硬件传播,当初米聊的失败有一部分原因也要归咎于这种定位上的模糊——小米手机根深蒂固,如同腾讯搞社交一样。这种定位所造成的大众认知同样根深蒂固。

所以小米即便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了自己企业的发展和扩张,但它无法抹掉自己科技企业的本质。

但好像小米这些年来并没有多大改变,科技研发投入依然不多,产品依然是配置高端,但它的竞争对手们要么产品配置一般价格却能卖上去销量还稳超小米(OPPO、Vivo),要么一样的顶配价格却能卖上去(华为)。

小米肯定反思过,但我们却几乎没看到这类反思对小米的销量和未来发展有何正向作用。

再说说第二点,时间问题。

5G议论过一段时间后热度似乎降了下去,对于老百姓而言,5G是个依然遥远的话题,但对于手机制造企业,再说大一点,对科技企业来说,5G是一个再怎么夸大其词都不为过的新时代。

那么如何安然地到达新时代?这是绝大多数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但相信更多有野心的企业会想到一个很切实际的更关键的问题:如何把握住这次机遇,成为新时代科技行业的领先者?

其实我们国内的科技企业相比国外同行,尤其是美国、德国、日本甚至韩国,有一个问题一直都存在着,那就是缺乏底蕴。

底蕴不仅仅是技术积累,还有管理经验上的积累,更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意味着更高效,产出率更高,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提供的助力也就越多。

我们能够对抗这种劣势的唯一出路就是技术突破。

我觉得任正非的忧患意识就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之上,一个中国科技企业如何能够在欧美发达国家那些存活百年或者体量覆盖全球的巨型企业的环伺下生存下去,这是一个非常严峻且现实的境况。

这不仅仅对华为一家企业如此,对所有中国科技企业都是如此。

其实联想的柳也算较早意识到这个局面的人,他选择的路与任正非不一样,但同样使联想不再受这一境况的困扰。

OV在技术研发上同样后来者居上,超越小米,其技术对于提升OV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和知名度也提供了帮助。

然而小米在技术本身鲜少有所突破,对于市场拓展和互联网营销倒还是做的不错。但怎么说呢?

路走错了,走的再快也没用。

我们不知道市场的拐点时刻会发生在哪一刻,但我想还是那句中国的老话,“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留给小米的时间真的不多,不管是手机研发,还是智能生态产品研发,更希望小米不是在外观上以及细节上做修改,而是能够向着更基础的领域发展,打好地基,为即将到来的大潮做好准备。

以上。


好人长安君


面对全球智能手机下滑局面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任何手机厂商来说都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仅智能手机来说,对小米异常艰难。在资本市场的走势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小米未来有点担忧,小米早已跌破发行价,相比最高位下跌47.65%,在资本市场的走势令人惋惜。

另外,各种调研机构对智能手机出货量满天,对于小米与苹果出货量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呈现下滑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5月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注意到部分调研机构关于对小米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预测数据有误,显失公允,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未免投资者遭受误导,小米特此公开,根据账目管理,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2750万台。需要指出的是5月2日小米股价下跌3.33%。


小米的未来在AIoT,多年前就积极探索智能家居行业,并取得良好成绩,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业务规模呈现出成倍增长,四年间营收规模增长逾9倍,2018年IoT与生活消费营收规模高达438亿元,并结合IDC给出的数据显示,小米在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份额第一,领先华为等竞争者,这份成绩单让人惊叹。


此外,在面对日益下滑的智能手机,苹果在今年也积极调转方向,向以订阅、支付等为核心的服务业务转型。苹果的未来将会变得越来越软,摆脱高度依赖iPhone,最新季一度来自iPhone收入占比大幅下降至53%,而服务业务则不断上升,最新季报服务营收为114.5亿美元,占总收入至19.8%。引导智能手机厂商迈向软件服务重大转型,为行业树立风向标。


杨剑勇


小米这个公司以后会活的很滋润。因为有美国干爹为它撑腰,搞什么研发?只要替干爹在前面冲锋陷阵,把其它搞研发的中国企业全部干掉,以后,中国这块大馅饼都是高通和小米的,想怎么样宰割就可以任意屠宰。性价比以后是不可能存在的。天上不会掉馅饼,现在你所享受的小米性价比,都是为以后的垄断而抛出的诱饵。不服就走着瞧,因为高通和小米不可能是慈善家。希望我们自己的华为,早日强大起来,能够抵御和抗衡小米和高通。国家的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佛默177405506


比联想强一点,因为联想有老人,技术上两者差不多,小米比联想好一些,但都属于组装型的


观察与思考1363


好点支撑5年,差点2年崩溃,要防止套现跑路


用户3014987147075


没有核心科技谈何前景?


oknygbtdc


眼光、眼光、眼光!!不行啊!!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是靠“性价比”做到巅峰的!!


手机用户63834008518


性价比不是最终出路,性价比表示手机利润更低,用来研发的资金比不上别的厂商总有撑不下去的一天



飞哥谈科技


三年之后淘汰出局


Yunnan先锋店


小米现在看上去还可以,但是危机重重。成也性价比败也性价比。现在的问题是高端上不去,低端遭群殴。国外市场也充满不确定性。现在小米一定要拿出款惊世骇俗的产品,来稳定军心。在五g到来之前一定要咬住第一集团,不能掉队。小米系列,mlx系列一定要推陈出新,把价格抬上去,再难这关也要过。还有每次产品出来一定要现货,这很重要。没有货就不要发布。做为米粉很着急啊,小米加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